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燕(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设计了特定的问题,本想快速得到固定的答案,但学生的反应出乎自己的意料,答案不确定,或者是不能很快地找到,经教师补充问题并再三提醒后,学生才慢慢地向正确答案靠拢;或者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课堂表面上一派热闹繁荣,其实学生的收获很小;抑或是老师的问题太过复杂,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课堂上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没有很好地掌握提问的艺术技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巧妙的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智慧、教学风格的集中显现,包含着教师的大智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彰显教师的智慧呢?
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是一个思考者,应该有新锐的思想、独特的意识、高深的问题分析能力。教师要坚信自己是知识分子,而非“知识贩子”。不可人云亦云,只是泛泛地把教参上的知识贩卖给学生,没有自己的个性思考。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的每节课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潜心于文本,深入思考,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对自己要有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的。不要一味偏信教参,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为巧妙实施课堂提问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精神支持。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界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求知欲就会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需放下威严的、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学生保持人格上、地位上的完全平等,用爱心和尊重看待每位学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解除心里戒备,愉快接纳教师授课。教师更要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地进入课堂,用自己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学生的求知欲自然会非常强烈,并愿意和教师形成良性互动,为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创造优越的心理环境。
提问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互动,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水乳交融的渗透过程。在缺乏互动的课堂上,文本与学生之间有着莫大的距离,好似隔着一堵厚墙,更有甚者,某些作品与学生的生活时代完全脱节,更像隔着千山万水难以穿越。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呢?教师可采用如下方法:
1.背景运用。可介绍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诞生的前因后果,补充作者生平事迹,简介其重要思想等,缩短现实与文本的差距,将学生思绪带入作者的生活情境。如执教李清照《武陵春》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女词人的这种浓情悲苦,更有甚者认为这是“无病呻吟”。这时,教师可以把李清照的遭遇介绍给学生:作此词时,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年53岁,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病故,文物流失,自己更是流离异乡,无所依靠。目睹风卷残花,词人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于是凄苦之情由心而发。这样,学生就能很准确地触摸到词人悲苦的内心。
2.音乐创设情境。选取和文中情感同类风格的音乐,可以更快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百合花经过自己的努力开出了第一朵花,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此时,播放轻音乐《眼泪》,更能让学生体会到那种艰辛付出后的极大喜悦和满足,对理解文章主旨有很大帮助。
3.讲小故事。这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有效进入文本的快捷方式。
利用这些小窍门,可使学生快速融入文本,与作者、文本交流对话,拓宽课堂提问的深度和广度。
1.教师在提问之前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问时要表达清楚、言简意赅、并且目的性强,所提问题应能发人深省。
2.抓住时机发问。什么时候才是发问的最好时机呢?学生处在孔子所言“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对教师的发问能入耳入心,并积极思考,此时发问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3.发问的语气、句式。少用理性的学术语言,尽可能使用自然的、生活化的语句。少用冰冷的、命令似的疑问句,尝试使用商讨式的句子,如“你喜欢他的哪个地方?”“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这样更容易得到答复。
4.巧妙待答。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后,教师也需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实践证明,等待3秒或更多,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提问时,教师切勿因为问题一时没有人回答就烦闷急躁,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表露在脸上和肢体动作中,这样会让学生有压迫感,课堂气氛会更沉闷。给学生构建答案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考才会更全面、更深入。
5.注意聆听。营销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定律:“25%的发问与谈话+75%的聆听=最有效的营销”。学习与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课堂上,只有真诚地聆听,并根据学生所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智慧地发问,才能实现师生水乳交融的互动。
6.及时评价。课堂上学生给出的答案我们一定要及时反馈、评价,并且要加强正面强化,一方面不能挫败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对正确和遗漏的地方予以表扬和补充,使学生学到健全的思维模式,思想更为严谨。
7.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新课程同样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在无疑处发问”。
8.灵活使用提问的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本,灵活使用各种提问方法。(1)激趣法。这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教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我抓住“九月二十五日”这个细节,故意卖了个关子:“九月二十五日对鲁迅来说是个什么日子?”很多同学知道这是鲁迅的生日。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在生日当天写这篇文章呢?”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他们积极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经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这一问题的巧妙设计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鲁迅的爱国之心。(2)发散法。这是一种将思维发散,不拘泥于一个角度,多侧面、多角度得出问题的方法。《谈读书》一文结束后,我抛出一个问题:“关于读书,学完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看法?”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涉及读书态度问题,有的涉及读书内容问题,有的涉及读书方法问题。因为有自己的思考,答案来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3)对比法。讲授温庭筠《望江南》和李清照《武陵春》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两首词中都提到了‘梳洗’这一具体动作,但两人的表现却不同,你能说一下这反映出两人心中怎样的情感吗?”学生通过对比得知,《望江南》那名女子内心还是有着无限希望的,正是因为希望越大,等“过尽千帆皆不是”后,失望才越深。但《武陵春》中的李清照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为连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了,更能突出其凄苦无依。通过巧妙对比,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作者的情感。(4)迁移法:教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如果面对失意、挫折、打击,你会怎样做?”这样的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指导实践,一举两得。
巧妙的提问艺术是个说不尽的话题,这其中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机智,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大智慧。不管怎样,我们应始终保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努力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