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贫穷的代际传递逐步显现。预防和解决跨代贫穷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也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高等院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保持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更是当代中国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作为共青团中央所属的唯一一所大学,其办学定位和特色鲜明的专业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在研究青少年问题、服务青少年发展方面负有特殊责任。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其未来能否过上正常生活,有赖于这个阶段是否有一个能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一直以来,我校十分注重青少年研究和青少年的发展,注意发挥本院青少年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积极参与预防和解决贫穷代际传递工作。近些年来,针对孤残儿童、流浪儿童、农民工子弟、“三失”青少年、有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或犯罪青少年群体,我院广泛开展了专业评估、服务提供、学术研究和政策倡导等工作。尤其是2008年由我院北京市生命教育基地牵头的“北京成长向导计划”,经过几年努力,已初见成效,对农民工子弟尽快融入城市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他们的资产建设产生有意义的影响效应。此外,我院还通过鼓励各专业师生参与服务社会,进一步强化了我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成长向导计划”与“防治跨代贫穷”这一课题的目标是一致的,未来我们在儿童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实务方面将会继续采取“整合力量,突出重点,贡献社会”的策略,集合校内各专业师生以及其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深化服务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我们将继续以设立在我校的北京市生命教育基地为服务平台,以“成长向导”服务为重点,建设一个大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机制,让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支持这一计划,进一步探索中国预防和解决跨代贫穷工作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