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江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两岸青年交流中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艾明江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正在对两岸青年交流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聊天、交友、讨论等逐步成为两岸青年在社交媒体中的主要交流形式。这种新的社交模式不仅扩大了两岸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了两岸青年的沟通和了解,还推动了两岸青年在共识和认同层面的增加,这种互动路径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时代。
社交网络媒体;两岸关系;青年交流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发展,两岸青年交流也日益频繁。前往大陆或台湾地区读书、参访以及旅游的两岸青年都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相当多的两岸青年依然没有机会在现实环境中产生互动,两岸青年交流的步伐依然还赶不上两岸关系的迅速发展。因此,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正成为影响两岸青年交流的关键。
(一)社交网络媒体
社交网络媒体即社交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它是由许多网络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社交网络代表了各种社会关系,通过这些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了个体和个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化联系。当前,社交网络媒体的平台主要由微博、博客、社交网站、聊天工具、社区论坛以及百科类网站等构成。在全世界范围内,较为知名的社交网络媒体主要有Facebook、Myspace、Orkut、Twitter等。在中国大陆,近年来,社交网络媒体经历了高速的发展过程,主要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有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微博以及各种社交网站等。在我国台湾地区,主要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则是MSN、Facebook、Pluck、Twitter等。其中,在台湾青年群体中,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媒体有“批踢踢实业坊”(简称“PTT”)、“无名小站”以及MSN等。
(二)社交网络媒体与人际交流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扮演着推动人际交流和沟通的重要角色。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媒和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社交网络媒体更强调真实性和互动性,每个参与主体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人际交流能在社交网络中得到尽可能的拓展和延伸。社交网络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对人际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社交网络媒体在人际传播中,通过联系个人或群体的熟人关系网络,最大化地使个人或群体的社会资本得到延伸。“传播在构成为社会结构的人们中间形成一个关系网。网络把一个个群体连接起来,并使它们之间得以交换信息,群体根据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聚焦起来。”[1]其次,社交网络媒体能推动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人际交流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甚至是多对多的,各个参与主体都能依靠这种社交形式,达成良好的交流沟通。再次,社交网络媒体还可以在交流和沟通中培养群体认同意识的形成。总之,社交网络媒体开启了人际交流的新时代,它使得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从分散性变得更具有凝聚性。
(三)两岸青年交流的基本现状
一直以来,青年群体在两岸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两岸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岸青年逐步通过求学、访问、旅游等多种形式开始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从2000年至今,大陆就通过海协会、台联、台盟、宋庆龄基金会以及各个高校,全面推动以台湾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赴大陆参访、交流、联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据统计,仅在2010年7月,大陆地区就展开了形式多样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分别有“两岸青年志工陕西行”、“台湾青少年健美操代表团训练交流活动”、“海峡两岸青年联欢节·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全国台联2010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2010年两岸大学生研习营暨青年论坛开幕式”、“闽南文化研习营”等。除了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以外,近年来,大陆青年也大量前往台湾地区求学、参访等。可以说,当前两岸青年交流的种类较为丰富,这种交流模式已经成为密切两岸青年纽带的主要途径。
表1 两岸青年的主要交流模式
除了两岸青年展开实地接触之外,近年来,在两岸青年群体中,开始出现了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交流形式,以QQ聊天工具为例,随着台湾青年前往大陆求学、工作的比例日益增多,使用QQ聊天工具的比例也开始迅速增加。可以预计,随着今后互联网的发展,两岸青年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人际沟通,将成为未来两岸青年交流主要的互动模式,这种新的社交网络媒介也必然会深刻改变两岸青年的交流格局。
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人际交流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如聊天、交友、分享和传播等。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社交网络媒体开始逐步成为两岸青年接触交往的重要媒介。从当前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中的交流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互动模式。
(一)聊天交友
社交网络媒体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维系个体之间的日常纽带。一般而言,以MSN、QQ、人人网、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平台扮演的就是这种角色。首先,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互相打招呼,进行问候的聊天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形式,由于时空距离的限制,两岸青年无法保持紧密的日常聊天,而通过使用QQ、MSN、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则能即时将发生的日常话题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与对方分享。另外,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两岸民众在工作、生活甚至情感等领域的交流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两岸青年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进行交友,例如通过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媒体,台湾青年就可以与很多大陆的青年学生成为朋友,彼此讨论一些日常生活、学习话题。近年来,特别是一些台湾青年在大陆逐步增多,为了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更多的台湾青年选择登陆社交网络媒体,从而可以和更多的大陆青年成为朋友。例如近年来,一些以婚恋为目的的社交网站,就吸引了大量两岸青年的共同参与。可以预计,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融合,两岸青年通过社交网络媒体来进行交友的模式会日益普遍。
聊天交友是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主要的互动模式,它体现了两岸青年不需要实地接触,也可以通过虚拟的沟通平台保持联系,产生人际交流。这种普遍的聊天交友形式不仅拉近了两岸青年的距离,更让两岸青年扩大了自己的交友范围。当然,由于一些社交网络强调实名制,虽然增加了互动交流的真实性和亲密性,但难免也会暴露个人隐私,从而导致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中无法深入地进行聊天交流。
(二)信息分享
社交网络媒体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信息的即时性传播,使信息实现从个体到群体的集体分享。在两岸交流中,青年群体为了保持信息的畅通,常常需要使用社交网络来分享各种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在社交网络媒体的即时性传播。
首先就是社交网络的信息分享。大陆青年常常在社交网络即时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信息,例如通过人人网、QQ空间等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向朋友分享自己的信息资源,包括生活、工作、情感等,而通过这些社交网络媒体,台湾青年就可以获得大陆青年的信息分享,并及时参与信息的反馈,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互动传播。例如大陆的人人网和QQ空间,就具有强烈的信息资源分享功能。近年来,一些台湾知名人士(以青年人士为代表)都陆续开设了自己在大陆地区的微博,并很快形成了庞大的大陆粉丝团,博主和粉丝团共同构成这种互动模式的参与者,实行了信息资源的共同分享。
其次就是社交网络的信息咨询。社交网络媒体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提供平台。通过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台湾青年可以向大陆青年询问关于大陆的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社交网络媒体中,往往可以得到很快的信息反馈。例如台湾青年试图前往大陆旅游,那么,就可以依靠大陆地区常见的社交网络媒体进行信息咨询,进而获得关于大陆地区的相关旅游资讯。而大陆青年如果想前往台湾地区求学,那么也可以依靠台湾常见的社交网络媒体了解台湾高校的基本情况。应该说,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在青年群体中都具有很广泛的使用率,因此,对于两岸青年群体而言,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分享平台。
(三)交流讨论
在社交网络媒体中,讨论属于一种较为深层次的交流模式。在一些具有社交网络性质的社区论坛中,讨论通常都是参与者进行有效互动的基本途径,它允许参与者针对某一个问题专门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其他参与者也可以积极跟帖回应,从而形成一个交流的互动系统。
在两岸青年交流中,各种学术、文化等会议论坛已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讨论平台。在以交友为导向的社交网络媒体中,日常的聊天沟通和信息分享是社交网络媒体的主要功能。但在话题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媒体中,深层次的交流讨论也在逐步成为主要的沟通形式。当前,在大陆一些重要的社区论坛,如四月青年(“两岸茶馆”)、天涯社区(“台湾版块”)等都以话题讨论为主,吸引了大量两岸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并建立了专门的讨论区。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上进行交流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看法,但是交流讨论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或冲突,从而影响双方互动的展开。整体而言,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中基本上还是以聊天、交友为主,进行交流讨论还不是很常见,一般来说,在社交网络媒体进行话题讨论,不仅要求双方能遵守基本的讨论规则,也需要参与者能坚持客观、理性。
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面对面的接触与交往是主要的沟通模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接触与交往开始变得虚拟化,即个体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展开日常的交流与沟通。社交网络媒体颠覆性地改变了人际之间的沟通方式,催生了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在两岸青年交流中,不仅维持着两岸青年的日常联系,还对两岸青年的价值观、社会认同等产生重要影响。
(一)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
社交网络媒体与社会关系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关系网络的集合。社交网络媒体通过连结不同的个人与群体,从而建立了社会关系的网状化结构。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两岸青年不仅可以维持个体之间的关系纽带,更可以衍生更多的社会关系,进而建构起特定的社会资本网络。
社交网络媒体可以推动两岸青年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传统的交流模式中,两岸青年交流往往是双向式的,很难实现大范围的扩大。但在社交网络媒体中,出于交友和沟通的需要,参与者总会试图寻求其他群体的认识,“网络中的每一个人可能都在寻求与其他的一人或多人建立友谊关系,会形成其他的互动。”[2]以大陆地区的人人网为例,台湾青年通过认识某所大学的大陆同学A,就可以同时认识A同学之外的其他同学,这就大大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覆盖范围,延伸了台湾青年的交友圈。同时,在立体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两岸青年更能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结构,在社交网络媒体中,大陆青年A认识台湾青年A,同时也和台湾青年A的社会关系发生互动;相反,台湾青年A也能通过大陆青年A,认识大陆青年A的社会关系,如此一来,社交网络媒体就构建了一个交错式的社会关系结构,进一步推动了两岸青年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具有立体化特征的社交网络媒体,两岸青年可以保持更加密切的互动往来,个体之间的认识可以带动更多个体的交流,进而在群体之间建立交往互动。相对于传统的两岸青年交流模式,这种交流方式更能建立起一条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而有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衍生,两岸民众之间的社会纽带将会更加密切,两岸交流也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二)沟通交流的提升
社交网络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增进人们的彼此了解。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人们通过聊天交友、沟通讨论等形式,彼此交换各自不同的看法,从而加深了相互的理解。长期以来,两岸隔离导致了两岸青年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随着两岸关系的正常化以后,各种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陆续展开,特别是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广泛开展,极大地推动了两岸青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作为两岸交流的衍生,社交网络媒体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两岸青年的深入接触和融合。
社交网络媒体可以推动两岸青年彼此了解对方。从人际交往来看,如果双方缺乏彼此了解,也就谈不上理解对方的言行,那么,人际交流就会面对很多实际障碍。长期以来,两岸青年虽然同属于一个民族,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制度差异以及信息的不畅通等因素,导致了两岸青年都无法正确了解对方。而凭借社交网络媒体,两岸青年不仅可以畅谈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日常问题,还能分享彼此的共同爱好和兴趣。特别是在大陆地区的台湾青年,能通过社交网络媒体更好地了解大陆青年的日常情况,及时获悉大陆青年的内心想法;而在台湾的大陆青年,也能通过社交网络在第一时间获知台湾青年的日常动向。如此一来,双方就建立了长期交往的稳定基础。
社交网络媒体还可以推动双方分歧的减少和共识的形成。交流除了能够了解基本的认知之外,还能推动共识的形成。社交网络媒体可以让两岸青年建立庞大的熟人关系网,从而形成一个虚拟化的社区共同体,一般而言,由于处于特定的社会资本网络中,社交网络媒体更容易出现熟人信任,而对陌生群体产生排斥,因此,在长期的沟通交流中,两岸青年会在社交网络媒体建立更稳固的共识感,对很多问题产生日益接近或相对认可的看法,“关系双方通过沟通彼此的立场更能达到相互谅解,这样关系不但不会淡漠反而能升级。”[3]即使存在一定的分歧,也能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不至于双方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破裂。
(三)社会认同的提升
社会认同体现了一种集体认同,它是一个相当多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看法,“记忆不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一个建构问题。”[4]没有共同的集体生活与集体记忆,群体之间往往很难产生共同的社会认同,虽然历史文化情感可以维系群体之间的情感纽带,但对于处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更需要当代集体记忆的塑造。社交网络媒体通过塑造虚拟的场景,从而建构出两岸青年群体参与的公共空间,进而产生彼此可以接受的社会认同。
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两岸青年对彼此的了解逐渐深刻,特别是通过社交网络保持日常联系的两岸青年,更能及时分享到越来越多的共同话题。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一个虚拟化的社交网络,相比其他网络媒体,它有着更高的群体归属感,能衍生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共同体。以中国大陆地区的“人人网”为例,两岸青年通过以校友或朋友的身份发生往来,很容易就能建构一个在网络上的社交共同体,在这个社交共同体中,两岸青年可以逐步拥有共同的现实记忆,从而逐步建构对共同身份的认同。“记忆的传递塑造着个体身份的形成。它在每个人所受的影响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5]在以往的两岸交流中,两岸青年实际接触后,无法保持日常联系,往往很难对彼此有一个深入了解,例如在大陆求学的台湾青年,如果经常和大陆青年保持互动,共识日益增多,那么,很容易形成一个对社会群体的共同归属感,“身份是一组有力的社会安排,在这种安排里,人们建构有关他们是谁、他们如何联系和对他们发生了什么的共享故事”[6]。社会认同的建构就在这种交流中得以实现。因此,在大陆求学、生活的台湾青年,就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很好地融入到大陆青年群体,从而获得一定的群体认同感,进行衍生出两岸共有的社会认同意识,从而为两岸关系建立稳定发展的基础。
社交网络媒体作为新的交流媒介,正对两岸青年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社交网络媒体在实际运用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因此,为了提升社交网络媒体发挥的成效,还有必要进一步作出相关方面的改进,让两岸青年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自由交往。
(一)改进社交网络媒体的参与结构
互联网对两岸关系正产生着越拉越大的影响,但两岸在互联网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首先,从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习惯来看,以台湾为例,台湾青年更多使用MSN、Facebook、Twitte、批踢踢实业坊等。而大陆青年则主要使用校内网、QQ、微博等。尽管近年来随着两岸交往的增加,两岸青年开始逐步使用对方的社交网络工具,如QQ、MSN等,但这种使用范围还十分有限。因此,总体上来看,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的选择上还缺乏交集。其次,从两岸的互联网法规来看,台湾青年可以较为方便地使用大陆地区的社交网络媒体,而大陆方面由于暂未开放一些国际性的社交网络媒体,如Facebook、Twitte等,从而导致大陆青年无法使用相关媒介与台湾青年进行交流,从而阻碍了两岸青年交流范围的扩大。
对于这些差异,应该积极寻求相关的改进对策,创造两岸青年可以亲密互动的交流环境。首先,我们要增强大陆社交网络媒体的普及性,从两岸关系的交流现状来看,大陆已经日益拥有主动优势,随着两岸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大陆的社交网络媒体也必然会成为台湾青年越来越多的选择。对于台湾青年来说,以往使用QQ的人数很少,登陆“人人网”的使用者也不常见。但是近年来,随着前往大陆求学或观光参访的台湾青年人数递增,为了拓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社交群体,台湾青年开始逐步接受使用QQ等社交网络与大陆青年保持日常互动。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改善社交网络媒体的环境,积极开放台湾青年进入的权限,如“人人网”就已经吸引了大量台湾高校学生进入。其次,要有条件地允许大陆青年参与台湾方面的社交网络媒体。当前,由于大陆方面的互联网政策,导致大陆青年几乎难以登陆台湾地区的社交网络媒体,如深受台湾大学生喜爱的“批踢踢”和“无名小站”等,这就大大限制了两岸青年交往的机会,特别是阻碍了大陆青年通过台湾本土的社交网络媒体了解台湾青年。因此,可以在适当时机,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步允许大陆青年进入台湾方面的社交网络媒体进行互动。只有依靠这种平衡的双向式交流结构,才能有效推动两岸青年保持日常互动,否则,单靠大陆的社交网络媒体吸引台湾青年参与,很难大幅度扩大两岸青年交流的成果。
(二)社交网络媒体中的舆论引导
随着网络时代的日益普及,社交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群体的主要交流媒介,由于社交网络媒体具有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社交网络媒体也衍生了诸多交流风险问题。以两岸青年参与的社交网络媒体来说,两岸由于网络治理结构、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社交网络媒体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在一些台湾的社交网络媒体,如著名的批踢踢实业坊等论坛就充斥着“台独”等敏感性言论,一旦两岸青年在这些媒介中进行交流,不可避免会受到一些负面性影响。即使在一些较为主流的社交网络媒体中,基于现实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岸青年的交流也会呈现一些分歧,甚至冲突,“共享一种文化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具体事情一定能产生共识,而只意味着他们对世界如何运转拥有相似的理解”[7]。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应该认识到社交网络媒体既能提升两岸青年的交往,也能进一步暴露两岸青年存在的差异,甚至引发交往带来的风险。
面对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问题,不是要完全拒绝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而是应该理性评估各种风险危害,从而采取正确的舆论引导对策。首先,大陆方面要加强社交网络媒体的治理和引导,从目前来看,主流的社交网络媒体基本上都能遵守现有的互联网法律规范,尽管两岸青年在社交网络媒体可以公开讨论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话题,但总体而言,也没有突破现有的法律轨道,这种有效的互联网治理成为了两岸青年交往的基础。如果双方都在社交网络媒体上不遵守任何法律政策,互相谩骂、攻击,则必然导致交往活动的终止。其次,要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对于两岸青年呈现的差异,应该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两岸青年之所以进行交往,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差异和隔离,而交往就是要呈现各自的差异,从而达到相互的了解。当然,对于这些差异,相关方面应该积极针对社交网络媒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两岸青年的所思所想,特别对于台湾青年而言,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予以关注,及时获悉台湾青年在交往过程中的言行,每一个大陆青年也应该积极扮演民间交流的重要沟通者。再次,对于台湾方面的社交网络媒体,在现有的管理环境下,应该积极加强对大陆青年的管理,对于社交网络媒体可能出现的“不良”言论,要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当前,社交网络媒体是两岸青年群体共同喜爱的交流媒介,在青年人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升两岸关系,展开两岸青年交流,就应该积极鼓励两岸青年增强日常往来,加深互相了解,毫无疑问,社交网络媒体可以很好地扮演这一重要的角色。可以相信,在未来的两岸青年交流中,会有更多的两岸青年通过网络媒介保持互动,这种新的交流模式将会深刻影响未来两岸青年交流的走向。
[1][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等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97.
[2][英]马汀·奇达夫,蔡文彬著.王凤彬等译.社会网络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03.
[3][美]迈克尔.E.罗洛夫著.王江龙译.社会交换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92.
[4][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5.
[5][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著.王鲲译.身份认同的困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42.
[6][美]查尔斯·蒂利著.谢岳译.身份、边界和社会联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4):221.
[7][美]马克.L.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编.储建国等译.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61.
责任编辑 曾燕波
The Analysis of Putting SNS into Practice on the Youth Exchange of Cross-strait
Ai Mingjiang
(Huaqiao University,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kind of new exchange mode,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is having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youth exchange of cross-strait.Through the SNS,the youth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re chatting,making friends,discussing and so on.The new communication mode is not only to expand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increas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accumulation in terms of consensus and recognition.In a word,this interactive path is opening up a new era of cross-strait exchanges.
SNS;Cross-straits relations;Youth exchange
D432
A
1006-1789(2012)02-0071-06
2011-12-19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闽台基层民众交流与合作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1C033,华侨大学政治学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艾明江,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两岸关系、台湾政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