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婕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社会性别视域下高校美女文化现象解析
许 婕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
高校美女文化面临着泛化的倾向。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与市场经济中女性地位的衰落直接相关,而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大众文化的勃兴则强化着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高校美女文化的泛滥弱化了女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社会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促使女性向传统价值观回归。为了重塑高校社会性别平等文化,应该使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进入高等教学体系并实现学科建设主流化,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
社会性别;高校;美女文化
走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以感到美女文化的渗透。首先,从作为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和载体的语言中,最能体会到这种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大学校园里“美女”已经成为女同学之间最常用的称谓。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在社会交往中称谓的选择具有迎合听话者的心理需要、得到对方好感的作用,“美女”这种称谓的流行就在于它具有令人满意的交际效果,符合人们的内心需要。《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美女”的解释是“美貌的年轻女子”,而当“美女”成为一种称谓时已不再有特定的语义,而基本成为一个虚词,等同于“女生”,隐含着女性渴望自身容貌能够得到承认的社会需要。虽然明知自己的外貌没达到美女的级别,但绝大多数女生对这一称呼还是欣然接受,甚至有人开玩笑,多叫几声“美女”,找女同学办起事情都容易得多。其次,以大学生为主流的各类选美活动愈演愈烈。在高校校园内虽很少有直接冠以选美之名的公开赛事,但以各类“宝贝”、“大使”之名选拔美女大学生的活动却如火如荼。虽然为了避免遭致“享用美色”的批判,这种活动通常强调不是单纯选色,而是兼顾道德、智慧、能力等。不过主办方和参加者都不言自明,爱心也好,智慧也罢,其实都是幌子,本质上就是借美色吸引大众关注,无论重视道德、才华的高调拔到多高,选秀台上姣好的外貌、傲人的身材、华丽的装束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在社会举办的各类选秀活动中,女大学生也正成为生力军,出现了一个班级多名成员同时出现在选美赛场的“选秀班”和奔波于各个选秀赛场的女大学生选秀专业户。甚至富豪征婚的广告也张贴进大学校园:在上海等城市举办的千万富豪相亲会上,相貌、身材之外的必备条件就是大学学历。此外,美女文化还深刻影响了女大学生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为了使自己的魅力加分,各类化妆、美容产品,时尚杂志,品牌服饰构成女大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支好品牌的口红已成为女生必备化妆品。彩妆产品中睫毛膏和唇彩最受欢迎。睫毛膏的平均拥有率为89%,唇彩的平均拥有率为94%。[1]这种消费趋势已经使各知名服装和化妆品品牌纷纷制定针对这一年轻群体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策略。高年级女生在服装和化妆品的开支上明显高于低年级。毕业班的美容消费目的更明确:为的是在求职中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每逢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大学周围美容院的生意更是格外火爆。形象减肥的、洗皮肤的、做双眼皮手术的学生为数不少。甚至出现了在毕业前全班女生拼团整容的情况。对外貌的追求使许多女大学生忽视对知识的积累,在多所高校调查结果显示,“学得好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长得好”的观点竟然得到了超过半数女生的认可。
当美女遭遇大学生,美女似乎不再是浅薄的代名词;当大学生遭遇美女,女大学生似乎也摆脱了书呆子的传统形象。美女大学生一词,表面看是一种“双赢”,既对美女重新定义,也重塑着女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对美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高度关注似乎在赋予美女以新的时代内涵:获得欣赏的不再是徒有美丽外表的“花瓶”,知识也成为考量新时代美女的一个必要条件;漂亮的女人哪里都有,但要找漂亮而又聪慧有才气的就非女大学生莫属。从仅仅关注外貌到要求才貌双全、秀外慧中,高校里的美女文化似乎超越了传统美女评价只注重外表的肤浅标准,把对美女的定义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一些人在为大学生美女文化欢呼喝彩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深入分析高校美女文化的泛滥,则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的依然是男性中心的视角,其实质不过是传统男权文化的延续而已。在漫长的男性中心的社会文化塑造下,女性被赋予成柔弱、温顺的代表,她的存在价值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的贤妻良母,女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要按照男性的需要和习俗被定义,对大学生美女热捧的实质仍然是男性对女性青春靓丽的身体的欣赏,而知识、学历只是一种点缀,是增加美女含金量的砝码。美女大学生的重点在“美女”而非“大学生”,突出的是女大学生的身材、外貌而绝不是她的学识与工作能力。试想,如果一位学识丰富、品德优秀但相貌平平的女大学生与一位容貌出众但学识、人品皆乏善可陈的女大学生站在一起,哪个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兴趣、商家的追捧与富翁的青睐?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女性主义学者们指出,女性被赋予成柔弱、温顺的代表并不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而是漫长的男性中心的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人类的性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而是具有鲜明的社会烙印。[2]因此,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学者提出了社会性别一词,用来指由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美女文化正是社会变迁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大学生美女文化的盛行与市场经济中女性地位的衰落直接相关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妇女被剥夺了拥有私有财产、受教育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失去了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地位。而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有力武器则从文化上强化着女性弱势群体的地位。尤其是宋明理学后,儒家思想对妇女的摧残制度化,“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把男尊女卑的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非常顽固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些经济、政治、文化的多种因素造就了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致力于推进男女平等的工作,努力赋予女性独立的人格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除了通过法律规定男女享有平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接受教育等社会权利,对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积极鼓励女性就业,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女性就业人数不断上升。我国女性就业率居世界前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女职工由60万人增至2036万人,增长近34倍,到1978年全国城镇3128万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2.9%。[3]女性就业的增加迅速改善了中国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关系,创造了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史的一个奇迹。但是必须看到几千年封建文化沉淀的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和男权本位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社会性别完全平等还要走很长的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以往许多通过政府行政机制推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手段在市场经济下无法顺利实施,[4]社会性别关系的良性转变出现停滞。在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男性作为优势群体会在资源配置中强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而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则处于社会地位不断恶化的困境。中国男性在经济生活中日益累积的强势地位使他们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掌握主动权,许多封建社会的男权本位观念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使女性社会地位日益边缘化。企业为了避免女职工由于生育、抚育子女等情况带来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对女性就业设置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障碍,女大学生就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让妇女回家”的声音不绝于耳。在留给女大学生日益减少的就业岗位中,“形象好、气质佳”等对外貌的要求又常常成为必要条件,使许多女大学生心灰意冷,感慨寒窗苦读不如一张漂亮的面孔。
(二)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削弱了女性的独立意识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父母师长会从儿童时期开始不自觉地灌输着差异化的社会性别标准。家庭中,父母会以女孩子应该这样、男孩应该那样等标准传递关于社会性别的期待:男孩有探险精神会受到鼓励,相反,女孩的这一想法往往容易被父母制止。对于男孩,父母更多地鼓励他要独立,为将来养家糊口做准备;对于女孩,则要求她要乖巧体贴,学会做家务等。在学校,老师通常强调听话、安静是女生的优点,好动、灵活是男生固有的特质,男生粗心大意、懒惰常常可以得到谅解,而女生马虎、邋遢则会被批判为不像女孩。女生在学业上遇到难题,老师的反馈是:女学生天性喜欢死读书,脑子不灵活;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男生身上,老师却会把它归因于其他非智力因素。其结果是,当女生遇到难度较高的题目挑战时,会归因于女性思维的先天弱势而放弃解决,产生对自身性别的自卑;男生却极少会因为难题无法解决抱怨自己的性别。由此而发展出不同性别的社会活动和能力,继续强化着传统的社会性别刻板印象。
高等教育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师资力量等现实条件也决定了这一阶段是开展社会性别教育的最佳时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高校中社会性别教育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关于社会性别教育的专门课程,在为数很少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中社会性别教育也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在看似“一视同仁”的所谓无性别差异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其实质仍然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无论是自身缺乏社会性别观念的教师、渗透男女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的的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对女性有意无意的贬低,对男性标准的迎合,现有的教育模式不断加固着传统既有的男性中心思想定势,男女之间持续的、实际存在的不平等被合理合法化。这种无性别差异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阻碍了女性潜能的开发,进而影响着她们的价值取向。
(三)大众文化的勃兴强化着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
市场经济的来临使日益壮大的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从边缘文化走向支配地位。作为一种产生于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20世纪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流行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杂志报刊、图书、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所有空间,在当代文化的建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经济利益,各类文化企业生存的关键就是提高大众的关注度。而对传媒受众的研究一再证明:性感、美丽的女性形象是最容易获得注意力的可靠选择。于是,美女成为各类传媒手段的一致选择。铺天盖地的美女攻势既包含着基于传统的性别角色、性别构成以及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制约关系的理解,又以及其复杂和隐蔽的形式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性别期待。从大众传媒塑造的无私奉献的贤妻良母、性感迷人的演艺明星、温柔漂亮的“小女人”、时尚靓丽的都市白领等典型女性形象中可以发现,在大众传媒中女性仍然保持着男性附属品的传统社会性别定位,[5]大众传媒在极力传达着这样一种观念,即女性可以独立也应该有自己的工作,但是身为女人的最终归宿还是家庭,只有回归家庭才能得到幸福;只要保持女性温柔、美丽的气质才能得到青睐。
大学文化属于精英文化。但大众文化已广泛渗透到高等学府这块隶属于精英文化的领地,它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传达着所谓时尚的观念,对大学生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6]消解着大学生并不成熟的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在被强大男权话语笼罩的现代大众传媒中,大学生最频繁接触的所谓时尚女性的影像就是影视明星。她们精致的妆容,不停变换的华丽时装,拥有豪宅名车,衣香鬓影地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这些影像每日占据了媒体相当版面的内容,传达着对女性时尚、成功的定义,这种无处不在的大众传媒的力量,使女大学生在内心深处的认知结构中自觉认同男权话语为她设定的女性角色,成功地改造着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与未来的理想。
文化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人类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历史积淀的结果。一种文化一旦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它就会表现为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规范力量制约着个体行为。[7]在不合理的社会性别文化、社会规则的影响下,女大学生常常对自身的价值取向、角色定位和人生规划缺乏积极健康的认识,失去了本来可能的更大的自由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自主的幸福。
高校美女文化弱化了女大学生的独立人格,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当年轻、貌美、有文凭、有教养成为新理想女性的标准,男性话语霸权藉美女文化完成了通过对女性身体的控制达到对女性精神的控制。当女大学生把重心放在容貌上,希望凭借美貌争取财富与地位,她对知识的积累、事业的追求就丧失了进取的动力。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许多女大学生更愿意思考如何为美丽加分,还有人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视作人生的信条,以嫁个有钱人作为成功的标志。来自全国各地的婚姻家庭研究所调查表明,目前女大学生通过婚介机构征婚的人数不断增加。这些征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本科应届毕业的女生,她们征婚的条件也非常相似,几乎都是寻求经济基础好、家底殷实、有车有房的本地成功男性。在选择到“理想”的伴侣之后,她们对于工作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放弃工作,毕业后做起“全职太太”。女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成为一名大学生,需要社会、家庭与个人长时间精力与资金的投入,本应该在毕业后发挥知识特长,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以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而最终选择回归家庭,这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高校美女文化加剧了社会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促使女性向传统价值观回归。高校是科技、文化精英的汇聚之所,大学文化属于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总是充分发挥着指路人的角色,积极发挥传播先进信息、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功能,对提升民族精神更具特别的价值和意义。高校自出现以来,就在推进我国社会性别平等文化的建立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朝末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经过艰苦的斗争,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女性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大学生群体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文化认知,改变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成为新女性的代表。新中国建立后,在我国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推动下,女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到1955年,女大学生已经占大学生总数的25.9%。[8]1949年到1952年,按照苏联模式,全国院系进行大调整,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等被拆分或撤销,人文社会学科急剧减少,理工科增加,这使得更多女性进入传统的男性学科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建立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女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期望,希望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普遍的社会尊重。女大学生自我独立意识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独立、自信、自尊、自爱的女大学生社会形象一直是女性们羡慕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而当女大学生打着“美”的旗号,披着时尚的外衣,当知性美女们以所谓新成功女性的代表自豪地诉说着事业成功的丈夫、学业优秀的孩子才是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时,这种男性话语霸权下的社会性别观念不但无法对社会其他阶层的女性起到精英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还误导着整个社会女性群体的价值观,涣散了中国女性来之不易的独立人格,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
作为女性中的优秀群体,女大学生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无疑对全社会女性价值观的确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育,塑造男女平等的高校社会性别文化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使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
从发达国家社会性别关系变动的规律可以发现,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只能使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日益恶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性别关系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趋势。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依靠政府的介入,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所在。如果能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各部门的决策中,从法律政策的源头上促进男女平等,无疑将有效遏制社会性别关系向传统回归,保证女性社会地位的良性发展。虽然我国是社会性别平等立法较早的国家,但是我国性别取向的公共政策的调整和修正却显得相对滞后而缓慢,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许多具有性别规定的政策没有及时调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9]公共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牵制,其前提是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从我国的高层决策机构的组成来看,能起决定作用的女性非常有限,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匮乏常常使女性群体的合法权益被排除在政策之外。因此,首先,需要用法律保护手段保证更多女性进入决策者尖端,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培训,强化社会性别意识也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其次,在公共政策制定时引入社会性别评估机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经济、政治、教育和家庭等领域女性地位监测评估的核心指标和关键技术,并将其逐步纳入政府部门的常规统计之中,为公共政策的指定和修改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和评估资料,阻止和纠正可能产生性别不平等后果的社会政策。再次,为防止我国性别平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偏差,当性别平等的准则从一般的政策进入具体政策之后,或者说具体单位机构在执行一般性政策时,应通过严格的司法程序,保证推进性别平等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实。
(二)推动社会性别平等教育进入高等教学体系并实现学科建设主流化
在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机制中,并不因为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就必然包含了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内容。改造人类的知识体系,在高校普遍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是彻底改造歧视性的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制度的重要环节。社会性别理论依据其本质及学说的科学性,完全有资格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社会性别教育的前提要求高校必须拥有一批熟悉和掌握社会性别理论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才能保证顺利接纳社会性别理论,开展社会性别教育,为推动教学、科研和行动“三位一体”的学科主流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将社会性别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开展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关键,根据各校实际状况,可以采取公选课、专业限选课、专业必修课等形式开展教学,逐渐使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成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课程,同时,避免传统的简单灌输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学生实际结合,提高社会性别教育课程的亲和力,使学生真心喜欢、乐于接受相关理论。对所有教师和管理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广泛培训是开展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基础。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教职员工潜在的性别偏见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期望、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因此,教师和管理者必须检视自身的信念、态度、行为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偏差,并加以改造,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教学实践。通过普遍社会性别教育,使女大学生从深层次认识社会性别的显性和隐性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的机制和文化根源,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来认识自我、观察社会、思考问题,鼓励女大学生挑战现实社会中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10]从而正确地面对现实、塑造自我、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培养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
大众传媒对于女性的表现和描绘可以极大地控制和影响女性的社会性别在受众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印象与理解。面对以男性本位为主导的大众传媒正不断巩固和强化着“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不平等关系的现状。从传媒这块男权文化的布雷区入手,政府、传媒和非政府组织三方应加强合作与监督。首先,文化主管部门应审查现行媒体政策,制定媒体传播计划,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管理的政策领域。分层次对主流媒体的从业者进行社会性别培训,增强其社会性别的敏感度,提高其表现性别平等关系的能力,使新闻从业者能自觉清理社会文化观念中的男权污染,抵制和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努力克服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积极宣传文明进步的社会性别关系,形成有利于女性独立意识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其次,媒体应通过制订专业准则和行为守则等方式建立行业管理机制和媒体自律机制,促进两性平等地参与媒体传播内容的制作和决策,鼓励在媒体制作与分析中运用公正的性别描绘和使用非性别歧视主义的语言。再次,建立媒体的社会性别评估机制,通过官方和民间组织合作,从标准、指标、奖惩等方面着手,对于宣扬性别歧视、性别偏见以及存在着严重贬损妇女形象的节目进行审查与监督,采取罚款、责令修改、停播、吊销许可证等办法,遏制大众传媒对不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的传播。
[1]刘伟.理性与感性的撞击——女大学生美容消费行为特点及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10):17.
[2]Marianne A Ferber,Julia A Nelson.Beyond Economic Man[M].The University of Press.1993:34-44.
[3]金鑫.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20.
[4]Hart-Landsberg,Paul Burkett,China and Socialism[J].Monthly Review,2004,July-August:2-24,26-89.
[5]唐晴川.批判与重构——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53.
[6]姜华.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道德与文明,2007(4):12-13.
[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
[8]张翔.塑造健康公正的女大学生健康形象——兼论如何加强女大学生教育[J].文教资料,2009(1):215.
[9]刘庆贤,靳锦.社会性别视角的中国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求实,2006(1):28-29.
[10]李敏智.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79.
责任编辑 曾燕波
Analysis of Beauty Culture of College in Gender Perspective
Xu jie
(Department of Marxism Research and Education,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Beauty culture in college is popular.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prosperous.Firstly,market economy devalues Chinese women's social status.Secondly,gender education hasn't be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high education.Thirdly,popular culture strengthens gender stereotype.Beauty culture protects traditional gender regime in China and wastes human resource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To improve gender culture of college,gender conscious should be mainstreamed of public policy and gender education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 education.Government should cultivate gender conscious of mass media.
Gender;College;Beauty culture
G112
A
1006-1789(2012)02-0039-06
2012-01-19
本文得到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和谐视域中的女性主义经济学构建》,项目编号:11554047;东北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黑龙江省和谐林区建设中女性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资助。
许婕,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性别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