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辨正

2012-04-01 14:50李尔钢
辞书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字典书证左传

李尔钢

(崇文书局 武汉 430070)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以下简称《大字典》)“如”字第5和第8两个义项为:

⑤应当。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如,又为‘当如是’之‘当’。”《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君若爱司马,则如亡。”……

⑧不如。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语急例》:“古人语急,故有以‘如’为‘不如’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孔颖达疏:“若爱彼重伤,则不如本勿伤之;若爱其二毛,不欲伤害,则不如早服从之。”……[1]

比较这两个义项中所引书证,我们发现有如下共同点:其一,两条书证均引自《左传》;其二,这两条书证中的“如”都是虚词,都与“则”连用,用在语气转折处;其三,义项5中的“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和义项8中的“若爱重伤,则如勿伤”这两条书证的句法结构均为“若爱……,则如……”。我们不禁要问:相同的典籍出处,相同的词性和用法搭配,相同的句法结构,有必要分立为不同义项并做不一样的解释吗?

再做深入一点的逻辑分析,可以发现,在以上两个“若爱……,则如……”句式中,“若爱……”部分都是作为条件分句,表示一种假设的前提;而“则如……”部分也都在转折之后作为结论,提示另外一种选择。

义项5书证的背景,是宋国一个臣子劝宋公放逐大司马华费遂之子华驱,宋公听后犹豫,不忍让大司马的爱子流亡失所,于是这位进言的宋臣威胁宋公说:“宋公你若对大司马不忍心,那么你就该自己流亡。”所以杜预对“君若爱司马,则如亡”的注释是:“言若爱大司马,则当亡走失国。”“若爱司马”是假设的前提,“则如亡”是进言的宋臣提示的于放逐华驱之外的后果更为严重的选择。

义项8的书证,引自著名的子鱼论战。子鱼此前批评宋公贻误战机,宋公辩解说打仗应该讲规矩,例如不应该重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擒获头发斑白上了年纪的敌人。子鱼指出宋公所谓规矩的荒谬性,批驳说:“如果爱惜已经受伤的敌人,那么还不如先前就不要杀伤敌人;如果爱惜头发斑白的敌人,那么还不如向这些上年纪的敌人屈服算了。”可见“若爱重伤”是假设的前提,“则如勿伤”是子鱼提示的于杀伤敌人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以上两个“若爱……,则如……”句,由于语带讥讽,表面突出结论中后一种似乎更为优越的选择,而实际重点是在对前提分句荒谬内容的否定。

扩大一点视野,我们可以在古代典籍中找到“如”字更多类似的用例,如:

1.《左传·昭公十三年》:“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言若能死亡,则当违之;若求安定,则当与之也。”

2.《左传·成公二年》:“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与前所引书证相比,例1和例2也出自《左传》,句法结构同样是两个分句,只是作为条件的分句不是“若爱……”,而是“若……”,整体结构为“若……,则如……”。前一分句表示一种假设的前提,后一分句“则如……”部分在转折之后作为结论,提示另外一种选择。可见在《左传》中,“若……,则如……”是更为标准的句式,“若爱”连文,只是“若……,则如……”句式里的“若”碰巧与“爱”字搭配而已。

在假设条件意义明确时,“若……,则如……”句式中表示假设的“若”字是可以省略的。实际上,在义项8所引书证中,紧接着“若爱重伤,则如勿伤”之后出现的“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就是省略了假设条件分句中的“若”字。所以孔颖达在注释时特地将正文中省略了的“若”字补上,释为“若獉爱其二毛,不欲伤害,则不如早服从之”。以下所引,就都是没有“若”字的例子:

3.《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獉能为旱,焚之滋甚。’”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言天欲杀之,则当勿生之也。”

4.《墨子·贵义篇》:“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卷四引毕沅:“《太平御览》引‘子如劝我’作‘子宜劝我’。”

5.《汉书·翟义传》:“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耶!’”颜师古注:“言若

獉都尉自送至狱,不如本不收治。”

例3中,臧文仲劝国君不要因为天旱而做出焚烧巫尪(据传此人能引发旱灾)来祭祀天的残忍事情,说:“老天爷如果想要杀死这个人来祭祀自己,就根本不会让这个人出生;如果这个人能够造成旱灾,那么烧死他旱灾只会变本加厉。”后一句的条件分句“若能为旱”中有“若”字,与前一句的条件分句是互文关系,可知“天欲杀之”这一分句是省略了“若”字的,若补足应当为“天[若]欲杀之”。

例4值得注意,因为该例中的条件分句“今天下莫为义”并非假设,而是对事实的陈述,所以该例中“若”字并非省略,而是本就没有。可见在这一句式中,前一分句多数为假设条件,但有时在非假设条件下“如”也可用于提出一个似乎更优的选择。例4在“则如”之间插入了一个作为分句主语使用的“子”字,说明“则如”连文并不非常紧密,当中可以插入别的成分。例4、例5分别出自《墨子》和《汉书》,可知这个句式并不仅见于先秦《左传》,而是直到汉代仍在使用。

在假设条件(或非假设条件)和转折意义都明确时,“若……,则如……”句式中,不仅“若”字可以省略,“则”字也是可以省略的。如:

6.《大戴礼记·保傅篇》:“不习为吏,如视已事。”贾谊《新书·保傅》引作“不习为史,而视已事”。

例6《大戴礼记》“不习为吏,如视已事”之“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如’字亦与‘当’同义。”贾谊《新书》“如”作“而”,表示转折的意思明显,则前分句“不习为史”亦为否定的内容,后分句的意思可解释为“不如看看已经发生的真实事情”。所以这种省略表示转折的“则”的句式,关键在于前分句与“如”字所在的后分句之间有明显的意义转折。

这类省略过的句式还可进一步表现为紧缩的语句。如:

7.《左传·定公五年》:“不能如辞。”杜预注:“言自知不能,当辞勿行。”

8.《左传·定公八年》:“然则如叛之。”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言既不畏晋,则当叛之也。”

例7的史事背景,是楚王派一个名叫由于的臣子到麇这个地方建筑一座城,建完之后回来复命,国相子西问城墙有多高多厚,由于回答不出来,于是子西讥讽说:“不能如辞。城不知高厚,大小何知。”意思是:“如果这样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还不如当初辞了这个差使别去筑城的好。建筑一座城连城墙多高多厚都不知道,城区的占地面积肯定也不知道。”所以杜预将“不能如辞”这个紧缩句还原为两个分句,翻译为“自知不能,当辞勿行”。例8在“如”字前还有一个表示转折的“则”,王引之的翻译非常准确,他认为此处“然”是指“既然不畏惧晋国”的意思,“则如”之后意思发生转折。由他还原的全句也由两个分句组成,意思为:“既然不畏惧晋国,那么就应当背叛晋国。”说明原句是紧缩句。在紧缩句中“如”字能够译作“当”、“则当”,关键还在于“如”字前后有一个语句意义本身的转折。

综上所述,意思为“不如”、“应当”的“如”的用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种句式:

A.“若……,则如……”。

B.“……,则如……”。

C.“……,如……”。

D.“……如……”,或“……则如……”。

在以上四种句式中,A式是最完整的形式;B式是A式的省略或变型;C式是A式和B式的进一步省略或变型;而D式是紧缩句式,这一句式与B式、C式的区别在于:B式、C式保留了两个分句的形式,而D式则进一步紧缩为一个句子,需要通过分析才能够发现它与B式、C式的联系。

无论使用上述四种句式中的哪一种,上所引书证中使用的“如”字的核心逻辑义素都完全相同,都是在“一定条件+‘如’+语义转折”句式中,“表示比较后有一种更优的选择”。对于这样一个意义,“如”是译作“应当”还是“不如”,仅仅只是一个翻译选词的问题,而不能将之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意义。但《大字典》却将之分设为两个不同义项,一释为“应当”,一释为“不如”,犯了义项切分不当的错误。应当将这两个义项合并为一项:

⑤不如,应当。《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昭公十三年》:“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2]

《大字典》为何将理应合并注释的义项误设为两个义项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因为受到了用来做同义释义的词汇字面差异的干扰。“应当”和“不如”有相当高的同义词意味——当我们对一位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精神委靡、健康状态不佳的朋友说“不如”和“应当”这两个词在同样表示一种更为优越选择的同时,也都隐含了对于先前或当前这种慵懒的不利于健康的做法的否定。所以说,当有所提议而且同时有所否定的时候,“应当”和“不如”是同义词。传统辞典同义词释义方式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当我们没有深入进行义素分析的时候,容易受到同义释义词字面差异的干扰。而《大字典》编纂者和修订者在解释“如”字意义时显然受到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杜注和《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孔疏释义用词不同的影响,拘泥于“不如”与“应当”的字面差异,于是将义项一分为二,犯了归纳不够就立项的错误,这是传统同义词释义所易犯的错误。

《大字典》所犯错误其来有自,还因为受王氏父子训释的影响。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

如,犹不如也。《隐元年公羊传》曰:“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何注曰:“‘如’即‘不如’,齐人语也。”

如,犹当也。《宋策》曰:“夫宋之不足,如梁也,寡人知之矣。”高注:“‘如’,‘当’也。‘如’为‘相当’之‘当’,又为‘当如是’之‘当’。”《僖二十二年左传》曰:“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正义曰:“‘如’,犹‘不如’。古人之语然,犹似‘敢’即‘不敢’。”家大人曰:“孔说非也。‘如’犹‘当’也,言若爱重伤,则当无伤之;爱其二毛,则当服从之也。又,《二十一年传》曰:‘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言天欲杀之,则当勿生之也。《昭十三年传》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则如违之,以待所济;若求安定,则如与之,以济所欲。’言若能死亡,则当违之;若求安定,则当与之也。《二十一年传》曰:‘君若爱司马,则如亡。’言君若爱司马而不欲亡之,则当自亡也。《定五年传》曰:‘不能如辞。’言既不能,则当辞也。《八年传》曰:‘然则如叛之。’言既不畏晋,则当叛之也。杜解‘君若爱司马,则如亡’云:‘若爱司马,则当亡走失国。’解‘不能如辞’云:‘言自知不能,当辞勿行。’是杜训‘如’为‘当’,非训为‘不如’也。且《成二年传》曰:‘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上言‘如’,下言‘不如’,则‘如’非‘不如’明矣。又,《大戴记·保傅篇》曰:‘不习为吏,如视己事。’《墨子·贵义篇》曰:‘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如’字亦与‘当’同义。”

王引之将“如”字之“不如”的解释,与“当”的解释在义项上明确分开。行文中引述“家大人”——其父亲王念孙对《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孔颖达疏不应该将“如”释为“不如”,而应该释为“当”的专门辩驳,相信都影响到了《大字典》修订者的判断。

但是,《经传释词》王氏父子的看法有误。

其一,所引《战国策·宋策》和高诱注有误。我们知道,一个词有多个词义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多义词在某一个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却只可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因此,“如”也不可能如高诱注所说,既“为‘相当’之‘当’,又为‘当如是’之‘当’”。在《宋策》中,“如”是“与……相当”的意思,而不是“当如是”之“应当”的意思。“夫宋之不足,如梁也”的意思是:你们宋国物资匮乏,与梁国一样。这个句子的句法结构,与上节我们归纳的A、B、C、D四种句式都不一样。“如”作为“当如是”之“应当”,在这里是解释不通的。王引之在这里引用意义不是“应当”之“当”的《战国策·宋策》的“如”字用例,与《左传》等作“应当”解释的“如”字各例混同,就已经错了;再引用高诱注作为标准正解而不加辨析是错上加错。这里的一错再错,埋下了之后连串错误的祸根。

其二,从释义用词的角度看,义为“应当”的“当”和“不如”本质上是同义词,所以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引《左传》七八处用例中“如”的所有意义全都是相同的,应该解释为“不如”或其同义词“应当”。王氏父子欲强行将这些用例中的“如”分为“当”和“不如”两种解释,犯了在设立义项上应合而分,在释义上将本非对立的解释强做对立解释的错误。

其三,《左传·成公二年》:“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王念孙认为:“上言‘如’,下言‘不如’,则‘如’非‘不如’明矣。”这个看法也是错的。“若知不能,则如无出”的结构是“若……,则如……”,“若……”分句是一个假设的前提,所以使用“则如”作为转折词,提出在假设前提下更优的选择——“无出”。文中的“如”应当作“不如”解释。而“今既遇矣”则是陈述事实而非假设,所以下面提出选择时不用“则如”而用“不如”。这正证明了在表示假设前提条件下的“则如”与在陈述事实前提条件下的“不如”同义,而不是王氏父子所说“则‘如’非‘不如’”。这一点,《左传》时代的语言使用者是区分得很清楚的。

综上所述,王氏父子受东汉高诱影响,混淆解释用词“当”的两种不同意义,强行区分“如”字本为同义词的“当”与“不如”两种解释;而《大字典》修订者受其影响,也将“如”字的“不如、应当”一个义项切分为两个义项并分别解释;《汉语大词典》也同《大字典》一样做了类似的错误处置。

附 注

[1]《汉语大词典》(1997)分立义项与解释与《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大体相同。

[2]省略号的部分,意为后面还可补上更多上所引述的属于B式、C式和D式的其他例子。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猜你喜欢
大字典书证左传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汉语大字典·广部》疑难字考释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所收籀文隶定字考察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