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
张慧敏
“十二五”时期,柳州市迎来了产业转型和经济升级,给高职人院校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能输送大批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新形势下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的内涵、原则及构成要素进行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产业转型升级
在“十二五”时期,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三次产业布局,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做大做强做优柳州工业。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升级必须有高技能人才和科技作为支撑。这种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给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
质量监控包括监督和控制两个方面。监督是指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观察、检查、考核、督促等;控制是根据组织管理决策的目标与计划对组织活动及成果进行监督检查,为消除实施目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控制通过信息反馈实现,是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及保障的中心和重点是教学质量监控,包括对教学工作的检查、监督、考核以及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可由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督导系统等组成。[1]教学质量监控应建立在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的基础上,将实际教育教学效果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差异作为反馈信息,纠正目标偏离,从而有效地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分为两个层面,“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过程;“控”是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过程。“监”是基础、手段;“控”是反馈、调节、目的。建立一整套完整、严谨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与保障还需要对一切服务于教学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监控,包括对招生与就业、学生工作管理、后勤服务管理、财务管理、系部教学行政管理等过程的监控,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质量监控和管理。
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控制进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管理,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要求,合理选择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监控、考查和评价的关键要素,科学构建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
在构建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时,充分运用系统论思想方法,全面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监控、考核和评价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确定监控程序、办法、标准、对象,使各个环节之间、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从而保证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
要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及保障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在质量监控过程中符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教育法规以及柳州市和学院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同时,通过规范对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标准,根据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行政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督导及行政督查制度、各种学生评教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学风教风制度、考风考纪制度、学生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制度、座谈会制度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等制度,确保质量监控的制度化、标准化,杜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
对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控是实践性强的工作,高职院校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的构建,也必须注重实用性,突出操作性,以减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因不可操作带来的随意性和不公平,影响监控部门的权威性和被监控方的切身利益,由此挫伤质量监控管理部门和被监控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行政全面管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质量监控及保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教学及行政管理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不能仅仅满足给监控对象一个考核结果或评价结论。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存在问题的跟踪验证,特别是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的跟踪验证,并通过有效渠道进行沟通反馈,包括向学校决策部门和院领导反馈,向教师、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和学生等被监控对象反馈,及时反映情况和交换意见,对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和意见。
构建高职院校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不能仅仅把课堂质量作为唯一的标准;不能只关注学校教育的层面,更要关注企业需求和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建设;制订好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把工作的适应程度和企业的满意程度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把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也作为教学管理行政部门工作服务的中心环节。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取向是职业标准而非学术标准,其确定的依据是技术知识,其核心标准是职业能力而非学术能力。高职教育的质量内涵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特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我们绝不能用所谓“学术型”的质量观看待质量问题。[2]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是我们的主线,工作中对于质量评价的标准应该是高职的内涵标准,而不是学术标准。
质量监控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要统筹管理好这项工作,要有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目前各院校虽然都有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工作处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在监控体系中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监控任务,但仍需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把包括招生、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环节等涉及到质量监控的部分独立出来,作为质量监控与评价专门部门的职责。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作为独立的质量监控行政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肩负着教学质量监控和行政督查的双重任务,并指导协调学院三大质量监控体系(如图示)。同时,还组织撰写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为使质量监控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需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各类教学检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和行政督查工作制度、毕业论文(设计)检查制度、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听课评课办法、调停课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及工作事故认定等各方面的制度,并及时编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全面收集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的质量信息是进行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各类校内外信息收集网络或通过学生信息员及专兼职督导员进行信息反馈,并将信息定期反馈到质量监控部门并进行及时处理。将信息统计后分类归档,对相应的部门或个人提出分析意见,并及时送有关负责部门的领导进行调控决策,提出整改意见。通过一定的形式,比如定期公开发布督导通报或发送督查督办事项通知单、以及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保证整个质量监控的全过程监控。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示意图
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估除了对教学中心环节进行评教、评学外,还要重点对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行政服务水平进行质量评估。“评教”需包含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和课堂教学评估,“评教”由院校一级的教学督导、院系领导、同行教师和学生三级评估系统共同完成;评学”,即对学生学习状态评估,它通过对一些可比性课程、重要教学环节等进行比较评价,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学风、教师教学质量和教风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估,要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重点通过对教师教的标准与学生学的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例如通过组织相应专业的技能竞赛进行评估;教学管理和行政服务水平的质量评估,对服务于教学的不同行政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组织部门领导、服务对象系部教师或学生等在期末进行考核评价。
高职校质量监控和执行过程中,为保证各类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各高职院校均应成立专门的督导工作组,以专职督导和兼职督导为主,主要由责任心强、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师中有较高威信的退休老教师及部分在职的系部教师组成,主要参与日常教学检查、听课评课、听取并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检查各教学环节开展情况,而且还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指导教学管理、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决策和参考意见。[3]为使人才培养质量能与产业发展对接,满足企业需求,笔者认为,还要聘请校外有一定影响的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督导,指导学院的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重要的意见和建议,以加强学校与有关企业的沟通联系,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工作。
为了使质量监控体系更好的发挥高效能和指挥棒的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高职院校需制定各类优秀奖励办法,将教学业绩、工作成效和奖金挂钩和绩效考核挂钩,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考核,把评估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挂钩,实行奖优罚劣。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教学事故、影响教学质量的,应按相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使学院的质量监控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高职院校质量监控管理的创新需要,需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质量动态管理系统,对学院的管理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控。要健全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状态数据库,构建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工作绩效和教学成果的管理平台,实现学院教学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服务高效化的管理目标;建立健全每个专业的全程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平台,并搭建与企业互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校企合作的远程交流与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要本着向社会负责、向学生负责、向用人单位负责的态度,全面接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就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和自身特点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已有的高职院校质量监控及保障体系。2012年初,全国包括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及其他类高职院校在内的205所高职高专院校均在中国高职高专网上发布了2011年度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其中广西5所,包括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3所骨干高职院校。只有建立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才能有效接收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1]曾琦雯.高职院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3):65-66.
[2]胡晓娟、郁士宽.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9-11.
[3]王丽婷.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42-44,109.
[责任编辑 秦涛]
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柳州市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GZ174)
张慧敏,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2)20-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