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2-01-03 05:02钟玲俐刘胡英
关键词:模因语言英语

钟玲俐,刘胡英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a外国语学院;b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钟玲俐a,刘胡英b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a外国语学院;b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揭示了语言流传与传播的规律,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探讨模因论启发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利用模因的传播过程和特点提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分环节进行优化的框架。教师指引学习者有目的地掌握特定语言模因、强化和加速其在学生记忆库中的复制和储存,可以帮助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模因论;课堂教学;优化

一、模因与模因论简介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 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 “模因”。模因(meme)一词最早是1976年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创造出来的。他认为, 在文化领域内也存在着类似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作用的东西,这就是 “模因”。道金斯将模因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 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1]。形形色色的模因为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相互竞争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优胜劣汰是文化传承和进化的根源。1999年,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ore)出版了她的《迷因机器》(The Meme Machine),唤醒了模因领域的研究高潮。 布莱克摩尔指出:模因指文化基因, 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而传播,其核心是模仿[2]。从那时开始,模因论作为一个分支学科似已兴起,学者们纷纷探索整个模因论机制。

模因论的发展本身就像模因在传播。这一理论是如此强大,它获得了大量的寄主(或称宿主— host)并以表现型性状传播。许多人在被 “传染”后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输模因[3]。模因论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向更多的人和更广泛的领域进行传播和渗透。人们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直到语言科学各种角度、层次对模因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于2003年将模因论引入中国。2007年12月,何自然教授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模因论已正式成为我国当前语用学三大重要理论之一[4]。

二、语言模因的传播

模因与语言之间关系密切。Blackmore在阐述她对语言起源问题的理解时说:“对语言的产生而言,更具基本意义的,是模仿能力,而不是符号指称能力[2]。”可见,语言不但是模因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我们称之为语言模因。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 何自然指出,语言模因源于教育和知识的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语言的交际和交流。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将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有助于观察语言自身的表现,发现语言发展和进化的规律,有助于在社会文化的交际和交流中学习语言[5]。

模因传播过程对教学各环节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模因充当了复制因子的角色。模因复制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传播[6]。这一过程与Ellis从认知角度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是一致的[7]。如表1所示。

表1 二语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因传播过程比较

从上图可知,二语习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语言的输入过程伴随着模因的同化和记忆,而语言的输出过程则是语言学习者将内化在头脑中的模因通过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即:“语言输入–模因基因型、表现型传播–语言输出[8]”。二语习得者必须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语言模因顺利通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而得以成功复制,才能成功地习得语言。

在认清了模因和语言习得关系的基础上,以下笔者将具体探讨如何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各环节,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积极性,有效实施模因教学策略,将所学语言、技能融入、内化到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中。

三、模因教学课堂具体设计模式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认真程度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教师可充分收集相关教学材料,参考其他老师教学方法或手段等,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此提供了便利。集体备课、 听课是模因教学模式中非常有效的手段,是全体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集思广益的过程。集体备课、听课也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模仿和被模仿的学习过程。教师是教材内容的复制与传播者, 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模因宿主”,与教材编写者理念一致,教材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们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还应更多的带领学生提前去挖掘教材, 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二)课堂实施

一堂完整的英语课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复习、导入、 新内容呈现、 总结及课后作业。

1.复习— 巩固、强化输入的模因

在前次课有了良好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新课前几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内化在头脑中的语言模因“表达”、“传输”出来,以巩固、强化输入的模因。让学生背诵、复述、听写、翻译、造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锻炼他们的口语,笔者每次都在课堂前五分钟安排一个“presentation” 环节,请两个学生把自己本单元发现的最重要的、 最有潜力成为模因的两个单词、 表达、或例句用英语给大家进行介绍,他们可以模仿老师、主持人、或喜欢的演员等不同的风格或以脱口秀的形式讲解, 并当堂请同学复述以检验效果。 结果学生们都非常踊跃,他们不遗余力地收集相关素材,有的还配制了ppt,音乐或录像,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2.导入— 模因与视听说的有机结合

导入是一堂课设计最关键的部分,甚至可以说决定着整堂课的成败。成功的导入应该是学生的兴趣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被提了起来。因而,独特新颖的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往往听力水平总体较弱,口语能力普遍不高。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学生们掌握了大量词汇和系统的语法,并能够阅读高难度的英文资料,却还是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项恐怕是长期以来英语听说教学不被重视。因此笔者以为深刻理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导入时把模因与主题相关的视听说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效度具有一定的帮助。

导入应该是一种刻意的语言输入,也是语言模因的传播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任务设计、情景描述等活动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过程中,有对学生提出的模因因子的重复、增减、变化、重组、移出、复制和传递,也有新模因的输入和传播。视听说后教师的及时总结是巩固的过程,也是模因集合的重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输入—听和语言输出—说有机地结合起来,模因的作用既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又提高了听说教学的效度。

3.新知识的传授—教师语言输入–模因基因型、表现型传播–学生语言输出

语言学家Stephan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二语习得的重点在于语言输入的质量[9]。因此,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对于语言点的讲解,为了创造最佳语言输入,教师不应该为了省事就从字典或教参上随便拷贝一个例句教给学生。应充分利用一切可能获取的教学资源,从报刊、杂志、经典文学作品、网络等途径精心选取具有时效性、趣味性、易于理解和表达的、经典地道的语言材料或结合生活典范等作为讲解语言点的范例,把它们打造成易于被学习者模仿与复制的“语言复制因子”,以加速语言模因的“同化”与“记忆”过程。在处理新词汇时,教师可先采取控制性词汇练习活动,如头脑风暴法、小组反应法等等,提示和激发学生用已学过的词汇作为桥梁尽可能多地组合和重新组合新单词。之后再采取非控制性词汇练习活动,如小组成员之间就新单词的音形意互相发问等,看谁能提出可行、简便的记忆方式,之后全班同学共享,达到对新单词地自如使用。这种同伴互助学习(Peer Assistant-learning)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和共同抗击学习的压力[10]。

课文讲解分析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赏析优美的句型结构及修辞手法,分析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要求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创造性的替换和运用。目的是使这些语言知识和技巧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得以强化,因而成为强势模因刻于大脑中,不至遗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学习积极性也自然得以提高。

在进行听说教学时,教师应把听与说视为外语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通过反复的口语表达练习,使学生将自己说出来的和听到的进行对比,反馈和修改出现的语言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正是语言模因的不断重组与创新推动了人类语言不断发展进化。因此课堂英语听说训练不能始终停留在模仿跟读或复述所听到的文章。机械地背诵和单纯地模仿不能长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会话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阅读课还是听说课,语言输出训练不应仅局限于某单一活动,有效的课堂必然是模因与听说、阅读、词汇、语法、翻译等多种模式多种活动的密切结合。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教师的语言输入–模因基因型、表现型传播–学生语言输出的过程。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应该真正成为学生表现和锻炼的舞台,而教师则更多地充当课堂管理者,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语言模因基因型到表现型的过渡,并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恰当的反馈。

4.内容回顾和总结—巩固输入、强化输出

教师可设计问答、对话、在对话的框架内根据教学重点进行替换练习、提示练习、联想、角色扮演、与个人现实生活相联系、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从模因论角度来看,模因表现型传播是最高级的传播形式,只有发展和具备这种模因传播能力,才具备真正的语言交际和综合运用能力。

5.课后作业—模因变异和创新

作业布置是完整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该环节形式可多样化。如背诵、主题辩论、讨论、课文复述、写作、访问网站进行资料收集等。或要求学生熟记听力材料或课文中的各类佳句、语言优美的段落甚至篇章,鼓励模仿,从而促进语言模因的重组、变异和创新。

(三)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应该撰写教学后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优缺点,此外教师之间可相互进行听课、评课。这一过程是听课者模仿被听者的过程,模仿吸收、巩固和记忆不同理念、方法和课堂技巧的过程。教学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探索、提高的过程。

结语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因而教学研究视角必须多元化。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及其规律契合英语学习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外语教学的原则不能与模因传播理论相违背,而需要根据模因传播的特点去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本研究根据模因复制的过程和阶段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活动,结果表明:模因式英语教学模式利用人类大脑的记忆规律,突出传播过程中的强势模因,强化和加速各类语言模因在学生记忆库中的复制和储存,可以帮助老师改善英语教学效果。模因教学课堂模式是一个不断模仿、不断调整、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向书学习、向人请教与自我反思。

[1]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2] Blackmore Susan.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钟玲俐. 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11.

[4] 何自然, 谢朝群, 陈新仁. 语用三论: 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 陈琳霞, 何自然.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 108-114.

[6] 钟玲俐. 模因视角下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01-103.

[7] 桂文泱. 模因现象与英语教学[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38-139.

[8] 张 颖. 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J]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111-113.

[9] Krashen.S. & T.Terrell.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 Oxford:Pergamon,1983.

[10] 吴雅菲. 同伴互助学习在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中互补发展的实证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6):69-71.

A Memetic Approach to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Optimization

ZHONG Ling-lia, LIU Hu-yingb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b.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aiming to explicate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rwinism. It reveals the regularities of language spread and communicatio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copying and transmitting language memes, which inspires us follow its suit to guide English teaching. The present paper mainly appl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es into explo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each step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When the teachers intentionally guide the learners to master some specific language memes, strengthen and accelerate its replication and storage in their memory, it helps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

memetics; classroom teaching; optimize

G642

A

1673-9272(2012)06-0207-03?

2012-10-14

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模因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编号:10C0891)。

钟玲俐(198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和商务英语。

[本文编校:杨 灿]

猜你喜欢
模因语言英语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语言是刀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及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