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辙“养气说”的生命教育内涵

2012-01-28 14:45胡晓虹江苏省徐州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养气苏辙人生

■ 胡晓虹 (江苏省徐州一中)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指出:“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这一识见颇具生命教育之意蕴,成为后世文学批评方面的常用术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谈论作文之道时,苏辙认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并且谈到了修养历练、积极实践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教育的真谛:重视生命本身的精神成长,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本身即是一种教育。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以生命为本的活动,离开人的生命,教育就无从谈起,极富人文意蕴的语文教育尤其如此。写作学习绝对不仅仅是学习文法技巧,决定文章厚重感的是诗意而浓郁的人文情怀。苏辙的重大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慕先贤,体验生命价值

善于学习圣人,获得崇高的人生操守。孔子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宪问》),表明儒家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德言统一、砥砺人生的传统。尤其文人,更是以静修文德为人生追求。苏辙秉承孟子的“浩然正气说”,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尘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故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将孟子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的内容具体化为对富贵、贫贱、夷敌、困难、死生、得失的正确态度,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

努力学习勇者,获得坚强的奋斗精神。黄宗羲在《谢翱年谱游录注序》中提出:“夫文章,天地之元气也”,“逮夫厄运危时,天地闭塞,元气鼓荡而出,拥勇郁遏,坌愤激讦,而后至文生焉。”先贤们穷且益坚的抗争精神是形成美文的生命底色。苏辙曾在《为兄轼下狱上书》中说苏轼“少报有为之志”,并对其人格进行赞美,说明其兄长坚韧乐观的精神感染了苏辙,无论人生如何跌宕起伏,为人志气不可缺少。

虚心学习智者,获得恢弘的人生智慧。苏辙最推崇的无疑是孔孟之书,也能在品读中有自己独到的人生感悟。在《缸砚赋》中,他借谈从黄泥而成为缸、到碎而为砚的现象,表达了他全真守正的人生思考,批评了世人汲汲于事物的变幻之中而不能自拔,指出“守性”乃是事物处于平静状态下最为本然的特质。养性的问题,就是一个使人向善而臻于理想人格的问题。苏辙在不自觉地努力涵养自己高贵的生命特质和文化人格。

二、遍览山川,迸发生命激情

体验首先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然后才是内心的形成物。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的内在感受、主观体验和深刻情感,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认知他人、解读生活;生命更是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升华情感、净化灵魂。历史上的名人义士都十分重视游览名川大山,耳闻目见,生动深刻地体验人生百态,而后诉诸文字。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山川历目前,而英灵助文字” (《碧溪诗话》)。自然伟大而永恒,钟灵毓秀、雄奇伟岸,总能给人以无限遐想,使人们敬畏而慨叹,从而变化气质,生发豪情。庄子主张“乘物以游心”,继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白居易在《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中说:“天地间有粹灵气焉,万类皆得之,而人居多;就人中,文人得之又居多。盖是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正如苏轼称赞苏辙所言:“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生活的巴山蜀水,自古就是景色奇秀之地:“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旖旎的山水、变幻的风土人情给苏辙以无限的生命激情,长期徜徉其间,或居或游,耳濡目染,涤荡心灵,久而久之,便会化为一种秀杰之气,孕育华章。

另外,游历过程中的目见耳闻即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在经历中体会“万物洞察皆文章”,作为对读书养气的补充。司马迁早年遍游名山大川,积累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方能“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苏轼在《江行唱和集序》中也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遗迹,与凡耳目之所以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苏辙更是大力倡导走进山水的“养气”之法,指出广泛游览可促进养气:“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时,“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上枢密韩太尉书》)。反对一味死读书本,并且批评那种自闭于闺闼之中、兀然颓然而“曰知道知道云者”是“腐儒” (《上两制诸公书》)。

苏辙在文章中多次提及登临游览的经历。他登上黄州快哉亭时,触景生情,于是感叹道:“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表示了不随世俗流传、不戚戚于个人遭逢不幸的决心。他在游览过宜宾夷中乱山、目睹乱山之中生民的生活后,从内心迸发出“遥想彼居人,状类麋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的感叹。

三、对话名士,获得生命感悟

米靖指出:“对话即意义在个体之间或通过个体而流动,这种流动导致某些新的意义产生,从而在团体中形成某种‘共享的意义’,作为保持社会或群体团结一致的粘合剂。”世界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看来,中国古代的稷下之谈、书院教学均与现代的对话教育思想有神和之处。与同时代的名士交往,成为古代文人尊崇的时尚。

苏辙出身于诗书之家,当然重视对孔孟之书的学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看到“百氏之书”“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气” (《上枢密韩太尉书》,下同),主张积极交游当时各类名人贤士,借以“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壮”。苏子由曾经激动地描述他拜谒欧阳修时的场景:“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可见其难以抑制遇到志同道合者的喜悦之情,并且格外珍惜对话交流的机会。他在《兄除翰林承旨乞外任札子四首》中自谦地说,“臣自知才气学术皆不如兄”。在与其兄长交流的过程中,他总能获得裨益、取长补短。他曾说:“今大天下之士,辙已略观之矣,可谓见多识广。”他深深体会到,一个人,于此有不足,则于彼有所长;于此有所蔽,则于彼有所见,其势然矣。他同苏轼一样,兼济儒释道各家思想。因此,他在荣升之时,决不会“春风得意马蹄疾”;失意落魄之时,也能始终保持乐观、不改素志。他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广泛接触各类人物,确实能对开阔眼界、养气起到促进作用。在行文时总是把持有度、敦厚持重,这与其广交名士、深入对话、感悟生命真谛不无关系。

总之,苏辙在重视文学写作时能够较早地认识到“功夫在诗外”的道理。他的养气说重视学养与阅历,这也正是言语活动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正所谓“凝心以养气,炼识而成其才”,“养气”本质上是个人禀赋、情感情结、经验阅历的潜移默化,虽然漫长缓慢,然有智慧之光烛照其中,亦有生命之火燃于其间。

参考资料:

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基础教育月刊》2004年第5期。

2.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期。

3.余冠英等《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4.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5.〔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养气苏辙人生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元旦书红 万事亨通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