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强,高翠霞
(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2.孝南区北池小学,湖北孝感432000)
教师是高职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者,集知识、技能、精神、信念于一体的教师是学校的基石和灵魂,是办学的宝贵资源。教师的成长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高职教学质量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更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1]。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内涵建设的新时期,而提升内涵的关键就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示范院校建设中,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在办学条件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需要、办学的宝贵资源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的高度上来。
(1)学校应当为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氛围,为专业教师提供教研活动及办公的场地、设施等条件,以便教师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加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2)对教师的引进、培养和成长给予政策支持。在各专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遴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在各专业教研室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团队。学校要给予专业带头人一定的授权,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在教师引进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开辟教师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在学校的整体改革规划上,要将建设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作为学校长期建设规划的一部份;制定合理的短、中、长期建设规划,把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带头人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建设规划,并给予认真落实。学校还要尽力为教师提供规范、长期的培训计划和定期的校际学习交流、企业挂职锻炼等机会[2]。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与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结合起来,并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作为院系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1)研究制订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将教师顶岗工作、企业锻炼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教师取得行业认证资格证书的比例。
(2)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实践教学规范》、《企业顶岗实践实施细则》、《教师教研科研、技术成果奖励办法》、《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教师国内外进修学习、培训规定》等制度,为建设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提供机制保障。
(3)建立专、兼职教师参与学院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常态化的机制。一是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待遇;二是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用激励机制保护他们工作的热情;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和兼职教师的作用,定期召开座谈会、专业交流会或技术讲座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和外聘知名教师的作用[3]。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创新考核与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对教师的工作量、质量、效益和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其良性发展。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强对职业技能的考核,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特征[4]。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中间普遍存在教学任务饱和、缺少自我学习和自我钻研时间的现象,这对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高职院校要立足长远,制定适当的工作量标准以减轻教师负担,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通过激励机制使部分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甚至专业带头人,并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创造出、展示出自己的特色。要深化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有利于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并在评优、职称评定和效益分配上向教师予以倾斜。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思路,应该是以“双师”素质结构优化为中心,以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教学实践与生产实训相结合、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为重点来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职称上均有较强的互补性,以有效发挥教师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互补性和传、帮、带的作用,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和科技服务能力。
第一,加大培养与引进力度。一是从国内外行业企业第一线引进资深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造就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和教学中坚力量;二是加强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最新工艺技术,感染企业文化,建立市场竞争意识,积累实践工作经验。
第二,不断加强教师实践工作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相关企业或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专项培训;二是加强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实行校企互通,分层对接,主要通过安排专业带头人到合作企业担任高管,参与企业全程的经营运作,骨干教师到企业从事部门管理及技术操作工作,具体承担相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增强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
第三,逐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与职业教育理论水平,重点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教育理论在职业活动中应用的能力。
第一,突破外聘教师的传统引进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大聘任校外兼职教师的力度,从国内外行业企业聘请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在业界有影响的资深技术专家兼职授课和担任实践教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左右,形成师资队伍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第二,突破学院本位思想。学校要为行业企业的优秀专家来校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创造宽松的空间,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安排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传授实践技能。
第三,突破单一的课程教学局限,使兼职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有效利用兼职教师在企业和社会上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校内课堂教学转向企业,形成现场教学或情景教学;二是发挥他们在行业企业活动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抓住产学研的最佳契合点,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走向深入;三是加强与兼职教师的对接合作,以项目、科研教改课题为纽带,提高校内师生参与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促使兼职教师深度研究高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提高高职教学水平。
第一,在数量上确保兼职教师队伍聘任到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结合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制定本专业引进兼职教师的规划,分步落实到位。
第二,在质量上严格选拔标准、规范聘任程序。一是既要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专家、大师名师,也要不拘一格聘请能工巧匠,授人所能、用人之长;二是在全面考察聘任对象的企业工作经历和业绩基础上,确定受聘者人选;三是规范聘任程序,注重受聘对象的职业道德、实践工作能力及教学能力,在双向选择、互惠多赢的前提下由学院与其签订聘任合同、下达专业工作任务书。
第三,要注重扬长避短、互补互融。针对专任教师队伍现状,侧重从技术水平、实践能力、企业工作经历等方面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技术互补机制。
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实现高职教育的“以德为魂,以能为本”。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团队文化教育,通过教师师德和文化建设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学校党团组织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
学校要推出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相一致的共同愿景,以共同愿景发展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凝聚力。要在学校营造平等、宽松开放的文化氛围,强调教师在教学、学术地位上的平等性;尊重每位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广泛的民主与自由讨论,鼓励不同教学方法、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重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创新。通过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使教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生产实践中受到感染与教育,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引进课堂;通过教师师德和文化建设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1]杨近.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2.
[2]赵宇.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J].经济师,2008,(6):99.
[3]高俊强,陈红.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23.
[4]张龙.示范性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