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2012-01-17 05:12赵韶韵郑建中董魁韩冬马靖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被调查者卫生

赵韶韵, 郑建中, 董魁, 韩冬, 马靖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管理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身的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对提高卫生行业整体绩效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卫生管理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难题。

1 对象与方法

自行设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社会需求问卷,采用自填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某医科院校学生实习单位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93.7%。设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问卷,通过邮寄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问卷,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三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跟踪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1.7%。利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整理分析数据资料。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

2.1.1 实习单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学生实习单位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医院和高校。被调查者共150人,行政职务为科级的65人占43.3%,处级的16人占10.7%,其他为34人占22.7%;被调查者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31人占20.7%,本科学历的95人占63.3%;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占20.7%,预防医学专业的占29.3%,卫生管理专业的占18.0%,其他专业的占32.0%。被调查者中有60.0%的人参加过有关卫生管理相关培训。见表1。

表1 调查单位构成情况表 n,%

2.1.2 被调查毕业生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08届、2009届、2010届毕业生,调查人数分别为101,70和69名,共计240名。

2.2 社会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2.1 数量上的需求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开展,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高,认为急需的49%,一般需要的49%,不需要的只占2%。需求层次主要是本科生和研究生。

2.2.2 质量上的需求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各条目得分均数以衡量其重要性,条目很不重要为1分,不太重要为2分,一般为3分,比较重要为4分,非常重要为5分,故条目均数越大,该条目就越重要。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要素分析来看,被调查者认为,管理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法律知识、医学知识、社会实践知识对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比较重要,占知识结构的52.78%。见表2。

表2 知识结构各条目得分计算均数表 分,%

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素分析显示,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的卫生管理人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最为重要。品德修养、法制观念、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也是综合素质中比较重要方面,排在前5位。见表3。

表3 综合素质各条目得分计算均数表 分,%

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能力要素分析发现,被调查者认为,发现处理问题能力、综合分析决策能力、计划及执行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比较重要,位于能力要素的前5位。见表4。

表4 实际能力各条目得分计算均数表 分,%

2.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反馈分析

2.3.1 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信息 整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信息,在171人(占71.3%)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有,112人(占65.5%)从事的工作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相关,主要分布在各地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和医院等卫生事业相关单位;有59人(占34.5%)从事其他相关工作,主要为公司文秘、企业销售等;临时待业有17人(占7%),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准备复习考研。

2.3.2 毕业生的自我评价和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寻找工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身素质能力(48.8%)和社会关系支持(26.5%)及学校招聘平台(24.7%)。工作中认为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是专业理论知识、文章写作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最需要的能力是: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绝大多数的毕业生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和毕业后工作要求,认为大学期间应着重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独立工作能力;并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今后实际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

3 讨论与建议

社会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社会需求,改革现有教育管理模式,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2]。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紧缺的3类卫生人才中主要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3]。而且现有研究认为,“知识蓄积型卫生管理人才已不能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急需通过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能解决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卫生管理专门人才”[4];努力以培养会管理、懂业务、善经营、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卫生管理人才为教育目标;最终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和卫生改革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市场要求[5]。

3.2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由于卫生管理专业起步晚,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存在许多不足,如重医疗及卫生学科而轻管理学科,重理论而轻实践[6]。实际调查显示,管理学知识、预防医学知识、法律知识在卫生管理人才知识结构中排前3位。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中减少医学课程分量,增加管理学、卫生学和法学的比重,使学到的知识能更好辅助于实际工作。卫管专业本科生初入工作岗位时,主要从事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实践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沟通技能的重要性。故建议增加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等课程的学时数。

3.3 改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专业能力

卫生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用人单位站在卫生事业的宏观角度,十分重视毕业生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及计划及执行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培养“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增加专业教学情景模拟,通过实训,把学生从理论教学中巧妙带入特定的事件环境中,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和主体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4]。选择一些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尝试以问题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专业的卫生管理人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最为重要,其次为品德修养、法制观念、团队精神。无论能力的提高,还是素质的培养,都必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因此,必须重视活动感染法对学生的教育,进一步加强实习、见习、法制教育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7];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最终达到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学生不仅掌握卫生行业的专业知识,更具有健全的心理和较强的人际交往和工作能力。

[1]吕本艳,冯占春.新时期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171-173.

[2]刘容亮,孔雪峰,张丽萍,等.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8):504.

[3]刘瑞明,廖云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22(4):237.

[4]何晓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高校讲坛,2011,(1):576.

[5]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1):23.

[6]马颖,丁宏,秦侠,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医学,2011,32(3):367-368.

[7]张良吉,李宇阳,许亮文,等.公共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毕业生的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2):62.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被调查者卫生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