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平
(山西省昔阳县人民医院,045300)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等炎症性病变,常引起烧心、泛酸、胸骨后疼痛或吞咽困难等症状,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12%[1]。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缠绵,治疗棘手,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复发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兹就其论治思路作一浅析。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基础是脾胃失和,气机上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病机理在于抗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增强所致,主要由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排空迟缓等食管胃动力异常引起。中医学属“吞酸”、“食管瘅”、“噎嗝”、“胃痛”等范畴,其中“食管瘅”这个病名基本上反映了该病的临床特点。就脏腑而言,本病与肝、脾、肺有关,虽病位在食管,然其根本发病基础在中焦脾胃。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胃主降,升降相因,气机调畅,则胃食管动力正常。诚如叶天士所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一旦饮食失节,饥饱无度,损伤脾胃;或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犯脾胃;或肺失肃降,痰随气逆,影响脾胃,皆可使脾胃升降失和,气机凝滞,脾气不升,气血生化乏源,则管约无力,造成食道下括约肌松弛,胃气不降,气逆于上,则胃排空迟缓,二者相互作用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嗳气、反食、嘈杂等症相继而生。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关键是热痰酸瘀,阻络伤膜。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在于胃酸、胃蛋白酶损伤食管黏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改变,严重者整个上皮层均可脱落,黏膜糜烂后可发生纤维化。中医学认为,胃者五脏之本,胃气的和降通顺、胃酸的正常分泌与五脏密切相关,而又以肝脾肺为主。脾胃互为表里,主气机升降;肺主宣发肃降,协助脾胃升降;肝主疏泄,调控胃酸分泌。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脾失健运,内生痰湿;肺失宣降,津聚为痰,痰热之邪横逆犯胃,致胃酸分泌增多,随胃气上逆侵及食管,阻塞脉络,损伤黏膜,血瘀肉腐,则胸骨后疼痛、烧心、泛酸诸症油然而生。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大法是和胃降逆,清热制酸。现代医学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多从改善胃动力和抗胃酸分泌着手,但效果尚不统一。由上论及,胃气上逆、热瘀酸返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共同病机,因而对该病的治疗思路当双管齐下,既要针对发病基础,又要顾及其病理关键,以和胃降逆、清热制酸之法贯穿治疗始终。和胃降逆多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厚朴、香附、香橼、佛手等,清热制酸多选用黄连、蒲公英、瓜蒌、瓦楞子、海螵蛸、芦根等,并酌情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等化痰之品和丹参、蒲黄、五灵脂等化瘀之品。
笔者依据此治疗大法,拟四合抑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该方由旋复代赭汤、左金丸、小陷胸汤和乌贝散化裁而成,药物组成为:旋覆花、代赭石、半夏、枳实、蒲公英、黄连、吴茱萸、厚朴、瓜蒌、三七、海螵蛸、浙贝母等。方中旋覆花、代赭石降气消痰,重镇降逆;枳实、厚朴和胃理气;半夏、瓜蒌宽胸化痰;黄连、蒲公英既能清泻肝火,又可清泻胃热,少佐辛热之吴茱萸疏肝理气解郁,佐制黄连之寒;三七活血敛疮生肌;海螵蛸、浙贝母制酸和胃止痛。诸药合用,辛开苦降,清温并用,肝胃同治,气血兼顾,泻火而不凉致遏,降逆而不致火郁,相辅相成,共奏和胃降逆、清热制酸、敛疮生肌、通络止痛之功,使清可升,浊可降,火可清,瘀可化,烧心、嗳气、反胃、疼痛诸症可除,食管反流可制。据现代药理研究,其作用机理在于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改善食管内pH值,促进食管蠕动,减少食管反流次数,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排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反应,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等[2,3]。
[1]唐丽明,魏爱勤,曹丽霞,等.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江苏中医药,2009,41(2):78.
[2]庞崇祥,李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10,32(5):709.
[3]侯延平,钟文英,郭玉青,等.疏肝健脾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