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概况

2011-12-10 02:43王嘉毅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夹脊根型椎动脉

王嘉毅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康复医学科,广西 梧州 543002)

针灸疗法对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医生运用针灸治疗本病通常是:在治疗方法上,大多采用或普通针刺、或温针疗法、或电针疗法、或穴位注射疗法等;在取穴上[1],使用最为频繁的穴位依次是:颈夹脊、风池、曲池、合谷、肩井 、外关 、大椎、太阳 、百会 、足三里、内关 、风府、手三里、太冲、列缺、阳陵泉、太溪、丰隆、四神聪 、印堂、昆仑、中渚、关元等腧穴。本文运用文献的方法,试对与目前常规针灸方法取穴有异且疗效亦好的颈椎病针灸疗法综述如下,以供临床医生拓宽临床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所用。

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不少临床医生采用与平常有异的针灸方法或选取与平常有异的治疗部位来进行治疗。

胡天燕等[2]报道了采用以大椎穴合谷刺法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穴取大椎、风池、后顶、颈夹脊穴(C3~C7之间);配穴取悬钟、足三里等穴。其治疗的特色之处在于对大椎穴进行合谷刺法,其余穴位均常规针刺操作。大椎穴合谷刺法具体方法为:大椎穴常规进针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向患侧呈15~20度斜刺0.5~1.5寸,行针10min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呈45度斜刺,使针感向患侧上肢放射,行针 10min后,将针提至皮下,最后呈 60度斜刺,行针10min,然后留针10min后出针。

风池穴是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的常用穴,但大多临床医生只针刺而少用灸法。潘亚英等[3]则介绍了艾灸风池穴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的方法:患者俯伏坐位,剪掉风池穴部位头发。先用乙醇棉球湿润标记处,然后将做好的麦粒大小艾粒粘贴在标记处,用线香点燃。点燃时先自艾灶尖端开始,待燃烧至患者有痛觉时,医者可用手在施灸穴位的周围轻轻拍击,以减轻施灸时的痛感。待艾灶燃毕,去掉艾灰,即可将另一艾灶粘上,继续艾灸,共灸5~7壮。施灸完毕后,灸疤无需外贴灸疮膏,嘱患者不可触碰灸疮,保持局部清洁。麦粒灸治疗后次日起在双侧风池穴行温和灸法,每日2次,每次20min。10天为1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百会穴也是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的常用穴,且大多临床医生均会采用或针或灸的方法来治疗本病,但王希琳等[4]则强调针刺后需长时留针:主穴百会采用0.25mm×25mm一次性无菌毫针顺督脉的方向,向前缓慢进针,横刺约20mm,得气后用无菌纱布固定(无需剃头发),留针8h后取出毫针,棉签按压针孔防出血,碘酒消毒防感染。

在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几乎所有的临床医生都会用到颈夹脊穴,但高海锋等[5]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颈外夹脊穴却明显优于颈夹脊穴。作者认为:传统颈夹脊穴则为第2至第6颈椎棘突下缘分别向两侧旁开0.5寸处,均直刺20~30mm,此两组穴每侧都分为颈2、4、6椎旁穴和颈3、5椎旁穴两组,隔日交替选取。而颈外夹脊穴在第2至第6颈椎棘突下缘分别向两侧旁开2寸处,每侧各有5穴,针刺时以0.25mm×40mm毫针向颈前正中线方向斜刺20~30mm;颈外夹脊穴的优势之处在于:该穴组处于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穴位因靠近椎动脉及颈神经根,又正是颈椎病中较多出现软组织损伤及炎症、粘连的部位,故当针抵及此处时患者常可有明显麻胀感并向周围放散。因有颈椎关节突的阻隔,针刺时不会直接伤及椎动脉,尤其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因为针刺直抵患处,通过电刺激可以有效扩张局部血管,消除炎症,改善椎动脉的顺应性,增加脑供血。因此使用颈外夹脊穴比传统夹脊穴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在针具的使用上,张秋玲等[6]报道了采用无痛的浮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现该疗法安全、见效快。其方法是:取浮针针具在大椎穴旁开0.5~1寸,等距左右各刺2针,针尖朝上,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刺入皮下后放平针身,针体沿皮下浅筋膜层行进约3~4cm,病人没有酸、麻、胀感及疼痛感,遂进行扫散运动:以施术者握针柄之大指和食中指为支点,左右拨动针体,使针体在皮下作扇型运动(平扫)或针体在皮下作椭圆运动(旋扫),扫散时动作要轻柔有节律、稳定,平扫与旋扫可交替使用,扫散过程中左手揉按颈部,使颈部肌肉放松,2~3min后嘱病人活动颈项,然后再次进行扫散,如此重复,直到病人感觉眩晕减轻,恶心呕吐消失为止。创可贴固定针柄于皮肤上,浮针针具留针 8h,每日1次。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取穴多在颈部及上肢。滕春光等[7]发现辨经取穴针刺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增效作用,所介绍的辨经取穴可谓周全细致:先根据疼痛、麻木的区域将神经根型颈椎病分为5个证型:①手阳明大肠经证:痛以外前廉,前臂骨上廉为主,痛及拇、食指;②手太阳小肠经证:证见肩胛痛,外后廉、臂骨下廉,痛及小指;③手少阳三焦经证:痛以循外及肘部,出臂外两骨之间为主,痛及中指、无名指;④手少阴心经证:证见内后廉,臂内侧后缘,小指痛;⑤足太阳膀胱经证:颈部、枕部疼痛,由枕部向顶部、颞部放射,甚达眼眶。然后颈夹脊的基础上兼用辨经取穴:①手阳明大肠经证取穴:肩贞、臑会、肘髎、曲池、手三里、合谷,其中主穴为手三里;②手太阳小肠经证取穴:天宗、肩贞、养老、后溪,其中天宗为主穴;③手少阳三焦经证取穴:臑会、消泺、外关、中渚,其中主穴为消泺;④手少阴心经证取穴:极泉、青灵、灵道、神门,其中主穴为极泉;⑤足太阳膀胱经证取穴:天柱、风池、大抒、百会,其中天柱为主穴。

张毅敏[8]报道了大椎刺络拔罐治疗颈椎病较常规针刺拔罐及电针疗效好且稳定,特别是对神经根型疗效最好:以大椎穴为中心2cm直径范围的皮肤消毒脱碘后用三棱针在此范围快速点刺6~10下,深度约3~5mm;然后迅速在此用闪火法拔罐,留罐5~10min,以拔出5mL左右瘀血为宜。4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潘宝键[9]介绍了巨刺液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毫针垂直快速刺入液门穴,进针1.5寸左右。针下有沉紧感或针刺感向上臂或第四、五掌骨放射,然后提插5~6次,待针下疼痛感减轻后,先行右手拇指向后捻转,泻其邪气,再行右手拇指向前捻转,补其正气。病在左取于右,病在右取于左。在针刺过程中嘱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及患肢,直至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后,留针30min,按压出针。

彭冬青等[10]应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亦好,气滞血瘀型用下述的强通法加微通法治疗,风寒湿痹型以温通法加微通法治疗:①微通法:选用毫针刺法,针刺部位常规消毒,进针后行捻转或提插手法,以得气为度,针颈部穴位针感向肩背部下传,针肩部穴位针感下传至肘部为宜。②温通法:选用火针疗法,针刺部位常规消毒,用直径0.5mm,长1.5寸的钨锰合金针,置酒精灯上,将针身的前部烧透至白,对准穴位,速刺疾出,刺入深度3~5mm,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针眼片刻;在每平方厘米病灶上,散刺2~3针,每周治疗3次。③强通法:选用刺络放血法,于大椎、大杼、天宗找到压痛点、阳性反应物,用三棱针刺破局部皮肤,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于放血部位拔5~10min,以放出瘀血2~3mL。

何宇峰等[11]所介绍的电针联合挑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无论是在取穴上还是在治疗手段上亦颇具特色:穴取百劳(双),新设(双),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将选定的穴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用1%利多卡因0.2mL在穴位挑刺点皮下注射,使之隆起呈一小皮丘状,然后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消毒钩状挑治针对准挑刺点垂直刺入0.1寸纵行挑破皮肤0.2cm,针尖由深到浅牵拉皮下纤维组织,做左右摇摆旋转牵拉动作10次,尽数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然后埋好针口,覆盖无菌纱块,胶布固定,每周1次。

贺君等[12]报道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三针,此法疗法好,能够缩短治疗周期取穴:主穴为天柱(双)、颈百劳(双)、大杆(双),配穴为双侧曲池。毫针于天柱穴向下斜刺约0.5~1寸,刺入后行快速捻转手法,频率为每分钟150~200次,不加电,每5min行针1次。颈百劳、大杆穴向棘突方向斜刺1寸,曲池穴则垂直刺入1寸;以有酸麻胀重感为度,得气后接电针仪,先选用密波10min,再选用疏密波20min,强度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腹针多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但宣丽华等[13]临床研究发现,腹针治疗本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组,尤其能迅速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血不足型患者的症状: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侧)、滑肉门(患侧)。患者取卧位,快速进针,患者无明显针感,医者手下有沉紧感即止,0min后起针。

3 颈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临床表现在颈部的局部,以局部酸胀和隐隐作痛为主,主要是颈部肌肉的劳损。在针刺治疗上,杨雄庆[14]报道了采用阻力针法进行治疗:取穴以压痛点作为治疗点,取颈椎棘旁0.5~1寸压痛点1~2穴,肩膀胛内侧缘压痛点1穴,肩胛下角压痛点1穴,针刺时进针2分,旋转并施重雀啄手法,频率120~150次/min,每穴针刺1~3min后出针,不留针。

砭石疗法是中国传统的外治法,该疗法用于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好、见效快。耿引循获[15]介绍了颈椎病的砭石疗法:①将大砭块(尺寸 250mm×150mm×17mm,质量1800g)用热水加热至45℃~50℃,放在患者颈项部热熨15min。②用肾型砭板(尺寸90mm×40mm×8mm,质量60g)在患者的颈项部做从上向下的刮法5min。③用椭圆砭石(尺寸120mm×70mm×20mm,质量250g)棱部对局部条索状物行拨法5min。④以肾型砭板尖端点按穴位,可选风池、风府、肩井、大柱、天髎、曲垣、肩外俞、天宗、曲池、外关及阿是穴,每穴1min。⑤用椭圆砭石行病变侧上肢外侧刮法5min。⑥用椭圆砭石在肩颈项部行叩法5min,结束治疗。

李丰军[16]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与配穴数量的多少无关,并非穴位越多疗效越好,针刺远部的昆仑、后溪,其疗效并不逊于针刺近部的风池、颈夹脊穴。

4 脊髓型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针灸疗法

此两型颈椎病采用针灸疗法的报道相对较少。部分脊髓型颈椎病采用手术治疗,少部分仍可采用针灸疗法。如郭亮[17]报道了采用大椎及夹脊穴加温针灸关元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鄢燕等[18]报道了采用盘龙刺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以华佗夹脊穴为主,如兼上肢症状时选取肩髑、臂膈、手五里、手三里、外关、合谷;兼下肢症状时选取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华佗夹脊穴盘龙刺,针刺深度为1.5~2寸;并施以提插捻转补法,余穴常规针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多,因此针刺时须随症加减。如祝才银[19]介绍的方法较有代表性:取百会、风池、颈夹脊、内关、三阴交、太冲为主穴。偏头痛加率谷、太阳;眼痛眼胀加攒竹、太阳、鱼腰;耳鸣、耳聋加听宫、翳风;类冠心病加膻中、阴郄;失眠、焦虑加神门、照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加足三里。风池、夹脊穴用温针,内关、三阴交用捻转泻法,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望庐山等[20]则采用电针疗法:主穴取颈夹脊、风池、内关、天窗、阿是穴。配穴根据临床症状,心率失常配神门穴;心绞痛配心俞、厥阴俞、督俞及膻中穴;高血压配曲池、太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多汗配复溜、合谷穴。颈夹脊穴以针刺呈45°角向中心线方向斜刺约50mm,得气后接电极,疏密波。余穴常规操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有少数临床医生采用了非常规的针灸方法或取穴方法来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上述方法(无论是针灸方法或是取穴方法)均是对颈椎病针灸治疗的有益探索,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医生试用和进一步研究。但同时又可以看出,尽管方法多种多样,取穴纷呈各异,但如何优化每一类型颈椎病针灸治疗方案(如最佳治疗手段是什么,其最佳穴位是什么、

如采用电针疗法其技术参数又如何,如何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来调整治疗方案,疗程如何等)的相关临床研究还很缺乏;此外,尚缺乏能综合各种方法并吸收各自优势的一整套颈椎病针灸治疗方案,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卜彦青,杜广中.颈椎病现代针灸的腧穴谱[J].医学与哲学,2007,28(3):74-76.

[2]胡天燕,欧阳八四.大椎穴合谷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34-35.

[3]潘亚英,李林燕.艾灸风池穴治疗推动脉型颈推病[J].中国针灸,2009,29(4):298.

[4]王希琳,黄海燕.百会穴久留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6):415-416.

[5]高海锋,沈小雷.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3):173-175.

[6]张秋玲,吴扬扬.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J].陕西中医,2009,30(8):1054-1055.

[7]滕春光,段俊峰.辨经取穴对电针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增效作用[J].颈腰痛杂志,2010,31(3):188-190.

[8]张毅敏.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颈椎病120例临床对照研究[J].四川中医,2006,24(7):107-108.

[9]潘宝键.巨刺液门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8,27(7):542-543.

[10]彭冬青,刘云霞,董玉喜,等.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1):36-38.

[11]何宇峰,彭慧渊,徐帮杰.电针联合挑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4):278-279.

[12]贺君,庄礼兴.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40(11):67-69.

[13]宣丽华,甘海球.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126-2127.

[14]杨雄庆.阻力针法治疗局部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259.

[15]耿引循,于娟,胡姗姗,等.砭石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J].河北中医,2007,29(12):1109-1110.

[16]李丰军.不同配穴方法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J].中医研究,2010,23(2):66-69.

[17]郭亮.电针大椎及夹脊穴加温针灸关元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9):642-643.

[18]鄢燕,赵晓燕.盘龙刺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1例[J].光明中医,2010,25(8):1462-1463.

[19]祝才银.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4):280.

[20]望庐山,彭力,周立志,等.电针加中药及认知行为干预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10,25(3):175.

猜你喜欢
夹脊根型椎动脉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