青年婚恋观现状透析

2012-04-01 17:20傅新禾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婚恋观婚恋婚姻

秦 琛 傅新禾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青年婚恋观现状透析

秦 琛 傅新禾

(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

当前,“80后”正值婚恋高峰期。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时代下成长起来的“80后”在恋爱观、择偶观、性观念和婚姻观上有着自己独特鲜明的看法。他们直白朴素的恋爱观、多元务实的择偶观、热情与保守相交织的性观念以及“个人主义”的婚姻观,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而且还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主流婚恋价值观趋势。对“80后”婚恋观现状及其原因的探讨,有利于“80后”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实现婚姻家庭幸福;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0后”;婚恋观;“潮婚”

爱情、婚姻是男女双方维系情感、文明道德以及社会稳定的基本准线。目前,“80后”不仅是承担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一艰巨历史任务中年富力强的一代,而且他们的婚恋观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的社会现状。他们的婚恋价值观对紧跟其后的“90后”、“00后”也产生着一定“塔罗牌效应”的连锁反应。因此,关注“80后"的婚恋问题,不仅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实现婚姻家庭幸福,而且有利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80后”青年婚恋现状

2010年11月《小康》杂志社发布的“中国人婚姻及性幸福”的调查报告反映出,在各个年龄段中,“80后”的婚姻幸福感最强,达到了81.2%,超过各个年龄阶段的平均水平,但是“80后”的婚姻稳定性却不高。[1]他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不仅比传统观念更为开放、更具有“人性化”,而且他们相信人应该活在当下,即使是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们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与行动中显示出“80后”独立而独特的婚恋价值观:追求个人幸福,追求个人“性”福。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一)恋爱观

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2]恋爱观是“80后”婚恋观的基础,也是他们婚恋观带有主观性和时代性的一大主因。“80后”的恋爱观有以下三大特点:

表达方式直白大胆。传统中国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是含蓄委婉的,如“60年代隔路走,70年代牵手走”。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80后”的情感表达已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公开示爱,大胆表白:送玫瑰、巧克力、发短信、视频聊天已经成为他们示爱、求爱的常见方式。都说“80年代抱着走”,正是对“80后”情感表达方式大胆开放的写照。

感情冲动大于稳妥。由于“80后”在求爱方式上的过于冲动,他们经常在了解对方还不深入的情况下就突然陷入热恋阶段,等双方冷静下来的时候就缺少了激情,激情过后这种缺乏了解的爱就会走不长、走不久,面临失败。

婚姻大事自主性强。对于婚恋对象的选择上,“80后”自己决定婚姻大事的比例达到近七成,而与1987—1996年间的调查相比,以前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为57.62%,由父母决定的比例占到28.14%,由其他人决定的比例占到14.14%。[3]“80后”不仅表达明确,对自己的诉求也是直白简单,体现出他们恋爱自由的趋势更加明显。

(二)择偶观

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80后”,他们的择偶观念体现着多元而务实的时代特征。

择偶趋利性。2010年广州市妇联等三家机构主导调查的《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结果显示:近半女大学生有意“嫁碗”(嫁给有铁饭碗的男性);超过半数的59.2%的女大学生坦诚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三成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同时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联合某婚恋网站发布的《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单身者数量高达1.8亿,女性择偶时更追求经济实力,而男性则更追求外貌;七成女性认为男性必须有房才能结婚,同时近五成男性认为有房才能结婚,在择偶人群中,男公务员、女教师人气最高。

择偶趋理性。一项针对800位“80后”男女进行的调查显示,“孝敬老人”在所有29项择偶标准中得分都排在第一。在新时期成长的“80后”从小养成的独立自由的逻辑习惯,让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和自我个性的体现,所以他们在择偶的时候更看重人的品德,这也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的回归。

从以上两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同一问题上,“80后”的选择结果冲突比较大。这是他们价值观的冲突,也是他们人生选择中充满矛盾性的因素。这样会导致在以后的婚姻经营过程中“80后”很容易出现“闪离”或“守不住”的状况,但是在社会生活法则下却显得他们的选择愈加实际,择偶观也越来越务实。

(三)性观念

婚前“性开放”。对性的开放度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性知识的开放度;二是性行为的开放度;三是人际性行为发生率的高低。第一个层次为性开放度的表层结构,第二个层次为性开放的中层结构,第三个层次为性开放度的深层结构。[4]很多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现代生活意识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性意识的影响,当代我国青年人的性观念也逐渐走向开放,性道德观念趋于淡化,性开放从表层走向深层。[5]据凤凰网消息,上海社会科学院报告称,“80”后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岁;50—60年代生人为23—25岁;70年代生人为23岁。在已婚被访者中,50—60年代生人婚前同居比例为15%,70年代为30%,“80后”为45%。[6]

婚内最“性福”。幸福婚姻的诸要素中,收入、孩子、性生活最受重视。对“80后”而言,性生活更是提到孩子之前,与其他年龄段受访者相比,“80后”的婚内性生活满意度最高,六成六的人感到幸福。[7]在《上海居民性行为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中,上海市民认为“性生活质量如何”不是什么忌讳的话题,同时七成“80后”已婚者(或同居族)表示与配偶的性生活很“和谐”。[8]

婚后“最保守”。《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国人婚姻及性幸福”调查报告显示:“80后”在“婚外性行为”和“婚外恋”方面表现得最为保守,他们对于“婚外性行为和婚外恋”较“70后”、“60后”更为排斥。调查显示,16%的人“婚姻遭遇过婚外性行为或婚外恋引起的风波”,对于“80后”而言遭遇该风波的比例要低于平均值。[9]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让“80后”传统两性价值观的影响犹在,但从知识到态度到行为都表现出对“性”极大的开放性,他们对待“性”的态度不再是谈性色变,他们的性观念是宽容而谨慎、极度开放和相对保守并存。

(四)婚姻观

当代美国资深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指出:“在社会规范方面构成大分裂最为显著的变化涉及生育、家庭及两性关系……两性角色的变化对文明社会的本质产生了重大影响。”[10]随着婚姻自由度的增加,婚姻不再是从众行为,结婚与否是深思熟虑之后的个人选择,对“80后”而言更是一次个性的彰显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信爱情,重家庭。“80后”相信爱情、享受爱情,期望幸福的婚姻生活,为此他们努力工作、全面发展,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感情需要追求个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独立地位和自主发展。在2010年12月23日的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在家庭和事业发生矛盾时,63.8%的人会以家庭为重,14.2%的人以事业为重。

经济实力成为婚姻家庭纽带。“没那么简单,就能去爱,别的全不看”,就像这句歌词,当下单身的“80后”男女越来越不敢高估爱情、低估物质。上述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64.5%的人觉得“80后”夫妻的婚姻家庭关系变得“不稳定”,原因中68%认为“家庭关系被物化,很多人一切从利益出发”;54.3%的人选择“经济基础差,生活压力大”。[11]同时调查还显示:面对“男性有哪些经济条件才能结婚”的问题,92.8%的女性选择“有稳定的收入”;选择“有房住”的占70.8%,[12]位居第二。很显然“有钱才见面”,有经济实力是男性获得相亲机会的入场券。就这样,“80后”男女们就把自己陷入了一场情感与理智、浪漫情怀与现实的斗智斗勇之中。

“潮婚族”增多,婚姻不稳定。据不完全统计,“80后”中“试婚族”、“急婚族”、“隐婚族”、“征婚族”、“闪婚闪离”、“裸婚族”、“不婚族”、“丁克族”等等在不同的国家政策调控阶段和“80后”的多元价值观推动下都曾“风靡一时”。在2011年8月国内某权威人才网站进行的一项针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80后”“七夕特别调查”显示,超四成受访者都能够在实际中接受裸婚。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接受“裸婚”的人占42.8%,调查所涉及的20个城市中,重庆支持“裸婚”的人最多占71.4%,北京有45.2%的支持率,在所有学历人群中,硕士人群支持最多占55.3%[13]。但是,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80后”夫妻占其中34.6%,“闪离”现象比较严重。血缘纽带、传统观念和环境纽带等传统婚姻赖以维系的重要外在因素已经变得脆弱,现代文明使人们更加关心自己当下的生存状态,更加注重生活中的情感满足,所以“80后”对感情的质量要求也更高。他们不能也不想委屈自己,这样,由主体客观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情感变化和不稳定性就自然大大增加了。

婚姻家庭“亚传统”回归。首先,在恋爱方式上,风起云涌的相亲潮流令大部分“80后”都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婚姻与相亲的关系,虽说“老土”,但却成为很多剩男、剩女们一种单刀直入、旗鼓相当的最稳妥的选择。因为经过亲朋好友的事先把关,在相亲的餐桌上姑娘们虽然会错过“和后妈、奶奶共住老房子”的“威廉王子”,但是也不会遇见“坑爹”的“裸婚男”,可谓将物质风险控制在最稳妥的范围内。其次,在家庭模式上“啃老”潮流涌现。膨胀的房价,昂贵的汽车,涨多跌少的油价……面对这样的生活压力,“80后”坦言已经摆脱不了“啃老”,而作为“80后”的父母们也表示愿意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减压:生活上帮助带孩子,经济上尽力帮衬能帮衬的。[14]因此,自愿的被动的很多“80后”夫妻都愿意跟老人一起住。再次,生育观念上个人目的性渐强。在广州2011年5月27日《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有28%的准爸爸希望未来宝宝是女儿,另有22%希望是儿子,剩下的50%认为男女皆可;29%的准妈妈希望未来宝宝是男生,27%希望是女儿;此外,有38%的妈妈打算或已经二胎,主要原因是给宝宝找个伙伴促进健康成长[15]。

二、“80后”矛盾性婚恋观产生原因分析

当前,“80后”正值婚恋高峰期。探讨“80后”矛盾性婚恋观产生的原因,能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婚恋氛围。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整个社会变迁,社会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四个多样化”造成了我国当前价值观领域多元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阶级、民族、国家,都有为它的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或居于统治地位和主流地位的价值观。今天,我国虽然倡导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80后”出生和成长于社会变革和多元时代,种种压力和诱惑导致“80后”在多元价值观面前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信仰,从而陷入多元化的婚恋观时代。

(二)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彰显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经济的大发展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社会财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转变着人们的意识,改变着“80后”的思想。“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突出重视前者,将道德信念、道德目标搁置在一边。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超越了经济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人们生活的目标和生活的准则。”[16]人们的价值选择发生了改变,道德信仰的对象也发生了扭曲,人们的审美情趣开始发生改变。很不幸的是,在一部分人眼中,那些唯利是图的经济骗子被奉为圣人,那种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人成为了傻子。富裕的物质生活为现代婚恋观及家庭生活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丰富的物质生活也增强了人们的功利化心理。在现代化生活中,物质生活的起点、水准不同对今后家庭生活有极大的影响,许多青年极想拥有经济的独立自主,在社会生活中展示自我,获得较高的认可和地位,从而想通过家庭、婚姻这一捷径获得物质生活和工作事业的高起点,因此,现代物质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婚恋中的世俗性和功利性。[17]

(三)不良文化信息的误导

在中西文化交流、撞击、融合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新的价值参照系,于是,那些迥异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也会被一些人所接受和推崇,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惟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此时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纷纷出现,具有明显的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特征。[18]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乃至社会结构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80后”又是新技术的最新受用者,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上虚拟的、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误导着“80后”对社会的认知,西方媒体借此极力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通过各种方式在青少年中间泛滥。对西方文化的批判精神的丧失,人权、性解放导致了“80后”对自我的过度关注,致使某些人将性当作游戏,以致有些“80后”成了意识形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俘虏。[19]同时“80后”多为独生子女,许多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的心理,一些人在性格上也表现出任性、脆弱等特点,这些性格缺陷都会造成婚姻生活的不和谐和不稳定。此外,生活压力大、家庭观念较传统观念有所变化,也使不少年轻人对家庭变得淡漠。

(四)社会生活压力的催化

关于“80后”年轻夫妻婚姻家庭不稳定的原因,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93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家庭关系被物化,很多人一切从利益出发”成为首选,占68.0%;62.3%的人认为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更自我,不会迁就”;54.3%的选择“经济基础差,生活压力大”。[20]居高不下的城市房价让很多“80后”爱不起、婚不起;增长过快的物价水平让“80后”自顾不暇,没有资本去风花雪月;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让“80后”“忠孝两难全”,很多美好的事情从身边溜走或在家庭中种下了日后吵架的祸根,夫妻互信下降。以上诸多现实因素都是直接或间接成为导致“80后”婚恋观多元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多元性是“80后”的最重要的特征。有人说,“80后”是不可概括的一代,因为他们的个性是丰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多元性。同时,“80后”青年们追求个人幸福的欲望在觉醒,他们越来越尊重个体生命,注重探索个人幸福,在婚恋观问题的选择上,也逐渐融入了他们对人性的理解,开始形成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他们已经不再把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看作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在这种大环境下,以等价交换为实质内容和以个人为本位、功利性的实用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趋向,正在深入影响“80后”的价值观念及人际交往原则。因此,他们在择偶和建立婚姻关系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更加注重利益原则。[21]马克思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毛泽东说:“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当前,面对“80后”的婚恋观现状,加强对“80后”的婚恋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和实现婚姻家庭幸福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

[1][7][9]中国人婚姻及性幸福调查[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02/091421398344.shtml,2010.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3][4]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4,73.

[5]吴鲁平.1949-1999: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J].中国青年研究,1999(95):22-25.

[6][8][EB/OL].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11-07/07/content_3722310.htm.

[10]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2.

[11][12][20]家庭和事业矛盾63.8%的人选择以家庭为重[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2/23/c_12909844.htm.

[13][EB/OL].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108/20110804/news_20110804_1500727.shtml.

[14][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2011-11/28/c_122347348.htm.

[15]第二届中国家庭育儿方式调查报告[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05-27/3072721.shtml.

[16]任建东.信仰与道德[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4):67.

[17]种道平.我国城市青年择偶方式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2003:3.

[18]刘国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念冲突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19]高中建,孟利艳.“80后”现象的归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21]陈方.中国“80后”婚恋价值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责任编辑 裘晓兰

Youth View of the Marriage Status

Qin ChenFu Xinhe
(Political Scienc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t present,"80 generation"comes to marriage peak."80 generation"grew up in an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 multi choice."80 generation"has unique distinctive views of marriage and the concept of mate choice,sexual attitudes so as to love.Their straightforward love and multi-spouse pragmatic concept is simple,their sexual attitudes is conservative and intertwined with passion,their marriage view is"individualism".These opinions are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individual's future marriage,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commitment,but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he values of society as a whole trend of the mainstream marriage.The study of why"80 generation"in this kind of love and marriage status will help"80 generation"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achieve family happiness through marriage.These will conduct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so as to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80 generation";View of Love;Marriage

B823

A

1006-1789(2012)02-0028-05

2011-12-19

秦琛,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傅新禾,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婚恋观婚恋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建议
——基于对新乡市大学生的调查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