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辞典史研究——《中国辞典学史》(英文版) 评介*

2012-04-01 14:50张相明
辞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辞典学史词典

张相明

一、引 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汇集体的辞典也承载和记录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辞典也经过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各类辞典汗牛充栋,在世界辞书大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辞典史的系统研究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问世,主要如《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中华书局,1983)、《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钱剑夫,商务印书馆,1986)、《中国辞书编纂史略》(林玉山,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中国字典词典史话》(张明华,商务印书馆,1998)、《中国辞书学史概略》(邹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中国辞典史论》(雍和明等,中华书局,2006)等。但这些成果均用汉语出版,流通范围仅限于国人,尚不为国外学术界所知晓。《外语辞典史》(A History of Foreign-Language Dictionaries,1982)的作者 R.L.Collison(1982:20)曾说:“大约两千多年前,辞典编纂在中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其所取得的辞典成就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却一直不为西方所知晓。”中国辉煌的辞典文化的对外推介工作亟待展开。

Chinese Lexicography:A History from 1046 BC to AD 1911(《中国辞典学史(前1046—1911)》,以下简称《学史》)的问世填补了这个领域的一项空白。该书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首部中国辞书史著作,也是国内辞典史研究成果首次在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出版,作者是广东商学院的雍和明和彭敬,由英国著名学者、剑桥大学资深教授J.H.Prynne(蒲龄恩)作序,是国际辞典学界近年出版的重要的辞典史著作。

二、内容简介

《学史》全书共五篇。第一篇为绪论,概述中国辞典史研究的整体状况;第二至四篇分别探讨中国辞典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阶段:萌芽与开创期、探索与建设期、沿革与成形期;第五篇侧重呈现中国双语辞典发展概观。现分别简要介绍各篇内容。

第一篇为绪论(Introduction)。作者逐一分析了中国辞典史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历史分期、实践意义等,为全书做了理论和体系上的铺垫。国内的辞典史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本篇对主要的辞典史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甄别,指出了现有成果在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体系、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体现形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贯穿中国辞典史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在历史分期方面,作者从历时和共时视角出发,把中国辞典发展史分成四个阶段:(1)萌芽与开创期(西周至两汉);(2)探索与建设期(魏晋至元朝);(3)沿革与成形期(明朝至清朝);(4)沉寂与兴盛期(20世纪)。本书覆盖了前三个历史阶段,第四个阶段则由另一本书专门论述。

第二篇为中国古代辞典文化和辞典的萌芽与开创(西周至两汉)(The Genesis and Emergence of Lexicographical Culture and Works in Ancient China)(from the Zhou Dynasty,1046 BC—256 BC to the Han Dynasty,206 BC—AD 220)。作者从汉字的起源和构造、汉语文献的产生和字词训释入手探讨从西周至两汉的中国辞典萌芽开创与先秦时期语言研究的互动关系,揭示《史籀篇》(Historican Zhou's Primer)、《尔雅》(The Ready Guide)、《方言》(The Dictionary of Dialectal Words)、《说文解字》(An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释名》(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erms)等古代辞书的人文背景、编纂背景、内容演变、体例发展、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等,这些辞书分别开创了中国辞典文化与中国义类词典、中国方言词典、汉语字典和中国词源词典等辞典类别。本篇最后一章综述萌芽与开创期内中国辞典编纂理论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古代辞典学的源头和古代辞典编纂思想的启蒙,从主题编排、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辞典宏观结构的发轫,从收词立目、训解词义、字音标注、书证等方面剖析了中国古代辞典微观体例的产生过程。

第三篇为中国辞典的探索与建设(魏晋至元朝)(The Explor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exicography in China)(from the Wei Dynasty,220—265 to the Yuan Dynasty,1206—1368)。本篇首先从人文背景、学术背景和辞典概况等方面透析探索与建设期的中国辞典文化,进而分章、分节论述中国汉语字典、汉语词典、类书和韵书的人文背景、理论衍变、体例发展、代表作品等,揭示中国早期汉语辞典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类书是中国百科辞典和百科全书的滥觞,而韵书则隶属于现在称为专门辞典的辞典类别。本篇重点评析的代表性辞典有:字典如《玉篇》(The Jade Chapters)、《类编》(The Classified Chapters)、《五经文字》(The Collection of Characters from Five Classics)、《六书故》(The Exegesis of Six-category Chinese Characters)等,词典如《五经正义》(The Rectified Interpretation of Five Classics)、《一切经音义》(Sounds and Meanings of All the Buddhist Scriptures)、《经典释文》(The Exegetic Interpretation of Classics)等,类书如《艺文类聚》(The Classified Collection of Art and Literary Works)、《太平御览》(The Imperial Digest of the Taiping Reign)、《梦溪笔谈》(The Mengxi Collection of Written Dialogues)等,韵书如《切韵》(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Rhymes)、《广韵》(The Dictionary of Rhymes)、《集韵》(The Rhyme Dictionary)、《中原音韵》(The Central Plains Dictionary of Sounds and Rhymes)等。

第四篇为中国辞典的沿革与成形(明朝至清朝)(The Reform and Shaping of Lexicography in China)(from the Ming Dynasty,1368—1644 to the Qing Dynasty,1616—1911)。本篇首先透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辞典文化,继而分别探讨沿革与成形期里中国汉语字典、汉语词典、专科辞典和类书以及韵书的人文背景、理论衍变、体例发展、代表作特点及其学术价值和影响。本篇重点评析的标志性辞典有:字典如《字汇》(The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正字通》(The Rectified Diction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康熙字典》(The Imperial Dictionary of Kangxi)等,词典如《通雅》(The General Ready Guide)、《蜀语》(The Dictionary of the Shu Dialect)等,专科辞典如《本草纲目》(The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农政全书》(The Compendium of Agriculture)、《天工开物》(The Book of Nature's Engineering)等,类书如《永乐大典》(The Yongle Compendium)、《古今图书集成》(The Compendium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Books)等,韵书如《洪武正韵》(Hongwu Dictionary of Standard Rhymes)、《音韵阐微》(An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Sounds and Rhymes)等。

第五篇为中国双语辞典概观(唐朝至清朝)(Chinese Bilingual Lexicography:A Brief Overview)(from the Tang Dynasty,618—907 to the Qing Dynasty,1616—1911)。本篇首先论述了中国双语辞典产生的人文背景和双语辞典源自梵语佛教经典的萌芽及其雏形和演进过程,继而分章探讨了少数民族语言、西方宗教传播、中国官办译事机构在中国双语辞典发展中的深刻印迹,最后总结了中国早期双语辞典的特点和影响。本篇重点评析的代表性双语辞典有:早期双语辞典如《梵语杂名》(A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 of Sanskrit Terms),西夏语双语辞典如《番汉合时掌中珠》(A Timely Gem Dictionary Tangut-Chinese),蒙古语双语辞典如《蒙古波斯语词典》(The Mongolian-Persian Dictionary),突厥语双语辞典如《突厥语大词典》(The Complete Turkish Dictionary),藏语类双语辞典如《西番译语》(The Tibetan-Chinese Bilingual Glossary)等。本篇还阐述了以Matteo Ricci(利玛窦)、Robert Morrison(莫里逊)、Herbert A.Giles(翟理思)、Robert H.Mathews(马修斯)等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编纂的汉英—英汉辞典对中国双语辞典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主要特点

《学史》是一部有关中国辞典史的鸿篇巨著,也是第一部以世界通用语英语为载体的中国辞典史著作。该书涉及时间跨度大,辞典种类多,评介了各个时期的辞典发展概况,以史为序,以论为主,史论结合,视角新颖,阐释了不同时期的辞典文化,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纵观全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史》纵贯中国三千年辞典史,对中国古代、近代辞典和辞典文化进行了全景化再现。

我国的辞典萌芽于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辞典文化的源头是成书于周朝的第一部有文献辑录的识字课本《史籀篇》。本书探讨的辞典历史时间跨度也自周朝始,直至清朝1911年止,绵延近三千年,对中国古代、近代的各种类型辞典进行分门别类、追根溯源、条分缕析,如字典、义类词典、方言词典、词源词典、双语辞典、类书、韵书等。书中侧重展现了这些辞典类别的发展脉络,让后出辞典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如类书衍变成后来的专科辞典、百科辞典和百科全书,韵书则是后来的专项辞典的雏形。本书不仅扫描中国古代、近代辞典发展脉络、评介重要辞典,而且探求辞典发展内在规律,深挖潜在因素,构建辞典文化。本书深刻阐述了汉字的起源构造、汉语文献的产生与中国辞典萌芽的关系,剖析了字词训释的演进对中国辞典的开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总结了中国古代辞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体例,揭示了少数民族语言、官办译事机构、西方宗教传播等对中国双语辞典的渗透和重要影响,对中国现当代辞典和世界辞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学史》强调辞典史研究的社会性、交际性和系统性,构建了新颖完整的辞典史研究体系。

英国著名辞典学家Hartmann&James(2000:85—86)将辞典学(Lexicography)分为两部分:理论层面的辞典研究(Dictionary Research)和实践层面的辞典编纂(Dictionary Making),并指出辞典理论研究包括辞典史、辞典类型、辞典评论、辞典使用等。可见,辞典史是辞典学的基本内容,是辞典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辞典史研究如何科学开展,目前在辞典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本书强调辞典史研究中要注重社会性、交际性和系统性,提出了相对完整的辞典史研究体系,颇具新颖性和可操作性。

社会性方面,本书突破传统的辞典本体性研究框架(dictionary-ontology paradigm),围绕社会文化演进和辞典发展这两根互为交织的主线,将中国辞典史研究置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书中各篇均在篇首专辟一章,从人文背景和学术背景等方面剖析该时期的辞典文化,突出社会文化演进和辞典产生发展、社会文化需求和辞典编纂使用的关系,展示出中国辞典发展的轨迹、特点和规律。交际性方面,本书突破传统的仅从编者视角审视汉语辞典发展的做法,借助辞典交际理论模式(Yong&Peng 2007),将辞典看作是编者与用户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交流和传输系统,把辞典编纂看作是通过编用互动关系最终导致的一系列辞典选择实现的动态交际过程,从编用双重视角审视辞典发展,提出了“编者”、“辞典”和“用户”三位一体的辞典史研究视角,使辞典史研究可以从辞典的社会需求、辞典用户、辞典使用等崭新视角开展。系统性方面,本书突破传统的重个体实例分析、轻系统理论概括的做法,将具体辞典作品放到中国辞典演进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分析,从整个中国辞典发展的进程中审视具体辞典的实践意义和历史价值,时间上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辞典发展状况,范畴上涵盖了各种辞典类别,让读者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把握中国辞典演进的整体脉络。

3.《学史》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丰富的中国传统辞典史料,剖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辞典学理论,为中西辞典学界提供了交流平台。

辞典编纂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具有悠长的历史,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辞典学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始于20世纪的辞典学系统研究的重心在西方,L.Zgusta(1971)的Manual of Lexicography(《词典学概论》)和F.J.Hausmann et al.(1989)的 Dictionaries: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exicography(《词典:国际词典学百科全书》)是辞典学经典著作。中国现代辞典学的发展也获益于西方辞典学成就。然而,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的中国辞典是世界辞典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亟待为外界所知晓。本书首开先河,以宏大的篇幅对外推介了中国传统辞典的发展历程,尤其阐释了中国辞典的源头、汉字文化、字典(character dictionary)和词典(word dictionary)的区分、主要辞典产生背景等凸显民族特色的辞典文化,提炼了主要辞典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价值影响等为后世辞典继承发展的辞典特征,指出了各种辞典类别源起、发展的脉络及相互影响。对于西方读者而言,本书充满了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书中配有十余幅中国古代、近代历史人物、典籍图片,使读者对中国辞典史实形成具象。书后所附汉语人名索引、英汉书名表、汉英书名表、中国历代纪元表也有助于西方读者知悉中国辞典与中国文化背景。本书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丰富的辞典文化。Prynne(2008:xv)高度赞扬了本书的文化交流功能,指出:“这部开拓性的史论把悠久的中国传统辞典历史置于现代的研究框架之中,对各个语言体系进行详细比较研究,本书的出版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辞典学和语言学的发展,繁荣中国学术界和西方汉学界。”

4.《学史》结构明晰,论证严谨,切合西方读者的接受需求。

本书面向西方读者,与中文版《中国辞典史论》在结构、取舍、论证、行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体现了著者的匠心。本书的结构安排采用西方学术界通行的层进结构,简明直接,逻辑性强。全书以篇、章、节布局,节内再以分标题统领各部,揭示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读分标题而知大意。中文版里双语辞典发展状况分布于各篇中,而在英文版里,双语辞典发展部分独立成为一章,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中国辞典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西方读者来说,中国文化是神秘的、深不可测的,为了凸显本书的中国特色,同时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世界辞典发展的认知基础,本书尽量选取具有中国辞典典型特征的、促进世界辞典文化发展的、与西方辞典具有可比性的辞典特征和现象,舍弃冗长的文言描述与西方读者已知的辞典文化背景知识,如中文版的第一篇“世界辞典文化的起源与演进”。

本书的论证方式也适应国际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标准,不会让西方读者感到唐突艰涩,采用了许多通行于目前辞典学界的术语来分析中国古代、近代辞典现象,如用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和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来探讨古代辞典体例的产生过程,用专科辞典、百科辞典、专项辞典等目前通用的辞典类别来阐释古代、近代各类辞典的演变过程。本书运用辞典学界认可的比较法等方法来评析各部具体辞典,每一个观点后均附有实证。书中的人名(如 Cang Jie,仓颉)、书名(如 The Book of Changes,《易经》)、特色词(如xiaozhuan,小篆)等在首次出现时均后附汉语对应词语;书中汉语例证均有英语译文附于后。例如,为了说明《苍颉篇》正文为四字句,书中(第53页)示例如下:

汉兼天下,海内并厕,豨黥韩覆,畔讨灭歼。(颜之推,Yan Zhitui,1980:438)

(The Han Dynasty annexes the whole world and all the kingdoms observe its decrees.Its ruling will be like slaughtering the pigs and pulling down the fences.For those kingdoms that disobey,they will be denounced,suppressed,and destroyed.)(from Yan Zhitui of the Northern Qi Dynasty,1980:438)

本书用英语写成,用词严谨,行文流畅,为把国内辞典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进行了成功的尝试。Prynne(2008:xvi)认为:“(该书)不仅结构清晰,编排得当,而且术语一致,叙述流畅,具有英语行文风格,这对于中国本土学者来说是相当出色的。”

四、结 语

《学史》为外部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辞典文化的窗口,促进了中外辞典学界的学术交流。Prynne(2008:xvii)多次强调本书的里程碑(landmark)地位,他认为:“毫无疑问,本书体现的重要意义是显著的:规模宏大,脉络清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细致描述和广泛评析,夹叙夹议,匠心独运。她确实是里程碑式著作,值得深入和广泛阅读。”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近年推出的另一部辞典史著作English Dictionaries 800—1700:The Topical Tradition(Hüllen 2006)一样,本书内容宏富,而且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是辞典史研究的重要成果。灿烂的中国辞典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本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在许多方面尚待深入探索,如:各类辞典是如何互相影响和借鉴的?历代辞典编纂者之间是否存在交流和协作,如果有,程度如何?如何提炼历代辞典编纂原则,哪些可以继承,哪些需要抛弃?各个历史阶段里中外辞典发展存在哪些异同?这些问题将拓展辞典史研究范畴。

1.Collison R L.A History of Foreign-Language Dictionaries.London:Andre Deutsch Limited,1982.

2.Hartmann R R K,James G.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词典学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Hausmann F J.et al.(eds.)Dictionaries: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exicography.Berlin:Walter de Gruyter,1989.

4.Hüllen W.English Dictionaries 800—1700:The Topical Tra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Prynne J H.Preface to Chinese Lexicography:A History from 1046 BC to AD 1911(Heming Yong& Jing Pe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6.Yong H,Peng J.Bilingual Lexicography from a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7.Yong H,Peng J.Chinese Lexicography:A History from 1046 BC to AD 1911.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8.Zgusta L.Manual of Lexicography.The Hugue:Mouton,1971.

猜你喜欢
辞典学史词典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④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普洱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米沃什词典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