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秀”式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2012-03-19 22:37孙岩梅
外国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构式流行语图式

孙岩梅 仇 伟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1.引言

现代汉语名词“秀”有时指一种展示人类的某些才能或使一些事件公布于众的活动的名称,“秀”的这种用法主要是受英语“talk show”(脱口秀)的影响。对于“talk show”,许多权威词典都已给出了解释。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的说明,“talk show”指的是“a television show in which famous people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mselves”。Oxford Advanced American English的解释较为细致,提供了两个义项:(1)“a television or radio program in which famous people are asked questions and talk in an informal way about their work and opinions on various topics”;(2)“a television or radio program in which a presenter introduces a particular topic that is then discussed by the audience”。在汉语中,不少学者对由名词“秀”所引导结构(以下我们简称为“X秀”式流行语)进行了研究(如吕桂宁,2007)。本文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着手,对该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

2.“X秀”式流行语的语义特征

2.1 “X秀”式流行语的图式特征

王黎(2005)假设语言使用者的概念化从感知世界到语言表达所经历的四个阶段:(1)客观存在的事件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而形成认知图式;(2)认知图式投射到人类语言层面形成意义框架;(3)意义框架投射到一个具体语言(比如汉语)而形成构式;(4)根据构式义的需要在词库中物色具体词语。一般说来,名词“秀”的搭配能力很强,具备能产性,在人们的心智中逐步被抽象为“X秀”式流行语,如“模仿秀”、“跳楼秀”、“政治秀”等,其中,“模仿秀”、“跳楼秀”、“政治秀”等为具体表达,而“X秀”为抽象图式,二者构成一个连续统,其间的差别仅在于复杂程度和抽象程度的不同而已。换言之,“X秀”式流行语组成了一个不变的框架,其中不变的名词“秀”充任“框”,变的则是往“框”中充填的“X”成分(如“模仿”、“跳楼”、“政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X秀”式流行语是从重复出现的用法事件中抽象出来的词汇上半开放的、半固定的图式(schema),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语义类型,是生成新型“X秀”式流行语的母板(如“泳装秀”、“钻石秀”、“大选秀”、“谈话秀”、“嘴巴秀”、“形象秀”、“政绩秀”、“服装秀”、“玫瑰秀”)。可以说,“X秀”式流行语不仅具有准入具体语句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对新奇的“X秀”式流行语做出评判。

认知语言学认为,规则是从人们实际使用的构成言语事件的形式和意义中生发的,规则包含着在一系列语言表达中所观察到的有关其结构的各方面的共性(Langacker,1987)。语法规则可视为对复杂表达的一种图式化。在性质上看,这些规则(图式)是直接与其图式化的表达相平行的,只不过在具体化程度上面存在差异罢了。“X秀”式流行语恰恰是从重复出现的用法事件中抽象出来的规则或图式,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语义类型。事实上,规约性的“X秀”式流行语已经进入语言使用者大脑里储存的语法清单(inventory)。

2.2 “X秀”式流行语的语义特征

本文认为,“X秀”式流行语可被界定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从表达的意义审视,由于“秀”以富有时代感的方式与其他词语结合,社会文化环境赋予了“X秀”式流行语以特定的流行意义成分。这类流行语有助于引起听话人的注意,这是因为它传递了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这类流行语趋向于表述褒义,含有“美好、美丽”的意味。当然,这类流行语有时候体现贬义,如例(1a)中的“开场秀”和例(1b)中的“脱衣秀”:

(1)a.但在昨晚,5000万只够一个30分钟的开场秀,细算下来,这场秀每秒钟烧钱达到了惊人的27777元。(2011年4月3日,《成都晚报》)

(1)b.这组照片被冠以“据传8月27日深夜,温州UPARTY酒吧,法国魅力组合大玩脱衣秀……”之类标签。(2011年9月2日,《今日早报》)

整体上看,“X秀”式流行语表达的意义成分蕴含了如下的语用意义:它不仅要展示一件事物,而且要依靠这种展示把美丽的元素传递给听话者。例如:

(2)a.之后接受采访时,肖剑表示没想到自己现场突发奇想的“求爱秀”,会让导演曝光了自己的婚姻大计。(2011年1月20日,新浪)

(2)b.由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养生健康网、鲁视团、承办的“首届岛中老年时尚健康达人秀”开幕式暨首场比赛将于9月8日下午1:30在青岛四方区乐都会购物中心四楼活动广场举行。(2011年9月7日,新浪)

例(2a)中的“求爱秀”基本上可说成“求爱行为”,但两者在形象性上差别很大:后者没有形象色彩,而“求爱秀”表示刻意把“求爱”展现为一种令人艳羡的动作行为,较为形象。此外,例(2a)中“求爱秀”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这种倾向的形成跟人们的期待心理相关,因为人们总是期待美好事物。同样道理,例(2b)中的“达人秀”的形成亦与人们期待美好事物的心理取向有关。

我们发现,“X秀”式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出现并且为人们所大量使用,关键是由于它的新颖性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意趣,突出了一种惹人注意的意味。也就是说,这种形式意味显现一种感受性的流行语义(辛仪烨,2010)。只要根据不同场景的表达需要加以填充替换,“秀”式流行语的语义特性就可因为框架的不变而扩散到其他场景中去。

3.“X秀”式流行语的形成机制

3.1 构式压制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使用是丰富多样的,旨在表达各种内容。“X秀”式流行语的语义有自身的限定范围,未必能适应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所有内容。当说话者为“X秀”式流行语寻找表达场景的时候,如果场景中的对象超出了其语义范围而说话者又有迫切使用它的意愿,这类流行语会被迫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表达对象。

对于“X秀”式流行语,新场景中的语言使用要么是这一图式的认可(sanction),要么是对图式进行某些调整或修改。在“X秀”式流行语的原型表达中,典型的“X”应当是动词或具体名词,但“X”却可能引申至形容词或抽象名词。我们认为,作为汉语语言的一种心理表征形式,“X秀”式流行语是以一般知识的组织方式存储于人的大脑中的。可以说,新兴的“X秀”式流行语的产生受到了人的大脑中业已存在构式的“压制”(coercion)。

究其实质,“X秀”式流行语的特点是大整体构式对小整体构式进行强制性整合,即压制,后者成为这类流行语语义的补充性详述。在引申句中,原型“X秀”式流行语的题元配置由于复杂语义的主导而失去原有的约束力。我们认为,这恰恰是构式起作用的结果(Goldberg,1995:4)。对构式是这样定义的:“C作为一个独立构式,是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该构式能成立的条件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是不能从C自身的组成部分中预测出来,也不能从原有的构式中获得。”显而易见,“X秀”式流行语有其独立的语义,它不能从其构成成分来推测。按照基于情景编码的假设(Goldberg,1995:5),所进入的词项若在语义类型上不一致,就会受到构式压制而突显出与构式一致的语义属性。比如:

(3)a.一场场“恩爱秀”的背后:打得过“二奶”、斗得过“小三”。(2010年3月23日,中国新闻网)

(3)b.汪小菲吃了早餐没有,大S怎会不知,竟然还要上网写给大家看他吃了早餐,明明夫妻就在同一屋檐下,却在网路上互道端午快乐,秀给全世界看“我们好得很”的凿痕实在太明显,也可以发现他们的轨迹一直是演,恩爱秀多大,破洞其实就有多大。(2011年6月9日,《华西都市报》)

在例(3)中,“恩爱”是形容词,与要求搭配动词或具体名词的“X秀”式流行语发生了矛盾,这正是构式压制的诱发因素。总之,构式会压制词项义发生语义类型的改变,形容词有能力进入“秀”式流行语。

3.2 认知经济性

如上一节所示,构式具有强制功能,它可将看似不够合法的词汇用法压制在构式中,从而产生新的构式和新的意义。因此,可以说是构式促成了“X秀”式流行语中各种搭配的产生。就此而言,“X秀”式流行语表现出能产性、经济性等突出特点,并且这类流行语让有限的语言形式获得了积极的认知效果。这种认知效果是人们在构建范畴时把有限的刺激减少到一定程度,从而说话人可参照原型范畴来进行认知。说话人可以把已经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转用到对新事物的认知上面,这样就能够获得知识范畴的关联,进而实现认知经济性。

认知语言学家Rosch(1978)把认知经济性定义为:关于一个对象的最大量信息可以用最小认知努力获得。我们认为,“X秀”式流行语的使用体现了认知经济性原则,即用尽可能少的认知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一方面,作为图式,“X秀”式流行语能为交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而“X”成分为交际提供概念内容。这样,“X秀”式流行语就可以起到编码省力的效果,这完全符合编码经济性的要求。从另一方面看,例(3)中“恩爱”这种非典型成员的运用同样使得经济性处理成为可能。我们推测,“X秀”式流行语大大减轻了人的认知负担,让有限的语言表达形式获得了更大的认知效果,增强了语言使用的经济性。

3.3 类比

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概念系统和认知系统会日益产生新的内容,但语言系统往往没有足够的表达方式来传递这些新内容。为了弥补概念系统与表达系统之间的空缺,通常存在五种策略可供遴选:(1)发明新的符号标记;(2)从其他语言或方言中进行借鉴;(3)创造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如拟声词);(4)从现存的词汇形式或语法形式中构成或衍生新的表达方式;(5)扩展原有表达形式的用途以表达新的概念,常见的方法有类比转移、隐喻、转喻等(Heine,et al.,1991:27)。总体上看,(5)是人们偏爱的交际策略之一,这是因为人们很少创造新的表达式,而更愿意基于先前的“概念结构”而采纳现成的语言格式。就形态句法的组合语法过程来说,类比是决定语序“固定化”(rigidification)的关键因素之一,即Heine和Reh所刻画的“一种把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成分放在相同结构位置的倾向”(Croft,2002:257)。

所谓类比,指的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换言之,类比是这样一种推理,它把不同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我们发现,在“X秀”式流行语中,“X”位置可被视为一种引力位置,这个引力位置通过类比吸引更多的词项进入其中并获取新的功能,从而实现一种形式类比。形式类比是依据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两个领域的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相似而进行的类比。也就是说,说话者将“X”位置的成分在纵向维度上从相对受限的领域(具体名词)扩展到较为广阔的领域(抽象名词、形容词或动词),如例(4a)中的形容词“幸福”、例(4b)中的抽象名词“个性”及例(4c)中的“跳楼”:

(4)a.《欢喜冤家》则是一档“婚后幸福秀”,这档以年轻小夫妻为主体的节目将为观众呈现又酸又甜的完美婚姻。(2011年3月21日,《济南时报》)

(4)b.选手们分别展示了精彩的活力泳装秀、礼服秀、西装秀、个性秀等。(2011年3月30日,《中国商业电讯》)

(4)c.上午11时许,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大楼下面围满了警车和消防车,又一起“跳楼秀”在这里上演,消防战士为确保跳楼男子的安全铺设了两块气垫,经过民警长达两个小时的劝说,男子才终于下来。(2011年7月19日,《南昌晚报》)

对听话人而言,他们趋向于借助特定的图式来辨别新萌生的句法格式,通过类比来判定“X秀”式新兴流行语的合法性。因而,“X秀”式流行语拓展的一个关键机制是类比。

4.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切入,主要探索了“X秀”式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这类流行语可被界定为传递特定意义的图式,其形成机制呈现在三方面:构式压制、认知经济性及类比。这表明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可以揭示汉语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形成机制,为我们分析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参考框架。

[1] Croft,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Croft,W.& D.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3]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4]Goldberg,A.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Heine,B.,U.Claudi&F.Hünnemeyer.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6]Kunzmann,P.et al.Philosophie[Z].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7]Langacker,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8]Rosch,E.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C]//Rosch,E.&B.Lloyd.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8.

[9]吕桂宁.“秀”新产生的用法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5):160-163.

[10]王黎.关于构式和词语的多功能性[J].外国语,2005(4):2-5.

[11]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J].当代修辞学,2010(2):33-49.

猜你喜欢
构式流行语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