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朋
欧洲政要们4月份的主要外交工作是什么?其中,与中国高层领导人的会晤肯定会占据他们大量时间,当然除了大选中忐忑不安的萨科齐。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刘延东都在这个月份踏上了欧洲的土地。在这几次重要外事活动中,副总理李克强的出访被媒体和欧洲政治家赋予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长远意义。各国对李克强的外交礼遇规格非常高,欧洲政商两界的精英纷纷想了解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和风格。
李克强访欧要放在两个背景下考察。从大国关系来看,不久前,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刚刚对美国进行了访问。此次李克强对俄罗斯和欧盟国家的访问,则显示了中国对地缘政治关系的微妙平衡。从时间上看,中国领导人近期呈现出极少见的密集访欧的情况,媒体将这一现象称为4月攻势,香港报纸描述说“从北至西及中而东,堪称全方位,大包围”。这反映出中国在遭受来自美国的压力之下的外交调整,即不将中国的发展只寄于美国和中美关系,而是努力在大国关系的合纵连横中独立潮头。
中俄:大势与大局
如果仔细看新华社4月23日的电文,可以发现中国外交部其实是将俄罗斯与欧洲分别予以表述,由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谈李克强副总理访问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谈李克强访问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这种将俄罗斯与欧洲并列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强调了俄罗斯的国家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国家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虽然中国地理上将俄罗斯视为欧洲国家,但在具体的外交层面并不能简单以“访欧”概括。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独特的优势,也给了它难以克服的尴尬局面。占据着广阔的欧亚大陆,俄罗斯西面可以影响欧洲文明的核心地域,东面可以控制中亚、制衡东亚。但同样,俄罗斯有难以割舍的东西方情怀,使得它很难决然站到哪一方,也很难为任何一方所接受。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尝尽了西方的挑剔和不信任。同样遭受西方压力的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顺应时代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的十八大召开倒计时和普京即将上任及出访中国之时,李克强的访问可谓恰逢其时。如果谁对未来的中俄关系有什么担心和怀疑的话,看到李克强访俄受到的高规格礼遇以及俄罗斯工商界和学生的欢迎,则大可以消除。被喻为俄罗斯“四驾马车”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候任总统、总理普京,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都会见了李克强。中俄的良好关系,将确保中国集中精力应对来自东部沿海的外部压力,并保证了中国在能源和原料方面的重要后方。
不过,中俄关系困难犹在。5月2日,中俄第15次天然气合作谈判仍未能就价格达成共识,可见这个问题的艰难。就在前几日,路透社报道说,中俄天然气管道的谈判去年破裂了,中国选择了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俄罗斯现在调整了它的东亚天然气战略,采取更昂贵的路线,但是可以卖给更多买家。尽管遭遇了重大困难,但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天然气需求,而维持良好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是中国的一个可靠选择。对俄罗斯而言,在可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能源出口保持经济稳定,中国同样也是俄罗斯的一个可靠买家。
尽管有诸如此类的困难,中俄领导人在推进双方关系时都不遗余力。俄新社报道说,俄罗斯总理所传达出的一个信念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此次访俄必定会给两国带来重大成果。两国将在分析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制定一个未来进一步合作与发展的计划。
很久之后的历史学家在回顾几代中俄领导人奠定、发展的中俄关系时,一定会注意到两国政治家对各自国家利益的宏观把握,且不为细节和杂音所干扰。中国和俄罗斯总是不乏有远见和尊奉现实国家利益的政治家。相比于美国政治理想主义的浪漫和“不安分”,中俄领导人总是能在处理问题时找到共同的语言,就像两国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不约而同地使用对方的语言进行问候一样。这不能不与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有关,正如李克强为《俄罗斯报》撰文所言,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大势、布大局。
在中俄关系的深化发展之时,也应对两国关系有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俄罗斯外交就被冠以“双头鹰外交”,俄罗斯始终都是一个大国,绝不会将国家利益完全寄托于与中国的关系。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分析员雅科夫·贝尔格尔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指出,俄罗斯需要实行权衡政策,既要在同中国,也要在同美国的关系中捍卫自己的利益。
中欧:经贸之外
中欧关系一直很重要,但是在中国的普通民众中,这一关系的政治层面常常被掩盖在中美关系和中国周边外交的视线之下,以致中欧关系常常成为经贸关系。相比于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货真价实的中俄“战略协作”,中欧之间的重要对话体现在了一年一度的中欧峰会上,而这一峰会大部分的议题是中欧经贸。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欧盟国家对外关系尚未整合为一个整体,政治意义上的中欧关系实际上被中国与英、德、法等国的关系代替。欧盟尚无法用一个声音说话,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战略,因此,没有战略,又何谈对话?欧洲依然未能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基辛格的那个经典问句,“如果我要给欧洲打电话,那我应该打给谁?”
中欧关系绝不应是经济关系那样简单,在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外交角力的同时,中欧关系的政治潜力需要大力开发。欧洲各国与美国尽管存在同盟的关系,但欧美并不是铁桶一般的整体,欧洲对美国的理想主义世界观并不全以为然,对美国人的傲慢也很不满意。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们已经注重在太平洋世纪发挥影响力,并且在未来的国际政治平衡中,试图以欧洲一极的身份说话,这都需要中国的支持。同时,中国也希望借助欧洲的力量,缓解重返东亚的美国带来的压力。
在中国对欧洲开展4月攻势之下,欧洲也在对中国开展连环外交,据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艾德和称,2012年1月至7月,欧盟方面每个月都有一位委员级官员访问中国。欧盟对华的急剧重视,当然离不开欧债危机的因素。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今年2月的一篇报道中,略带酸味而又有所意指地报道说,很多来中国旅行的西方游客惊奇地发现,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早就不是他们印象中矮小瘦弱的亚洲人了。
台湾报纸《经济日报》评论说,李克强此刻向欧洲递善意、争权益;北京又举办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美、中欧关系“东方不亮西方亮”,两手策略已加大了大陆外交战略的回旋余地。
尽管如此,欧盟仍固执地拒绝在中国所关心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中国高科技出口限制、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问题上放松。因此,中欧之间的重大问题仍没有解决。
欧洲人频繁告诉中国,帮助欧洲就是帮助自己。李克强也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向欧洲人解释,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也是双赢。欧洲需要摈弃一些不恰当的思维。尤其是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李克强详细阐述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着力点与欧洲利益的结合—城镇化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制约,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以此,李克强力劝欧方在对华高技术转让方面更加灵活开放。
总之,无论政治上还是两国经贸,正如李克强文章标题所言“中国对欧洲充满期待”。
李克强的个人风格
早在去年李克强视察香港时,他的风格就受到媒体的关注。而此次出访,则完全表露了他一些个人风格。
此次访问,李克强充分显示了善于交往,谈吐幽默,驾驭形势镇定自如的特点。他面对媒体和大众沒有丝毫的拘谨,与各界要员侃侃而谈,为媒体提供了不少视觉素材。俄罗斯之声评论说,在总统酒店与俄中友协成员举行的对话成为李克强正式访问俄罗斯的开篇章节。文章说,尽管来自中国的客人地位尊贵,但会见却是在一种轻松和富有家庭温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会见结束的时候,大家唱起了中俄两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俄罗斯强人普京的政治风格早已为世界所熟知,尤其是2007年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语惊四座的传奇般演讲。在与中国副总理李克强会面时,他仍不改直率的风格,“两国经贸合作规模很大,所以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多关注,但双方已经学会了作为好朋友来看待这些问题,双方在不断地探索妥协,而且有能力达成妥协。”李克强则以中国人的沉稳务实应对,“我们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前进,不断开拓”,“中国有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他此次访问,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获进展,签署了60亿美元能源合同。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清楚地表明了他眼中中俄关系的基本内涵,“从长远和全局上看待彼此,用务实合作、大项目合作充实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强调实际内容的表述,再次表示出他对中俄关系看法务实的一面。
李克强此行,形象化语言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官方场合有助于促进友好气氛。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容易引起媒体关注,且易于为大众认知,比起生硬的政治语言,效果更佳。
李克强对中俄共同前进的道路并非总是“像涅瓦大街一样平坦”的生动描述受到《俄罗斯报》称赞。在中俄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风趣地说道:“我们很高兴在春意盎然、气候宜人的季节访问俄罗斯。这几天,不少俄罗斯的朋友告诉我们,说今年春天的气候是难得的好。他们甚至说,这是专门为中国代表团准备的,这是专门为这次贸易和投资促进会议准备的。”李克强在匈牙利参观匈中双语学校后,巧妙地即席利用听到的歌词说,就像刚才孩子们唱的那样,我也想说,“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这里,在匈牙利!”
近年来,公共外交成为了传统外交的重要补充,领导人与大众和媒体的接触频繁,逐渐成为了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体。西方国家领导人长期经受媒体和公众的考核,这方面驾轻就熟。近年来,中国领导人逐渐善于利用媒体,在出访前要么接受访问,要么撰文。这次李克强的出访非常明显地采用了这种方式,对俄罗斯访问之始发表了《世代友好的邻邦互为机遇的伙伴》,在到达匈牙利之前发表了《真诚的友谊 互利的合作》,在到达欧洲心脏比利时之际,发表了《中国对欧洲充满期待》。
李克强在给俄罗斯报纸撰文中说,中国人见面往往抱拳行礼,俄罗斯人见面往往击掌握手,这象征着信任、象征着合力。李克强出访的这3篇文章都是客人在用文字向主人抱拳行礼,这种公共外交的方式可能会在以后的中国外交中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