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和《蒹葭》之比较阅读探微

2012-01-28 12:52梁晓慧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叠韵比兴关雎

■ 梁晓慧(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式,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集中起来,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阅读方法,叫做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是简单的对比,而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只有在阅读中反复揣摩、细致分析,找出相同与差异,加以分析比较,才能准确迅速地得出结论。比较阅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有帮助,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借以提高阅读效果;而且学生会在比较中产生新的思索,有新的发现。笔者以《诗经》中的《关雎》《蒹葭》为例,进行了比较阅读教学,学生们自行领会了《诗经》的艺术特点,且积极进行了新的探索。

首先比较两诗的共同之处:

一、大量运用赋、比、兴手法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雎》开头用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主人公爱情的纯洁和真诚。诗中还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此诗用赋比兴手法表达了一种诚挚、健康的美好情感。《蒹葭》一诗,分别以蒹葭的“苍苍”“凄凄”“采采”起兴,引出了“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全诗以赋比兴手法贯穿,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心上人的形象。

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在极短的篇章里造成极动人的境界和形象,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这种手法,尤其是比兴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语文教材中陕北民歌《回延安》有一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便是这种手法的生动诠释。

二、重章叠唱的艺术结构

《关雎》中有三小节(二、四、五节)的章节结构大致相同,只是更换其中个别字句,“流之”变换为“采之”“芼之”,“求之”变换为“友之”“乐之”,用这样的重章叠句,使内容递进,使感情层层加深,逐步深入展现了“君子”的炽热情怀。

《蒹葭》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第一节中的“苍苍”在后两小节分别改为“凄凄”“采采”,“在水一方”的“方”改为“湄”“涘”,“道阻且长”的“长”改为“跻”“右”,“宛在水中央”的“央”改为“坻”“沚”,这几组词意思相近。这样反复咏唱,不但写出了芦苇的茂盛状态,更表达了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即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

重章迭唱,是《诗经》在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国风”全部可以唱有关,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传达了诗人的感情和诗的韵味。这两诗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三、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关雎》《蒹葭》在形式上的另一特点是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部分属四言诗,对后代影响较大,一直延续到汉代,如建安文学中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继承了四言诗这一古朴风格。稍有不同的是《蒹葭》有三句非四字,而是五字。

四、双声叠韵的使用

《诗经》中“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有形象性,因为多采用双声叠韵词。如《关雎》《蒹葭》的双声词:参差(描绘水草状态)、蒹葭、雎鸠等;叠韵词:窈窕(表现淑女文静美丽)、辗转(形容卧不安席的失眠状态)、溯洄等;叠词更多:关关(形容鸟鸣声)、苍苍、凄凄、采采、优哉游哉等。大量使用双声叠韵词,可以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而且这类词汇多是形容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有助于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

以上四点分别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形式、语言上找出了两诗的共同点:赋比兴、重章迭唱、四言为主、双声叠韵。从找共同点了解了《诗经》的艺术特点,这也是《诗经》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影响颇大,是后代文学、尤其是后代诗歌的源头。例如,我们能从现代诗人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看到《蒹葭》的影子。

《关雎》《蒹葭》这两首诗还有一个共同点:都表现了“爱情”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且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也可以将《蒹葭》理解为不仅仅是一首恋歌,它的意象更为广泛)。只是两诗表达的方式和情感有所不同,《关雎》叙述了男子对女子“求之”“思之”“友之”“乐之”的过程,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了朦胧、惆怅的伤感。

由于两诗的情感风格不同,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究出了更多的不同:

1.两诗的主人公形象不同。《关雎》一诗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开朗阳光的男子,弹奏出热烈执着的琴声,敲打着兴奋轻快的钟鼓(“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蒹葭》中的主人公则是一个多愁善感、白衣飘飘的书生,帮他配上箫这种乐器最合适不过。

2.两诗的自然环境不同。《关雎》一诗是春光明媚、云儿朵朵的;《蒹葭》一诗则是烟水迷离、寒冷萧索的。

3.两诗所体现的社会习俗不同。《关雎》一诗属“西南风”,在江汉汝水一带;《蒹葭》属“秦风”,在黄河流域一带。经过考证,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到了东周时,秦国也在此附近,“秦风”可以说离统治中心最近,秦地也许代表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社会的约束来得更严格,恋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不得不有所拘束。而“周南”之地远离京城,百姓的生活更为淳朴简单,情感自由奔放,由《关雎》可见一斑。另外,在时间上,《关雎》的创作也许要早于《蒹葭》,社会制度逐渐严格起来,封建习俗逐步建立起来。

4.两诗的作者身份不同。《关雎》属劳动人民的无意识创作。“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雎》更像来自民间传唱的民歌。《蒹葭》属有意识的文人创作,从诗歌用韵上便可看出。《关雎》只第一小节一、二、四句末字“鸠、洲、求”押“ōu”韵,《蒹葭》三小节均押韵,第一小节偶句末四个字:霜、方、长、央,皆押“ānɡ”韵,第二、第三小节偶句押“yī”韵,非常标准,有可能是文人有意识的创作。

两诗的比较阅读,让师生收获不少,有些比较结果是教师毫无预设的,特别是不同点。课堂充满了探究式的智慧,且探究的层次越来越深,思维之光被点燃,不少学生感受到了探究的喜悦。我想,这两堂课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两首诗的内容、情感、形式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文章有了比较阅读的意识。

“比较是思维的基础。”苏联的乌申斯基曾这样说。求同比较,能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求异比较,能强化认知的准确度。比较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阅读是阅读方法中最佳的方法之一。张寿康教授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开展比较阅读的训练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综合能力得以充分地体现,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资料: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叠韵比兴关雎
艰难昧生理 飘泊到如今
——杜诗双声叠韵对新考
《诗经》联绵词的分类解析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探赜
比兴、咏物辨说
赋比兴之当代运用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风赋、比兴、雅颂新论——兼比较章必功、王昆吾先生的“六诗”观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