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MS的INC网络协作学习研究

2012-01-13 03:01
武夷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组内协作分组

张 颀

(武夷学院 实验室管理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基于LAMS的INC网络协作学习研究

张 颀

(武夷学院 实验室管理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协作学习的特性和不足,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Inc(incentive,富激励性的)协作学习模型,并在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学习活动管理系统)平台上进行了具体实现。

协作学习;激励机制;LAMS平台

1 课题背景

1.1 网络协作学习

(1)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个人和小组最大化的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1]。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协作,不仅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还能增强学习者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使得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有利于学习者协作、沟通、交际能力的提高[2]。

(2)网络协作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讨论、交互与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3]。计算机网络以其快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介入协作学习,赋予了协作学习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等特征。实践显示,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效率的同时,能更好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4]。因此,网络协作学习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重视,在远程教育中越来越普及。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必将成为协作学习未来发展的趋势。

1.2 LAMS平台

近些年来,E-Learning学习管理系统发展相当迅速,大致经历了从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到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学习管理系统),再到LCMS(Learning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这三者都重点强调“内容”或“教务”,而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具体教学环节的跟踪和支持,没有学习活动支持的学习内容是无法真实地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因此在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5]。

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是基于IMSLD核心规范的新一代E-1earning学习管理平台,有效克服了以往E-1earning学习管理平台的缺陷和不足,LAMS侧重于活动和活动序列的设计,为教师进行在线学习活动序列的设计(Sequence)提供了可行性框架,从而真正满足了教师通过E-1earning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6]。

1.3 LAMS平台实现网络协作学习的特性

LAMS平台提供了支持同步与异步交互的各类协作工具,以方便小组成员间即时或异地的沟通交流;包括分组、实时的聊天工具,以及论坛工具等。

另一方面,LAMS平台提供了Monitor(监控)模块,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习进程,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进度和质量的掌控[7]。

2 网络协作学习模型

2.1 网络协作学习缺点

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协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对学生及时进行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惰性,自己不及时完成负责的任务,盲目地依赖同组成员,导致产生“负面依赖”。

2.2 激励机制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们根据协作学习独有的特征,可以在基于web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加入以下激励机制:

(1)相互依赖:“同伴正在依赖自己”,这对成员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激励因素。可以通过指定组共同的奖赏,进行任务分割来促进这种正面的相互依赖。

(2)组内角色:组内进行角色互换、领导轮流;角色的互换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分享领导责任可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转换领导角色既能保证学生互助、协作,又能使其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

(3)组间竞争:组间的友好竞争可促进小组内部更好地协作,可以通过设立各种不同奖项的方法来促进良性竞争。

(4)成员评价:在学习评估活动中,按照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彼此之间的评价对成员进行分数评定。

2.3 INC协作学习模型

在网络协作学习中加入激励机制,构建出INC网络协作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各模块分析如下:

图1 INC网络协作学习模型

1、学生注册、登录:学生首次进入系统,要进行注册;同时,系统会自动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记录到学生信息库;学生在注册之后才能登录到学习系统。首次登录时,会进行一个特征测量,测量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兴趣特征等。系统将测量结果也记录到学生信息库中,作为分组时的依据。

2、分组:进入协作学习环境后,协作策略库将依据一定的协作策略以及学生的特征信息(从学生信息库中提取)给出一个推荐的分组列表,学生参考此列表自行进行分组(学生也可以申请加入某个已经存在的分组)。这一点完全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学生加入自己选择的分组,这也是激励机制的体现。

3、接受任务:根据“任务驱动、目标先行”原则,分组之后,学生从学习资源库中选择小组将要完成的总任务。

4、角色分配、任务分割:接受任务后,各小组对任务进行分析,然后同时进行角色分配与任务分割;根据分组情况和组内成员的特征信息给每个成员分配一个初始角色和相应的任务,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组长;在小组协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小组成员对自己分配的角色及所承担的任务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可以申请重新进行角色分配;在任务进行的各个阶段,应由小组成员轮流担当组长;这一步非常重要,适当的角色分配及任务分割可以促进成员间的 “正面依赖”。

5、小组协作:小组成员利用各种协作工具进行具体协作。在协作过程中,系统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值指标(譬如在线时长、求助及帮助小组成员次数等)来衡量整个组及成员的协作表现,并将这些过程信息记录到协作行为库;协作完成后,系统将整个组及成员各自负责的任务完成成果记录到协作成果库。

6、小组奖惩:根据整个小组的总成果及一定的奖惩规则对各个小组进行奖励或惩罚,这里的奖惩是针对整个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组获得奖赏,组内每个成员都将受益,反之亦然。这使得组内成员以小组利益为重,促进协作。

7、协作评价:这里的评价是专指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评价。学习者参照事先定义好的评价标准,根据组内成员各自负责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在协作过程中的协作表现对成员进行评价。

8、在进行小组协作之前,要让各小组成员先了解奖惩规则和评价标准,以便根据这些准则更好地进行协作。

2.4 在LAMS平台上的具体实现

根据构建的模型,表1给出了在LAMS平台上理想化的模型实现:

表1 模型对应实现方式

在LAMS上具体实现序列如图2所示。

图2 整个学习活动序列

主要模块分析:

特征测量:学习特征最重要的表征是学习风格。Survey(调查)给出一系列可测试学生学习态度的测试题,并根据学生对知识处理采取的态度,将其分为四类:meaning-directed(MD)(意义导向),application-directed(AD)(应用导向),reproduction-directed(RD)(复制导向),and un-directed(U)(无导向)。

分组:当学生进行分组选择时,系统将根据其所属学习风格给出提示信息(即分组策略)。一般而言,组成员为三至四个,其中包括至少一个MD或AD学生,一个RD和U学生。

角色分配,任务分割:设置组内成员学习风格与角色及担当任务的一一映射。组长角色(通常分配给MD或AD学生)负责项目规划和进展情况控制;知识集成角色(通常分配给RD学生)负责控制和监督组内所有成员获得要求的知识;而U属性学生则担当沟通者角色,负责组内成员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根据其负责任务的不同,由如图3所示的Branching(分支)决定学习序列走向。学习风格与序列走向一一对应:

图3 Branching(分支)界面

MD:自己能对知识进行建构,所以走向为Skip Branching(跳过分支),即序列 1。

AD:倾向于参考实例来获得知识,所以到达序列2,通过Share Resources(资源分享)获得实例。

RD:负责控制所有组成员获得相关信息,所以到达序列3,通过Notebook(记事本)记录进程中的相关信息。

U:负责管理组成员交互,而且因为本身对知识建构能力最弱,所以到达序列4,先通过Notice board(公告板)获得进一步提示信息,再通过Chat(聊天)、Forum(论坛)等工具与小组成员进行交互。

小组协作:在协作过程中,不同角色的成员被分配特定的协作工具以完成负责的任务。

3 总结和展望

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优势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但是,在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指导角色存在,无法对学习进程进行及时监督掌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惰性而影响整体学习效果。针对以上不足,本篇论文在协作学习进程中加入激励机制,构建了一个INC网络协作学习模型,并在改进后的LAMS平台上进行了实现。

另外,为了更加符合INC模型要求,我们还可以在LAMS平台上加入“角色重新分配”和“自动评价”模块,改善评价部分比较薄弱的状况,增强系统智能化的需求。

[1]黄荣怀,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1(05):42-47.

[2]刘凡,刘凤娟.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环境探析[J].大众科技,2009(05):207-208.

[3]姜毅.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Web CL)的设计与开发[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4]刘萍,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2(02):78-79.

[5]孙平.基于LAMS的网络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6]吴军其,杨志峰.基于LAMS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7(04):104-106.

[7]赵呈领,贺李彬.基于LAMS的任务探究式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71-74.

Research on Web-based INC Collaborative Learning Based on LAMS

ZHANG Qi

(Laboratory Management Center,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onstructed a web-based INC collaborative learning model combining incentive mechanisms.At last,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platform.

collaborative learning;incentive mechanisms;LAMS

G434

A

1674-2109(2012)01-0072-04

2012-02-18

张颀(1985-),女,汉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协作学习、专家系统。

猜你喜欢
组内协作分组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分组搭配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怎么分组
协作
分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