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张 军,韩小卫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有学者指出:“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件:‘硬件、软件、人件’。所谓‘人件’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当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队伍的薄弱,即“人件”的问题,已成为提升军事理论课程实效的重要制约性因素。因此,对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化问题进行研究,十分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但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分歧。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群体地位的提升和专业化过程。前者主要是教育学关注的对象,后者主要是社会学关注的对象。因此,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化也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群体以及军事理论教师职业专业性地位的形成。
那么,如何评价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呢?目前国际比较通行的是伯曼的观点,他指出了“专业”应当满足如下的基本条件:(1)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2)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3)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4)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5)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作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6)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7)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8)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刘兴富等人则归纳了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社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这个归纳是比较合理的。
上述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为探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客观地讲,目前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很低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育工作的意义和功能尚未得到普遍的认识和肯定。从管理层、教师层到学生,都有一些人对军事理论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甚清楚,甚至对高职院校是否应当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持怀疑态度。有少数人甚至认为,军事理论课程的开设挤压了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时间。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10%的大学生认为本校没有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由此可推测,学制相对较短的高职院校,其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比例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可以断定,当人们对一个职业的功能尚持怀疑的状态下,其专业化的程度一定也是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次,缺乏完善的军事教育专业理论。完善的专业理论,决定了人们必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掌握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专业军事理论涉及到教育的理论基础、对象和范围,从业者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课程设计和评价、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目前都还不成熟,可以说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教学理论和教学环境。
第三,军事理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尚未形成,职业资格和准入制度也有待建立,师资队伍水平薄弱。军事理论教师的教育培养,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的水平,但目前无论是师范院校还是军事院校,都鲜有军事理论教育专业或方向,而军事理论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也没有形成。这直接影响了职业资格和准入制度的建立,导致职业门槛很低。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师常常有三个主要来源:部队转业军人、体育教师和辅导员。上述情况导致了师资队伍水平薄弱。有人曾对30所高职院校136名国防教育教师进行过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国防教育教师中,专职教师少,而兼职及聘请人员居多;年轻人多而学历、职称偏低,科研能力普遍不高。
第四,专业自主权有限,组织设置具有依附性。从军事教育机构在高职院校内部设置的情况来看,虽然相关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立直属军事教研室,但实际操作中,不少高职院校却将其挂靠到保卫处、学生处、体育部,这些做法都极不利于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发展。因为国防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国家教委规定,它是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其它任何学科和行政部门的工作都无法替代的,必须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军事教育组织的依附性,同样反映了军事理论教育教师较低的专业化水平。
要真正发挥军事理论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针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
第一,深化对军事理论教育性质和意义的认识。军事理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多次论及:“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高等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国防教育是当前形势和培养大学生素质的迫切需要,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是专业化发展的理由。所以,既要从宏观上阐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更需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阐明军事理论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加强军事教育专业理论研究。从高等学校课程的结构来看,普通高校军事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必修的课程。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既规定了军事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又对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是由课程自身的性质所决定,所以,军事课程的目标、要求、内容、建设和评价等必然要按照必修课程进行实施。在课程建设方面,军事课程与其他必修课一样,包括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但首要的是师资队伍建设。要对军事理论教育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成长路径等进行研究;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既符合学科逻辑又合乎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这些研究,促进军事理论教育专业化的成熟和完善。
第三,构建军事理论教育的教师教育和培养体系,逐步确立从业资格,规范准入制度。在目前军事理论专业化师资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可以将教师的培养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学历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或者军事院校,可开设军事理论教育的专业或方向,或对教师开展短期专业培训;可以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以定期举办军事理论教师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学术水平。随着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推进,可以逐步制定相应的从业资格,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准入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
第四,健全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育的机构设置,提高其专业自主权。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育机构基本上处于依附状态,既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其专业化的发展。因此,设立直属军事理论教育机构,提高其专业自主权,既是高职院校军事理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国防教育实效的教学保障。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兴富.现代教育理论选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3]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4] 冯虹.高校国防教育[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李文武,王金玲,路秋莉,等.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师资建设的困境与设想[J].运动,2010,(5).
[6] 高薇薇.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发展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