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启洲
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马铃薯田间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2011年田间定点调查,马铃薯黑痣病病株率达28.5%,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大田普查,重病田病株率达35%以上。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寄主广泛,常年寄主作物为茄科、豆科等多种作物。据田间观察,马铃薯立枯丝核菌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时,种芽在未出土时腐烂,形成芽腐,导致田间缺苗;出土后染病,开始时下部叶片发黄,茎基部产生褐色凹陷斑,直径1~5cm,病斑及其周围常覆有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上生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菌核,发病轻的植株症状不太明显,重病株可形成整株立枯或从顶部萎蔫,或叶片出现卷曲状,少数出现失水状萎蔫,并渐渐枯死。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类。病菌菌丝发达粗壮,多分枝,分枝处多近于直角,分枝基部缢缩明显,且近分枝处常具分隔。菌丝初无色、老熟后渐变褐色,细胞变粗短。菌丝大量扭结形成菌核。菌核初期淡褐色,后变深褐色至黑褐色,圆球形或不规整形,大小1~5m m,初生菌丝无色,直径4.98~8.71μ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多缢缩,并具1~2个隔膜,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变粗短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大小 0.5~5.0m m,菌丝生长最低温度4℃,最高32~33℃,最适23℃,34℃停止生长,菌核形成适温23~28℃。
马铃薯黑痣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核在病薯块上或残落于土壤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又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3℃,田间发病程度与春寒及潮湿条件密切相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的情况下发病较重;如播种病薯或是在病土中播种,病菌一般经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芽,导致发病,造成芽腐或形成病苗;在生产过程中,病菌可经风雨、灌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传播为害,严重时可成片发病。病菌上下扩展造成地上部植株萎蔫或地下薯块带菌,在生长后期,产生菌核进行越冬。病菌喜温暖潮湿的条件,土壤温度23℃左右、潮湿条件下,病菌易侵染、扩展蔓延,发病严重;后期菌核萌发需23~28℃的较高温度,在春寒、高湿条件下易于发病;春季播种早、土温较低时发病重;低洼积水地不易提高地温,易于诱发病害;病区或连作地块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田间病薯菌源足。
4.1 选用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采用无病种薯播种;同时,可因地制宜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和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通过品种自身抗性来降低发病率。当地马铃薯抗性表现较强的品种有中薯3号、陇薯3号、陇薯4号、津研4号脱毒马铃薯。
4.2 加强栽培管理 ①适期播种。保护地栽培一般在2月底3月初播种,露地种植宜在3月底4月初。在发病重的地区,注意适期迟播,防止地温过低诱发病害。
②合理密植。保护地每667m2栽培4000株左右,露地每667m2栽培4600株左右,注意通风透光,低洼地应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做到雨过田干,同时,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病株、病薯带出田块进行深埋。
③科学轮作。提倡与水稻、玉米等禾本科非寄主植物实行2~3a(年)以上轮作,不能轮作的重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清理田间菌源,以减少该病发生。
4.3 化学药剂防治 ①种薯消毒。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薯10m i n(分)处理。
②茎叶喷雾。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2%恶·甲(克枯星)水剂3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③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0.5~1.5g浸渍土壤或干混土壤对防治立枯丝核菌效果很好,农药使用要严格按照配比浓度使用,而且要确保安全间隔期,一般在采收前7~10d(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