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到成处名自来——为纪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30年而作

2012-01-27 19:51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名刊刊物学报

陈 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9)

到2012年初,《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就满30周年了。学报编辑部希望我能为纪念学报创刊30周年写一篇文章,我不假思索,欣然允诺。这并不是因为我闲着无事可做,而是我觉得我有义务做这件事。一来,学报有恩于我,它是我发表习作的一块园地,是我在学术上成长的支持者与见证者。学报创刊的当年,就采用了我4篇文章。30年来我有三十余篇文章被采用,这不能不说是学报厚待我。30年来,学报对我不抛不弃,我也一直是学报忠实的撰稿人与支持者。二来,我有幸两度在学报主编的位置上工作,我为学报的成长付出过心血,吃过苦头,也经受了磨练、丰富了阅历,那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为纪念学报创刊30周年写点文字,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

学报在创刊当初,是一份连同封面、封底只有32页且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经过30个春秋的磨练,在一千六百余家学报中一跃成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入选教育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获得了“名刊”、青少年“名栏”,这是一件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我们学报能由丑小鸭变为白天鹅,其关键是由于它具有自己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和独有的风格。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学报找到这条路径,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有弯路,也有惨重的付出。即使是亲身经历者,不细心分析它的全过程,也是不能深刻领悟这一点的。

自《团校学报》一创刊,办刊人就希望自己的刊物在社会上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我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最初办刊的负责人是谁,更没有与他们交谈过这个问题,但当肖约之同志①肖约之是当时的校办主任,他可能是当时学报的负责人。得知《团校学报》的目录被一家专门的目录索引刊登时,他非常高兴,似乎学报的目录能被这份刊物刊登出来就是一件大喜过望的事情。他立即要我带他到图书馆去找那本目录索引。这种心情是天下的主编都会有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愿望。当我成为学报的主编的时候,头脑中所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也是如何能够使学报在学术界广为人知。但是如何才能使学报被学术界接纳、认同,当时我是不清楚的,我的前任和后来的几任主编对这个问题似乎也不是很清楚,大家都是在摸索、在探求如何才能把刊物办得比较出色。《团校学报》在创刊号的《致读者》中说:“《团校学报》的方针任务是: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帮助共青团干部提高理论、政策和业务水平,为做好团的工作提供思想武器;交流各级团委、团校培训干部的经验;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和探讨共青团工作和青年教育问题,以促进团干部队伍的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概括起来说,《团校学报》的特点是强调政治与思想教育方面的问题,对于繁荣学术的问题只字未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共青团的工作服务,为培养团干部服务,而不是从学术的角度研究青年问题。第一年发表的六十余篇文章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其中,属于政治范畴的文章有20篇,超过总篇数的33%;属于共青团工作的25篇,占41.7%;兼有思想教育与学术研究两重性质的文章有6篇,占不到10%;属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14篇,占23.3%。在后来的3年中,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文章和青少年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章逐年增加。以1985年为例,全年共发表文章80篇,学术文章有8篇,占总篇数的10%;属于青少年研究的文章大大小小有28篇,占总篇数的35%。十多年后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个苗头的逐渐发展,才成为影响学报未来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1985年年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宣告成立。随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成立,《团校学报》改名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对学报来讲是一个转折年,学报在这一年从内部刊物升格为正式出版物。它的定位也由于青年学研究的陡然兴起发生了变化,研究青年的文章比例加大,占全年发稿量的51.76%。这一年策划的“青年与青年工作”栏目,在每期都有,而且多数居首栏。这种编排表明,学报对青年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编者的重视。

1988年12月,我被调到科研处任副处长,主持科研处工作,兼任学报主编。对于当学报主编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因为我没有做过一天编辑,没有任何编刊物的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办刊物。我只有依靠几位编辑开展工作。到了1991年学报在注重学术气息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而在注重青少年问题研究方面,比起1987、1988年则有所不及。以1994年为例,4期共发表85篇文章,其中属于政治范畴的13篇,占总数的15.3%;共青团工作11篇,占13%;青少年问题研究11篇,占13%;文史哲、经济、法学、社会工作、文化、教育等学科的学术文章共41篇,占总篇数的48.3%;高校教学与工作9篇,占10.5%。青少年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章减少,表明编者对把握刊物“青少年研究”特色的意识还不是很自觉。

1994年前3期有“青少年研究”栏目,而且比较靠前,这是重视青少年问题的表现;第4期没有“青少年研究”栏目,但是其中的“新人新作”栏目所刊登的两篇文章是地地道道的青少年研究性质的文章。这一情况也表明,编者对青少年问题已有了认识但自觉性还不是很高。

1995年1月到1996年9月底,我回到科研处做处长,兼学报主编。1995年夏,我起草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意见”的第二条强调我校的科研工作“要突出我院的特点,侧重于对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青年工作的对策、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和促进团的工作,做出贡献”。我作为学报主编,当然要全力贯彻这一要求。1995、1996两年共出版8期,每期都有“青年研究”的栏目。那时要以青少年问题研究为本刊特色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1996年9月底,我又离开学报,被调到青少年工作系做主任。

1997年春的一天,我从《光明日报》上看到我们学报1996年(即1995年第4期和1996年第1、2、3期)被转载文章24篇,在全国一千六百多家综合性大学学报中,名列第41位。这则消息使我兴奋不已,因为这一年正好是我在做主编。我们的刊物只是96页的季刊,全年所刊登的文章也不超过80篇。在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被转载文章的名次居然能够排在这么靠前的位置上,我真有点不相信。我们的学校在全国的高校中是最小一类的高校了,其历史也只有11年。与众多的大学校相比,我们在人、财、物、经验诸多方面,都不占优势。具体到学报而言,当初只是个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经过15年的拼搏,在千余家综合大学学报中转载文章能占据第41的位置,摘转率达到30%,这是我从来就没有设想过的。

以上数字表明:第一,注重青少年问题研究为特色是我们学报的社会价值所在。第二,学报以注重青少年研究为特色对扩大我们学校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影响意义重大。第三,社会对我们学报以青少年问题研究为特色是肯定的,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学者也认定我们学报的主要职责应当是刊登青少年问题研究方面的优秀论文。十几年来我们对办刊特色的探讨,实际上只是我们办刊人的主观选择,并没有得到客观标准的认定。现在有了社会这个客观的裁判者对我们选择的判定。第四,我们的编辑是有水平的,他们能把好的稿件从大量来稿中筛选出来。

我虽已经离开学报,但学报的编辑队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表明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我相信他们每个人对十多年的曲折道路与十多年探索取得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忘记的。十多年的岁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说,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个数字中有快乐,有忧愁;有奋斗,有希望;有执著,也有过彷徨。灵魂经历的酸甜苦辣谁会忘记!

如果要把学报30年的历程分为两段,我以为前15年主要做了一件事,即寻求正确的办刊道路,也就是揣摸我们学报的特色应当是什么。后15年是在明确了特色之后,进入具体把握特色、精心雕琢、开拓创新、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的阶段。

到了1996年,学报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自此之后,学报越办越好,获得的荣誉称号也越来越多。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我们学报的摘转名次一直都居于高位。我统计了1996年到2010年我们学报的摘转的情况,15年平均排名在第25位。这15年共转载文章441篇,其中青少年问题研究225篇,占总数的51%;其他学科的文章共216篇,占总数的49%。青少年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章对学报成名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1998年以来学报一直被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1999年起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学报”、2001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入为“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青少年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名栏”、2005年荣获“全国社科学报青年类特别奖”、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11年晋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名刊”。目前全国文科学报入选“名刊”的共有31家,这31家大都是名校的学报,而我们这样的小学校获得这样的殊荣实属不易。这也是我们学报创刊以来获得的最高政府奖项。岁末年初,学院为学报编辑部颁发了2011年校长特别奖。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刊物了。

在这许许多多的荣誉背后,起着支撑作用的,是日夜为学报操劳的学报的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翻开近十五年的学报看一看,从主题策划、栏目设计、组稿约稿、文章选用、版式编排,制版校对、封面设计等,真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一年更比一年强。然而,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做主编时,学报编辑部就只有3名专职编辑,那时是双月刊,每期只有48页。之后为了加大信息量,3次扩版至今稳定在大16开142页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变化,即自1997年之后,随着学报摘转名次的提高,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期刊,校内外来稿的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了。版面在成倍地增加,阅稿量在成倍地增加,与作者的联系在成倍地增加,与校外同行的联系、与新闻出版部门的联系在增加;新闻出版部门的各种规章制度越来越严格,编校规范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组织和需要参加的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可是编辑部一直到2008年包括执行主编在内,仍然只有3名专职编辑。他们劳动量的增加、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的艰辛,我是十分清楚的。

刊物编辑工作是一种很特殊的工作,没有亲自从事过这一工作的人,是很难体会到他们的难处的。我举我自己给学报编辑们带来的一件麻烦事。2005年春夏之交我写了一篇名为《论事业道德》的文章,我把文章寄给一家专门刊登伦理学研究的专业杂志。文章寄出一年半了,可是没有任何回音,我就把稿子投给我们的学报。在三四个月之后,学报让我校对二校小样。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在我把校对过的小样交回编辑部的第二天,收到湖南师大学报寄来的刊登了这篇文章的样本。我也不知道文章是怎样从我投寄的杂志转到湖南师大学报的。我立即到学报编辑部去撤稿子,而撤去一篇12,000余字的稿子,就会给编辑部带来一系列的麻烦。编辑们就需要重新调整栏目、补稿、重新编辑加工、送审、调整等一系列流程。一般人不会想到,一篇稿子的变动,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这是局外人绝对想不到的。这种事情出现在一个作者身上可能是偶然,但对于编辑部来说,由于种种原因需要撤换稿子的事情,是经常有的事。

至于学报编辑部在近几年来(至少是从2003年以来)为了争取进入教育部“名栏”、“名刊”,为了通过“名栏”、“名刊”扩大学报、进而扩大学校的影响,所做的多方面的努力,我没有亲身经历,说不到点子上。但是,我知道这两项工作的难度,不在1997年接受教育部的合格验收与2004年的优秀评估的难度之下。因为这是从一千六百多家高校学报中选拔,而我们是进入31家①参见《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在2011年7月4日“名刊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名刊”。当年,在我校参加教育部的合格验收时的半年多之前,学校把我调到青少年工作系作主任。别人说,这是受到领导的重视,而我的感觉却是上了火焰山。那个压力、那个劳累,是难以形容的。那年春季的一天,我的头无端地疼痛,似乎头都裂开了。到医务室一查,血压的高压是187mmHg,低压是115mmHg。合格验收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记就是增添了高血压病。学报的同志们是否也因为争取“名栏”、“名刊”而患了高血压我不知道。但是,这番努力绝对不会比合格验收轻松。我们的学报能办到今天这个份儿上,功劳首先应当记在学报全体工作人员头上。有道是:

欲求人知胎中带, 摘转名次传信息,

不得路径十余载。 青少才是特色牌。

偶有红杏越出墙, 劳神费力又十五,

引得众家争相摘。 功到成处名自来。

从大处说,学报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绩,是学院党委领导有方。一个刊物办的如何,最重要的是看领导的态度如何。我们学报有幸被学院领导重视。多年来,不管主编换了又换,但学院始终成为学报的靠山。在申请教育部“名栏”、“名刊”过程中,由学校组织召开了各种会议,研究学报的发展,对学报提出新的要求。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报把脉,听取他们的意见。30年来,先后有5位校级领导兼任过学报的主编,学校对学报的重视可见一斑。从学报自身说,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

其一,学报有一支稳定、有经验、有水平、认真负责的编辑骨干队伍。我们的学报在30年的历程中,主编变换过12次。频繁变换主编对办好刊物显然是不利的。以我为例,我两次做主编,实际编刊只有13期。在编辑刊物方面的经验,远不及普通编辑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刊物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主要的原因是十多年来、甚至是二十多年来,我们学报的编辑骨干队伍是稳定、有经验、有水平、认真负责的。对于一个学术刊物来说,主编、副主编固然重要,但是一般说来,主编不可能去亲自审阅所有的来稿。所以送到二审、三审手中的稿件的质量如何,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所刊登的文章的基本面貌,是由初审决定的。我们现有的5名专职编辑中,有两位在编辑部工作都在20年以上,一位也超过了15年的编龄。他们对我们学报的性质、职能、特色有深刻的认识,对自己负责审阅的学科的学术问题、研究动态、甚至对学术领军人物和那些经常投稿的作者都会比较熟悉。所以初审送上来的稿子基础是好的。我们学报的摘转名次比较高与编辑队伍的稳定、有经验、有学术识别能力分不开。

其二,在主编是兼职的情况下,设立一名执行主编。我们的学报长期以来隶属于科研处,学报的主编不是一名校级领导兼任,就是由科研处长兼任。兼任就是难以全力以赴。在这种情况下,设立了执行主编。执行主编在整个编务方面代行主编的职权。疑难问题、重大问题与主编通气、商议。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刊物的质量。执行主编最初叫常务副主编,现任主编周晓燕教授自1997年起,就任常务副主编。她是由普通编辑做起,经过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主编,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过来的。在做执行主编的工作期间,她仍然承担一定的初审工作,对工作可谓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与不同性格的上下级合作共事。说她是“含辛只为尽本分,争名亦非替己谋”是不过分的。

其三,从主编到编辑都学有专长,有较好的学术素养,可以说是典型的学者办刊。在学报工作过的十多位主编、副主编几乎都是来自教学部门的教授、副教授;几位老编辑也有自己的学术专长。他们对刊物的学术含量比较重视,与学术界有较多的联系,学术视野比较开阔,对学报举办学术活动比较热心,策划选题比较在行。这些长处都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学术品质。

其四,在主编与副主编中,总有一位是热心于青少年问题的。分析30年来不同阶段主编与副主编的学术背景,大体上是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位热衷于青少年问题的人参与编辑的领导工作,这也可以算作一条经验。我们学报的特色是关注对青少年问题的研究,如果学报的主编、副主编两个人对青少年问题的研究都不以为然,那么这个特色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始终。

其五,主动与学报界和新闻出版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我们的学校在高校中是一个很小的学校,学报自然也不会被别人所高看,这就很容易使我们处于信息较为封闭的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长期以来,学报主动与学报界、学术界和新闻出版界加强联系,既是为了向别人学习,也是为了让别人了解我们。

以上林林总总,概括起来讲,我以为学报的路径对我校的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意义。所谓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就是说有些学科是可以效仿学报走特色之路的。这是因为青少年问题研究、特别是青年问题不是一个、两个学科所能研究透彻的。可以说,在青年问题研究中包含着一群学科的问题。也可以说有一群学科可以在青少年问题上大显身手。现在的问题是其他学科放不下身段,瞧不起青少年问题。在我看来,这种瞧不起实际上是目光短浅。如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若干个、甚至更多的学科都能围绕青少年问题做文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距离实现研究教学型的目标就不远了。到了那个时候,博士点就会不请自来。

猜你喜欢
名刊刊物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名刊荟萃,为你甄选
刊物贺词
致敬学报40年
系列刊物介绍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