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改背景下初三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

2012-01-29 00:41:54庄怡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主观性中考作文

■ 庄怡萍(福建省晋江市英林中学)

语文教改之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教改活动一浪接一浪,各类示范课、优质课纷纷登台亮相。形式上看来轰轰烈烈、硕果累累,实质上效果又如何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君不见初三语文老师那紧锁的眉头、困惑的双眼。

也许有人要说:你是在向教改泼冷水,未免太求全责备。其实,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因为教改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过程,有人反弹琵琶,才能不断地完善相关体系。

不可否认,初一、初二的教改的确做得不错,分组教学、导学案、兵教兵……形势多样、轰轰烈烈,各种示范课、优质课质量确实不差,可是到了初三呢?就大相径庭了。因此,笔者真诚地希望教改同仁们关注初三,看看初三语文教学的尴尬现状。

一、学术研究与初三语文教学实际脱节

初三,是初中阶段的一个特殊时期,面临中考,素质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罢,学生成绩不好,老师担心“下岗”,学生面临“落榜”,家长面临“丢面子”。于是乎,家长急,老师慌。就这样,家长拼命禁止孩子看课外书、看电视,切断了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各科老师信奉“熟能生巧”,大搞“题海战役”,抢占学生市场。学生呢?也来点实惠的,如做一道数学题远比做一道阅读题和写一篇作文来得快,省时省力又实惠。要知道,中考数学即使不考这个原题,但这类题型要考,方法对路,法则记熟,满分跑不了。背一点英语单词和语法,初中内容不多,考试范围跑不了。而语文呢?太慢了,即使是原题,阅读也好,作文也罢,甭想得满分了,谁能记得滴水不漏呢?考时还不是要凭能力,更何况不是考原题呢!我们的学术研究考虑到以上这些了吗?就这样,“压力+实惠”挤走了语文教改的空间,驱散了初一、初二年级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导致初三语文教师上不得、下不得,悬在半空中,怎能不尴尬?!

二、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与考评体系脱节

语文学科是一个费时长、见效慢的学科,它需要长期不断的积淀,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走捷径往往徒劳无功。翻开中考试卷,基本上是三大版块,即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其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涉及面广,功在平时,况且积累了还要运用,就更靠平时了。阅读呢?古今中外美文佳作多如牛毛、浩如烟海,你知道考哪篇?即使知道了,又不能像数学那样容易拿分,谁愿意注重老师强调的那种无形的能力?况且,即使有能力做了,还不一定能和老师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依然要扣分,不如到时随便“碰”吧!其实最难的是写作文了。作文一直是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其方法效果又如何呢?“状元榜”太诱人了,君不见那莘莘学子摇头晃脑在背技法、背范文,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只想搞技法类的表象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考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其原因是频繁的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语文阅卷的主观性影响了考评的公正性,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它表现在阅读题里主观题较多,答案不是唯一的,阅卷老师在短时间里很难想得十分周全,于是难免出现误判。作文的主观性就更强了,对学生来说,如果碰到一个自己比较拿手的作文题目,这篇作文就可能写得很好,否则就可能发挥失常。同样,一篇作文如果碰到符合阅卷老师口味的可能“上天堂”,否则也可能“下地狱”。不同的教师阅卷有出入,可能导致稍好的作文比稍差的作文分数低,就是同一位教师阅卷有时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坚持同一标准。而中考作文就这样一锤定音,它一笔勾销了多少师生的心血,夺去了多少学生的写作热情。无怪乎有的语文教师叹道:作文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靠运气。这里我们说的是平时的语文考试阅卷。虽然中考阅卷作文评分相对公正些,但因为主观性太强,也难免有些偏差,这跟别的科目评分就大不相同。这样的考评体系难道没有与语文教学能力形成的规律脱节吗?

三、初三语文老师的理想与现实脱节

语文学科是中考“大户”,应该说它与高考结果关系重大,然而处境不容乐观。笔者想谈谈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加以证明。

事例一:课堂上,风平浪静,任教师怎么呼风唤雨,难以击起一片浪花。原因是学生沉重的心理、生理负担压垮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斗志,初一、初二课堂那举手犹如密集的森林,如今也被急功近利的思想之斧砍伐了,偶尔有几株瘦树,过不久也被“状元榜”风暴卷走了。教师呢?没办法,只好来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穿上新鞋,走上了老路。

事例二:节假日,初三那浩浩荡荡的补课大军,要么学校统一补课,要么是家长们为了防止孩子在家看电视或外出游玩而削尖脑袋,找路子逼孩子补外语和数理化,由现象看本质,语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事例三:教室里,能有几个学生会主动练习写作文呢?(除了老师布置的非写不可的作文以外)。虽然作文分数相当重要,举足轻重,可是有几个学生愿意把时间花在写作上?教室里随处可见刻苦学习数理化的学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初三语文教学处境的确令人堪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勇气正视现实,切实担负起教学改革这个历史使命,为教改的深入发展摇旗呐喊,为语文教学规律呐喊,从深层次探讨初三语文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努力:

1.树立必胜的信心,立志教改。作为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应大胆反映现实,决不随波逐流,积极呼吁社会各方面来支持教改,帮助家长用科学的世界观对待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初三语文教师要耕好自己的责任田。一方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为自己充电,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另一方面要坚决消灭“各种病虫害”,即“实惠论”“捷径论”等,扎扎实实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捍卫语文教学规律,捍卫教改成果。

3.认真探索更科学的考评体系。对主观性强的题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对待作文,在鼓励创新立意的同时,要注意对文字功底的考评,不能随意给分,以免挫伤学生打好基本功的积极性;尽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方法指导,等等。

4.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主观判断。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成就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面对现实,每个教改者不能无动于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毫不动弹,也是一种错误。”虽然探索是艰辛的,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改之路漫漫而修远,每位教师都有责任上下而求索,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成为祖国富有希望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主观性中考作文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