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尚鹏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道经语词词义的文化阐释举隅
——以《太上洞渊神咒经》为例
□牛尚鹏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道经中保存了大量具有特殊的道教文化蕴涵的语词,为此用文化求义的方法考释了其中的“乌民”、“饮丹”、“丹水”、“本行”、“原蒙”、“云刚”、“擢质”等文化语词的意义,并阐释了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认为,在解读文化语词的意义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语言和文化互相参证,互相诠释,这样才能准确地考求词义。
道经; 文化; 语词; 词义
道经是道教思想文化的载体,是其书面文字记录,而作为一种宗教文献,道经中含有大量具有特殊的道教文化内涵的语词, 这些语词的产生和使用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解读这些文化词的词义时,如果仅仅从字面考虑,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分析文化现象,通过文化事象的印证来考求其义。这种从语言观察文化、以文化印证语言的方法正是文化语言学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本文以《太上洞渊神咒经》为范围,选取了出现于其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语词,试图用文化求义的方法探求其义,并阐释其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
道教是结合了传统的道家思想和民间的鬼神崇拜习俗等因素形成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道经中有很多称呼鬼神的特殊语词,这些用语形式和普通语词相同,但意义却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来解释,如:
乌民:指变作乌鸦害人的鬼,是魔王对众鬼的称呼。
魔王曰:自今以去,若有道士治病转经、经行作福者,当令所为如意,万愿从心,无图不果,一旦违誓,弟子乌民等,身受罪万斩矣。(《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二)
“乌民”一词当作何解?我们先看“乌鬼”一词,《太上洞渊神咒经》中多次出现“乌鬼”,如卷四:“复有三千乌鬼,鬼王名文庆子,行赤病白癞病,病不可治。有作恶逆不信三洞之要者,悉值此恶鸟飞来下此病,病者万不可瘥也。”卷十一:“又有四十九种黑乌鬼,恒行惊怖,令人不安。又有赤乌七十万为群,飞行疫病。”卷十六:“魔王高邻子,羌胡氐獠,赤乌赤连,坏军死将及乌鬼等,速令消灭。”这三句中的“乌鬼”都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黑鬼”,否则例一中前面是“乌鬼”后面则说“此恶鸟”不好理解,也不会出现例二“黑乌鬼”的说法。另外,道经中有“黑鬼”一词,和“赤鬼”、“青鬼”是一类。因此,“乌鬼”另有内涵,我们认为“乌鬼”即变作乌鸦害人的鬼。如此解释,则例一怡然理顺,“乌鬼”颜色可黑可赤,因此有“黑乌鬼”或“黑乌之鬼”的说法,如卷十:“道言:癸未年至甲申,有三十九万黑乌之鬼,来翔中川放毒,入于人家,令人水病,病不可治之。”在《太上洞渊神咒经》中,鬼和乌鸦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但有专门以乌鸦的形象出现的“乌鬼”,其他的鬼扰害人也常常变为乌鸦或与乌鸦一起播散疫疠,如卷六:“甲戌、壬午年,有黑足鬼,身长三丈六尺,其目赤黄,或化为赤乌,名曰足日。”卷六:“甲戌之年,有赤壁鬼,身长八十丈,四十九亿众为一群,化为飞乌百万,而飞来天下,行卒死之气。”卷六:“甲子之旬,有白下鬼三万头,鬼王名赤都,天下游行,行七十八种病,病不可治。乌鹊绕人宅中,则是此鬼。”卷二:“甲午旬年,有三十六万氐羌胡獠之鬼,来杀人民。赤乌七十万头,飞行天下,人见者自然疫病,不可得治救。”卷九:“甲寅之年,有大目鬼,长三寸,千万为群,与赤色乌百万,来下入人家杀人。” 既然在《太上洞渊神咒经》中鬼和乌鸦的关系如此密切,结合文义,我们认为“乌民”是魔王对众鬼的称呼,魔王的臣民就是众鬼,文中因魔王自誓,故称众鬼为“民”,因其“民”常变为乌鸦或与乌鸦一起害人,故称为“乌民”。
鬼和乌鸦这两个形象结合在一起有其明显的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是幽暗、恐惧、邪恶的代名词,人死后灵魂离开人体则变为鬼,《礼记·祭法》:“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鬼面目狰狞,昼伏而夜出,常常给人带来恐惧或灾难,《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正因为如此,所以道士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捉鬼杀鬼,使人免除鬼祟,《太上洞渊神咒经》中就有“杀鬼品”、“戒鬼品”、“缚鬼品”等篇目。而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乌鸦扮演的往往也是邪恶的、反面的、害人的角色,乌鸦主凶兆的民俗心理产生已久,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乌鸣地上无好音。”文献中有一种长有九头的妖鸟叫鬼车,或叫鬼鸟,《岭表录异》:“鬼车之属,或云九首,曾经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荆楚岁时记》:“正月夜多鬼鸟度,家家槌床打户,捩狗耳,灭灯烛以禳之。”“乌鬼”与“鬼车”当源于相同的民俗心理。
斋戒、盟誓是道教徒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因此道经中记载了此方面的大量语词,这些语词仅出现于道经中,在其他文献中不曾出现,体现了其极为重要的语料价值。如:
饮丹:指饮用丹水,丹水指溶解了丹药之水。
吾昔为中国仙人东岳直连子等三万人,各各持信,受经之具,上山作坛,拜谒五方五帝。与之为信,乃折银环一具,以券分之与师,饮丹自约誓言曰:“今日饮丹,受经供养,终身不犯。”(《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三)
“饮丹”道经常见,相当于“歃血”,是盟誓时的一个仪式,《上清骨髓灵文鬼律》卷下:“诸应传度弟子,肘步投师,师升坛说戒,露刺饮丹,分环破券,以誓盟言。”《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师与弟子各执一环,以刀于中割断青丝,以代截发。次刺血饮丹,盟立誓:截发誓天,刺血为盟,饮丹结愿。”丹指丹水,《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二六:“次师捧丹水当心,誓:截发誓天,刺血为盟,饮丹结愿,仰告天尊。师捧丹水吸一口,弟子亦吸一口。”《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师捧朱盏执笔,白云:付度已迄,歃血重盟,以丹代血,各坚其心。次师以丹水,噀于弟子身,白云:一噀三清上圣度,二噀十方至圣度,三噀三界众真度。令弟子饮丹水一口。”《三洞道士居山修炼科》:“师读敕文告弟子迄,便付弟子经法,饮丹水,复八拜,复读誓文迄。”“丹水”又作“丹津”,《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二四:“臣闻十天告盟,饮丹津而稽颡;五灵证誓,裂玄券以擎拳。”
“丹水”指溶解了丹药之水,色赤,证据有二:
1.《太清金液神气经》卷上:“太皇君合神丹之要,……又清之五日,可以开之,药当丹紫宝耀,华光文蔚,不可名字,……以五月五日及夏至日、二月八月朔日清朝,以寒水服一丸,则白日升晨矣。若不乐升者,可服半剂,则使鬼神真人来降,运上清之厨,乘龙上升,所须随意。服如大豆者,以清水三合和丹,若死者未至三年,以漱其白骨,皆愈气还同生,又以丹水一合投口中,至口则语矣。”前面称“以清水三合和丹”,后称“丹水”,显然,丹水是由水溶解丹药而成,其色赤。
2.正因为丹水是红色,所以盟誓时常以丹水代替牲血,饮丹代替歃血,《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付度已迄,歃血重盟,以丹代血,各坚其心。”又卷四十二:“盖赍信所以寓诚,盟天所以坚誓,师与弟子,则饮丹以代歃血,分环以示共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刘元靖》:“上请授法箓,问三盟歃血事,对曰:世之所重者发肤,天子之尊,止可饮丹以代之,斋戒升坛授箓。”
“饮丹”是道教文化的重要体现。古人订立盟约之后,便要“歃血”为誓,参加者用口微吸所杀牲之血,以示诚意,血色赤,以表丹心。《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不有歃血之盟也。”《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这种血盟习俗在世界其他宗教文化活动中也存在,在古蒙古、泰国、缅甸、阿拉伯等原始民族中,有缔结“血盟弟兄”的习俗,举行血盟仪式时,双方各自将身上某处(如臂、手、额、胸)刺破,血流器皿中,甲饮乙血,乙饮甲血;或将二人之血混合,甲乙共饮。血中往往掺水或酒,混合着喝,这与道教的“刺血饮丹”、“刺血为盟”有异曲同工之效。
道经是道教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思想文化主要凝聚于词汇,所以通过对一些道经文化语词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教某些方面的思想文化内涵,这不但对词汇学大有裨益,对宗教学、民俗学的研究也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如:
1.本行:指先来、原本之修行,能为后来因,故谓之“本行”。
如此四十二劫,劫运乃出,出得为人,六情不具,痴聋瘖哑,加复瘿㿗,眼瞎唇缺,耳聋瘤背,折伛老患,鹿面獐脚,无有手足。人不喜见,见者吐逆,此之罪人,本行所来矣。(《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
《汉语大词典》“本行”条云:“指作为立身之本的德行。”此义项置此不适。《佛光大词典》:“本行,指成佛以前尚在菩萨位(因位)时之行迹。乃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慧远所撰之《维摩义记》卷一本谓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本行”,本为佛教词语,被道教吸收后,指先来、原本之修行,能为后来因,故谓之“本行”,是道教文化中因果报应思想的体现。道教受佛教影响,在其教义中,宣扬因果报应,以达到劝善抑恶之目的。《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并认为,现世人们的贫富祸福,是前生所造善恶诸业的后果。“因”有五种,即因、缘、行、业、根;“果”有三种,即果、报、对。“本行”即属于“因”中“行”之类。
该词道经常见,《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出大妙音,六道四生皆解脱。表以放光之瑞相,明兹本行之胜因。”“本行之胜因”即原本修行之善因。又:“志心皈命礼请,北极真空,尊居无上,本行皆难行之苦行,是身即清净之道身。”又:“以本行之经教,万代流传;俾后世之民生,一忱受诵。”《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广施法门,先人后身,有惠于万物,功普于一切,功满三千,白日升天,修善有余,天降云车,弘道无已,自致不死,斯本行之上戒,可不尊奉之乎?”《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天尊是何劫生,值遇真文,得今太上之任?愿垂赐告本行因缘,解说要旨,开悟后生。”道教典籍有《本行经》,记录的都是因果报应之事,可详看。
2.原蒙:指免除遭受。
十天奉符发,万帝应云龙;飘飘度八难,五道并原蒙;五帝即宣告,疾如水火风;护度三灾,十方欣隆。(《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二)
此句“原蒙”之义涉及到道教的文化。道教受佛教影响,认为众生之灵魂不生不灭,随其业缘而轮转于五道(或六道),“五道”指一切众生轮回转世之五等道路,《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五道:一天道、二人道、三地狱道、四恶鬼道、五畜生道。”此五道加“阿修罗道”即为六道。道教宣扬五道轮回说,旨在劝诫世人行善去恶,以免转生禽兽恶鬼,坠入地狱。信教行善者即脱离五道轮回,《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一:“夫人若归依授持,写此符一道,别带咒诵,临终自随,保其魂神不经十苦、八难、三涂、五道、六趣之中。”不信教行恶者则轮转于五道,《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一:“或祷祠宇故气不正之鬼,追寻血食,妄说吉凶,不闻正道,不知归向,结罪三官,则沈沦五道,自生自死,终天无脱。”《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此人千年万劫,轮转五道,徘徊涂炭,流曳八难,困辱三徒,长守饿鬼,无有出期。”
据以上文化背景,今谓“原蒙”即免除遭受,“原”有免除义,汉应劭《风俗通·穷通》:“明府所在流称,今以公征,往便原除,不宜深入以介意。”《陈书·宣帝纪》:“南康一郡,岭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四年田租未入者,可特原除。”“蒙”有遭受、蒙受义,《周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五道并原蒙”义为免除遭受五道轮回之苦。
道教的道法丰富多彩,而且道教徒们在作法时也有特定的教仪,这方面的文化语词道经中颇为常见,却多不为大型的工具书收录。通过对这类语词词义的考察,不但可以揭示其反映的道家某些独特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补苴大型字词典收录词条未备之缺憾。
1.云刚:指云中之步纲图。
灵妃真仙侣,飞步涉云刚;奉师受三洞,世世子孙昌;今日拜口奏,杀鬼敕魔王;疫鬼奔万里,凶邪自摧藏。(《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四)
“刚”也作“纲”、“罡”,指步纲图,“云刚”指云中之步纲图,这是道教文化中特有的关于道法的词汇。“步罡”是道教施法时最重要的步伐形式。《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宗旨》卷二十六:“罡者,纲也,布斗为步,牵纲运纪,所以名刚也。”道士步罡时,以布匹在地上排成北斗的形状,布匹上画出七颗星及其连线,术者闭气、念咒,然后按一定顺序以足踏画在布匹上的七星。此术可以召役鬼神、禁制万物,《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八:“纲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立于神机面运化。修仙炼真,劾召制伏,莫不资之于此矣。”《七元璇玑召魔品经》:“此术能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千害万邪,众莫敢干”。《太上飞行玉经》:“修飞步九飞晨之道,亦当依步天纲之日兼而行之,益求飞天之远,玄斗屡鉴也。若兼修者,当先行九晨而后步天纲也”。
“步刚”一词道经常见,《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宗旨》卷十九:“手指足履,莫非合真,步刚之法,所由生也。夫步刚者,飞天之精,蹑地之灵,运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气齐并。”也作“步纲”,《七元璇玑召魔品经》:“北帝降留生道戮鬼灭精之法,令天人修之,故出三五步纲摄纪正法,豁落七元真符。”也作“步罡”,《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宗旨》卷二十五:“晚朝步罡,存为翊圣周游八方,行诛法也,盖禳则两无所伤,各各安妥。”纲图种类甚多,其中以“七星纲”或“斗刚”最为常见,《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士卒失色,唯景安然无怖,散披汗衫,步七星纲,默许设醮。”卷四:“灭万怪,仍依法步斗刚,阳日朱书,阴日墨书。”也有其他步纲图,如《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列有“步雷火纲法”、“步霹雳解咒杀鬼纲法”、“三步丁字纲法”、“步三摄纲法”等。
2.擢质:指洗炼形体。
七世亡魂游神碧落,九玄宗祖擢质朱陵,出三界以超然,坐六虚而自在。(《太上洞渊神咒经》卷十四)
“擢质”义不可解,今谓“擢”通“濯”,“濯质”指洗炼形体。“濯质”道经常见,《徐仙翰藻》卷十:“濯质炼形,已拜朱陵之表;被肝沥胆,载陈翠剡之词。”《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下:“本为修真之士,炼形濯质后,仙公以祭鬼,大道一气混成,初无散形。”《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八:“上清追魂使者符,上天度人,列言上清,追魂聚魄,濯质完形。”“濯质炼形”又作“濯形炼质”,《徐仙翰藻》卷十一:“南火沼,北水池,自得濯形炼质之妙。无分贵贱,咸使超升。”“濯质”又作“荡质”,“荡”亦洗涤义,《徐仙翰藻》卷九:“形非其有,谁能荡质而炼形,不仗熏修,何由超度?” “质”有形体义,三国魏曹植《愍民赋》:“岂良时之难俟,痛予质之日亏。”“形质”即形体,《玄圃山灵区秘箓·序》:“下卷八法,可以起光华,隐形质,变物货,附魂梦,驱恶毒。”“濯”、“擢”相通,文献常见,杜甫《椶拂子》:“荧荧金错刀,濯濯朱丝绳。”《杜诗详注》卷十二在“濯濯”下注云:“一作擢擢。”《汉书·佞幸传》:“以濯船为黄头郎。”颜师古注:“濯读曰擢。”
“濯质”产生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呢?从道教文化的角度考察,道教认为,人死亡之后,必须经过炼度,才能“飞腾玉府,升入帝庭”。“朱陵”即朱陵火府,乃炼度之所,《云笈七签》卷八十六《水火荡錬尸形法》:“度其魂神于朱陵之宫,帝遣金翅大鸟常敷两翼以覆其尸,七百年中形体不灰。”《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六:“朱陵火府,南昌上宫;监生大神,超度亡过,某灵魂上登朱陵流火之庭,玉眸炼质,黄华荡形,书名紫丹,受化更生。”炼度有水火炼,《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十九:“元始召炼度官君,行炼度事,无限鬼魂悉屯于阴关之内。次水火二池内外相映,炼度官君分列左右,次第引魂入炼。魂入火沼,真阳融化,魂如火枣。次引魂入水池,荡游凡尘,身有光明。此乃玉眸炼质,黄华荡形。水火炼毕,行九章炼。”《云笈七签》卷八十六记有“水火荡錬尸形法”,可详参。“濯质”即水炼中用水洗炼形体,此水即“黄华真水”,《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中:“丹阳符止为沐浴用,或用为水炼,黄华真水正是水炼作用。”“黄华荡形”义为用黄华真水洗炼形体。
以上通过对几组道教文化语词的考释,我们可以看出,道经中保存了大量的富有道教特殊的文化蕴涵的语词,而这些语词有的不曾出现于同时期的其他文献,为道经文献所独有,有的不为大型的字词典收录,所以,道经文献的语料价值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与开发。另外,要准确地考求道经中的文化语词的意义,仅仅利用传统的训诂方法是行不通的,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语词产生的文化背景,让语言与文化互相参证、互相诠释,这再一次证明了用语言观察文化、用文化印证语言这一方法的正确性。
[1]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2]慈怡. 佛光大词典[M]. 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
[3]张继禹. 中华道藏[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李一岷. 道藏[M]. 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5]胡孚琛. 中华道教大辞典[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闵智亭,李养正. 道教大辞典[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7]张紫晨. 中外民俗学辞典[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aning of Words in the Literature of Taoism——Take Taishang dongyuan shenzhou jing as an Example
NIU Shang-pe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 lot of words with special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aoism are saved in The Literature of Taoism.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seeking meaning by culture, explains the meanings of “wu min”, “yin dan”, “dan shui”, “ben xing”, “yuan meng”, “yun gang”, “zhuo zhi” and elaborates their emergence and exist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s. Meanwhile,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it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cultural background, in order to make language and culture explain and prove each other so as to accurately seek for meaning.
Literature of Taoism; culture; words; meaning
I207.99
A
1008-8105(2012)02-0068-05
2011 - 07 - 12
牛尚鹏(1983 -)男,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