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红,侯登凯,刘益迎,王 浩,张 淼,赵 帅,张军廷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辽宁大连 116026)
大连海事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石丽红*,侯登凯,刘益迎,王 浩,张 淼,赵 帅,张军廷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辽宁大连 116026)
在对大连海事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几方面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寻求进一步解决对策提供参考。
大连海事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
我国高校自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2009年,大学生人数增长了近6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50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7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造成一方面用人单位倍感优秀人才难觅,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本文在对大连海事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对策提供参考。
大连海事大学2010届毕业生4875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054人,本科毕业生3821人。截至2010年8月,学校2010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3.46%,较2009届提高了7.06%。其中毕业研究生实际就业人数为984人,初次就业率为93.36%;本科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为3572人,初次就业率为93.48%。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见图1。
与本科毕业生相比,2010届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持平,但是从签约率的角度考虑,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比本科毕业生降低16.77%。这与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有关。研究生往往希望找到更理想的工作,而不急于签约。另外,某些专业毕业生到相关领域工作必须要通过相应考试,往往在就业率统计之后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签约率的统计数据。2010届研究生就业流向见图2。
图1 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流向
图2 2010届研究生毕业就业流向
(1)本科毕业生违约情况。2010届本科毕业生违约194人次,违约率5.08%。虽然与2009届本科毕业生相比减少0.7%,但是违约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其中船机修造、自动化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违约现象比较突出,违约率在10%以上。
从违约原因分析,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133人次因为更换单位而申请违约,此部分毕业生抱着先签订一份协议用来“托底”的心态,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之后继续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待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后即提出违约申请。同时,还有25人次因为考取公务员、18人次因为考取研究生而提出违约申请。此外,还有12人次因为用人单位违约而提出违约申请,这部分违约没有纳入学院(系)学生违约统计之中。
(2)毕业研究生违约情况。与本科毕业生相比,2010届毕业研究生违约更为严重,共计违约101人次,违约率9.58%,比2009届高出2.83%。其中,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共8名毕业研究生,竟有5人次违约,违约率高达62.5%。此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及电子传动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专业研究生违约率也高达30%以上。在101人次的违约毕业生中,有83人次因为更换用人单位而违约,有14人次因为考取公务员而违约。此外,在毕业研究生中也有3人次是由于用人单位违约而办理了违约审批,这部分毕业生违约也没有纳入学院(系)违约统计中。
2010届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92.27%,比2009届降低1.34%。毕业生较2009届增加258人,增幅达29.7%。从整体情况看,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但签约率降低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一是随着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增多,航海类专业毕业生逐渐增加,用人单位选择面变宽;二是由于学校航海类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跳槽比例较高,影响了毕业生在航运市场上的声誉,以致部分航运企业“不敢签太多学生”。
2010届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81.46%,较2009届提高12.14%。主要因素有:一是由于国际航运市场逐渐回暖,对航运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二是学校加大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0届IT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80.82%,比2009届增加10.31%。主要原因有:一是通信类企业发展迅猛,用人需求不断增加;二是软件产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业务量增长,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三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大对软件产业带的关注与就业拓展力度,与大连高新园区、天地软件园、北京中关村等产业带密切合作,保障IT类专业人才的充分就业。
2010届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72.04%,比2009届提高5.64%。虽然毕业生人数增加86%,但除工商管理专业外签约率普遍增加,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比增加14.54%,这与经济回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看出,经济类专业与管理、IT等专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010届法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84.24%,比2009届提高13.62%。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法学类专业知名度较高,用人单位每年保持着稳定的专业人才需求;二是法学专业学生受到航运企事业的青睐,近年来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许多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航运管理等相关工作;三是法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升学与出国较多,比例高达55%。
2010届工学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为93.51%,比2009届提高8.11%。主要原因有:一是社会对工学专业人才需求量一直保持着增加态势,金融危机后的船舶产业、汽车制造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交通运输产业面临较大发展机遇,对人才的需求量呈跨越式增长;二是学校新开设专业把握住市场的需求预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新增的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市场需求量较大,毕业生签约率均已经超过90%,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签约率达到87.50%;三是学校对工学专业市场开拓力度增加,引进了包括世界500强、国资委在内的知名企业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2010届人文类毕业生签约率为72.63%,比2009届提高8.25%。社会工作专业签约率提高21.74%,但该专业只有23人,人数最少。人文类专业毕业生虽然就业率总体提高,但是就业整体情况仍然堪忧,这与社会需求量小有必然联系。
2010届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签约率66.96%,比2009届降低11.47%。主要原因有:一是环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市场需求量一直较低,而2010届毕业生数量比2009届提高了1倍多,签约率低成为一种必然;二是专业性较强,就业有局限性,就业单位大多属于国家公务员(环境监察局等),国家公务员面向全国招录,就业市场拓展困难;三是本科毕业生的学历和知识层次满足不了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的需求。
2010届语言类毕业生签约率为79.10%,比2009届提高20.23%。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针对语言类的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加大,用人单位对于学校语言类专业的认可度逐渐提升。二是经济复苏导致对外贸易量增加,市场对于语言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毕业生从事的是与航运管理相关的工作;日语(软件工程强化)专业在大连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在IT行业中也有较大的需求。
2010届理学类毕业生签约率为55.70%,比2009届提高3.06%。理学类专业人数较少,签约率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签约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理学类专业就业面较窄,社会竞争激烈;二是对于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较小;三是学生就业意识不强,就业主动性差。
(1)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市场总量增大,就业竞争压力相对增强。随着航海类专业培训机构的猛增,培养质量的逐渐提高,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毕业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经调研反馈,用人单位对学校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思想、吃苦耐劳、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诸多建议,其中,学校航海类毕业生“用不住”是主要问题。用人单位培养一名航海人才投入较大,但是学生从事海上工作时间短,给用人单位造成较大损失。学校应加强调研,调整招生、教育、培养、管理等工作,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社会和家庭的偏见影响学生的择业观。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不需要拼搏和奋斗就能够早日过上稳定的生活,以致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念。2010年在对学生调研中发现,33.66%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择业观念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考公务员、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资委中字头企业,选择离家近或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及一线城市,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择业意向,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反而造成就业困难。公务员考试被认为是“国考”,国企职位成为学生争夺的战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线城市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应引导社会和家庭能够充分考虑就业形势和毕业生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给予就业建议。
(1)学校对于非航海类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专业设置仍然不了解,制约了就业市场的开拓和维护,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全校资源,全员参与,调动职能部门、学院(系)、专业教师主动参与就业工作,着力宣传学校非航海类专业,提升其影响力和吸引力。
(2)部分专业教师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择业观。部分专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经意地向学生传达一些行业的负面信息,如油船、化学品船舶对于身体的损伤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念,为就业带来较大阻力,致使像中化国际这样的船东无法招聘到合适的学生。建议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用人单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不对称的情况仍然存在。学校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在招聘中对于用人单位需求能力展示上没有优势。学校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试环节依然是大型企业集团招聘的关键环节。笔试题一般与所聘岗位的专业知识息息相关,但这又往往是毕业生的弱项。如中化国际的危化品物流领域,是物流方向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分支,学校毕业生对物流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危化品物流方面就不甚了解。学校应鼓励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对所从事工作领域的专业化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和强化。
(4)部分学院(系)对就业工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对于新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个别学院没有宣传意识,未能提前做好新专业毕业生宣传,致使毕业生就业陷入窘境;相反,重视就业工作的学院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部分学院(系)制订招生计划没有与生源质量、就业质量等紧密联系。
(5)积极参与就业的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学院(系)领导和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帮助推荐学生,则学生就业水平和质量会有明显提高。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为学生就业献策出力。
(6)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继续开拓就业市场。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开拓与维护压力巨大,这对就业市场开拓的人员配备、创新意识和素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学校就业市场科室工作人员共4人,难以满足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的实际需要。为明确职责,加大力度,更好地开展就业市场开拓,建议航海类专业、陆上专业分别设立就业市场开拓科室,以便提高市场开拓与维护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1)人力资源队伍不稳定造成学校对就业市场的“二次开拓”。近年来,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大力度宣传推介毕业生,取得了一定成效,新的知名企业不断进校招聘,促进了学生充分就业,提高了学生就业层次。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队伍不稳定,造成学校对就业市场“二次开拓”,需要重新与用人单位洽谈、邀请进校招聘。
(2)用人单位预期不够充分,造成招聘工作困难(表现在违约上)。2010年,随着经济回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拓和维护就业市场成效明显,进校单位突破1000家。而在招聘的过程中也发现,私营和外资企业对于市场的判断力较强,市场和人才招聘的联动性较强,进校时间较早,招聘人才数量也较多;但大型集团型企业,招聘较晚且招聘持续时间长,已通过笔试、面试的学生“等待”时间较长,学生基于“保底”的思想改签其他单位,为企业招聘人才及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3)用人单位“招聘惯性思维”增加学校就业市场开拓压力。用人单位基于以往经验在招聘工作中遵循习惯做法,包括招聘形式、招聘学校范围等。大型集团企业、大型国企单位,由于从来就不缺乏优秀人才的青睐,不会出现“人才供应链”危机,在人力资源储备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故在招聘工作的“惯性思维”体现得比较突出。然而这样的大型用人单位、国企也是学生向往的工作单位,招聘工作惯性思维给学校就业市场开拓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阻力。
(1)部分学生就业意识不强,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知程度不够,参加招聘宣讲的积极性不强。如,世界500强英特尔应邀首次进校招聘,而参加招聘会的学生极少,关注度、积极主动性不高。经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场不接收简历,不用去听,网上投递简历就可以”。另外,学生“等、靠”的心理比较严重,没有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了就业工作流程、签约注意事项以及求职面试技巧等多场就业指导活动,但是毕业生参与热情不高。
(2)部分学生的就业定位有偏差,就业期望值高。在择业时过多地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忽略自身条件和今后发展,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近年来,进校企业越来越多元化,提供的机会和舞台更多,毕业生应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学校应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由传统的“专业就业”“专业对口”转变成“优势就业”“特长就业”“能力对接”。
(3)学生违约现象仍然较严重。毕业生中存在“保底”意识和“盲从”现象。虽然学校加大了违约的教育引导力度,采用了审批、公示等流程,并在新发放的《就业协议书》上加盖违约补发字样的标志,但是仍然未能抑制违约现象的发生。今后需加大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力度,指导其谨慎签约。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并将“市场”的概念引入培养目标和就业工作中,2009年正式将用人单位进校数量和知名企业进校单位数量纳入就业市场工作考核的内容中,在实践中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动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有的就业市场开发的优势,尽一切可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培养质量无法满足高端企业的需求,学生就业心态不端正,违约率高造成就业市场维护工作的困难等。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加强就业市场开拓与维护是学校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杨 挺,习勇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交易费用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2]樊立三,冯彩玲.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组织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6).
[3]宋志海,李 鹏.高校毕业生校园就业市场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7).
[4]吴彦宁.刘营军.倪丹梅,等.新形势下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有形就业市场效果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07(5).
[5]石丽红,侯登凯,张军廷,等.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分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0(3).
[6]吴 波.航海类专业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0(3).
U676.2
A
1006-8724(2011)04-0022-04
2011-09-08
大连海事大学教改立项“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难点问题与对策研究”(2010Y27)
石丽红(1966-),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