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丹丹(江苏省太仓市新区中学)
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语文学习中要“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听一位青年教师讲授茅盾的散文《雷雨前》,感慨颇深。其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介绍作者其人。明确课文发表于1934年,写作的时代背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作家自己曾指出,文章“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30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
2.要求找出课文主旨句。明确篇末的“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正是主旨句,表达了人们要求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信念。
3.引导学生梳理全文描绘了哪五幅画面。思考“灰色的幔”“苍蝇、蚊子、蝉儿”“风雷闪电”“执刀巨人”“大雷雨”各象征了什么。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人感觉很不是滋味。本来,《雷雨前》与《白杨礼赞》《风景谈》等相比,最鲜明的特色在于“造语曲折”——就作品本身看,似乎是单纯写情景的散文;避免太直露的抒情,从而创造了韵味悠远的“诗美”。面对此文,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把它当一篇纯写景散文来阅读,充分领略作家“用文字绘出图画”、传达出很难言传的生理心理感受的超拔笔力。然后发问:“你觉得这是一篇纯粹的写景散文吗?”学生觉得很可能有所寄托,则进一步往深处拓展:那么,它象征的是什么呢?因苏教版教材《现代散文选读》并未标明该文的写作年代,学生对作品象征意义的解读必然会有分歧。最后,可揭示文章发表于1934年,则学生的理解又渐趋统一。而前述那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将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集体向老师“靠拢”的场所——学生所有的“思考”,只是一个求证现成结论的机械、呆板的流程。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被全盘剥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由此不能不深思:语文教师必须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转变自身角色,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教学活动与一般认知活动不同。在一般的认知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探索,需要经过多次往复。而在教学活动中,认识的结果往往是已知的,一般是将前人、他人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接受”,这种方式可以为学习者赢得时间、速度和效率,但也会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理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备理念之一。
倡导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保持自己的思维个性,教师应树立以下三种意识:一是尊重学生的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独立思考权,“把‘独立思考’提高到‘学生权利’的原则高度来认识,维护学生这个神圣‘权利’,激发学生爱惜自己的宝贵‘权利’”。二是有效教学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实施有效教学,努力提高学生思考的含金量。三是引而不发的意识。教师决不能代替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引而不发”,留有余地,让学习者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正是促进他思考的大好时机,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涵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独立思考要有必要的条件,比如明确的思考目标、强烈的思考欲望、愉快的思考情绪、清净的思考环境等。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待解的疑难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进入角色,主动钻研。为改变部分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可把“突破口”选在指引学生“自学”并“发问”上,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情绪,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局面。
比如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前,鉴于课文篇幅长、阅读障碍多,而要领略文本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读懂文意是基础,所以教师不妨特别给出时间,要求学生读思结合,踊跃地就课文提出疑问,并把列出相关疑难点作为书面作业来布置。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学生提出的不少问题很有价值,比如:(1)文章第三部分开始才正面写刘和珍,一、二部分只是交代写文章前的一些事情和自己的感受,这两部分有什么作用?(2)促使鲁迅写下这篇文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作者写此文时,刘和珍等人的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作者为什么还要两次提到她的死是真的?(4)第十四段描写张静淑中弹时,为什么强调“其一是手枪”?(5)第十六段末尾用了省略号,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离不开一些具体方法的辅导。比如高中实验教材《写作与说话》中推荐有“倒过去想”“进一步想”“换角度想”等“创新思路”,教师可以把它们介绍给学生。其中的“倒过去想”,是一种逆转思考法——人们的思路沿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使是正确的方向,有时也会走到“尽头”。课本选文大都“文质兼美”,这是事实,我们沿着“承认它的好处——研究它的好处——模仿它的好处”的路子学下来固然可以有所得;但如果“倒过去”想一想它的疏漏之处,是否也会有所得呢?以文言课文《口技》为例,开头交代“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待写完表演,文章又说:“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对于这种写法,历来都是说“好”的。但如果我们反过去设想一下,在文章开头只说“口技人坐屏障中,众宾团坐”,接着就写表演,待演出结束再说“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是否会有另一种艺术效果呢?至少它可以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
所谓“进一步想”,就是在原来的思想、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所谓“换角度想”,就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或者从不同侧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合理运用这两种创新思路,对作文立意求新大有裨益。如苏教版必修五第四专题的“写作实践”中有道题,要求以“同情”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在明确了可以“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等作为观点后,教师启发学生对话题作“进一步想”“换角度想”,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很快得出下面一些立意点:(1)茨威格有句名言“同情是把两刃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它提醒我们别滥用自己的同情心,以免伤人自尊;(2)同情也要看对象,不能做救蛇的农夫;(3)利用别人的同情心牟取利益的行为是可鄙的;(4)同情仅仅是一种“心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同情”的层面,更要意识到自身责任,把自己的悲悯付诸行动……
就语文学科而言,课内教材与课外内容拓展的关系,是“举一”与“反三”的关系,也是“源头”和“江流”的关系。近年来,我们的尝试主要是:既教课本又兼拓展,在一系列语文扩展课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完成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学习任务后,专门上一堂“请与名人比口才”的口语交际课。教师指出“根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和语言风格,能大体衡量他的口语表达技巧、智力水平和文化修养”,然后提供众多情境,要求设想“在下列情况下,各位名人可能会怎么说”。又如2010、2011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各搜集了一组高考阅卷中的“争议作文”,将它们呈现给学生后,鼓励他们细读原作,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以评判,并大胆地、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然后教师逐一表明自己的看法,从中归结考场作文审题、选材、点题、定体方面的注意点。此外,可布置学生集中摘抄一些见解新颖、有创造性发现的名篇与时文,然后课堂上互相交流,并总结出一些“他人之所未发”的常用方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吴晓红《浅谈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创新教育》2009年第7期。
3.魏红《谈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育探索》2007年第7期。
4.〔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5.〔德国〕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