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成分和谐组配的初步分析*
——一项以事件句为调查试验材料的研究

2012-01-23 07:26吴春相
当代修辞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书面语改动语体

吴春相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提 要 论文首先把事件句分为述语、主语、体、时态、情态、语气6种语义成分,选择了58个典型事件句,以21位硕士生为被试,做了综合性和针对性两种试验。前者让被试把37个句子分为书面语句、口语句和中性语句,并让被试进行了改写,发现语气词和叹词改动最大,表明其语体制约力也大。后者证明了“了”的语体制约能力最弱,主语对语体的制约力大于述语。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构成事件句的语义成分,越是外围的成分,制约句子语体的强度越大,否则越小。

一、绪 论

1.对语体的把握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认知能力

本文的写作,首先基于对语体的一种特定的假设性认识:语言社团成员对语体的认知及运用,与对语音、语汇、语法的掌握一样,也是语言能力和语言成熟的一种体现。人们对语体的认知程度,是伴随着习得过程而逐渐发展的,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个人的习得能力不同,习得某类语体的条件也会不同,对各类语体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比如人们对书面语体或是口语体中庄雅度的认知不同,从语体角度来说,不仅会导致对各种语言事实的解读不一致,也会导致相关的言语行为不一致。

2.问题的提出

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语言系统中存在不同类型的语体,同样存在着不同类型的语体词和语体句①,但是语体句和语体词两者是否在语体上完全对应?即属于某种语体的句子是否完全由同类的语体词组成?不同语体类型词语在句子层面如何和谐组配?在句子层面,制约该句子语体特点的是哪些构成词语?其语义特点如何?这些都是本文所要分析的问题。

3.选择事件句为研究对象

在句子层面,分析语体是按照句法位置,还是按照词语的语法类别?我们认为都不适合,因为同样位置,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语体成分,比如主语位置可以是书面语体词,也可以是口语体词;同样,同属于名词的词,也由不同类型的语体词组成。那么以什么作为本文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呢?我们认为还是从语体成分的语义类型思考较为合适,因为语体是一种语义色彩。

本文以事件句为考察对象,考察与之相关的书面语体、口语体、中性语体问题。我们以事件句为试验研究材料,因为目前在句子层面,事件句研究文献较为丰富,相对也比较成熟。

二、试验设计

1.事件句的语义成分

不同学者对事件的定义并不相同,我们这里采纳Pawley(1987)的处理方法,把事件定义为包含一个动词的小句的意义,动作的发生通常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②。

根据Dirven和Verspoor(1998)的观点,句子(事件句)的意义从整体看应该是一个层层包裹的“洋葱”结构,称为sentence onion③。按照他们的观点:句子的意义以事件为核心;在句子其他要素中,与核心意义关系最为密切的事件的时间和言语行为的时间,分别表现为完成体和时态,其次为情态和语气。从对于句子的重要性角度看:

事件>体>时态>情态>语气

事件主要由动词及其论元组成,语言学界一般认为述语是制约句法的核心,而动词相当于句法层面的述语,制约的论元基本相当于句法层面的主语和宾语。另外就论元来说,主语是可对比项,因为有的句子有宾语,有的没有;同时,鉴于现代汉语中宾语的复杂性,我们暂不分析宾语。这样,可以对事件句语义成分的重要性重新排序:

述语>主语>体>时态>情态>语气

按照李福印(2006:222)的解读,这里的时态指的是言语行为的时间,基本相当于龚千炎(1996:34)所说的时制,因此,本文分析的时态即为说话时间相对于句子所表达事件的时间先后。同时,基于语言学界对情态的看法存在分歧,本文按照Lyons(1977:452)的说法,情态是说话人对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或命题所描写的情境(situation)的观点和态度,而根据情态词语在句法中的一般功能,我们这里只分析处在状语位置的语体成分。

在充当以上各类项目的词语中,由于语气词和体词语是相对封闭性的,相对容易试验操作,它们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2.调查项目的设立

基于上面的分析,本次试验要调查的项目分为三类:主要项目、扩展项目和参照项目。主要项目:针对事件句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事件、时体、时态、情态、语气等;扩展项目:除了陈述语气的单句之外的1个疑问句和3个连动句;参照项目:同事件毫无关系的成分,即感叹词、拟声词。另外,较为固定的词的组合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进行分析,比如“忙里偷闲、表表态”等。

我们从龚千炎(1996)、戴耀晶(1997)、齐沪扬(2002)中抽取了58个典型的事件句,并对个别句子进行了技术处理。构成这些句子的词语大多为一般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其中37个句子基本为综合性试验材料,所谓综合性材料,即同时考察多个试验项目的材料;另外21个句子为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试验的材料。

3.调查的对象

我们采用试验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作为被试的对象为上海外国语大学16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和5位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普通话水平都比较高,对书面语和口语均有相当成熟的认知,且汉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比较高(这21位同学的基本情况见附录1)。

4.试验的程序

第一步,先进行预调查,事先根据自己和几位高年级研究生的语感把37个句子分为13个口语句、11个书面语句、13个中性语句,然后把这37个句子无序排列。

第二步,从庄雅度这一维度出发,对21位同学讲解庄雅度较高的句子属于书面语句,较低的属于口语句,处于中间的是中性语句(即不容易判读出是属于书面语体还是口语体的句子),以此统一他们的看法,然后让他们判定这些句子分别是什么语体的句子。

第三步,接着让学生改写句子,凡是认为是口语体的句子,改写为自己心目中的书面语体句;凡是认为是书面语体的句子,改写为自己心目中的口语体句;凡是认为是中性语体的句子,同时要分别改写成自己心目中的书面语体句和口语体句。从这里的操作程序来讲,设立中性语体句,只是为了方便试验操作,完全顺应试验的目的和结果。

三、综合试验分析

1.判断标准

根据学生对37个句子进行判断的情况,我们制定了句子的语体属性的判断标准:

口语体句标准:判断为书面语体句的人数≤3,即≤14%,判断为中性语体句的人数≤5,即≤24%。

书面语体句标准:判断为口语体句的人数≤3,中性语体句≤5。

中性语体句标准:认为属于口语体或书面语体的人数均超过4,即≥19%。

通过试验,学生对37个句子语体属性的判定结果如下:12个句子为口语体句,11个句子为书面语体句,14个句子为中性语体句(具体情况见附录2)。这与预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预调查中有1句为口语句,即:

(1)嘿,他正在批改作业。

按照判断标准,划归为中性语句。

2.各个项目的分布情况

先横向比较学生所判断的口语句、书面语句和中性语句中,所组成的词语有哪些异同。

1)语气词

本次综合试验涉及到的语气词有:了(作为语气词的“了2”,不同于下文作为语体词的“了1”)、吧、啊、哪、啦、呢。它们分布的情况如下表譼訛:

表1:语气词的分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语气词“吧、啊、哪、啦、呢”只出现在口语句中,而语气词“了”在三类句子中出现的次数差不多。

2)感叹词和拟声词

本次综合试验涉及到的感叹词和拟声词有:喂、嗯、嘿、哈哈、扑通。其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2:感叹词、拟声词的分布

从上表中可看出,书面语中没有出现1个感叹词或拟声词,而口语句和中性语中都有。

3)语体词

本次综合试验,共涉及到的语体词有:来着、正在、已经、着、了(作为语体词的“了1”,不同于上文作为语气词的“了2”)、过、在、曾、既、已。它们分布的情况如下表:

表3:语体词的分布

从上表看出,“了”共7个,同时出现在3类句子中;“正在”、“已经”都是有3个,都分别出现在书面语句和中性语句中;“着”共6个,分别出现在口语句和中性语句中,“来着”共2个,“过”只1个,它们仅出现在口语句中;“在、曾、既、已”都是各有1个,它们只出现在书面语句中。

4)情态词语

充当状语的情态词语非常复杂,它们都是只出现了1次,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4:情态词语的分布

5)时态词语

充当时态的词语同样非常复杂,它们都是只出现了1次,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5:时态词语的分布

从情态词语和语体词语的分布情况来看,可以较易看出情态词语“忙里偷闲、自幼”带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而时态词语不容易直接看出。

3.口语句改动情况分析

如果学生改动哪个词语人次最多,说明该词语制约句子语体的力量越强。

在学生判断为口语句的12个句子中,涉及到的语气词共有:了2、吧、啊、哪、啦、呢;涉及到的语体词有:来着、着、了1、过;涉及到的感叹词或拟声词共有:喂、嗯、哈哈。当把这些口语句改为书面语句时,这些类别的词语在改动中的情况并不是一致的。

同样属于一类词,但改动的情况也不相同,比如语气词“吧、啊、哪、啦、呢”中,除了有1位学生没有改动其中的1个“吧”外,其他都改动了;然而语气词“了2”的改动情况就很不一样,口语句中共存在 4 个“了2”,改动情况为:17(17/18⑤)、13(13/21)、12(12/20)、11(11/21)。

口语句中共存在感叹词“喂、嗯、哈哈”各1个,但是改动情况也不同:喂(20/21)、嗯(16/21)、哈哈(19/20)。

再看语体词的改动情况。所有学生都改动了2个口语句中出现的“来着”,但是口语中所存在的 4 个“着”改动数量却分别为:21(21/21)、12(12/21)、12(12/20)、8(8/19);所存在的 2 个“了1”,改动数量分别为:14(14/21)、11(11/20);所存在的 1 个“过”有 12(12/19)次改动。

通过以上对口语句的改动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感叹词、语气词、语体词相比较来说,语气词改动数量最大,其次为感叹词,再次为语体词。除了“来着”、“了2”以外,语气词的改动数量均多于语体词的改动,语气词的改动数量与感叹词基本相当。之所以语气词与感叹词比较近似,按照胡明扬(1987)的观点,语气助词(即本文所说的语气词)与叹词都表示语气,二者语气功能非常接近,有时候二者很难分清。

同时可以发现至少存在三个问题:(a)相对其它同类词,为什么语气词“了2”的改动次数如此偏低?(b)为什么4个“着”改动情况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c)为什么“来着”与其他语体词改动情况差距这么大?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将在后文讨论。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先看“着”分布的四个句子:

(2)小王看着电视呢。(口语19;书面1;中性1)

上句中各词使用情况为:着(21)=呢(21)>电视(4)=看(4)>小王(1)⑥。

(3)你在家等着,啊!(口语21)

上句中各词使用情况为:啊(21)>在(14)=家(14)>着(12)>等(8)>你(4)。

(4)小青年嘴里叼着一根万宝路(烟)。(口语19;书面2)

上句中各词使用情况为:叼(13)>小青年(12)>嘴里(11)>一根(9)>着(8)>万宝路(1)。

(5)在大树下吧,总有一些人蹲着闲聊。(口语19;书面1;中性1)

上句中各词使用情况为:吧(21)>蹲(12)=着(12)>闲聊(11)>在(5)>大树下(3)=人(3)>总有(2)。语言学界一般认为,存在着表示动态的“着”和表示静态的“着”,其中(2)中的“着”属于动态的,其它句中的“着”属于静态的,显然,动态的“着”对口语句的制约力较强。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很可能是“来着”不仅是语体词,同时也是语气词。比如《现代汉语虚词例释》(1982:308)对其这样解释:只见于北京话口语。用在句尾,表示某一情况在不久以前发生过。句尾用了“来着”,一般不再用别的语气词,有关的动词不能再带“了、着、过”。甚至熊仲儒(2003)、宋文辉(2004)直接把它处理为语气词。

4.书面语句改动情况分析

在学生判断为书面语句的11个句子中,语气词只有1个“了2”,共出现了3次,分别出现在3个句子中,它们改动的次数为:3、2、0。可以看出,“了2”制约书面语的力量不是很大。

语体词共有6个:了1、正在、在、曾、既、已、已经。除了2个“了1”外,其他语体词都只出现了1个。2个“了1”的改动次数为:3、0;其它语体词改动的次数不同,表明它们对句子书面语制约力量也不同,它们的次数及其相对应的制约力从大到小为:

曾(21)= 已(21)>既(17)= 正在(17)>在(14)>已经(10)这表明,“曾、已”的书面语制约力最强。

另外,在把书面语句改为口语句时,学生不仅改换了一些词语,也增添了一些词语,比较突出的是增添了语气词,例如:

(6)东方既白,洒扫庭除。(书面21)

两个小句共增添了语气词28个“了2”、2个“吧”。

(7)消息已在人们的私语中传开。(书面21)

共增添了语气词 15 个“了2”、2 个“呀”、2 个“啦”。

(8)上月我曾去江南出差。(书面21)

共增添了语气词16个“了2”和1个“的”。

从这一情况看,说明语气词对语言的口语化有一定的作用,而增添的“了2”数量较大,好像与上面所得出的“‘了2’制约书面语的力量不是很大”矛盾,我们在后文分析这一问题。

5.中性语句改动情况分析

前面说过,设立中性语体句这一项目,旨在针对难以判断其语体类型的那些句子,不影响本次试验的分析。但是,在观察学生的改写情况,发现非常有意思的情况是,把中性语句改为书面语和口语时,如果所判断的口语句和书面语句数量差不多,有两种情况:

一是,所改动词语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例如:

(9)喜庆的锣鼓使劲敲起来了。(口语9;书面8;中性4)

改为书面语:使劲(11)>喜庆(9)>了(6)>起来(5)>敲(3)>锣鼓(0);改为口语:使劲(9)>喜庆(7)>了2(5)=起来(5)>敲(3)>锣鼓(0)。

(10)王奶奶使劲地跺着脚。(口语11;书面8;中性2)

改为书面语:使劲地(21)>着(9)>跺(2)>脚(1)>王奶奶(0);改为口语:使劲地(8)>着(5)>跺(1)= 王奶奶(1)⑧>脚(0)。

二是,所改动词语的情况完全相反。例如:

(11)嘿,他正在批改作业。(口语 9;书面7;中性5)

改为书面语:嘿(14)>正在(0)=批改(0)=他(0)=作业(0);改为口语:正在(11)=批改(11)>嘿(4)>他(0)= 作业(0)。

虽然以上三句都判断为中性语体句,却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构成句子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所导致的。比如(11)中的“正在”、“批改”都是书面语色彩较强的词,而从(9)(10)两句中看出,“使劲”改换次数都是最多,可以证明“使劲”、“喜庆”等的语体色彩较为中性。

四、针对性集中试验

上面的综合性试验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在其试验中未能解决的,比如相对其它同类词,为什么语气词“了2”的改动次数如此偏低?但在书面语句改为口语句时,又是增添最多的。另外,针对有些试验项目,试验结果未能很明显呈现出来,比如述语、主语、状语、时制构成词语对所在句子的语体制约程度的大小问题。我们接下来采用针对性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方式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给出做比较的几个句子,让学生选择,然后举手表决。

1.语气词“了”的语体色彩试验

1)语气词对句子语体色彩制约的试验

按照齐沪扬(2002:188)的说法,典型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6个,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6个用来比较的句子,这6个句子只有语气词不同:

(12)他参加比赛的。

(13)他参加比赛了。

(14)你参加比赛啊。

(15)他参加比赛呢。

(16)他参加比赛吧?

(17)他参加比赛吗?

试验中21位同学均认为(12)句口语色彩最弱,由此我们可以说“了”的口语色彩也最弱。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学生在把口语句改为书面语句时,相对于其它语气词,“了”的改动次数为什么偏低。

2)语气词“了”及其变体对句子语体色彩制约的试验

齐沪扬(2002:189)认为,语气词“了”有多种变体,如“啦、咯、嘞、啰、喽”等,按照这一认识,我们也同样设计了如下6个用来比较的句子:

(18)他参加比赛了。

(19)他参加比赛啦。

(20)你参加比赛咯。

(21)他参加比赛嘞。

(22)他参加比赛啰。

(23)他参加比赛喽。

通过试验发现,21位同学均认为(18)句口语色彩最弱,同时认为,“啦、咯、嘞、啰、喽”等是低频词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了”的口语色彩也最弱。这表明,学生在把书面语句改为口语句的综合性试验中,之所以增添较多的“了”,由于想尽量使用那些相对于“了”口语性较强的“了”的变体,但由于时间限制或是自己的使用习惯,还是使用了频率较高的“了”。

2.动词及其论元对句子语体色彩的制约

在进行的综合性试验中,发现动词的改动次数大多比充当其论元的主语和宾语改动次数多,最低的情况也是都没有改动,这似乎表明动词对句子语体的制约力也较强。仔细思考,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单句中主语或宾语在书面上所传达的信息,对阅读者来说是有限的,因此无法随便改动,而书面上动词的信息相对比较丰富,改动较为自由。因此,单从上面改动次数的多少来判断动词及其论元的制约力显然有失偏颇,有必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试验。

这里首先引用古汉语材料说明试验项目“张氏、食已”是具有高度庄雅的书面语词汇:

(24)张氏恶之,披怀而咒曰……《太平广记》

(25)张氏也怕起来,移了火,同儿子走出来。《二刻拍案惊奇(上)》

(26)无所事则乞诸邻里,母食已,乃食其馀。《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四》

(27)周那舍食已,始闻如此言。《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

然后分别用“张氏、食已”拟定了4个句子让学生判断:

(28)张氏食已。

(29)张老三食已。

(30)张氏吃完了。

(31)张老三吃完了。

学生认为以上4句中,(30)是错句,其它3句按书面语气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8)>(29)>(31)。可以看出,主语为书面语时,动词必须为书面语,否则不可以说;而动词为书面语,无论是“张氏”(书面语)还是“张老三”(口语)都可以作为论元与之搭配。这表明,充当主语的论元制约句子语体色彩的力量要大于充当述语的动词,这可能是因为汉语中主语兼具话题的功能。

五、结 语

按照Dirven和Verspoor(1998)的观点,构成事件句的语义成分可据重要性排序:

述语>主语>体>时态>情态>语气

然而,从制约语体的力量来看,却是与之相反,按照上文的分析,可以这样排序:

语气>(情态>时态>)体>主语>述语

当然,由于情态和时态的复杂性,以及构成两类语义成分的词语的开放性,我们的试验未能成功显示两类词语制约句子语体的力量强度,以上这种排序只能算是一个假设。但是已经分析出的结果已经基本表明,构成事件句的语义成分,越是外围的成分,制约句子语体色彩的强度越大(如语气词),否则越小(如动词)。以上试验也表明,属于书面语体或口语体的句子,并非完全由属于书面语体或口语体的词语组成。这就像颜色的构成一样,句子很难说是纯色的,往往是由不同颜色进行的和谐调配。

本次试验明显存在不足,由于被试数量较少,类型单一,并且抽取的这些句子及其组成词语是否典型,都有待商榷。但是,初步研究表明,语体的量化至少可以用这种试验的方式尝试,比如本次试验中发现“了”与其他语气词,以及动态的“着”和静态的“着”的语体制约能力不同;验证了“来着”同时具有表语气的功能,这些都是有启发性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研究,可以对此研究方法改良并进行更为科学的研究。

本次试验过程中,也发现年轻研究生与还算年轻的笔者已存在语体判定方面的明显差别,笔者认为是书面语或口语,他们则相反,还比如“太阳”一词,16位同学认为它属于口语体而改动了。同时还发现研究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尚待提高,从这里讲,也正体现了修辞学的社会担当,体现了修辞学在语文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重要价值。

注 释

①所谓语体词,即专用于或常用于某种语体的词,参看袁晖(2004);所谓语体句,即专用于或常用于某种语体的句子,参看袁晖(2011)。

②参看尚新(2009)。

③参看李福印著(2006:222)。

④在本文中,词语后面的数字表示该词语共出现的次数。

⑤“17/18”表示:针对“了2”存在的句子,共有18位同学把相应的口语句或中性语句改为书面语句,其中共有17位同学改动了“了2”。文中其它类似格式与此表达的方式相同。

⑥这种形式中,>表示左侧项目的改动次数大于右侧项目的改动次数,=表示左右两侧项目的改动次数相等。

⑦可以参看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第702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⑧调查发现,有一位同学把“王奶奶”改为了“王家阿婆”,该同学为浙江人,是由于其方言导致出现了上述情况。

⑨利用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我们检索到语气词“了”的这些变体形式出现的情况为:“啦”为16014次,“喽”为 713 次,“咯”为 184 次,“啰”为 82 次,“嘞”为 59 次。远低于“了”的出现频次,我们仅用“了。”形式检索就出现了304205次。这也说明学生在改写中较多用“了”而只用2个“啦”的原因。

附录1:21位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附录2:用作试验材料的语体句及试验数据

一、12个口语体句:

1.喂,他说什么来着?(口语21)

2.嗯,我刚才在街上看见小李来着。(口语17;中性4)

3.哈哈,我们几天前就跟单位打了招呼了。(口语16;书面语1;中性4)

4.你在家等着,啊!(口语21)

5.一晃我的学校办了一年多了。(口语19;中性2)

6.小青年嘴里叼着一根万宝路(烟)。(口语19;书面2)

7.直到太阳西斜了,他们才把几个猪头啦,一捆粉丝啦,给农场送去。(口语16;书面3;中性2)

8.前几天冷过一阵。(口语17;书面2;中性2)

9.小王看着电视呢。(口语19;书面1;中性1)

10.在大树下吧,总有一些人蹲着闲聊。(口语19;书面1;中性1)

11.老孙哪,你一会儿带头表表态。(口语19;书面1;中性1)

12.小李吧,十万元也得有了。(口语20;中性1)

二、11个书面语体句:

1.消息已在人们的私语中传开。(书面21)

2.上月我曾去江南出差。(书面21)

3.那年冬天,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口语2;书面18;中性1)

4.春天了,万物都在生长。(口语1;书面15;中性5)

5.东方既白,洒扫庭除。(书面21)

6.当你明天动身的时候,我可能还没有动身。(口语1;书面16;中性4)7.现在这个时候,他正在伏案工作。(口语2;书面18;中性1)

8.我忙里偷闲竟去登门拜访了侯明月。(口语3;书面18)

9.林冲自幼学得一身好武艺。(口语1;书面18;中性2)

10.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书面21)

11.我已经看不见绿意凝结的大块颜色了。(书面20;中性1)

三、14个中性语体句:

1.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口语体4;书面语体9;中性语体8)

2.嘿,他正在批改作业。(口语9;书面7;中性5)

3.冰已经化成水了。(口语6;书面11;中性4)

4.等到明天再吃的时候,这些菜就都变质了。(口语4;书面12;中性5)

5.昨天我赶到她家时,她在家里想了好几天了。(口语13;书面4;中性4)

6.最近方庄小区的马路又拓宽了。(口语4;书面11;中性6)

7.下个月中旬,我出差到江南去。(口语11;书面5;中性5)

8.在小三子赶回去以前,现在她妈妈正在收拾屋子。(口语14;书面4;中性3)

9.他跟李院长又高兴地谈了一会儿(口语13;书面4;中性4)

10.下个星期二,李教授肯定已经到了哈尔滨。(口语14;书面4;中性3)

11.王奶奶使劲地跺着脚。(口语11;书面8;中性2)

12.喜庆的锣鼓使劲敲起来了。(口语9;书面8;中性4)

13.王军轻轻地敲着门。(口语4;书面12;中性5)

14.连长拍拍手,表示同意。(口语14;书面6;中性1)

猜你喜欢
书面语改动语体
“口语和书面语转换”备考指导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的特征
鸵鸟
咪咪(节选)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从语法范畴视角解释日本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