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的艺术特征

2012-01-10 10:15徐文博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作曲家声部旋律

徐文博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肇庆学院平黎明教授的代表作品,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肇庆学院合唱团演唱这首作品,在省市级多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或金奖,受到了音乐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一、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的创作背景及研究价值

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是作曲家平黎明教授在2005年为肇庆学院合唱团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而创作的。大赛组委会下发的文件鼓励参赛单位使用原创作品参赛。于是,平黎明教授利用春节寒假时间进行构思创作,经过反复斟酌校订和排练实践,最终定稿为现用作品。在作品的成熟过程中,作曲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几乎在每次演出前都认真地对作品进行完善修改。这首作品的首演由平黎明教授亲自指挥,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厅参加广东省第七届 “百歌颂中华”合唱大赛,获得高校组一等奖,并在肇庆市电视台播出;平黎明教授获得优秀指挥奖,受到广东省音协主席刘长安先生的高度评价。此后,这首合唱作品由平黎明教授指挥、肇庆学院合唱团演唱,在第八届中国(深圳)合唱节上获得银奖;在中山市第三届中山合唱节上获得金奖。此外,这首作品还获得肇庆市文艺精品奖,并收录在平黎明教授编写的《合唱与指挥》①该书(第二版)由平黎明主编,2010年 8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混声合唱《把崭新的世纪开创》的艺术特征

这首作品在创作时,注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虽然在演唱上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实际演唱能够充分地表现合唱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作曲家对生活、音乐、合唱的多层次感悟。

(一)作品的结构特征、旋律特征、节奏特征、和声构思及总体表现力特征

该作品采用复杂的二部曲式结构,具有完整的前奏、引子、间奏。其复杂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曲式结构理论分析方法,在第一部分中,前奏巧妙地把切分音与连续的三连音结合在一起,例如: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开创新世纪的号角声,同时,运用八分音符加八分休止刻画了稳健的改革开放步伐,例如:。此处弱处理表现了改革开放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入时代的大发展,属功能上的低音下行,加强了音乐形象的稳定性和扎实感,并且还具有与时俱进的动力感。紧接着笔锋一转,前奏进入抒情乐句,讴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颂扬了祖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工作生活。然后,前奏在上行六级音到主音的减慢减弱进行中,削弱终止感从而引出第一主题。例如:

引子用慢速含蓄内在的情绪表现 “巨龙腾飞”的景象,对下文的激荡情绪起到了引入作用。其总体力度虽然处于弱势,但在和声上,尤其是低音部使用分解的大三和弦和属音到主音的跳进,蕴含了强烈的力量,蓄势待发。例如:

在反复处的“腾飞”两个字上使用了八度跳进,把音区提高了一个档次,用音程的跳进刻画形象的跳跃;在“风”字上使用重属和弦,加强了音乐进行的紧张感,为向属方向上的转移和下文做好了铺垫,例如:

紧接着就是D—S—D—T的激进功能进行,尤其是低声部D—S—D—T的推进很坚定,犹如平静的大海深处蕴藏着强大的力量,为情绪的发展推波助澜;高声部则是从属到主按音节一路飙升,大有鱼跃龙门之势,伴随着渐强后sfp再渐强的力度处理,音乐形象迸发出时代的呐喊。接着笔锋一转,用突快的间奏把主题情绪引入正轨,间奏中出现了具有鲜明风格特征的“#4”。例如:

此处“#4”的使用有两层意义:一是保留了引子中的元素,虽然是情绪变化了,但在音程风格上还是统一的;二是作者曾长期在家乡河南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创作元素风格上显然受到河南豫剧的影响。河南地处中原,历代在河南城市建都者甚多,创作使用地域民族色彩音级的创作思维,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基础还是扎根于家乡本土,体现了他对家乡传统艺术文化的挚爱和汲收。

紧接着,欢快明亮的间奏引出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在这次变奏中,由齐唱发展至四部和声,反映出万众一心、百花齐放巨龙腾飞、神州巨变的繁荣景象,情绪直接明快,加深了听众对主题的印象,而且在情绪上和引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连续的切分节奏和长音保持所划分的鲜明的句读关系成为主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声上一如既往的层次清晰。关于结束时四声部落到同音上,例如:

作曲家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四声部都结束在属功能上,造成半终止,以便引出第二次变奏;在这里利用男女声中同音高度其实是利用八度的原理造成和声上的空间感。在歌曲中,作曲家巧妙地利用人声特点来处理和声关系,可见,他对人声特点的深度把握。接着,在半终止的长音保持下引出第二次变奏,与第一次变奏同样是8句方整型结构,但在表现情绪的手法上发生了变化,更深层次地运用男女声部音色的对比关系,在手法上延续了第一次变奏的结尾,具有顶真的效果,同时,也有保持风格的意义。这次变奏的旋律进行主要由男声部来完成,女声部则是锦上添花之笔,巧妙地作为补充声部使艺术形象更为丰满。例如:

为了保持风格上的统一,旋律声部在节奏上依然采用第一次变奏的样式,而低音声部以平稳的低音进行使旋律声部的跳跃得到了均衡,同时,也蕴藏了“巨龙”的内在力量,这也许正是作曲家在艺术形象情绪发展上度的把握。在这次变奏的结尾“开放中走向繁荣富强”处,声部合为一统,旋律过渡到女高音声部,并且在这里外声部的反向进行造成戏剧性的力度扩张,用新鲜的音色对比冲击第一次高潮。例如:

从整体来讲,作品发展到这里暂告一段落,末音结束在导音上其实是利用表面上的功能解决期待加深情绪上的递进发展期待,同时,也为下文转向属调做好了准备。这里虽然是半终止,但是,却伴随着力度的渐强迎接第一次高潮的到来。

第一段的结束音故意延长到第二段第一小节的第一拍,使之间奏承接自然流畅。这里异调同音与功能的衔接使间奏如同丛山峻岭中流出的潺潺溪流,显得格外的亲切自然,调性转向属功能,调式转向抒情的羽调式。例如:

巧妙的是在第一段的结束长音上,没有改变四拍子的律动,但已经悄悄地转变成了三拍子,为第二段的舞曲律动做好了铺垫。第二段进入得非常抒情,承接着第一段的时代呐喊,另辟蹊径,给听众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觉。第二段的主题赞美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此处载歌载舞,歌词写景,而曲调旋律使歌词更生动了。在声部安排手段上,男女声部对仗工整,互为补充,结构上分合得体;音程关系上,在“江河欢笑”处,反复“欢笑”时,音区提高八度,升华了“欢笑”的实际情绪。例如:

此段男女声部之间的力度对比为后来的和声咏叹积蓄了力量,补充声部点缀着旋律声部,轻盈、生动、丰富、简洁、清晰。在刻画“田野飘来花果芳香”的艺术形象时,作者展开想象空间,充分利用合唱声部的优势,在各声部内通过旋律移位表达芳香来自四面八方,同时,在力度表现上跨越了p—mf—f—ff四个层次,各声部也随之加入,构成由远及近、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的动态画面,突破了音乐艺术的空间局限性;还利用各声部音色的对比渲染相同的音程结构,巧妙回避了相同旋律线在各声部叠置时所产生的重复感。例如:

在四声部融合渐强后,再次强有力地对“飘来花果芳香”进行咏叹,笔者认为在这里全曲才真正达到第一次高潮。

整体观察第二段的第一部分,作曲家使用五声音阶渲染了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羽调式的使用使音乐的发展、旋律的流动显得恬静、舒适、流畅、圆润,结合三拍子的律动自然地将情绪渐渐推向高潮,尤其在第一部分结尾处,男低男高两声部同时进行低音走向,以增强低音力量来支撑和声力度。紧接着,音乐变得庄严肃穆,仿佛钟鼓齐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万象一新、蓬勃发展的宏大场面跃然纸上,作者根据歌词语气谱写了讴歌的语言:“国泰民安,五业兴旺,五谷丰登,富裕吉祥”,例如:

这里平稳的音级旋律及八度关系的男声两声部以厚重的音律语调增添了音乐的神秘感,每个字都很饱满并且铿锵有力,两个女声部以对比性的三度叠置并以极富抒情性、舞蹈性的优美旋律紧随其后,男声部的律动浓缩了第二段开始处的间奏,女声部律动则取材于第二段的主题动机变奏而成,这里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女性的阴柔之美结合得天衣无缝,也从不同的角度来歌颂盛世中华。接着,四声部合拢齐声颂扬“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把崭新的世纪开创”,为了突出“开创”,男声部承接得浑厚凝重,女声部承接得犀利坚决,然后,四声部合拢把“开创”推向高潮。例如:

调用一些可用而合适的手法渲染关键的词语是作曲家创作的惯用技法和重要手段,体现作曲家对歌词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合理的布局。接下来,作曲家用反复的手法进一步咏叹“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把暂新的世纪开创”,以此深化加强主题中心歌词的艺术气息。在这里,作品的末乐段又表现出新的节奏特征,就是利用三拍子中的附点音型造成逻辑重音的滞后,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节奏性,强调了中心地位的歌词,并且,这里四声部统一的强弱对比在作品即将结束的位置进一步深化了情绪的戏剧性,推迟高潮的到来以加强对高潮的期待。可见,作者在创作时已经设身处地地预见到作品的表现力。例如:

作品结尾处用补充乐句再次强调中心词“开创”,并加强其旋律性以弱化终止和弦的推进力度,具体手法为一字多转,并在长音保持上充分发挥乐队的烘托作用,为结尾再次把情绪推向高潮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接着,在短暂的休止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终止式,这里休止使用非常精妙,仿佛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积蓄力量而发出最强的呐喊,作者用以静制动的手法为终止式的到来做好了铺垫。终止式建立在小调基础之上,采用的是变格终止,结束和弦是升高三音的大主三和弦,明亮的大三和弦使心中积蓄的力量完全爆发出来。在这里,变格终止是为了削减终止力度,使用升高三音的大主三和弦是为了增强终止感,好像前后的目的是矛盾的。其实,这是作者使用的欲扬先抑的发展手法,作者追求的是表现力度上的极限,以此来最深层次地挖掘歌词内涵。例如:

(二)对歌词的布局特征

这首作品的歌词的分配布局也有其特色。整首歌的歌词并不长,如下:

巨龙腾飞风云激荡,神州大地万道霞光,

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繁荣富强。

山川增添秀色江河欢笑流淌,

城镇竖起高楼大厦,田野飘来花果芳香。

国泰民安五业兴旺,五谷丰登富裕吉祥,

勤劳而勇敢的中国人把崭新的世纪开创。

这在音乐作品的发展上是不利因素,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人声配器手法把主题旋律安排在不同的声部使其得到发展变化,利用男女声区的特点重复着歌词,并使同一段歌词在不同的情绪下发展,以求得对比效果。作者还分析了歌词的核心语汇,运用合唱的手段在不同声部进行叠置,以加深听众对它的感知印象。同时,变奏反复也是对歌词意境发展的重要手段。

这首作品经过多次的修改、排演,倾注了作曲家的心血,才得以在很多赛事中摘取奖项。现在,这首作品已经成为讴歌中国改革开放的优秀的合唱作品,我们期待着这首作品在未来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作曲家声部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多声部视唱训练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长大可当作曲家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7月,盛夏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