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瑜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内科急腹症。特别是随着胆石症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生活习惯的变化,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呈增加趋势[1]。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62例,其中56例确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采取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基础上,给与生长抑素及奥曲肽,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2],中转手术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26~58岁,平均38.6岁;病程6~28 h;20例有胆道病史,28例有饮酒、暴饮暴食史;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突然起病,轻重不一,疼痛为钝痛及绞痛,呈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34例有向腰背部放射痛。16例曾以急性胃肠道痉挛给予解痉药治疗而不缓解。恶心、呕吐、腹胀,18例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28例伴有血性腹水。发热 31例,体温在 37.5℃ ~38.5℃。低血压9例,56例均有轻、中度上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实验室检查:33例有白细胞增高,37例有血清及腹水胰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升高,血清脂肪酶升高。
1.2 治疗方法:
1.2.1 监护、吸氧、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平衡,保持有效血容量,抗感染治疗:
1.2.2 抑制胰液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生长抑素250ug/h,奥曲肽50ug/h持续静脉滴注7天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1.3.1 观察指标 ①症状:腹痛和(或)腹胀、恶心和(或)呕吐、发热;②体征:上腹压痛、反跳痛;③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
1.3.2 疗效判定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2]。①显效:72 h内3项观察指标均恢复正常者;②有效:7 d内3项观察指标有2项以上恢复正常者;③无效:7 d内3项观察指标有2项未恢复正常者。
本组56例,显效32例,有效率57.14%;有效22例,有效率39.28%;无效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占3.5%。总有效率96.5%;
3.1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病因病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机制。胰腺分泌增多,胰腺排泄受阻;胰腺循环障碍;生理性抑酶物质减少或缺乏等是其主要病机。目前倾向于胰腺自身消化理论。正常的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淀粉酶、脂肪酶和核糖核酸酶等;另一种是以前体或酶原型式存在的无活性酶,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前磷脂酶、前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原和前羟太酶等。在正常情况下合成的胰酶绝大部分是无活性的酶原,酶原颗粒与细胞质是隔离的,胰腺腺泡的胰管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灭活少量有生物活性的酶,这是胰腺避免自身消化的生理防御屏障。病理状态下,各种病因导致腺泡内酶原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连锁反应;胰腺导管内通透性增加,使活性胰酶渗入胰腺组织,加重胰腺炎症。
3.2 生长抑素及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制是 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胰酶分泌,松弛Oddi氏括约肌,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刺激肝脏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其临床效应是抑制胰腺的自身消化,促进胰液的排出,降低毛细血管的外渗,减少内毒素,从而改善全身内毒素血症。奥曲肽可诱导胰腺组织EGF表达,刺激胰腺细胞增生,并可诱导损伤的胰腺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损伤胰腺细胞的修复作用,对急性胰腺炎有较肯定的疗效[3]。
3.3 加强鉴别诊断,掌握手术时机 急性胰腺炎是最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误诊率较高,因此要注意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和急性心肌梗死。本组12例就诊前曾有误诊经历。同时要掌握外科手术适应证:对严重的胆道梗阻,胆原性胰腺炎,保守治疗3~5 d周后,黄疸进行性加深,腹痛及体征加重,复查血尿淀粉酶、总胆红素进一步升高,说明胰胆管梗阻严重,胆道炎症水肿无法消退,胆汁逆流不能解除;胰腺炎症进一步加重,应立即中转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本组6例及时中转手术治疗,均获得良好效果。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69-474.
[2]陆星华,钱家鸣.消化烯烃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7.
[3]钱进.奥曲肽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6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