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美美炫富”看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青年的影响

2012-04-01 17:20:48周艳红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郭美美价值观念思潮

周艳红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郭美美炫富”看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青年的影响

周艳红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对于郭美美炫富,国人除了谩骂并未进行理性反思,事实上,郭美美事件折射的是90后青年的价值观问题。由于国内多元社会思潮的兴起,使得90后青年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选择和价值尺度等方面发生扭曲。为帮助新一代年轻人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的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学校和家庭应三管齐下,共同努力承担其正确价值观养成的责任。

多元社会;90后青年;价值观

近来,“郭美美”事件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聚焦着众人的眼球,国人更多的是持谩骂态度。事实上,“郭美美”事件不仅是个法律问题,也并非是简单的道德问题,事件本身折射的是一个价值观问题,郭美美炫富与当下涌现的“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出现的各类“门”事件,尽管形式各异,但演绎的均是多元社会思潮下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历程,反映的是对青年人,尤其是90后青年价值观引导的急迫性。因此,对于诸如郭美美事件,问题的核心不在谩骂,更重要的应是对青年人进行价值观引导。

一、多元社会思潮在国内的兴起

关于社会思潮问题,一直是中西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西方,当代社会思潮一般认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基本点是强调知识和理性,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和人的自由,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把追求真理作为使人获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1]因此,可以说,在古希腊哲学思想里一直体现着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两个重要思潮,并且他们是和谐统一的。在中国,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元社会思潮,一直占主流的却是儒家伦理思想。自从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进入,带入了西方文化,向传统价值观发出了挑战,个性自由的价值观和儒家伦理相互碰撞,无疑对国人个性的解放有进步意义。但是,社会思潮多元真正流行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使中国和外部世界各种文化碰撞不断加剧,导致了众多社会思潮的涌入或萌发。1978年,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特约评论员”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人思想徘徊于“改革与保守,开放与封闭”二元之间。这时候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思想,却是最高层次的抽象哲学观念。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一舶来品。它的核心是对现代性本身,以及孕育、支撑现代性的思想观念进行质疑和攻击,对主流文化进行解构,予以反对。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冲击下,国内兴起了文化保守主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它使得西方社会思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入中国。在当今中国,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年产生消极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后现代思潮、全球化思潮和消费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宣扬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使青年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一种流浪意识,不再追求,不再思索,在随波逐流中麻醉自我。全球化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观点弱化了青年的民族国家意识、削弱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崇尚和追求过度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对青年的危害是导致了青年在物质生活上的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一些人并未保持理性认识,而把思潮多元误读为否定中国传统价值,全盘接受西方价值观念,继而出现了社会上奉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等。因此,90后的“炫富”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因素。

二、多元社会思潮对90后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多元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政策制度的出台,提供了解决思路;另一方面,不少学者以思想或学术交流为幌子不断地向我国兜售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90后”出生的年代,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他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起前几代甚至“80后”要富裕很多,他们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起步时期的经济动荡,他们也是中国信息年代的最先体验者。不良社会思潮通过媒体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方式,正悄无生息地对“90后”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理想:追求庸俗,摒弃崇高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变迁,使人们的思想领域发生了空前变化,开始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和审视。传统的道德至上、共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文化中得到了确立与凸显[2]。一些人表现出媚俗,一些高尚的事物遭到摒弃。一些90后青年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对于在过去传统被视为恶的东西,如今也可明目张胆地追求。道德虚无主义否定善恶之分的界限,强调道德判断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很难对这些判断和选择做出正确或错误的评价。在这样思潮的影响下,当下一些青年人做了许多在过去被认为是耻辱不堪的事情,如今,纷纷以一种“时尚”、“前卫”或“后现代”的面目出现。譬如各种比基尼、内衣秀,各类“门”事件,自拍裸照等。又如,在网络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超女”、街舞、网络歌曲、DV短片等在大学校园里传播较快,虽然大众文化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内涵不够丰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二)价值取向:追求“个性”,崇尚自由

“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为代价。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将以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3]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也正在一点一滴地失去自我、失去个性。在这个高度现代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社会,每天都在生产着大量的千篇一律的产品,国内有几百万人在穿着同一款的衣服,开着同一标志的车子,喝着同一品牌的碳酸饮料。我们已经厌倦了工业化时代的千人一面,现代青年以自身桀骜的姿态反抗着日益世俗的现代化:女人裁衣做布艺,男人攒PC装VCD,DIY改装摩托车或音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人不愿意盲目地追随他人,因而他们的观点和行为都带有一些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强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性、优越性、重要性。传统的神话已经终结,现代化的神话需要我们保持一份警惕——警惕它的发展方向。

(三)价值选择: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

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由注重精神价值必然转向对功利性价值观念的重视。功利性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在市场经济中逐渐被多数人接受的观念,本无好坏之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经济形式要求人们具有功利意识。但是,成长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90后”,处于政治不断变革、社会急速转型期,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缺陷也会充分地暴露出来,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思想认知及价值观念。其价值观中出现实用性、功利性、自我中心等倾向,在物质生活上崇尚名牌、互相攀比,享乐主义渐成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注重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考虑别人和集体的利益,热衷于一己私欲的表达和满足。物质上不再一无所有,精神却处于极度贫困,仿佛一脚踏入悬空之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加之传媒对社会上“大款”、“明星”们奢华生活的有意无意的渲染,物质时代的利益冲突给“90后”心理以一次又一次的震荡。这造成了一些“90后”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权力、享受等,唯金钱至上,把物质或金钱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重回报而轻付出和贡献。

(四)价值尺度:追求个人价值,淡化民族价值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加之西方思潮的影响,当代青年的自我意识已被唤醒并逐步增强。他们的价值取向正在由传统的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个人色彩浓厚。90后讲求个性、拒斥共性,争取独立,渴望早熟等特征,使得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在这个群体里难以获得像以前那样大的市场。当他们面临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时,又体现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择业主要考虑去向时,51.7%的学生表示要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31.3%的学生表示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仅有16.3%的学生表示服从国家需要或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还有3.7%的学生一心想到经济收入高的地方去。[4]民族价值观是不同民族基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或民族特征的价值观。[5]全球化思潮极力倡导“全球政治一体化”、“西方文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推崇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和“普世价值”文化。这些观点的流行,会使90后青年产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国家主权、漠视集体利益的错误思想,主权意识、国防安全意识会消失殆尽,也动摇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影响了民族价值观的形成。

三、多元社会思潮境遇下对90后青年价值观的引导

当今社会,社会呈现多元思潮势不可挡,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引导90后青年的价值观。

(一)社会:从责难到宽容

随着90后炫富和各类“门”事件的频频出现,社会公众如今对于90后的负面评价不少,如“好逸恶劳”、“自私自利”、“长不大”、“叛逆”等。社会公众对于90后的负面评价,虽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但我们不应仅停留在苛刻指责声中,而应多些宽容和理解,为90后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充分利用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加大宣传正面价值观。国家信息部门要加强网络建设,唱响主旋律,培养90后青年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判断力,以应对各种社会思潮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从压制到尊重

由于青年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面对西方传来的社会思潮产生的影响,不能完全达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受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影响,不少青年消费竞相攀比,以及最近出现的“90后”众多“门”事件和以炫耀为目的的“烧钱女”。学校特别是高校应该针对这些情况作出合理引导,通过合理的课堂教育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时,学校不能采取简单、粗糙甚至压制的方式处理大学生不良行为问题。研究发现,处于社会角色转换与价值选择过程中的“90后”青年,其人生思索和价值判断仍含有非理性的成分,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依然感性和脆弱,他们既希望自己能尽快成熟起来,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尊重,又不知“成熟”为何物。[6]这时候,我们需要适时地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心灵情感的尊重。学校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遇到的常见问题,诸如人际关系、理想和现实矛盾等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困惑,使他们能够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在进行引导的时候,注意以“情”动人。可以利用友谊、师生情,以关爱的口吻去说服教育,以达到软化90后叛逆情绪的目的,使其心理朝着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方向发展转变,从而促进90后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庭:从溺爱到规导

亲情之重,耳濡目染,家庭对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90后青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环境好,家长对他们溺爱娇惯,要什么就买什么,尽一切满足子女的要求,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当。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自私自利,重索取轻奉献等错误价值观,其走上社会后,必然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家庭不能对子女溺爱娇纵,而应在科学和民主的基础上,对子女的行为进行规导。一方面,社会思潮是不断变化的,在其影响下青年价值观也是相应发展变化的。因此,在价值观的认识上,父母要在观念上具有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生活和学习中多注意和孩子交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规导。另一方面,在对青年人出现行为偏差进行“规导”时,应该利用亲情和血缘关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地去施加影响,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郭美美事件尽管余音未了,但它之于今天青年人生价值观教育有着极大的警示作用。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他们的多元意识与宽容精神,他们与全球日益趋同的价值取向,将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品质。随着青年文化对社会“反哺”功能的提高,社会的“年轻化”势不可挡,如何了解、帮助新一代青年确立正确价值观,已成为极其紧迫的现实问题。关注成长中的青年,即是关注21世纪的中国,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1]祈亚辉.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M].2007(1).

[2]贾敬远.激进保守多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轨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0.

[3][美]艾恺著,唐长庚等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封底.

[4]陶明达.反三年滚动调查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5]陈秀丽,于慧勇.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J].学术交流,2010(12):22.

[6]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98.

责任编辑 曾燕波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Post-90 Youth's Values Attributable to the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 and Guidance——Discuss Begin with Guo meimei Dazzlling Rich

Zhou Yanhong
(Institute of Marxism,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As for Guo Meimei's self-glorification,people don't carry on rational reconsideration except for scold.In fact,Guo meimei incident reflects post-90 youth's value problem.With the rise of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the post-90 youth distort in the values ideals,value-orientation,choice of values and measure of value.In order to help the new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to face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the society,school and family should bear together the responsibility to develop the correct values.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Post-90 Youth;Values

D430

A

1006-1789(2012)02-0050-04

2011-11-02

周艳红,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郭美美价值观念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
郭美美 涉赌被诉
时代人物(2015年6期)2015-06-12 03:24:43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郭美美涉赌被抓何谈“再立新功”
华声(2014年13期)2014-07-24 08:46:09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