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娜 刘 红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 221006
抗生素在人类与细菌作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因受细菌感染所患的疾病由于及时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但是抗生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的不良反应,尤其对儿童使用不当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影响儿童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30份儿科病历的资料,统计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后分析和总结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种类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现整理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的330份儿童病历,其中男176例,女154例;年龄:小于3岁者103例,4~6岁者89例,6岁以上者108例。统计各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实验室检查、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联合用药等其他用药情况。
统计和分析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种类及抗生素联合应用情况。
抗生素使用情况见表1。笔者所在医院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为97.58%,其中口服给药途径者占44.24%、静脉给药途径者占51.52%、肌内注射给药途径者占1.81%、口服与静脉同时给药者占2.42%。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按使用频次高低排序为头孢替安、头孢克肟、头孢替唑钠、头孢丙烯;青霉素类按使用频次高低排序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洛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大环内酯类按使用频次高低排序为依托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儿童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情况以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联用最为常见(11.21%),其次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联用(6.67%)、抗病毒类+青霉素联用(4.24%)。
儿童的生长发育虽然正处于旺盛阶段,但是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人相比却较低,在儿童身上所表现出的抗生素的毒副反应更加突出和明显[2]。本组有2例患儿因使用的抗生素中的氨基糖苷类造成了第八对脑神经受损,从而造成了耳蜗与前庭受损。因为儿童主诉不清晰,如眩晕或耳鸣症状不能及时地表达出来,因此耳毒性在早期一般很难察觉,最终导致耳聋或听力下降。另外,抗生素的代谢大部分都是经肝肾代谢,由于儿童生长期的特点肝肾功能更容易受到损害。
表1 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n(%)]
如果儿童长期应用用抗生素,会造成自身免疫系统与病原微生物不会主动去抗争,从而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另外,抗生素对造血系统和肝脏功能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一方面会削弱机体局部保护作用,患儿容易患各种感染疾病,另一方面也会发生二重感染。二重感染的危害性极大,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
儿科医师首先需确定患儿是否为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3],治疗必须使用抗生素时方可酌情使用。180份病历中,病毒感染的患儿无抗生素用药指征却选用抗病毒与抗生素物联合用药的占24%,这样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体内菌群的失调,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使患儿机体受损和资源(药物)的浪费。
选择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谨慎。以单用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联合用药方案或广谱抗生素。用药要有针对性[4],适用范围恰当。本组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菌素类统计比例达49.8% ,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者比例高达84.5%,抗生素应用率如此之高,除与患者ARI发病急,临床症状一般较明显,医生治疗时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焦虑的心情,常常造成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
严格按剂量和疗程用药,如果随意中断用药或频繁更换用药种类等对患者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肝、肾功能不良的患儿用药更要慎重,尽可能地缩短用药时间或减量使用。按给药途径分:首选口服制剂,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针剂;首选肌内注射,其次选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抗生素使用时剂量必须保证足够,在体内须形成有效浓度,且能维持一定时间,禁止随意停药或随意减少用药次数,有利于对感染的有效控制,避免造成细菌耐药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对病原体的侵袭发挥抵抗作用,但过度使用或滥用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儿童作为用药者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各脏腑器官的发育还未成熟,在抗感染治疗时,除遵循一般的治疗原则外,还应掌握儿童病理生理状态的快速变化,以及所选用的抗生素是否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影响等,所以儿童用药一定要慎重。综上所述,对儿童给予抗生素治疗时,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用法用量、使用范围、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指征及药物间的配伍禁忌等,做到药物的合理应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1] 刘战军.浅谈小儿抗生素的临床使用[J].医学信息,2011,24(1):299-300.
[2] 王德强.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对儿童的危害[J].亚太传统医药,2010,6(2):123-124.
[3] 崔琳.小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68-69.
[4] 陆庆丽.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抗生素应用的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