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忠,蔡忠刚,张晓民
(甘肃省中医院影像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如今医学影像技术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所以医学影像学的工作流程、操作模式及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但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对人类医疗保健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X线辐射诱发癌症已有很多案例[2]。在许多发达国家,CT 检查被认为是造成医源性照射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如何以最低辐射剂量获得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在辐射剂量与诊断图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放射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外放射界同仁在低剂量检查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生产X线设备的厂家也致力于降低辐射剂量的研究,生产出了条件自动跟踪的数字化DR 设备,多层螺旋CT 等设备,使辐射剂量降低很多。可是,先进设备的使用却造成了有些影像技术人员对操作规程的不重视,忽略了规范化操作。
回顾分析我院近几年数字化X线检查病例,结合目前影像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影像技术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总结如下。
由于医院患者逐年增多,导致影像技术人员只求速度不求精度,简化操作流程,没有合理使用遮线器,如拍摄手指的照片也用14 ×17 英寸的探测视野。
很多影像技术人员在拍摄四肢片时仍然使用滤线器,导致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很多影像技术人员习惯用大剂量X线摄片,以追求更好的图像质量。因为数字化摄片时,当摄片条件高出最佳条件几倍时,不会造成费片,反而会减少量子斑点对照片的影响,而传统屏(片)系统摄片稍微高出最佳条件都会造成费片。
部分年轻技术人员和实习生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实践技术不够熟练,出现体位设计不合乎临床要求或体位摆放不标准的情况,还有摄片前对患者没有进行很好的指导沟通,导致重复摄片。
部分年轻技术人员在CT 扫描中常利用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
简单分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一步探索如何以最低辐射剂量获取最佳诊断图像的目的以及影响这一目的要素。比如设备的配置(越高档的设备辐射剂量越低);影像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被检查者变异的随机性;影像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不可能对放射检查的所有程序进行评价,且国际上也没有对有关诊断检查做出患者辐射剂量界限的推荐性建议,故笔者认为应制订放射医学检查的影像质量标准,严格贯彻X线应用的“正当化”、“合理化”、“最优化”原则。作为影像专业人员,“正当化”、“合理化”、“最优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最低的拍摄条件是降低辐射的最终目的,要正确地意识到,规范化操作才是降低辐射最主要的因素。影像技术人员要重视规范化操作,注重工作细节,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缩小照射野,这是降低检查辐射剂量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条件。
在对患者进行四肢摄片时,要去除滤线板,以降低摄影条件,减少辐射危害。
做好检查前对患者的交代及训练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被检查的患者,应做好检查区以外部位的遮盖防护。
在CT 扫描中,能少扫的不要多扫,能厚扫的不要薄扫,能不增强的就不增强,以最少的检查层数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防止只图追求图像质量而随意加大扫描条件行为的发生。
检查时尽可能让陪护人员离开,必要时应让陪护人员穿上铅防护衣,并尽可能让其离球管远一些。
定期检测设备、机房的X线防护和泄漏等情况,并时常进行修理和维护。
随着放射卫生学的发展以及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X线检查中的辐射危害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曾对X线检查进行反复剂量测量,从测量结果看,在医用X线检查中,患者所接受的平均剂量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辐射防护标准规定的允许值之内,而且人体一次接受的医用X线检查仍然是安全的,但安全并不等于没有损伤。尽管目前先进的数字化X线设备使X线辐射剂量已经降到很低,放射界同仁或学者也都在积极寻求更低剂量的学术方面的检查方法,但作为影像技术人员还是要明白操作的规范化对降低辐射的重要性。
[1]秦维昌.医学影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55(2):113-114.
[2]Colang Je,Killion Jb,Vano E.Pationt Dose From CT A Literature of Review[J].Radiol Technol,2007,79(1):17-26.
[3]郑钧正.研究电离辐射水平与效应的重要文献——UNSCEAR 报告书[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2002,22(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