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思考

2012-01-29 00:16:28尤晓露
职教通讯 2012年20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核算

尤晓露

对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思考

尤晓露

教育成本管理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并已逐步各大高职院校所重视,很多高职院校也已开始在具体教育管理中加入教育成本管理的内容。然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试行和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或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增强意识、探索方法、创新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对策。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

高职院校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资金状况作为保障。这就需要从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和控制,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以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另一方面要节约教育开支,降低教育成本,以提高办学效益。当前,教育成本管理已逐步为各高职院校所重视,很多高职院校也已开始在具体教育管理中加入教育成本管理的内容。然而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的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办学规模、教育投入、教育结构、生师比,等等,更重要的是不仅要对教育成本进行准确核算,还要象企业一样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所以,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一、高校教育成本的构成

目前,学术界对于教育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的划分标准还没统一,笔者根据高职院校现行的财务制度,结合企业成本的划分,认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人员支出。教职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它工资和职工福利费等;学生支出,包括助学金、奖学金和学生活动费等。(2)公用支出。公务费,包括办公经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差旅费、招待费等日常公用支出;业务费,包括用于教学和实验实训方面的材料费、实习费、资料费、招生费、印刷费等;修缮费,包括对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费用,对于大修费用应分期摊销。(3)固定资产成本。是指高校房屋建筑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公用设备等的折旧费。(4)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用、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等。

二、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1]

(一)教育成本无法直接补偿

教育的投入不像工农业生产的投入,通过再生产其成本可直接得到补偿,而循环的教育过程只能进一步加大教育成本的投入,而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二)教育成本直接费用少,共同费用多

教育活动的协作性强,“社会化”程度高,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紧密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这样就决定了教育费用的支出直接费用少、间接费用多,固定费用小、变动费用大。

(三)教育成本中人员经费比重大

教育作为一种劳动,其成本的体现并不表现为具体的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在于对学生的知识教授。因此,对于教育的成本投入更多的是人才的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培养,这也是加大人员经费比重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尽管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了成本项目和费用分摊的相关办法,但有些核算规定还是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加上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本核算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成本管理的实施。

(二)对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领导和教职工,对成本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受传统工作的惯性影响,学校领导和主要业务部门只埋头办学,不注意理财,而学校财务工作人员只管“收”和“支”,以会计核算为主,不重视成本分析;另一方面,很多学校定编、定岗、定员工作还没完全到位,绩效管理没有真正实施,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顽疾还没有完全消除,大环境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推进。

(三)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成本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高校经费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学生收费、学校服务收入,有些学校基本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学生培养成本的有效核算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政府和社会分担教育成本额度大小的科学依据,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制度尚不健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面临许多问题;国家财政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高校乱收费时有发生,学生欠费现象严重,社会捐增比例偏低。此外,许多高校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四、加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宣贯,增强教育成本管理意识

要加强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管理,首先要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全校所有人都要树立成本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才能让大家在日程的工作和管理中树立成本意识,降低教育成本。国外一些高校对实施教育成本管理有很多成熟的经验,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培养教职工办学成本意识,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科学实施成本管理的经验表明“培养成本意识是奥塔哥大学精细化管理成功的关键”。基于此,高职院校实施成本管理要从转变观念,树立成本和节约意识,从节约水、电、纸张等小事做起。学校要大力宣传实施教育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教育成本管理的文件,让教职员工真正领会到学校经费使用和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师生员工既是高职院校经费的贡献者,又是高职院校经费的使用者,经费收支与教职工利益休戚相关。从而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生财、聚财、用财”的良好理财氛围。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更要将教育成本管理贯穿在各项日常工作中,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尤其是在经费安排上应优先考虑与人才培养工作直接有关的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生活方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二)勇于实践,探索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还没有完善的管理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里笔者运用企业成本核算的原理,结合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特点和工作实践,探索性提出核算方法,供同行指教。一是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进行核算。学校财务部门要搜集整理学校财务资料,包括学校各项收入、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情况等,然后按学年和成本科目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计算和转换,剔除一些不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计算和分配有关费用。这里关键是要设置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科目,教育收入用于核算高校收取学生学费,教育经费拨款,但不包括科研经费收入,捐赠收入,投资收入,以求与教育成本相匹配[2]。教育成本用来核算全部教育产品的完全成本,反映教育成本核算的最终成果,在总账科目下可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设置二级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成本项目设置三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二是参照企业成本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学校日常会计核算仍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采用收付实现制,同时,按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即一方面按收付实现制计入教育事业支出总账和相关明细账,另一方面,按权责发生制计入教育成本及其它总账和相关明细账。[3]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是很好的,只不过工作量会增加不少,但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广大高职院校推广使用,开发教育成本核算系统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完全可行的。

(三)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成本管理机制

有效实施教育成本管理,高职院校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岗责体系。学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都要落实教育成本管理的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关键是解决职责交叉、互相推诿的问题,从机制上保证权责一致。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要根据成本管理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绩效评价等各个方面,管理制度中即要有规定原则,又要有具体要求,做到既要满足教育成本管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有效性、符合性、可操作性都强。当然也要加强教育成本管理的过程监控,确保制度实施。三是要加强绩效考核。实施教育成本管理绩效考核,首先要合理制定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指标要尽量细化,也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核方法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真正做到奖优、治庸、罚劣。

[1]尤晓露.高校实施教育成本核算之我见[J].事业财会,2006(3):71-73.

[2]张呈余,张志宏,贺继恩.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1-83.

[3]韩征,王新宇.高校成本分析与探讨[J].经济师,2009(7):101-102.

尤晓露,女,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G710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20-0046-02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论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24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的困境与出路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
浅谈Mooc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