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2018-01-13 11:49陈长林彭志谋王云亮邓杨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胃气学说

陈长林 彭志谋 王云亮 邓杨春

1.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人民医院 深圳 518000 2.中华中医药学会

胃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产生经过了漫长时期,且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概念。在胃气学说的早期,还存在着谷气的提法,这种提法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胃气学说的代名词,但是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兹对胃气学说论述于下。

1 胃气学说的草创

史集资料中,对谷气的描述最早出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淳于意描述治病的过程中,“阳虚侯相赵章病,召臣意……后十日乃死,所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中藏实故过期。师言曰‘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1]。谷气是胃气学说的一个重要表现,包括后期张守节等在注解《史记》的过程中,也沿用了相关的说法。其后的经典中,《伤寒论》还多次提到谷气。如“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这里的谷气与平时认为的胃气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素问》则提到谷气的地方非常少,且与胃气也有很大的差别。

可以说,这个时候谷气的提出只是胃气学说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完善,只是判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标准,还没有成为断定生死的金标准。

2 胃气学说的形成

2.1 《黄帝内经》中的胃气理论 在《素问》中,谷气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此三处出现谷气这个名词都是本意,没有衍生义。

《灵枢》中,谷气有了相对较深的含义,谷气有类似胃气的含义,如“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胃气学说的胃气,很多时候可以置换《灵枢》中所谓的谷气。

《素问》中胃气学说有了新的扩展,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是判断脉是否正常。《黄帝内经·平人气象论》“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第二是判断真脏脉的依据。《黄帝内经·玉机真藏论》“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

第三是表达脾胃之气。如“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

第四是表达胃气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比如“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2.2 《难经》中的胃气学说 在《难经》中,谷气学说并未出现,而胃气学说主要用来说明脉象的情况,“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夏脉钩,反者为病”“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毛,反者为病”“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冬脉石,反者为病”“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气曰死。冬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变病,死生之要会也”。《难经》胃气学说的要点就两个,一是胃气是病与不病的区别点,二是胃气是死生的界限。

2.3 《伤寒论》中的胃气与谷气学说 到了东汉末年,胃气学说得到了很好的扩展。在《伤寒论》中,既有谷气学说也有胃气学说,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比如《伤寒论·平脉法第二》记载“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伤寒论·太阳病篇》记载“大便硬,小便数而反不数,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这里的谷气可当阳气理解,阳气虚则四肢寒凉。而“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这里的谷气则可以当成卫气来理解,因为谷气具备一定的驱邪的作用。“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这里的谷气则又是最初的水谷精微的意思。

而胃气学说则更加抽象一些。胃气可以当成判断脉象的基础,比如“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胃气也可以当成疾病转归的重要依据,“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胃气也是判断生死的金标准,比如“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胃气更是治疗疾病时要考虑的用药依据,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可以说,胃气学说是在谷气学说的基础上升华、扩展而来,其中胃气学说在脉象判断、疾病转归、用药指南、死生界限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总之,胃气学说经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其为后世运用胃气学说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

3 胃气学说的运用及现代意义

3.1 胃气学说与谷气学说 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谷气与胃气并不能等同,两者之间不仅有很大的内涵差别,而且胃气是绝对的,只要有胃气、胃气强就是好的,而谷气则是相对的,并不是谷气越旺越好。《初学记》卷二七引晋·杨泉《物理论》:“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2]所以谷气必须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过旺对人来说是伤害,过弱对人来说也不合适。在现实生活中,谷气相对性尤其重要。对于物质营养丰富的现代生活来说,谷气太旺便会形成很多营养过剩的疾病,比如肥胖、三高等问题。但是胃气却没有这个弊端,所以必须严格地辨别胃气学说与谷气学说的差别,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地运用中医学相关理论指导实践。

3.2 胃气学说的运用及现代意义 有专家指出,“胃气学说是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奠定于《脾胃论》”[3],胃气学说的内容不仅是纯粹的脾胃,还涉及其余脏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有多重表现,所以《脾胃论》所论的脾胃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肝胆脾胃等多脏腑。而现代学者马居里[4]将胃气内涵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诠释,一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以脾胃为核心的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概括,三是指胃的生理特性,四是指脉的柔和之象,五是指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胃气学说的主要运用及现代意义则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胃气是舌苔正常的根本原因。《温热经纬》曰:“舌本通心脾之气血,心主营,营热故舌绛也。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也。然无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胃中之生气也。若光滑如镜,则胃无生发之气,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胃有生气而邪入之,其苔即长浓,如草根之得秽浊而长发也。”[5]认为舌苔是胃气的表现。张克勤[6]观察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T型管引流术后、胆汁外引流切除与胆管手法形成十二指肠瘘病人共计40例,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24、48小时后舌苔变化来验证消化道某些手术对“胃气”的影响,结果证明:①胃大部切除与全部切除对舌苔影响不大,说明祖国医学的胃气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胃有区别;②胆、胰液的大量丢失出现镜面舌、光剥苔,符合中医“胃气损伤”之说,说明现代医学消化酶、胆液、胰液与祖国医学胃气有无和盛衰有密切关系。因而初步认为,胃气的实质与胆液、胰液、消化酶的分泌、丢失以及消化功能有关,与解剖学胃关系较小,胃与胃气是两种概念。

二是胃气是脉象正常的根本保障,也是判断疾病转归的依据。王东生[7]《四季脉象胃气变化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通过外周阻力系数(He/Hb)、心肌收缩系数(Tab/Tag)﹑心搏输出系数([Tae—Tab〕/Tag)、平均灌流系数(1/2[Hb+Hd〕/Tae)及脉图变化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春胃弦,夏胃钩,秋胃毛,冬胃石”展开了研究,并从四季胃脉之变化,分析中医学脉象“胃气”之实质,认为是与血液流动有关的多种物理现象的综合表述。从血流动力学观点看,包括了血液的流量、能量与外周阻力,但突出表现在血流能量上:在供血量与需血量之间平衡就是“有胃气”的平脉,在一定范围内的失去平衡是“胃少”的病脉,出现严重供血不足无法维持生命活动的属“无胃气”的死脉。

三是胃气是人体气机的根本保障。李东垣所谓“脾胃内伤则百病从生”,很多疾病的发生都可以归结为胃气衰弱。刘力红[8]指出,如果胃气不和(中焦不开),很多时候治疗疾病即使用对药,也无效果。所以在很多时候治疗疾病必须先开中焦,保障胃气,然后根据情况治疗五脏之疾。在治疗疑难杂症的时候,先用调中焦的方法调理,然后对症下药,往往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

另外,王德山[9]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由化疗药物所诱发的呕吐猫的血清、脑脊髓液、胃肠及脑组织中5-HT及5-HIAA含量改变,实验中发现,顺铂化疗后呕吐反应明显,猫的血、脑脊液、脑组织、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HT及5-HIAA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可以认为中医学所论及的“胃气上逆”,其现代医学病理学改变之一是血、脑脊液、脑组织、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HT、5-HIAA的含量明显升高。

4 结语

胃气学说自提出到形成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先秦的概念模糊,到《内经》《难经》的具体而微,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胃气学说在疾病的诊断(舌苔、脉象)、治疗(顾护胃气、存津液、调气机)、预后(疾病的转归、死脉的判断)中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李东垣将胃气理论与五脏六腑阴阳变化相结合,扩展成为《脾胃论》,不仅在辨治内伤、外感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对于现代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内伤疾病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胃气理论亦有新的进展,但是胃气理论的基本要义及在临床中的主要运用并未发生大的改变。胃气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应加以发扬、挖掘,以期在疑难杂病、癌症、绝症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胃气学说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胃气足 活百岁(上)
浅谈胃气的升降理论与临床运用❋
胃气足,活百岁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
香砂消胀汤治疗胃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