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发病猪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

2012-03-06 08:49齐新永沈莉萍张维谊李凯航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6期
关键词:磺胺类肾小管肾炎

齐新永,沈莉萍,张维谊,徐 锋,李凯航,王 建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3)

肾脏是猪的主要排泄器官,以形成尿的方式来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多余水分、无机盐、药物及有害物质等,对猪体内的水盐代谢和电解质平衡起调节作用,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肾损伤是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障碍[1]。由于肾损伤是一种内科病,往往被兽医工作者所忽视。我们对2005年至2011年门诊送检猪病例的肾脏进行了收集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肾损伤较为普遍,我们通过对病变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为广大兽医工作者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门诊调查

在本中心门诊送检病例中,通过问诊,详细了解猪群的发病史和用药情况,记录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临床用药的种类、剂量和疗程。

1.2 剖检取样

通过剖检,仔细观察送检猪肾脏的大小、光泽度、外观病变以及剖面肾乳头、肾盂的状态;膀胱主要观察残余尿的颜色、混浊度。取样后用100mL/L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在2005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集90例病猪的肾脏进行取样固定。

1.3 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固定好的肾脏组织采取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进行切片,厚度4μm,苏木素-伊红染色,显微镜检查。

1.4 肾脏组织学病变的分类方法

参考《兽医病理学》[2]泌尿系统病理,对猪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进行分类和统计。对于综合性病理变化,以主要病变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归纳分类。

2 结果

通过对90例送检猪的肾脏病理组织学观察所见描述如下:

(1)急性肾出血:5例,约占5.6%。主要表现为间质局灶性出血(图1A)。

(2)化脓性肾炎:2例,约占2.2%。均为急性肾盂肾炎,髓质区肾小管和间质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脓肿,肾小管坏死,甚至消失,周围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管型(图1B)。

(3)间质性肾炎:22例,约占22.4%。其中单纯性间质性肾炎9例,表现为间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炎症区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变性,甚至消失(图1C)。其余13例伴随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出血、肾小球性肾炎变化。

(4)凝固性坏死:7例,约占7.8%。主要表现为肾组织大部分坏死,但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轮廓还存在,坏死灶内细胞核均已溶解消失。凝固性坏死往往伴随肾出血。在这7例中其中4例伴随严重出血。

(5)肾病:30例,约占33.3%。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上皮细胞脱落、崩解(图1D),有时伴随充血、出血、间质水肿或炎性细胞浸润等。其中1例因超剂量使用新霉素导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崩解,远曲小管和肾小球比较完整,但伴随间质水肿;5例因使用磺胺类药物不当常常在肾乳头形成淡黄色放射状条纹,阻塞肾小管,肾小管内腔变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肾小球囊腔扩张,血管球萎缩成团,结构模糊。髄质区大部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完全脱落,形成蛋白管型。

(6)肾小球性肾炎:10例,约占11.1%。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细胞数明显增多,包括毛细血管内膜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毛细血管腔受压狭窄或阻塞而使肾小球缺血,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7)间质纤维化:3例,约占3.3%。主要表现为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图1E)。

(8)肾小球淀粉样变:1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囊腔充满大量纤维素性物质,均质红染,内含多量崩解的细胞碎片。血管球破坏严重,萎缩甚至完全消失,由炎性细胞、细胞碎片和纤维素样物质组成(图1F)。

(9)无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20例,约占22.2%。肾小管上皮细胞完整,肾小球和间质无明显病理改变。

图1 猪肾脏的病理变化Fig.1 The renal histopathological lesions in swine

3 讨论

从90例送检猪的肾脏组织观察发现,70例病猪的肾脏存在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占到所有病例的77.8%左右,说明肾损伤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肾损伤可以发生在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和肾间质,其中7例肾脏呈现完全凝固性坏死。肾病占到送检猪(90例)的33.3%,占到肾脏病变(70例)的43%左右,比例最高。肾病在病理学中是指以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为主而无炎症变化的一类病变[2]。在这30例肾病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呈现严重变性、坏死或脱落、阻塞肾小管腔,引起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占到22.4%,其中13例伴随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出血。肾小球性肾炎占到11.1%。单纯性肾出血5例;化脓性肾炎2例;间质纤维化3例;肾小球淀粉样变1例,该病例经PCR检测,属于与猪2型圆环病毒(PCV-2)感染相关的猪皮炎肾病综合征[3]。无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为20例,仅为22.2%。

根据临床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猪肾脏的病理损伤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的:一种是由病原引起的肾损伤,如猪伪狂犬、弓形虫、猪瘟、猪丹毒等直接引起肾损伤,一般表现为局灶性出血或坏死,对整个肾脏功能的影响是有限的。另一种是由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中药。后者已经成为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数影响到全肾的功能,造成肾功能衰竭。在我们观察的70例肾损伤中,肾病性损伤一般都是全肾性。

5例过量使用磺胺类药出现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坏死上皮细胞崩解和脱落,在集合管内融合而形成透明管型,妨碍尿液的排出,而排尿管中的管型形成,使肾小囊内的压力增高,肾小球萎缩,原尿生成减少,引起体内的有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导致猪发生尿毒症而死亡,这与潘耀谦等[4]观察结果相一致。同样观察到1例过量使用新霉素导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完全坏死。从这两种情况进行推测,全肾性肾损伤极有可能都与使用药物不当有关。

临床调查发现,90%以上的病例来自于散养户,由于缺乏职业兽医的指导,临床用药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主要表现在:①盲目选择药物。养殖户最常使用的药物有头孢类药、氨基糖苷类药、磺胺类药、喹诺酮类药、青链霉素、氟苯尼考、解热镇痛药、抗病毒类药等,其中部分药物具有很强的肾毒性,使用不当易造成肾损害。②超剂量使用药物。③药物配伍混乱。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配伍不当易造成肾毒性叠加效应。④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未同时按比例使用小苏打。⑤使用劣质兽药。上述5种情况是在散养户中较为普遍,也是肾损伤发生比例较高的重要原因。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由于肾脏对尿液浓缩功能进一步提高肾小管腔内药物的浓度,使其浓度高于血中浓度,特别是在肾皮质内常有较高浓度的积聚,因此,抗菌药物肾毒性颇为常见,在临床上可有尿常规或血液生化异常、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乃至尿毒症等轻重不一的表现[5]。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很多,常见的药物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簇、解热镇痛药、两性霉素、痢特灵、喹诺酮类、抗病毒类药以及一些中药等[1,6]。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有3种:①细胞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直接导致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7],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此类药物的肾毒性排序: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8]。②梗阻性肾病变。药物结晶可沉积阻塞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肾小管上皮细胞退变、坏死,同时伴有大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引起急性梗阻性肾衰竭。如磺胺类药物可以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阻塞管腔,并能够引起溶血和肾小球变态反应性炎[9-10]。③免疫炎症反应。一些药物及其降解产物与肾组织蛋白相互作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基底膜上,引发免疫炎症反应。此外,解热镇痛药是养殖户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几乎所有的解热镇痛药都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急性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等[6]。不同药物配合不当会加重肾毒性的作用,如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同时使用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等可增加肾毒性[11]。据人医临床统计,19%~33%的急性肾损伤是由药物引起的。养殖户在使用药物时,随意性更大,由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可能远远高于19%~33%这个数字。肾损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引起机体的一系列机能和代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蛋白尿、氮质血症、高血钾等,最后导致肾性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症。只要合理用药,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肾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 胡中慧,王青秀,廖明阳.药物对肾脏损伤作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9,18(6):453-455.

[2] 陈怀涛,许乐仁.兽医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48-559.

[3] 齐新永,张维谊,王 建,等.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组织病理学和PCR诊断[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11):25-28.

[4] 潘耀谦,王选年,朱广蕊,等.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观[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9):69-72.

[5] 翁心华.浅谈抗菌药物的肾毒性[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3):240-241.

[6] 杨马庆.药物肾毒性损害[J].中外医疗,2008(27):69.

[7] Nagai J,Takano M.Molecular aspects of renal handling of aminoglycosides and stratrgies for preventing the nephrotoxicity[J].Drug Metab Pharmacokinet,2004,19:159-170.

[8] 李 乐.药理学[M].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83-288.

[9] 陈海平.药源肾损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322-323.

[10] 余学清.常用药的肾毒性作用[J].新医学,2000,31(3):139-140.

[11] 张 训,侯凡凡,姜健农.肾毒性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J].江苏医药,1986(1):48-50.

猜你喜欢
磺胺类肾小管肾炎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水体中3种磺胺类药物对斑马鱼的生态毒性效应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