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梅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贵州 铜仁 565300)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疾之一,以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性或局限性、强制性、痉挛性面部、四肢肌肉抽搐,可伴有两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有屏气、发绀、大小便失禁。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1]。高热惊厥时间长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部损害甚至造成脑部残疾,严重危及生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是控制高热惊厥症状以及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我院从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治疗以及正确规范的护理后,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康复出院。现总结如下。
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高热惊厥患儿80例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45例,女35例,6个月~1岁,29例,1~3岁22例,3~岁15例,>5岁14例,年龄6个月~5岁,体温度为38.5~42℃,临床主要表现:高热、意识障碍、面部及四肢肌肉抽搐,全身强制性或阵发性痉挛,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几分钟至数十分钟。本组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42例,肺炎13例,菌痢10例,中毒性脑病4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癫痫5例,破伤风2例(表1)。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诊断依据均为儿科护理学的诊断标准[3]。
表1 各年龄段发生惊厥的原发病统计
1.2.1 一般护理
①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一些柔软物品。松解衣领和领口,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安静,禁止不必要的刺激;②由于发病急,病情重,必须分秒必争及时吸氧,迅速改善脑组织缺氧,减轻脑组织损伤,由于脑组织耗氧量大,为全身总耗氧量的25%[3](儿科护理学,261)。③同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及液体输入。
1.2.2 高热的护理
①物理降温的护理,用30%~50%酒精擦欲,冰盐水灌肠,冰袋放于头部颈部及腹股沟大血管处,手心足心处用温水擦欲,注意预防冻伤。②药物降温的护理,药物降温可用安乃近10mg/kg滴鼻,或肌肉注射。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更换汗湿衣被,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1.2.3 抽搐时的护理
抽搐时要注意防止碰伤及从床上滚下来,在上下牙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口唇被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避免损伤牙齿。保持室内安静,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注意安全,加强防护措施,备好急救用品:开口器、吸痰器、气管插管用具等。
1.2.4 饮食护理
惊厥缓解后应少吃多餐。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为主;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饮食;症状严重者静脉输液以保住足够营养。
1.2.5 药物护理
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①对频繁抽搐患儿可用20%的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力,控制脑水肿。用量为每次0.5~1.0g/kg,4~6小时一次。②止痉药物首选10%的水合氯醛,采用10%的水合氯醛0.2~0.4ml/kg体质量灌肠,也可用地西泮0.2~0.3mg/kg体质量缓慢静脉注射,速度按每分钟1mg。如发作未控制,半小时后可重复一次。也可用0.5mg/kg保留灌肠,地西泮的缺点是作用短暂,过量可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用药时注意观察呼吸及血压变化,以防止呼吸抑制。③苯巴比妥是新生儿惊厥首选药,其负荷量为20mg/kg,静脉注射。每日维持量为5mg/kg,但新生儿破伤风首选地西泮。苯妥英钠的优点为抗惊厥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但也有呼吸抑制及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用药指针:①已有2次或多次低热<38℃发作的;②有超过15~20min的长程发作的,间惜用药无效,疗程一般1年至1年半,即连续服药至不再有惊厥发作1年以上,再缓慢停药。
1.2.6 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指导
要求患儿家长学会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和体征,如患儿手脚发冷、精神不振、寒战高热、呼吸加快等。应及时告诉初发患儿家长高热惊厥一般不会对大脑产生大的损伤,出院后一般不需要用药预防。但如果发生时应及早送到医院诊断治疗。惊厥反复发作会对患儿的大脑产生损伤,长大后有可能影响智力,特别是惊厥反复发生的患儿,应告诉家长高热惊厥是由于体温升高而引起,控制体温过高可预防惊厥发生。指导家长在患儿发烧时有退烧药降温,使患儿体温控制在38℃以下,随时注意患儿体温变化;也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如温水洗澡、酒精擦身。
本组病例经退热、止惊及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护理,惊厥发作得到了及时控制,原发病经治疗3~7d痊愈出院。80例随访一年,有18例复发,占22.5%,病程时间为6~7d,热退时间为2~3d,惊厥发作次数为1~2次。
3.1 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小儿发热以感染多见[3]。单纯性小儿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4岁间(此期是小儿大脑发育不成熟的特定年龄阶段),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期,体温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
3.2 小儿高热惊厥好发于婴幼儿原因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儿神经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易发生脑组织水肿,同时兴奋和抑制性不稳定。兴奋易占优势并易于扩散,当体温升高时就容易引起惊厥发作。而且研究显示,长期惊厥反复发作容易引起癫痫[3]。因此如何通过治疗和护理减少惊厥的发作次数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本组病例通过正确规范的治疗护理得出结论,惊厥患儿在发病时积极的治疗是一方面,正确规范的护理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惊厥发作次数,缩短发热时间和病程。本组80例患儿全部痊愈,无1例死亡。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很快恢复。但为了预防再次复发,平时应培养患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平衡,营养均衡搭配。注意体格锻炼。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服。要逐逐渐适应天气变化,避免过冷过热,积极治疗慢性病、原发病。
3.3 护士对每一位高热惊厥患儿都必须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密切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的临床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患儿的早日康复保驾护航。
[1]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259.
[2]郭满蕾,林应标.2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8(2):91.
[3]白胜蕾,韦德云.2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8,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