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亚平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收治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男23例,女10例;年龄21~44岁;发病年限最短半年,最长24年;病史、症状、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和血气分析均符合重度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及预后 入院后经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氧疗、气雾剂使用、饮食、机械通气等对症处理,32例经治疗痊愈,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2.1 病情观察 掌握重症哮喘的先兆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心率、心律、痰量及性质,观察有无诱发因素及并发症,记录24 h出入量。针对哮喘患者凌晨发作和加重特点,要加强后半夜床旁巡视。哮喘严重呼吸困难及易产生自发性气胸、肺不张、脱水,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应严密观察。
2.2 心理护理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治疗护理须及时精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给予精神上支持和心理上安慰,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密切合作的医护关系。让患者了解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消除其种种顾虑,有利于治疗和护理的规范化管理。
2.3 环境和体位 将不同病因的哮喘患者分别安置在洁净、温暖、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病房,病室内没有刺激性气味,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采用湿式清扫,避免扫地和整理床铺时尘土飞扬,病室物体表面定期消毒,避免用刺激性气味强的消毒液,环境的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维持室温18℃ ~22℃,湿度50% ~60%,每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病室内过敏原的存在避免使用陈旧被褥。哮喘发作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极度气急时予以高枕卧位或半坐位,有条件时放一床头桌,使患者上身尽量前倾,有利于呼吸肌运动和膈肌的扩张。
2.4 饮食护理 重症哮喘发作期间,营养消耗特别多,患者因呼气延长,大量出汗,而导致机体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故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水分的食物。特别要加强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嘱患者少量多餐,同时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
2.5 氧疗护理 患者缺氧症状明显或发绀应立即吸氧,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导管吸氧时氧流量2~4 L/min,面罩吸氧4~6 L/min,每15~30分钟巡视1次,保证用氧安全,仔细观察用氧效果,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随时调节氧流量,氧气湿化瓶定时消毒。
2.6 气雾剂正确使用 万托林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使用前应上下摇动,指示患者合并双唇含着喷口,吸气开始时马上按压气雾瓶喷雾1次,屏气5~10 s,而后再行呼吸。两种气雾剂喷吸间隔5 min左右,每次使用完毕均用酒精棉球擦拭喷口,喷雾吸入后用清水漱口。
2.7 机械通气护理 保持气道通畅必须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合理吸痰,动作要轻、稳、准、快,避免损伤黏膜,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引流,保持气道通畅。气道湿化吸入相当体温并经过湿化的气体,才有利于气道净化,防止感染。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各种功能报警设置是否适宜及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当患者出现烦躁与呼吸机抵抗时,查找原因给予处理。气囊的管理按常规需要保持气囊压力为2.45 kPa,每隔2 h充气或放气1次,每次10~20 min。
2.8 用药观察 茶碱类对改善呼吸困难有较好疗效,但其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毒副作用与用药浓度密切相关,注射过速可致惊厥,甚至死亡,还可有多尿、尿潴留等,对心、肝、肾功能不全和甲亢者需注意药物浓度不宜过高;滴注速度不能过快;不宜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避孕药、甲氰咪呱等药合用,以免降低茶碱的清除率。如必须同时应用,需减少茶碱类药物的剂量。
2.9 出院护理 出院时做好卫生宣传教育,解释哮喘发作的有关因素,调整和保持稳定情绪,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和进入诱发哮喘发作的环境。居住环境空气清洁、卫生、温湿度适宜,不使用地毯,家中不养宠物,不种花草。日常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为宜,避免进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和刺激性饮料。冬季或气候多变季节预防感冒,减少发病机会。生活规律化,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鼓励参与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耐寒锻炼、呼吸保健操、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了解常用平喘药物正确用量、用法与观察副作用,正确掌握定量型气雾的吸入技术,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以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一般护理,更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消除或尽可能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因素,不但缓解了患者的病情,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
通过对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于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成功地救治重度支气管哮喘。
[1]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等.重症支气管哮喘79例抢救治疗临床分析.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6):479.
[2]朱元珏,陈文彪.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4-876.
[3]孙少华,修俊艳.静注葡萄糖酸钙诱发支气管哮喘1例.中国医药导报,2007,4(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