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职校学生的安全意识

2012-09-08 10:56:04代林
职教通讯 2012年20期
关键词:职校宿舍用电

代林

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职校学生的安全意识

代林

通过对交通安全问题、学生从高处跳下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用电问题三个实例的分析计算,详细说明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职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生动实例,很好地将物理教学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提高职校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职校学生;物理教学;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事业规模扩大,而职校学生的素质呈现整体下降的态势。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不遵守纪律、安全意识薄弱等特征,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由于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给学生及家庭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是职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1]

职业院校经常会通过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但效果并不理想。许多学生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通过与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认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比较空洞,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什么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并不清楚。[2]

出于安全教育的目的,笔者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物理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既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职校学生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收到良好教学效果。[3]因此,笔者介绍这样几个实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交通安全中的物理学问题

交通安全教育,是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每天放学、放假、外出活动前的常规教育内容之一。笔者通过设计物理学问题,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其中,同时,运用物理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对交通安全应该注意的问题认识得更充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思考:(1)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避免交通事故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2)从行人的角度出发,避免交通事故的最有效方法是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出如下的物理学问题来开展教学。

[例题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一特殊路段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6km/h。有一辆卡车的质量为m,行驶速度为V0,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刹车,刹车的制动力是定值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住,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车轮在路面擦过的笔直痕迹长9m,从生产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8。请通过计算说明:(1)该车是否超速行驶?(2)严禁汽车超速、超载、驾驶员酒后驾车和行人随意穿越公路的原因是什么?

解:(1)紧急刹车时,从理论上讲,汽车车轮不再滚动,只是滑动,这时车轮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f=μN=μ·mg紧急刹车后,汽车停车运动速度Vt=0,根据动能定理,有:

规定行驶速度是36km/h,36km/h=10m/s,显然,V0.> 36km/h,可以判断此车超速行驶。

(2)下面,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就需要能够估算当驾驶员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做出制动操作,到汽车完全静止下来,总位移是多少。这个位移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位移之和:

*驾驶员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采取制动的动作,在这段“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它的位移S1:

*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它的位移S2:

*这样,总的制动距离:

通过上述分析计算,我们可以对第二个问题作出如下回答:

①当汽车超速行驶时,V0变大,S变得更大,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①当超载时,m变大,S也变大,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③醉酒驾车时,反应时间t变长,(正常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要增加2-3倍),将会导致S变大,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④行人随意横穿公路时,可能造成行人与车辆间的距离小于汽车紧急刹车距离,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汽车驾驶员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是减少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涉及汽车质量、行驶速度、制动力和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这就是严禁超速、超载、酒驾的原因。另外,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是行人避免交通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二、学生从高处跳下时的物理学问题

职业院校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大都比较好动,纪律观念薄弱,为逃避学校管理,到校外玩耍和上网,攀爬围墙并从高处跳下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类行为到底存在多大的危险性呢?我们同样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加以分析计算,通过计算,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例题2]有一名体重60kg的男生,从2.5m高的围墙上跳下,脚部落地接触地面的时间为0.1s,问:脚部受到的平均冲力F是多少?

解:该问题可分为以下两步:

(1)学生从从2.5m高的围墙上跳下,接触地面时的速度可用以下方式计算:

(2)利用冲量公式计算学生脚部所受冲力:

冲量公式为:Ft=mV2-mV1

本题中:

V1表示学生脚部接触地面之前一瞬间的速度。

V2表示学生脚部着地后的速度,其值为0。

t脚部落地接触地面的时间,取为0.1s。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

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一方面学生非常生动的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及动量定理的应用,另一方面则使学生了解到,从高处跳下时,将有3588N的力直接作用于学生脚部,这么大的力作用于脚部,很可能会扭伤脚关节,甚至造成腿骨骨折,十分危险,同时,也达成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图1 例题2受力示意

三、学生宿舍用电的安全问题

大多数职业院校进行宿舍管理时,为方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一般对住宿学生的用电都不进行过分严格的限制。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学生怎样使用电能,才能既享受使用电气设备带来的便利,同时,又能保证人身安全?

[例题3]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学生宿舍安全用电检查,发现盥洗室的公用洗衣机接地线断裂,部分宿舍存在使用电热水壶烧开水的现象。已知宿舍的用电电压为220V,电水壶的功率为2kW,人体电阻Rb取1700Ω。通过人体电流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试回答:(1)洗衣机因潮湿漏电,如果学生用湿手触摸洗衣机外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宿舍大量使用电热水壶可能产生怎样的后果?

解:(1)当电气设备漏电而又无接地时,用湿手触摸设备外壳,相当于人体单相触电,即电流由设备流经人体,再流入大地,形成回路,如图2所示远大于安全电流30mA。

图2 漏电现象等效电路

即在接地线断裂的情况下,触摸漏电洗衣机会带来生命危险。而当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线良好,如发生漏电现象,则电流主要通过电阻很小的接地线流入大地,Ie>>Ib,人体上基本无电流流过,即触摸用电设备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图3 接地良好时的等效电路

(2)当使用一个电热水壶时的工作电流为:

图4 N个电热水壶同时工作时的等效电

如果宿舍中同时使用N个电水壶,则总电流I=N*I1。将会导致实际工作电流远远大于线路的设计电流,从而造成导线发热,使导线绝缘外壳老化引发火灾。

学生在宿舍用电必须爱护用电设备,发现电线损坏、裸露、漏电等现象,应及时报告宿舍管理人员。任何学生不得在宿舍私拉乱接,禁止使用电热水器,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总之,学生在宿舍用电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关于宿舍用电的安全制度要求,才能享受用电带来的便利,又能保证人身安全。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可知,在物理教学中完成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后,结合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用一定的课时联系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安全问题,精心设计题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采用以沟通和交流为主的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思考与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争论、并独立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使学校通常开展的安全教育内容在科学知识的充实下更具体、更实际、更生动,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与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应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1]卓万云.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研究[J].考试周刊,2009(31).

[2]冷荣平.新学习方式在职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0(2).

[3]运动生物力学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周礼琴.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时代教育,2010(4).

[责任编辑 秦涛]

代林,男,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

G710

A

1674-7747(2012)20-0023-03

猜你喜欢
职校宿舍用电
用电安全
经营者(2023年10期)2023-11-02 13:24:48
热得快炸了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用电安全要注意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我的职校我的梦
一个都跑不掉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