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献来
厦门市翔安区同民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 361101
阑尾炎(appendicitis)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属腹部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若不早期治疗,可以发展为阑尾坏疽及穿孔[1]。本研究就腹腔镜(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做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7例,患者均经过结肠充气试验、直肠指针等各项辅助检查确诊并符合卫生部公布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16~62岁,平均(29±4)岁。根据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3)岁;对照组28例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29±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病龄以及生活环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实验组(LA) 患者采取Trenbelenberg位,手术台向左倾斜10°~20°。监视器置于患者右侧。建立气腹压力至15 mm Hg。脐孔处行10 mm戳孔,置入套管。放入腹腔镜镜头,探查腹腔。如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考虑有腹腔粘连,则采用开放式方法建立气腹,在直视下置入10 mm套管后再充气建立气腹。在左下腹锁骨中线和右下腹麦氏点处各置入5 mm套管,置入器械帮助暴露和探查,明确阑尾炎症及范围。用无创抓钳或者Babcock钳夹住阑尾头部和系膜,向上提起,用分离钳电灼或超声刀分离系膜至阑尾根部,于根部用圈套器双道结扎,切断阑尾,用电凝烧灼阑尾残端。取出阑尾,应避免阑尾和腹壁切口接触,防止切口感染。用生理盐水冲洗手术野,再次检查阑尾残端,明确无出血后释放气腹,放置引流。
1.2.2 对照组(OA) 在蛛网膜腔阻滞麻醉下,以阑尾压痛点处或较传统麦氏点偏低0.5 cm为中点,顺皮纹切开长约3~5 cm的切口,剪开腹外斜肌腱膜4.0 cm,钝性分离腹外斜肌和腹横肌,切开腹膜,将腹膜切缘提起固定与切口外保护切口避免污染,进腹探查后常规切除阑尾;尽量避免手指进入腹腔内刺激,相对预防术后肠粘连[2]。仔细检查无出血或其他异常后,依次缝合切口各层。
观察两组的手术、进食、下床、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等。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除手术时间较长之外,在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短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疗效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下床时间(h)进食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切口感染[n(%)]实验组 58.6±10.4 16.6±4.5 25.2±5.9 5.0±0.9 1(2.56)对照组 45.3±8.5 25.8±7.7 28.6±8.4 8.1±0.4 5(17.86)P <0.05 <0.05 <0.05 <0.05 <0.05
若患了急性阑尾炎,及早做手术,手术效果较好。可是一旦发生阑尾穿孔,轻者形成局限性脓肿,重者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化脓、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3]。遇到此类病症需要及时作手术挽救患者生命。以往常用的手术方法则是开腹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已有125年历史,并在临床上对于该病有良好的疗效。但据文献报道,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0%,死亡率为0.5%~2.4%。并且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有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则是小肠梗阻和疼痛[4]。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又分为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腹腔镜手术微创、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故能够被患者较好的接受。本研究可见,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中在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短于对照组,也就是在治疗效果方面强于对照组。并且在并发症方面尤其是切口感染率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也较为轻微,对比对照组术后患者多数应用止痛药并可能引起并发症来说,实验组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 胡伟来,何海荣,叶德夫,等.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50-51.
[2 王扬州.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28例[J].解剖与临床,2009,14(2):145.
[3] 黄奕江,龚兵,侯金华,等.腹腔镜结合小切口手术处理急性复杂性穿孔性阑尾炎[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8):754-755.
[4] 张宏伟,闫军峰,支莉,等.腹腔镜在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268例分析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421-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