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华,陈艳,李德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教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重心面临着重大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定位的认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职业教育显得更加突出和紧迫。去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同样指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成为有用之才”。[1]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定位是关键。
自保罗·郎格朗(Paul·Lengrand)20世纪 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理念以来,终身教育很快引起各国的重视,不久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言,“教育在个人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后,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而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2]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教育自不待言,作为一种重要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其理念不应局限于终极式的中等教育和大专学历教育,而应视为学生整个生命学习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一种形式。不仅如此,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也不能参照生活的一个具体阶段或一种过于局限的目的来实施进行了,而应该是通向终身教育彼岸的一个驿站。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应成为职业教育的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校之路。同样,一个体现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举,使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公民接受开放式教育的重要形式。
《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其实质就是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因此,能力为本应该成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一方面重视技能训练,以彰显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最为显著的特征,形成职业教育的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学生高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只有以高素质为目标,才能使职业教育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只有以高素质为基础,才能使职业教育的“产品”为社会所需、为社会所用,从而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千百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客观上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把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关注“进口”、关注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关注“出口”。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符合社会行业企业需要的学生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学校,如果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就职业学校而言,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行考虑,坚持按需设专业,按需开课程,按需施教,按需实习(训)。同时,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可适度减少不必要的理论课教学,压缩或停办市场需求不旺的专业,强化实践操作课比重,按政策规定和实际需要保证实习实训时间,逐步达到学生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欢迎的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人的发展基础上的科学概括和理论阐释,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3]传统上,通常认为职业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等功能,然而,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或者说,正是人为了自身更好地进化、发展,才需要政治、需要经济、需要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是“人的需要决定了经济”、“人的需要决定了文化”,同样,也是人的需要决定了政治、决定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等。从这个角度看,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自身更好地发展,即“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标志,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其本质功能无疑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预示着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协调;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技能训练与素质提升相统一;不仅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不单注重教学,更加强调育人。一言以蔽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多层次且兼具开放性。但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层次尚显单一,仅仅局限于中专与大专,以至于被形象地称为“断头教育”,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条件下,在生产现场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普通技术管理人员时,定位于大专未尝不可。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高素质劳动力需求已成必然。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大专、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乃至于举办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教体系,努力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公民需求。与此同时,这一职业教育体系还应该是开放的:与普通教育有效对接、与产业发展密切联系、与社区天然融合,既成为民众所需的学习场,又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和文化繁荣的加油站。
职业教育要以现代职教教育观念变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围绕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社会行业企业的需要以及人才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变更、新增相关专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只有与当地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相吻合,才能最终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相匹配,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学校也才会有生命力。同时,结合职业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巩固提升优势专业,及时开发创办新兴专业,积极引领并推动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从职业教育发展重点转移的视角来看,主动开展市场调研、开发新专业、引进与产业贴近的专业设备,走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之路,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在专业的开发过程中,要通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或咨询机构,积极吸纳企业对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突出专业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跟上当地企业最新的生产发展要求,积极引进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工艺、产品等教学内容,乃至能够引领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
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职业教育应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积极推行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职业教育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而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正是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有效拓展。在集团化运行的平台上,职业院校在于企业构建新的校企联系和产教合作方面有所突破,也可以通过依托集团的资源拓宽办学路径,有利于推进订单式等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有利于促进校际合作、城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和产业合作。所以,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没有质量的职业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发挥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共同体的作用,有计划地组织校长培训、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课程负责人培训以及全员教师培训。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在企业中扩大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的规模。建立“职业教育企业讲师库”,逐步开展新进专业教师须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形成兼职教师群体,确保职业学校有数量充足、来源稳定、素质优良的兼职教师,打造校企结合、专兼互补的优秀教师团队。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定期实习制度和投入机制,鼓励企业接收教师在岗进修。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职业教育只有准确定位,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抢占先机,实现从外延发展到内涵提升的根本转变,构建起纵横交错、前后贯通、上下衔接的现代职教新体系,在培养出大批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1]温家宝.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EBOL].http://www.gov.cn/ldhd/2010-08/31/content_1692288.htm.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9.
[3]李德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功能研究[J].职教论坛,2012(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