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因材施教,促进高职学生个性发展

2012-03-31 20:07许述东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特长因材施教发展

许述东,黄 平,张 向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在逐步地转换,由精英转向了大众。由于高等教育范围在不断扩大,不少高中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教育。不同层次等级的高等学校都逐次按批录取应届毕业生,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到的考生成绩相对较低。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一些高职院校甚至降分补录,更使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客观事实给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无论何种教学改革措施,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 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变得更为牢靠。多元智能理论让大家了解到,各个学生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及能力水平,拥有自己进行学习的独特方法。没有差生与优等生之分,每个学生都属于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与能力及学习方式,具有发展方位的储备型人才。是聪慧还是愚笨,并不是学生的问题,致使聪明在那些方面,且如何地将聪明的一面发挥出来才是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智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因材施教为手段两个方面进行。起先,根据多元智能来对学生的智能构造进行估测,也就是对学生的“材”进行估测;然后,通过学生智能构造的特点为依据实施不同的教学,即实施不同的“教”。这样的因材施教必然会使学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高职高专的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解决大众的就业教育。那么高职高专的教育必须以学生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培育具备不同层面、不同方向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学生们的个人能力水平、知识基础和自身意识的不同,在具有局限性的时间里获得知识的多少肯定也都不同,对于水平的提升也有高有低。教师需要认同学生在个性方面的区别,且对于他们不一样的爱好及需求不能抗拒,要与学生有一定的沟通,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了解。这对学生更好地确定自身的目标有一定的帮助,才可令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能力,使其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学生个性发展认识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性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的社会前提下产生的、拥有某种趋势的、较为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相加。人一辈子都被个性环绕着,同时也被其影响着。就是由于是人的个性趋向性里包括的需求、想法、认知以及观念,领导着人生的方位、目标以及人生路经;就是由于人的个性特点里包括的爱好、水平、性格以及气质,对于人生的工作、形态以及自身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是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学说里,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令所有人的个性获得更为全面的发挥及成长。对于人的培育行为也就非教育莫属了,“全面发展”已经是个永久性被用到的词语,促使所有学生在个性以及理性两个层次的发展,为服务社会与国家尽一份力。这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中国逐步开展“科教兴国”策略,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而教育变革及发展的关键,即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同时也是教育创新的主体。人的创造水平是以完美和谐为基础的,唯有以独到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才能达到创新水平的目的。

3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某个人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其创新能力都是相辅相成的,当其个性被制约的时候,其创新水平也没办法达到极致。如今,中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以满足目前社会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那么,所培育出来的人才就是顺应社会需要的,但对于学生自身的个性成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逐步广泛,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多,学生的个性以及能力区别比较大,其个性发展成为高职高专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对人才培育的关键方式即为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提升学校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水平,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3.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禀赋和特长,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素质不一样,作为教师,就要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条件,让他们可以自由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特长发挥,让他们在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里探索、求知、发挥。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困难学生常常比其他的学生有着更强烈的表现欲望,在他们有特长的领域里,常常会比其他人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奋斗、去学习探索。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注意通过适当的引导,积极鼓励、支持他们去做、去学那些与他们兴趣爱好、特长相对应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这个领域里更加地刻苦和认真,有所收获和成功。教师不要强迫学生全面发展,因为不同学生的精力和知识面有限,不要轻易的去扭转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特长,更不要奢望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学生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也要取得一样的成绩,这是不现实和不实际的。

3.2 在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个性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对于高职高专生来说,学生的个性在来到我们班级之前就形成了,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环境,进一步促进他们个性爱好以及才能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班务活动中既要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制定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班级的特色和传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和发展。

3.3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帮助他们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心。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内在心理状态掌握程度的高低。因此,对学生因材施教,就要特别注意他们非智力因素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手段是很多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他们学习目的的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要注意把学习目的、当今的社会需求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不能一味的进行抽象空洞的说教。教师要注意积累和挖掘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趣闻,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把教育教学活动变成学生意志培养的过程,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并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素质培养就会逐显成效。

4 结束语

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就要积极地吸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张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投以极大的热情,就可使因材施教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

[1]马永红,王秀平,励杭泉.从“因材施教”到“因材施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2]赵鑫,熊川武.论“自然分材教学”对“因材施教”的扬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

[3]秦旭芳.因材施教新阐释[J],学前教育研究,2003,(4).

[4]吴树敬,叶云屏.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因材施教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6,(S1).

[5]白锦表.学习风格:因材施教的新诠释[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7).

猜你喜欢
特长因材施教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老板的特长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