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巧平(浙江省杭州市景芳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十分重要。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问题良多。
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试能力上,于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过于“科学”、过于“实用”和过于“方法”的语文训练,挤掉了阅读中要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阅读教学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也有些教师原本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重蹈“方法”和“技巧”的覆辙,认为这样更有实效,于是学生在这些“方法”“技巧”的指导下,在无休止的语段训练中摸爬滚打。从如此令人苦不堪言的训练中,学生得到的是略有提高的分数,失去的却是阅读的兴趣。
表现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分相信“教”的作用,过分相信一些模式化教学,过分相信“课”在阅读能力提升及高尚世界观培养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需要多方面的活动来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目前我校初一、初二语文阅读课的基本形式是:一周一节阅读课,课上做读后笔记或摘抄。这种阅读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保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但学生还是处于漫无目的的状态,阅读水平没有得到真正提高。这种生硬枯燥的形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最终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使阅读课变成消遣的时间,与我们所提倡的高效率教学背道而驰。
表现在:第一,阅读教学中过分看重“本”的作用,在“本”上用时过多,许多教本在阅读设计上不够精练。第二,全然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阅读兴趣,过多地干预学生的阅读内容。90后学生的思想、兴趣与我们已有了很大区别。第三,过分看重名人名篇,忽视富于乡土气息和具有鲜活时代感的内容,忽视贴近学生心灵的作品。
根据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我认为应让阅读真正走向开放,让学生在开放的阅读中获得真知、真才和美德。
(1)教师应有民主平等观念。教师要视学生为一起探索真理的朋友,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会与教师交流得失、共享快乐,教师才会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这就促使教师去了解学生的最新阅读状况,了解学生的偶像追求。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争议和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时,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和更丰富的选择,以自己的感触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阅读中,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获得一些个人体验,对于这些学生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思想火花,教师应予以肯定,让他们形成个人见解,从而提高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从教师“教”为主走向学生“悟”为主。阅读一篇文章,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志去审视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创造新的形象,并产生体验感受的过程。但教师往往会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因此,我们除在求知欲望、阅读心理、知识背景等方面作必要引导外,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作品,真正实现让学生自己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3)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我们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提高阅读水平。因此,语文课应无条件地扩展和延伸,延伸到书报杂志、名篇名著,以培养语感、增加积累。结合课文有意识地开拓阅读教学的新空间,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应通过交流展示等形式把课外阅读转化为可控的高效的课内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人教版初中教材编有名著导读,课文后也附相关链接。我们以此为线索,使学生系统地涉猎中外名著,获得接触人类高端精神产品的愉悦。
(4)要从“技巧”“方法”走向人文。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阅读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如感知的整体性、情感性,认知的模糊性,特别是对人的高尚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和熏陶,它又具有潜在性,它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因此,语文阅读不能像数理化那样过分看重“技巧”“方法”,不应过分看重“强化训练”,而应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感情、人物的高尚情操、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神秘与伟大、人类不懈的探索精神等。从不断的阅读中形成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同时也逐步培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批判性和创造力。
语文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它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
(1)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以往,人们总以为名篇名段阅读是训练阅读的“妙方”,却忽略了学生生活的真实世界,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还需把“生活”这一活水引入阅读。
(2)语文阅读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想象训练。比如教《长江三峡》时,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领会长江一泻千里、万马奔腾的气势;教《雪》时,让学生描画“江南的雪景图”与“朔方的雪景图”。
(3)语文学习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家庭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上,要求家长做好督促、检查、签名工作,并反馈在学生特备的阅读登记本上,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为了让学生的阅读内容真正与时代生活相贴近,我们还要指导学生订阅一定数量的杂志报纸,并汇合成班级阅读窗,让全体学生共享。
开放的、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会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改变阅读形式,变单一的阅读模式为多样的阅览方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配备了丰富的阅读书籍以及良好的阅读场所,一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但仅靠一节阅读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有计划、有目的地抓好两个“阵地”。
(1)把课堂变成检验阅读成果的阵地。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乐于阅读、读有所成。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等能力,也可以开展读名著、赏名篇、背名句等丰富的读书活动来促使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组织“名著与我”的读书报告会;组织读报月活动;读后感作文赛等。
(2)把生活、社会变成阅读训练的阵地。语文是“大语文”,阅读理所当然是“大阅读”,社会即语文,生活即阅读,处处事事留心,则处处事事皆阅读。因此,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如组织学生到校阅览室,村(社区)阅览室及书店、图书馆;到风景名胜区、公园、名人寓居等地摘录名楹名联、名人小传及相关背景;观看电影、电视专题片、散文欣赏等节目,这些均可作为阅读训练的领域和途径。
参考资料:
1.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儿出版社。
2.刘正伟《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1期。
3.陈维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