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现状与走向*

2012-01-28 00:19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齐泽克克劳墨菲

李 明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后马克思主义是一些深受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双重影响的学者结合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变化,试图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等研究上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影响广泛的新兴且重要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可谓方兴未艾,适时梳理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把握其研究趋势,对准确而深入推动后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出版之后逐步兴起的,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传统左派学者对拉克劳与墨菲的批判与指责上。杰拉斯(Norman Geras)的《后马克思主义》(1987)、《空洞的非马克思主义: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实实在在的响应》(1988),密里班德(Ralph Miliband)的《英国新修正主义》(1985)、艾伦·伍德(Ellen Wood)的《退出阶级》(1986)等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重要的有关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该阶段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拉克劳与墨菲的理论,研究者的区域也主要集中在英国。从90年代开始。

随着拉克劳的《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的出版,西方思想界继而也对后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从原先的政治批判进入到学术研究层面,相当一部分学者主张要从学术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角度展开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英国著名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西姆(Stuart Sim)汇编的《后马克思主义:一个读本》(1998)、美国学者安娜·史密斯(Anna Marie Smith)的学术专著《拉克劳与墨菲:激进的民主想像》(1998)、丹麦学者托费因(Jacob Torfing)的学术著作《新话语理论: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1999)等是该时期形成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著作。该阶段研究的对象不再只限于拉克劳与墨菲的理论,已初步涉及到了齐泽克(Slavoj Zizek)、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人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了。例如,在《后马克思主义:一个读本》中,西姆就收录了2篇波德里亚和1篇德里达的论文。从研究者所处的地域来看,也并不只集中在英国了。从21世纪开始,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个高潮。标志性事件是2000年Verso出版社在伦敦为即将再版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举办了一场高级学术研讨会,霍尔(Stuart Hall)、弗雷泽(Nancy Fraser)等西方重要思想家出席了会议,引起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其中西姆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2000)、菲利普·戈德斯坦(Philip Goldstein)的《后马克思主义导论》(2005)、西蒙·托米(Simon Tormey)与汤申德(Jules Townshend)的《从批判理论到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家》(2006)、保罗·鲍曼(Paul Bauman)的《拉克劳、墨菲与后马克思主义》(2007)都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另外,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詹姆逊、伊格尔顿等西方著名学者也对后马克思主义展开了研究。

纵观当前国外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对后马克思主义范围的认定虽有分歧但也获得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即既反对将后马克思主义只认定为拉克劳与墨菲的理论,也反对无限扩大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基本上采用 “限定的后马克思主义观”,认为后马克思主义是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散发的激进力量在1968年日趋减弱之际,左翼学者或曾与左翼有过密切关联的学者探求解构总体性的另类解放和别样革命途径的理论尝试,并且后马克思主义总是与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人的马克思主义和福柯、利奥塔等人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存在密切的关联,戈德斯坦甚至认为“后马克思主义就是对阿尔都塞、福柯学说的重写或修改”。

其次,地域总体上呈现出了由“中心”向“边缘”发散的趋势。法国、德国、美国尤其是英国依然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但在比利时、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巴西,甚至包括亚洲的越南也都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

再次,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越来越丰富,研究呈现多元化格局。除了继续关注拉克劳与墨菲、鲍尔斯(Samuel Bowles)与金蒂斯(Herbert Gintis)等人政治理论外,赫斯特(Paul Hirst)与辛达斯(Barry Hindess)的经济理论、法国和德国的经济调节学派思想、后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后马克思主义宗教神学、后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分析学等都受到西方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

最后,对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日趋细化,专题研究开始形成。目前西方学术界已经跳出了对后马克思主义原初的宏观研究阶段,步入到进一步细化研究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那种对后马克思主义进行一般介绍与概略性述评式研究越来越少,即使是总论式的,如戈德斯坦的《后马克思主义导论》其研究的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较之20世纪80、90年代有了较大的提高。反之,问题式、专题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如后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问题、阶级问题、话语问题、霸权问题、民主问题、文化问题、新社会运动问题,当然也包括本文研究的意识形态问题等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英国学者豪沃斯(David Howarth)的《话语》(2001)、丹麦学者N.安德森(N.Anderson)的《话语分析策略》(2003)、保罗·鲍曼的《后马克思主义对抗文化研究》(2007)等开启了有关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文化理论等专题研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意识形态是后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近年来自然也受到了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关注。拉克劳就是其所执教的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意识形态与话语分析项目”(硕士点、博士点)的创始人与负责人,以他为首所形成的“埃塞克斯学派”就是以擅长意识形态而著称于西方学术界,当代西方部分著名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都是该学派中的成员,如豪沃斯、诺尔弗(Aletta J.Norval)等,他们都极其关注意识形态的研究了。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研究领域取得了受世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及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目前,在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专题研究上,西方学术界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理论成果。如诺尔弗的《我们用语词所做的事情:意识形态分析的当代探讨》(2000)、德国学者库克(Maeve Cooke)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合理性:对拉克劳意识形态的反思》(2008)等。另外,有关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理论、霸权理论、民主理论、阶级理论等也都与意识形态问题密切相关。由于意识形态一直是西方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领域,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 “革命、异化、阶级、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四大关键词。加之,拉克劳、墨菲、齐泽克、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意识形态思想资源。所以,当西方社会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逐步取得了性质、范围、主题等某些共识之后必将通过对部分重要性的专题的探讨来细化、深化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中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必将成为整个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尤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界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作为一个概念,后马克思主义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已有20余年了,但对其真正研究还是近几年才逐步兴起的。我国台湾地区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研究要早于大陆,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于1994年由台湾著名翻译家陈墇津翻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这比大陆地区早了近10年。纵观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二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意识的传入时期,这阶段大体从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该时期基本上是无意识地翻译了一些与后马克思主义有关一些论著。国内早期涉及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主要文献有载于《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7期的南斯拉夫学者S.朱罗维奇的《评〈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载于《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12期的日本学者山琦熏的《关于“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和载于《新视野》1999年第4期的詹宇国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访莱文教授》等。另外,1990年第3期《国外社会科学文摘》上刊发的日本学者石井洁的《社会主义战略与知识分子的作用》和1993年4月份发表在当时还是作为中央编译局内刊的《国外理论动态》上的《英国学者莱克拉奥谈后马克思主义与后共产主义》是我国大陆地区较早直接涉及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20世纪80、90年代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贝斯特与凯尔纳的《后现代理论》(1991)以及詹姆逊、德里达等人的系列著作的翻译出版直接酝酿了我国后来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奠定了最基本的文献基础。

第二个阶段有意识的文本传入、系统介绍与初步研究并存时期,这大体上是从90年代末至今。90年代初已有少数学者开始初步研究后马克思主义了,如童世骏在香港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发表了《“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市民社会》一文。1999年8月17日至22日在云南召开的“世纪之交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议,首次使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提到议事日程,成为我国学术界开始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促使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的事件是2002年12月13日由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联合召开的“后马克思思潮与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着重就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欧、美国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划界标准问题,以及“后马克思思潮”和“后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新范畴的合理性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200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三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单独设立有关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分论坛。2008年10月17日-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话与交流”国际研讨会,法国的雅克·比岱(Jacques Bidet)、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美国的凯尔纳(Douglas Kellner)等国际著名学者以及国内从事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部分中坚力量均参加了会议或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就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2003、2006、2008、2009年分别在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的第一、二、三、四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都对后马克思主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上述各类会议的召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起。

另外有意识翻译大量与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论著也是促使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关键所在。目前已出版的代表性论著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里面包括了拉米斯(C.Douglas Lummis)、德里达等人的著作,2004年出版了《詹姆逊文集》(1-4卷)等。近年来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其中就包括了波德里亚、齐泽克、德波(Guy Ernest Dobord)等人的一系列著作。近年来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了《齐泽克文集》,该文集涵盖了齐泽克大部分的重要著作,墨菲的《政治的回归》也于2001年翻译出版、2005年再版,2011年推出了西姆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鲍曼的《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史密斯的《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等后马克思主义系列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分别于2002、2004年翻译出版了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实在界的面庞》, 2005年出版了波德里亚的《生产之镜》,2007年推出周凡、李惠斌主编的《后马克思主义》和周凡主编的《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前者共收录21篇后马克思主义者及其相关学者的文章,后者共收录14篇国外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及相关学者的重要论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翻译出版了拉克劳与墨菲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2006年翻译出版社了拉克劳的《我们革命时代的新反思》等重要著作。上海人民出版2001年翻译出版了波德里亚的《物体系》,2007年翻译出版了齐泽克的《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商务印书馆2002年翻译出版了波德里亚的《完美罪行》,2003年翻译出版了鲍尔斯、金蒂斯的《民主与资本主义》等重要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翻译出版社了齐泽克的《伊拉克:借来的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推出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库”中包含了英国学者戈兰?瑟伯恩的《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等与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另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国外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陆续翻译发表了一系列后马克思主义者或国外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文章。

随着国内有关后马克思主义学术会议和大量论著的翻译发表,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升温。国内大陆学者出版的第一部后马克思主义概述性专著是曾枝盛2002年在台湾出版的《后马克思主义》,2010年周凡出版了《后马克思主义导论》、2011年卢春雷出版了《后马克思主义“非暴力革命”理论研究》、李明出版了《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等专著,这些著作进一步拓展了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广度与深度,特别是促发了后马克思主义专题性研究范式的兴起。国内从事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学者有张一兵、杨耕、曾枝盛、胡大平、孔明安、尹树广、周凡、付文忠、陈炳辉、汪行福、仰海峰、张秀琴、夏莹、张亮、孙亮、莫雷、王平、李明等人,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就研究的问题而言,主要集中在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界定、基本内容的划定(定义域、问题域)、理论特征、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与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之间关系等上,专题式的深入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由于国内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几乎是与其代表性著作的翻译出版同步进行的,部分研究者本身就是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文版的翻译者,所以,虽然国内自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的时间不长,但整体研究起点较高。不过,毕竟囿于时间、文本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来说,我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尚不深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在研究的过程中问题意识不突出,对其的批判一般浅尝辄止,不系统、不全面,同时也很少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产生学术上互动、思想上的交锋,应该说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我国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研究走向呈现出概念分析精细化、理论探讨专题化、思想批判系统化、视角呈现多元化、研究问题现实化等特征。

参考文献:

[1][英]拉克劳,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M].尹树广,鉴传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英]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英]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季广茂.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张一兵.后马克思思潮不是马克思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2).

[6]张一兵.不可能性:后马克思思潮的政治立场[J].求是学刊,2004,(1).

[7]张一兵.马克思发明了拉康的“症候”概念?——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解读[J].哲学研究,2004,(8).

[8]张一兵.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解读[J].河北学刊,2009,(2).

[9]杨耕.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J].哲学研究,2009,(9).

[10]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J].学术研究,2004,(7).

[11]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迷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

[12]胡大平.后马克思主义知识规划的由来和特征[J].人文杂志,2003,(3).

[13]胡大平.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性探讨[J].现代哲学,2004,(1).

[14]胡大平.走出“后马克思主义悖论”——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训及其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15]孔明安.论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基础——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剖析[J].哲学研究,2004,(7) .

[16]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5,(4).

[17]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理论规定[J].哲学动态,2004,(2).

[18]尹树广.解构、领导权与后马克思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4,(7).

[19]尹树广. 民主的伦理纽带——关于德里达两部政治哲学著作的尝试性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

[20]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J].现代哲学,2008,(6).

[21]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8,(3).

[22]王平.“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主义[J].学术月刊,2010,(3).

[23]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4]卢春雷.后马克思主义“非暴力革命”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5]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6]Philip Goldstein.Post-Marxist Theory:An Introduction, [M].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

[27]Stuart Sim.Post-Marxism:An Intelletual Histor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8]Stuart Sim.Post-Marxist:A Reader[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8.

[29]Simon Tormey,Jules Townshend.Key Thinkers from Critical to Post-Marxism[M]. Lo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2006.

[30]Ellen Wood.The Retreat From Clas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6.

[31]Mark Devenney.Ethics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Theory:Between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Marxism[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32]Paul Bowman.Post-Marxism Versus Cultural Studies[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7.

[33]Terrell Carver. The postmoderm Marx[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34]Anna Marie Smith. Laclau and Mouffe.The Radical Democratic imaginary[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35]Goran Therbom. From Marxism to Post-Marxism? [M].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2008.

猜你喜欢
齐泽克克劳墨菲
你找的是哪个墨菲
外星人咕咚
黎笑:用创新引领增长,用专注稳步前行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哪个墨菲
儿童绘画之父——齐泽克
“陶”气猪
论齐泽克的“死亡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