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世的困惑——换一种思维解读李商隐的《锦瑟》

2012-01-29 00:41王敬成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锦瑟李商隐典故

■ 王敬成(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模块收录了李商隐的名作《锦瑟》。对这首诗题旨的解读,自宋元以来人们一直揣测纷纷、莫衷一是。咏物说、悼亡说、爱情说、自伤身世说……多种观点各有依恃,又皆有难以自圆其说处。受此影响,苏教版必修四编者所给的注解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参对诗歌的解说都难以令人信服。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出现“一篇《锦瑟》解人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解读思路出了问题。大家一直忠实地遵循自始而终的顺序,从“锦瑟”至“惘然”,于朦胧之中想象揣测,在难解之时穿凿附会,结果必然会陷入重重迷局,距离诗人本意千里万里。如果我们调整一下角度,转换一种思维,不难发现,本诗的解读关键应该在尾联,因为在一片迷蒙缥缈之中,只有这两句表情达意最为明确。从此入手,逆流而上,方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对这两句诗,苏教版教材给出的注解是:“这样的情感,不用等到今日才追忆。在当年发生之时,便已惘然自失,何从追寻?”这一解释颇令人费解。首先,编者把“可待”理解为“岂待,反问之词”似无根据;其次,编者忽视了最后一句“只是”一词的存在。“只是”于此当表转折,李商隐另一名作《登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便是明证。那么,这一联到底该如何理解呢?它与前文又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呢?笔者以为需要抓住关键词,剥茧抽丝。“此情”一词非常明确地传达出两重意思:第一,诗歌前三联包含一种情感;第二,在作者看来,这种情感是单一而确定的,故着一“此”字。那么,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所幸作者对此并未掩饰,而是非常慷慨地给出了“惘然”二字。惘然者,当为迷惘、疑惑之意。这一义项在唐代较为常用,例如《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皇太子、鄂王、光王被谮,帝欲废之,张九龄切谏,帝不悦。林甫惘然,私语中人曰:‘天子家事,外人何与邪?’”又因为这一联中前后两句存在明显的转折关系,故而“追忆”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回忆”,它应当被作者附加了其他意义而与“惘然”相对,进而实现上下句的转折。据“惘然”理解为“迷惘、疑惑”推理,笔者以为“追忆”当包含“回味,辨析”之意。如果这一推理成立,那么本诗的最后一联便可以这样理解:“这样的情感可以留待将来回味、辨析,以至豁然开朗,但是,当时却是令我迷惘、疑惑的。”有此一立足点,我们的思考便有了根基,也有了方向。

究竟是什么令“当时”的李商隐迷惘、疑惑呢?由“此情”推断,答案当在上文无疑。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两句由锦瑟起兴,于白首之际,追忆华年,惆怅失落自不待言,但迷惘、疑惑却无落脚处。颔联二典并用,其中深意颇值得玩味。前辈论诗者于此多循常理将思考重心置于“梦蝶”和“啼血”,于是前者解读出人生如梦、迷不可知;后者解读出悲哀凄婉、伤逝情怀等,这样的解读不但使得诗意零落破碎,亦使这一联与前后文形断意亦断。另外,从形式上看,作者也断不会以如此工整的对仗去表达两个毫无关联的思绪片段。其实,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于用典常常是“遗神取貌”,即有意泯灭了典故意象作为修辞用语的特殊性而体现它作为词藻和意象的视觉美感、形式美感。他往往在保留典故字面基本完整的同时对典故意义加以改造。被改造后的典故在诗中的现有义和它原有的意义并没有太大关系,作者强调的是典故在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的意义,因而李商隐诗中的典故是被主观化、个性化了的典故。据此,再加上尾联“惘然”的提示,笔者以为,颔联典故的解读,重心恰恰在“庄生”和“望帝”,在于两人生存状态和理想人格的矛盾对立。庄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与老子齐名,世称“老庄”,他轻视名利,拒绝仕宦,主张清静无为,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而望帝相传是古代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杜鹃,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被古代文人附会为“不如归去”。一个世外神圣,逍遥自在、不辨物我;一个红尘帝王,虽出世却心不甘,归去之念执著顽强。两相对峙,实乃暗示诗人的华年经历及内心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困惑。

李商隐在其十五岁前后曾于玉阳山嵩阳宫学道,《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曰“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可证其曾有在玉阳学仙之经历;《上河东公启》中诗人回忆,“兼之早岁,志在玄门”,玄门即道教。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科场屡屡落第的诗人再次学仙玉阳,《东还》一诗颇能表明他当时的心迹:“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笔者以为“庄生晓梦迷蝴蝶”,当为义山对自己早年学道经历的艺术概括,对自己内心盘踞的道家隐逸情怀的委婉表达。作者之所以会选择“梦蝶”这一典故入诗,我以为原因有三:其一,该故事是庄子主要思想的经典表达;其二,可以折射庄子悠然逍遥的生活状态;其三,可与“杜鹃”句实现工整对仗,从而达成形式之华美,此为李商隐长期的骈文创作在其诗歌领域的习惯性投射。当然,学道的生涯对于诗人而言,并不算太长久,他以“我本系王孙”(《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自许,以“如何匡国分”(《幽居冬暮》)为己任,儒家的教导,使他有忠君报国之心;衰颓的国运使他有匡时济世之志;没落的家世使他有光耀门楣之责;卓异的才华使他有驰骋展露的渴望……总之,他无法让自己的思想与追求真正在道家清静玄幻的世界里作永久的停驻,那深山道观中的经藏丹炉注定只能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心灵中的一个港湾。出世的呼唤应该一直在年轻的李道士心底升腾、耳畔响起。此等心境,以禅位而不甘、出世而思归的望帝拟之,不可谓不贴切。可以想见,求仙与恋阙、出世与入世一定曾在李商隐的意识深层有过一次次激烈的碰撞,掀起过一阵阵撼人心魄的波澜。这“碰撞”与“波澜”便是《锦瑟》所谓“华年”之“惘然”吧。其实,出世与入世的困惑、“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迷惘,几乎纠缠了李商隐一生,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例如《安定城楼》中“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再如《二月二日》中“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至此,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亦可迎刃而解,不复晦涩了。它实际上是对颔联的跟进解说。《大戴礼记》记载,蚌珠的圆缺随月亮的盈亏而变化。晚唐诗人司空图曾引述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由此可见,月明珠则圆,良玉方生烟,义山于此当欲强调因月明而可见明珠之圆润、因生烟而可想美玉之精良,并以此喻指自己具备珠玉之质,这等自信便是上联“春心”不泯的原因和注脚。当然,明珠遗沧海,因而有泪;良玉藏深山,徒然生烟,这其中应该还包含着怀才不遇、“有志不获骋”的悲哀和无奈。这种悲哀和无奈的累积又自然会诱导诗人对“遗世而独立”的庄生频频回首,心向往之。众所周知,自从卷入牛李党争,柔弱的诗人就一次次在“背恩”“无行”的谩骂声中狼狈逃离,一次次在倾轧排挤下遍体鳞伤。所谓仕途,已变成断断续续、胆战心惊、索然无味的苦旅。当曾经的襟抱化为遥不可及的梦想,当济世的理想被冷硬的现实撞击得粉碎,躲进佛道的虚无玄幻里去自慰、去疗伤就成为诗人自然的选择。“庄生晓梦迷蝴蝶”于此又得到一次有力的呼应。

由此看来,《锦瑟》一诗虽然由于李商隐“不肯吐一平直之语”(清·冯浩)而显晦涩,但全诗实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而且构思严谨绵密:开首托物起兴、追思华年;中间两联承前而述华年之事、华年之志、华年之困惑迷惘,两联之间又彼此呼应、互为因果;尾联总结评价、点题显志,丝丝入扣、别具匠心。前人评义山诗“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果然!

猜你喜欢
锦瑟李商隐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嘲桃
石榴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