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琼姣(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学)
新课程实施已十年,这期间,作为语文教师的我走过了很多弯路,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让我倍感忧虑。同时,我不断在探索的路上艰难行进,力求让学生真正爱语文、懂语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如果教师能够把酷爱语文的火花移植到学生的心里,把酷爱思考的习惯传播到学生身上,语文教学状况就会大大改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每节语文课学习新课文前的三分钟,进行两个“表演”:一是施展特长“我要写”,要求两分钟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二是张扬个性“我要读”,要求从课文中自选自读一分钟。各小组间及小组各成员轮流进行。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到了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就连那些原来认为语文课无趣的学生也变得积极主动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堂所展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常态,带有表演性质甚至提前把问题和答案投放给学生的课堂,是没有教学效果的。语文课程也不是要求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切实实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研究着学习。教师要减少在课堂上“表演”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
在七年级新生学习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时,我就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授课,教会学生完成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由两部分组成:1.“我的学习”。有生字难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后所要讨论的问题及解答。前三项由学生自行解决,再由学生代表订正,后一项在黑板上写出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练习或讨论题,在一定时间内分组讨论后由小组成员推荐发言人发表意见,并把重要内容板书出来,教师或学生还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2.“我的探究”。包括“我的问题”“我的解答”“我的收获”等,学完课文后学生如果还存在问题,就要记下来,通过与同学探讨或向教师请教加以解决。学过这篇文章后,学生有何收获也要写下来,篇幅长短不限,只要有话可写就行。一开始授课进度比我设想的要慢一些,学生完成的情况也不太好,后又经过指导、督促才好多了,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我所设计的相差无几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机智地处理好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比如小组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往往与教师先前预设的情况有出入,甚至有时出入很大,教师要及时调整到学生能接受的程度;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组员不听从小组长的分配与督促等,教师也要妥善处理,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全班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都有所获。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花费的时间和心血主要集中在学生学的方面,在课内课外都在思考着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收获更多等。教师在课下精心培养小组长,让小组长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再由现任小组长推荐下一任小组长,直到小组成员全都在语文课堂上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换句话说,抓住了这个“读”字,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便都在其中。为了培养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上我非常重视阅读,还引导学生进行诵读,通过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要求,力图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采用默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月亮上的足迹》;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如《羚羊木雕》;采用生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如《金色花》《荷叶 母亲》;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表达着自己那份内心的激动。我还在每周安排的一节语文阅读课上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把课本上要求学生阅读的名著落实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我也将平时读书读报时发现的好文章、好语句摘抄给学生共享,还要让学生对于初中生必背的古诗文做到脱口而出、随手写出,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语文的乐趣。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精心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自己的学生,除备书本、备教材等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所以,课下我每天都要与学生谈心或进行书面交流,如对课文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等。由此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使课堂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语文教学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要在工作、生活中恰当而熟练地表情达意,这就要求教师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日常生活“语文化”。比如组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有的学生就发现了用成语化出的店名,如“小菜一碟”“依依不舍”“我行我素”等,还有有趣的店名,如“淘气包”(卖包子的)“油礼啦”(送油的)“主脚”(卖鞋的)“花花饰界”(卖饰品的)等;有的学生发现了生活中一些经典的广告词,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一切从头开始”(理发)等。学生在活动后的收获中写道:“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会看到语文的影子;只要仔细观察你的身边,你就会发现处处都是语文的足迹,语文离不开生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家庭、社会,让他们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畅游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提高能力、培养情感,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