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延涛 李燕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路径主要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3种。因前两种穿刺方法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偏高、风险较大,故桡动脉途径行TRI越来越多地受到心血管介入医生的青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共20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冠心病患者208例,男118例,女90例,年龄38~82岁,诊断稳定型心绞痛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
1.2 方法 ①桡动脉检查:208例患者术前常规行Allen试验[1],均为阳性。②穿刺:选腕横纹近端2~3 cm左右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成功后,置入导丝及6F桡动脉鞘管。③连接压力,无低血压等禁忌,鞘内常规予硝酸甘油100 μg,肝素2500~4000U,行 PCI者追加至 6000~10000U。④采用常规冠心病诊疗技术完成PTCA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根据血管病变情况选用不同的导引导丝、球囊和支架,指引导管多选用XB、EBU、JL、JR。⑸术后即刻拔出鞘管,并用纱布及胶带加压包扎穿刺处。⑹术前、术后均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抗凝药物。
208例患者中204例桡动脉穿刺成功(成功率98.07%),4例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途径,8例桡动脉穿刺成功,但冠状动脉系慢性闭塞性病变,导丝不能通过闭塞处,导致PTCA失败。余202例患者均完成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成功率96.15%),需处理病变共226处,其中前降支116例,回旋支32例,右冠状动脉72例,单支病变76例,两支或两支以上病变150例,术后残余狭窄<10%,血流分级达TIMI3级。术后6例发生前臂或上臂肿胀,加压包扎后缓解,1例拔管压迫时出现血压低、心率慢的迷走反射,立即静注多巴胺20 mg、阿托品0.5 mg后约半分钟,血压及心率恢复正常,症状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传统的股动脉途径行TRI,有易穿刺、导管导丝易操作、血管不容易痉挛等优势,但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制多,腹股沟血肿、动静脉瘘、皮肤溃破、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 ~8%[2],所以经桡动脉途径TRI越来越受到青睐。自1989年Campeau首次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1993年Kiemeneij等成功经桡动脉行TRI以来,国内外临床已相继开展经桡动脉TRI,且该途径已经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经反复的临床研究证实,桡动脉途径有如下独特的优点:创面小,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较小;桡动脉周围无大的神经、肌肉及其他大的血管等,损伤比较小,且避免了形成动静脉瘘、神经损害等;位置表浅,术后容易压迫,出血少;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短,特别是老年人,能大大减少肺部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机会;对于冠脉病变较轻患者,可在术后第2天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因桡动脉比较细,穿刺难度较大,且易痉挛,所以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及我院实际临床经验,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助于提高TRI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熟悉血管解剖结构,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常规作Allen试验;尽量避免反复穿刺,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如果发生血管痉挛,应暂停操作,可注入硝酸甘油、维拉帕米等,切忌暴力操作,损伤血管内膜;置入鞘管动作要轻柔,一定要在超滑长导丝的引导下输送导管;桡动脉压迫时力量要适当,避免过重,导致手掌血运不畅,以刚刚不出血为宜。
总之,经桡动脉途径TRI,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更易接受,是一条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途径。
[1]刘惠亮.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00.
[2]Andrew AR,Nicholas MR,Richand JS Radial ariery access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BM J.2004,329(3):44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