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胡臻,鲁剑萍
(上海市中医医院 护理部,上海200071)
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张洁,胡臻,鲁剑萍
(上海市中医医院 护理部,上海200071)
目的探讨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teac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生临床见习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0年进入我院进行护理临床见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护生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内、外科系见习护生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讲解-示教-练习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TSP的教学模式。见习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对TSP持肯定态度,在临床沟通技巧、提高职业情感度和提高学习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同时案例分析题及操作考试中人文关怀部分得分亦优于对照组护生(P<0.05)。结论TSP教学模式是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完善。
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护理教学;临床见习
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teather as standardized patient,TSP)是指从事临床带教工作的护理教师,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和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的作用[1-2]。我院引入 TSP教学模式,对临床见习护生进行护理教学,以评价其教学效果并摸索更完善的教学方法,现介绍如下。
1.1 研究对象 方便性抽样选取2010年进入我院进行护理临床见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外科见习组与内科见习组。内科组28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名、女性27名,年龄19.0~23.5岁,平均(20.96±1.02)岁;外科组3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5~24.5岁,平均(21.03±1.22)岁。两组间性别、年龄、考试成绩等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讲解-示教-练习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常规教学方法+TSP教学方法,分为每3~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配备1名TSP进行教学。两组均对护生开展采集病史、问诊(内科单病种护理体检)的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估。TSP由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理临床带教及课堂教学经验的临床型护理教师担当,临床教学前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练习,培训教材由我院联合中医药大学内科学教研室组织教学专家编写,初期教材中的病例主要为内科常见典型病例如心肌梗死、支气管哮喘、上消化道出血等,通过专家考核者方能成为合格的TSP。
1.2.3 效果评价 分别于见习最后1周的前3d对护生进行理论、操作的考核,并填写问卷。将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理论考核总分为100分,操作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其中人文关怀部分占10%分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临床见习护生对护理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对TSP教学方法大多持肯定态度。
2.2 两组学生的课后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2。除了在“提高临床护理技能”和“促进知识掌握与理解”方面无差异外,其余各项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 见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在理论考试病例分析题部分和操作考核的人文关怀部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TSP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3],临床见习是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4],并对护生专业思想影响起着很大作用[5-6]。近年来,为了顺应社会需求,护理专业招生不断增加,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再加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实施,使得愿意作为教学资源的患者越来越不足,致使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把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 patient,SP)运用于临床技能的考核已广泛地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医学院校所认可、推广和普及[7-9]。然而,经费问题就成为制约SP在我国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10]。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院在护生临床见习中引入了TSP的教学模式,既解决了临床学习病例资源有限的问题,化解了教学与医疗的矛盾;又克服了经费短缺的问题,加上其教学成果显著,该模式无疑可为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表1 护理临床见习护生(内科系)对TSP教学效果的评价(n=28)
表2 两组学生课后问卷的调查结果[n(%)]
表3 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s)
表3 两组学生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s)
观察组 28 84.75±4.65 83.37±4.98 93.50±3.64 9.65±0.25对照组 34 84.02±3.74 81.78±7.23 92.96±4.84 8.12±0.18 t 0.221 2.269 0.580 0.137 P>0.05 <0.05 >0.05 <0.05
3.2 TSP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同,TSP教学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护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带教老师则扮演了患者及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标准化患者和教师间是互动的,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师生间及同学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此外,模拟情境类似于真实的诊治过程,课程开展前需要护生们查阅相关资料以做好充分准备,这无疑鼓励了其进行自学、增加信息量、拓展知识面;同时护生学习的兴趣也大为提高,这些都可以从表2的统计结果中得到体现。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运用TSP教学模式,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其采集病史、问诊方面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职业情感力等也相应得到培养与提高。而表3中,在教学效果方面,试卷分析表明,在相应单元的传统试题部分,两组间的知识点得分数并无差异。而在病例分析试题方面,观察组护生得分数要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近年来高校扩招,护生到临床问诊采集病史的人数增多给临床造成了巨大压力,大量学生频繁的临床实习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压力,尤其是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患者会表现出抵触情绪、不配合,进而造成护生病史采集和操作实习的困难。本研究结果显示,TSP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而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并未减弱。在操作技能方面,虽然两组数据在统计学角度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人文关怀方面的得分上看,观察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TSP教学模式注重对护生沟通能力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临近毕业的临床护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是不知道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因此也最容易与患者产生矛盾。我们此次教学改革最重要的特色是引入了人文精神。TSP培训时要求其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护生在问诊过程中,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TSP甚至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以考验护生的应对技巧。教师根据护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示教,如有的护生在问诊过程开始时没有介绍自己、没有主动向患者问好,在问诊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节奏等,教师会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点评。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知识,还培养了爱心、耐心,学习尊重患者、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与不同患者接触的能力,这为她们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临床提供了帮助。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从表1的结果看,参加此次TSP教学的护生中,没有一个认为其难度过大而感到力不从心。相反,许多护生表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适合应用于临床教学,她们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3.4 TSP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尽管TSP在培养护生临床沟通技巧、操作技能以及职业情感等方面有比较显著的优势,但作为临床教学的一种新的方式,仍存在些许不足,例如案例缺乏、逼真度不足等[11-12]。我们在培训TSP时设计了一些阳性体征让TSP进行模拟,如在模拟急性尿路感染患者时,要求TSP在肾区叩诊检查时表演出“肾区叩痛”,当护生叩诊肾区时,TSP紧皱双眉,作痛苦状,并说“痛”,同时作躲避叩诊状。从表1中护生对TSP进行病理性体征模拟是否逼真这一项的调查结果来看,74.1%护生认为TSP的模拟是逼真的,也就是说达到了对阳性体征考核的目的,且82.1%护生对TSP的总体表现都是满意的。但TSP决不能完全代替所有的真实患者,比如心衰患者双下肢水肿的病例,TSP是无法模拟的。因此TSP只能用于某些无客观体征疾病的临床见习。对此,如有条件可以在TSP教学的基础上配合真实病例的录像放映,以帮助护生更好地掌握典型病例的客观体征。另外,由于TSP培训的病种有限,反复使用之后考试内容难以保密,护生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将很难考查护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这些问题有待在进一步实践中予以改进和完善。
[1]Singer P A,Cohen R,Robb A,et al.The ethic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J].J Gen Intern Med,1993,8(1):23-28.
[2]唐红梅,邹杨,黄钢.标准化患者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8):610-611.
[3]王虹,范植蓉.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J].现代护理,2003,9(12):968-969.
[4]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9.
[5]邢凤梅,董胜莲,马连娣.142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3,9(7):560-562.
[6]杨朝霞,杨洪菊,袁恒兰,等.临床见习对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3-5.
[7]Guiton G,Hodgson C S,Delandshere G,et al.Communication skills instandardized-patient assessment of finalyear medical students:Apsychometric study[J].Adv Health Sci Edu Theory Pract,2004,9(3):179-180.
[8]鲁建国,赵华栋,南菁,等.对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6,8(3):286-287.
[9]Chesser A M,Laing M R,Miedzbrodka Z H,et al.Factor analysis can be a useful standard setting toolin a high stakes OSCE assessment[J].Med Educ,2004,38(8):825-831.
[10]濮丽萍,蔡晓红,闻彩芬.学生标准化患者用于健康评估操作考核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5(22):1206-1207.
[11]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44-45.
[12]田桂莲,王凤华.编写整体护理教学案例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40-41.
[13]朱华,杨孝军,郑飞云,等.浅谈妇产科课堂互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执行[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86-88.
R47
A
1008-9993(2012)3A-0064-03
2011-12-28
2012-02-07
张洁,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工作
陈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