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 强化建管 实现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

2012-01-27 03:12湖北省水利厅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丹江口水利厅库区

湖北省水利厅

(湖北武汉430071)

1 一期工程建设成效

湖北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一期工程共涉及丹江口、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和武当山特区等7 个县(市、区)。自2007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水利部、长江委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们抢抓项目建设机遇,以“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为目标,始终坚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治理思路,奋力开展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取得了预期成效。

1.1 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湖北省一期工程包含46 个项目区、234 条小流域。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0.4 亿元,占计划的100%,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 638 km2,占批复任务的100%。其中,坡改粮梯5 505 hm2,坡改果梯4 859 hm2,建蓄水池2 719 口、排灌沟渠2 213 km、沉沙池3 116 个、田间道路731 km、谷坊489 座、拦沙坝100 座,退耕还生态林29 713 hm2,退耕还经济林38 647 hm2,荒山造生态林35 073 hm2,退耕还草320 hm2,种植等高植物篱22 893 hm2,整治河堤40 km,新建河堤130 km,整治塘堰278 口,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26 816 hm2,建省柴灶2 934 个、沼气池3 817 个、封禁标志牌1 701 个、网围栏283 km,完成疏林补植3 198.43万株,落实管护人员1 471 人。

1.2 水土保持工程效益显著

一是打造“粮仓”工程,粮食安全保障有力。项目实施以基本农田为突破口,坚持规模治理、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共完成石坎坡改粮梯5 505 hm2。库区粮食总产量由原来的28 916 万kg 增加到30 200 万kg,年增产粮食近1 300 万kg,有效保障了项目区群众和后靠移民口粮问题。郧西县香口小流域华家坡通过连续治理完成坡改梯42.3 hm2,年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250 kg 增加到治理后的320 kg。

二是打造“钱袋”工程,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各项目县(市、区)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向山林资源要效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成、壮大了柑橘、茶叶、香椿、核桃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新建经果林38 647 hm2,为库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据测算,各类果品盛产期后年产量将增加2.2 亿kg,茶叶每年增加70 万kg,将给库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竹山县擂鼓镇田家河小流域133 hm2坡耕地采取金银花套种木瓜模式,产值达32 850 元/hm2,年均净收益20 850元/hm2,年增收277.3 万元,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出路。

三是打造“着装”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湖北省“丹治”一期工程共新造生态、经果林103 433 hm2,种草320 hm2,实施封禁治理326 816 hm2,为昔日荒山坡地披上了绿装。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了10 百分点以上,年平均侵蚀模数由4 454 t/km2下降到3 368 t/km2,年拦蓄泥沙量2 266 万t,年拦蓄径流量1.9 亿m3,有效地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是打造“保安”工程,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兴修旱地蓄水池(窖)2 719 口,整修塘堰278 口、排灌沟渠2 213 km、河堤170 km,新建谷坊489 座、拦沙坝100 座,增加蓄水1.9 亿m3。这些工程为群众排涝抗旱、减灾保收打下了基础,有效保护了坡下基本农田和村镇设施,也保障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主要做法

为确保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改善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项目责任落实、前期工作、工程建管和项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保证了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

2.1 狠抓组织领导,落实建管责任

坚持把库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作为“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的政治任务,作为保证库区群众平稳致富的民生大事来抓,自上而下建立健全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体系。

一是及时建立省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按照部际联席会议要求,我省及时建立了由省发改委、省南水北调办、省水利厅等多个部门组成的省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和协调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工作,交流和通报工程建设管理情况,研究和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召开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专题研究。为及时通报我省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工作,解决有关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省政府主持召开了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全体会议,就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专题会商,要求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切实做好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工程计划安排与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各项目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县(市、区)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和检查落实。郧西县项目所在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工作专班;郧县县政府与相关乡镇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四是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工作机构。各项目县(市、区)均成立了水土保持局,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充实了专业技术队伍,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和人员支撑。

2.2 狠抓前期工作,打好建设基础

为争取主动,保证质量,我们对项目设计要求、设计思路和设计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保证了前期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在规划设计前,做到及早布置。针对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实际,湖北省水利厅及时召开有关项目前期工作座谈会,统一了思想和技术标准,明确了任务和要求。

二是在规划设计中,做到科学合理。紧扣项目规划确立的“双赢”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集治山、治水、治污、治穷为一体,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科学配置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突出生态缓冲、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三道防线,确保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如丹江口市胡家山小流域的规划设计,就贯彻了“三道防线、五级防护”的治理思路,实施效果明显。

三是在设计质量上,做到高质量、严要求。各项目县(市、区)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可研与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确保项目设计的高质量。同时,在设计阶段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的统筹考虑,用设计统筹项目,用项目整合资金,产生放大效应。如郧县在设计中将坡改粮梯与国土部门的土地整治结合起来,坡改果梯、经果林等措施与农、林部门的木瓜、柑橘、桑蚕等产业结合起来,农村环境整治与能源部门的沼气池、省柴灶建设结合起来,深受干部群众欢迎。

2.3 狠抓建设管理,确保进度和质量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坚持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管理。

一是加强督促指导。充分发挥厅际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项目建设情况,适时组织专门人员对项目县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省水利厅作为主管部门,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督导、会议协商等形式,及时开展对项目建设的检查指导,促进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狠抓建章立制。省里制定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各项目县(市、区)依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合下发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使项目建设管理有章可循。

三是严格“四制”管理。各项目县(市、区)严格按照“四制”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均明确由水利水保局作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对单个合同在200 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和种苗等重要材料估算价格在100 万元以上的采购均实行了招标,对单个合同在200 万元以下的施工采用邀标或议标的方式落实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监理程序对工程建设进行了全程监理。郧西县在推行监理制的同时,探索创新了“五个一”的质量监管体系,即每个施工标段明确一名乡镇责任领导、一名监理员、一名技术员、一名村干部和一名群众质量监督员,全程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竹溪县为加强质量监督,除专职技术人员外,还聘请流域内村民作为监督检察员,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施工方法、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严格实行公示制,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透明度。

2.4 狠抓监督整改,确保“三个安全”

为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水利厅狠抓了项目的监督整改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工程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10年1月,省水利厅将工程建设纳入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象,组织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丹江口等6个项目县(市)的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就发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印发了专项治理通知,要求各项目县(市、区)整改落实。

二是进行专项稽察。2010年底,省厅水利工程稽察办公室派出稽察组,对郧县、郧西两县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稽察,及时发现并指出了项目前期设计、建设管理、计划执行、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此专门召开了有各项目县(市、区)分管领导和水利局局长、项目主管人员参加的督办座谈会,通报了情况,要求各项目县(市、区)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落实。

三是有针对性地举办管理培训。针对工程检查督办和年度验收发现的薄弱环节,省水利厅有针对性地举办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培训班,对各项目县项目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编印水土保持工程会计操作手册,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财务管理。

四是严格实行“三专一封闭”的管理制度。各项目县都结合实际制定了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在拨款和收款过程中,分清资金来源、款项性质,做到专人、专户、专账、封闭运行,确保了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有效使用。通过督办整改,工程建设管理逐步规范,保证了“三个安全”的实现。

2.5 狠抓验收管护,确保长期受益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监测评价,科学评估工程建设效益。省水利厅明确由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具体负责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指导工作,由各项目县(市、区)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对项目开展监测。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完成45 个项目区14 条小流域70 个简易径流小区的建设,对135 个样方进行了调查,按照要求完成了项目监测报告。

二是及时开展检查验收。依据《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水利厅与省发改委联合开展了项目年度检查验收,要求各项目县(市、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水利厅还及时组织进行“回头看”,核实整改情况,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继续督促使其整改到位。

三是积极落实建后管护责任。为确保工程效益持续发挥,各项目县将工程的后期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环节常抓不懈。竹溪县积极引导开展建后管理工作,变以往被动管理为提前主动介入管理,对战线较长的灌溉渠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流域内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与其签订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工程后期管理合同,所在乡镇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管理经费补助承包人进行工程管理。竹山县在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把工程移交给项目所在乡镇,由乡镇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书,确保效益长久发挥。丹江口市将已竣工工程交付乡、镇、村组或农户使用,并建立管护档案,明确管护责任。

2.6 狠抓总结宣传,扩大项目影响

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我们坚持“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项目宣传,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借水利部组织国家主流新闻媒体到湖北省采访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的契机,我们邀请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湖北日报》等省内新闻媒体对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综合治理的成效及经验以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等进行了宣传报道,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的启动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人民长江报》记者深入到房县、郧县、郧西、丹江口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先后在《人民长江报》、中国水利网、新华网、新浪、网易、搜狐等媒体上刊登了《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水保工程初见成效》、《构筑生态屏障呵护绿色水源》、《治山、治水、治穷》等新闻报道,及时宣传了工程实施成效。此外还组织在《今日湖北》、《中国水土保持》等杂志上刊发了有关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的文章,扩大项目影响。

二是通过宣传标牌等形式开展宣传。各项目县(市、区)在项目区醒目位置都设置了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的固定宣传标牌,为项目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是通过编印画册,直观反映治理成效。2011年,为宣传湖北省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水利厅与十堰市水利水电局共同编印了《画说水保》画册,用工程照片真实反映了项目实施以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丹江口水利厅库区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省水利厅召开2022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议等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浅析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畅游水都 丹江口
舌尖上的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