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议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鼻后滴流综合征,也叫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过去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患者主诉有咽部的分泌物滴流感和经常需要清喉[1]。鼻后滴流综合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和工作, 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决不能忽视鼻后滴流综合征病因病机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综述。
鼻后滴流综合征,或者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均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无记载,属中医学“久咳”、“久嗽”、“顽固性咳嗽”等范畴[2]。迄今为止,祖国医学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认识。从发病学来分析,鼻为肺窍,肺主卫外,肺气亏虚,易遭外邪侵袭,出现鼻窍不利,《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肺……在变动为咳”;《景岳全书•咳嗽》认为:“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内经•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风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咳之,则为肺咳。”而近代一些文献[3]认为咳嗽的基本病机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气机紊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
史锁芳[4]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明显的病位(鼻、咽喉)特征,虽有鼻源性、咽喉源性等不同病因,却也有风痰留伏、咽喉不利、肺气上逆的共性病机,并认为疏风宣肺、化痰利咽是其基本治法。喻宁芬等[5]对135例诊断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对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最常见的三个病因是慢性鼻炎、鼻窦炎及变应性鼻炎,咳嗽是其主要症状,通过详细询问咳嗽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检查鼻咽部,97.78%都能明确诊断,经特异积极治疗,绝大部分疗效好。苏超云[6]调查分析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结果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而鼻-鼻窦症状不典型,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并认为积极治疗鼻、鼻咽、鼻窦疾病,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积极意义。潘文超等[7]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观察,结果表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为:风痰恋肺证76例(38%),风痰郁热证58例(29%),风寒夹湿证34例(17%),阴虚肺燥证32例(16%);而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非变应性鼻炎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源性)主要病因,分别占46.0%、25.5%、14.5%,结论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风痰恋肺证及风痰郁热证为多。张巧等[8]研究9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上气道疾病、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关联,结果认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因不只与鼻炎/鼻窦炎有关,慢性咳嗽患者的"慢性咽炎"表现既可能是继发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鼻后滴流和胃食管反流的结果,也可能是独立的慢性咳嗽病因。
张晶[9]运用自拟通鼻清肺汤配合西药治疗了56例鼻后滴流综合征(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结果表明疗效可靠。谢纬等[10]采用芎芷石膏汤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鼻窦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认为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满意。曹现宝等[11]回顾性分析162例以鼻后滴流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认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因之一。刘淼雄等[12]用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疗效可靠。胡振军[1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疗效,结果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显著。赵丽芸等[14]观察清燥救肺汤加减对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疗效,结果认为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满意,为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有效方药。王新华[15]根据徐志瑛诊治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把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中医治法,归纳为:肺失清肃,痰凝咽喉,治以肃肺;表寒外束,肺气郁闭或表虚宣发无力,治以宣肺;正气虚弱,病邪留恋不去,治以补虚;咽喉不利,鼻窍不通,治以利咽和通窍;风邪外客或风淫上扰,治以祛风;咳嗽日久,气血凝滞,治以活血,并认为临床上各法可参合运用,也可结合使用外治之法。
王惠庭等[16]认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引起咳嗽的真正病因在鼻部而非下呼吸道疾病,因此误诊率极高。孙弋阳[17]也认为鼻后滴流综合征在临床中易被误漏诊,采取分步诊断程序,可明确鼻后滴流综合征病因诊断,对症治疗,能获得满意治疗效果。谢俊勇[18]也认为鼻后滴流综合征继发于鼻腔、鼻窦疾病,是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误诊率高。王高[19]对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伴腺样体肥大患儿于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微波消融术,辅以药物治疗,结果认为对伴有中重度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效果较好。冯勇刚等[20]也认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伴腺样体肥大合并感染积极、合理、切实有效。王祁勇等[21]对54例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认为对儿童鼻后滴流综合征所致的慢性咳嗽应综合治疗,在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配合祛痰剂及抗组胺药为最佳方案。李晓冰[22]对68例确诊为鼻后滴流综合征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认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并认为结合专科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有效地消除慢性咳嗽。陈幸等[23]观察在哮喘缓解期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行早期干预减少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发生,控制哮喘发作的效果,结果认为在哮喘缓解期患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鼻渊通窍颗粒可明显减少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发生,对哮喘控制有积极意义。戈言平[24]认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慢性咳嗽常见的三大病因之一,并认为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从"治病求本"出发,辨别所累脏腑病位进行辨证论治,可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中医药广泛地用于鼻后滴流综合征治疗,近年来也不断涌现一些关于鼻后滴流综合征病机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报道,可以说中医药在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中医药通过疏风宣肺、化痰利咽在鼻后滴流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也将越来越大。
[1]王长征.慢性咳嗽的"咽炎"表现都是继发性的吗?[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5):453-454.
[2]杨春艳,张爱华,张俊国,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1):31-32.
[3]彭涛,欧阳喻璐.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西医诊疗概述[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6):88-92 .
[4]史锁芳.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164-166.
[5]喻宁芬,于力,翁志媛,等.儿童慢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及诊断方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45-46.
[6]苏超云.83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6):1043-1044.
[7]潘文超,赵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00例中医证型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6):22-23.
[8]张巧,马千里,黄赞胜,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病因的初步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09(5):458-461.
[9]张晶.通鼻清肺汤治疗儿童鼻后滴流综合征56例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45-745.
[10]谢纬,陈生,高雪,等.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32例[J].江西中医药,2009,40(4):56-57.
[11]曹现宝,曲莉,薛希均.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5):75-77,86.
[12]刘淼雄,莫凤梅.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3):76-77.
[13]胡振军.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5):41-42.
[14]赵丽芸,陈宁.清燥救肺汤加减方治疗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73-74.
[15]王新华.徐志瑛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治法撷菁[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3):168-169.
[16]王惠庭,汤卫红.鼻后滴流综合征致儿童慢性咳嗽52例误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0,17(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