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宏 解放军第252医院ICU,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人体多数部位的穿刺,可以减少血管穿刺数和液体外渗,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使用中收到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本科2009年3月-2010年8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3950例,其中男2100例,女 1850例,年龄 3~89岁,留置时间3~7d,均取得满意效果。
2.1 穿刺部位及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静脉条件、输液量多少选择好留置针及穿刺部位,婴幼儿多采用头皮静脉,年长儿及成人多用手背及前臂静脉。在无菌操作下进行穿刺,穿刺方法与平时静脉穿刺方法相同,只在见针头内回血后,将针芯稍退出约1~2mm,然后将留置针沿血管走行方向慢慢送入血管。若血管条件好,穿刺技术较高,把握性较大,也可在见针头内回血后直接将留置针送入血管。然后打开输液器开关,察看液体滴入是否顺畅,调整好滴速。
2.2 封管方法 液体输完时从100ml生理盐水加12500U肝素的封管液中抽取5~10ml脉冲式正压封管,即一推一顿,使液体在管壁内形成细小涡流。当封管液推剩1ml时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夹子靠近针座,在推液的同时夹闭,然后边推注边退针,直至针头完全退出。如患者对肝素过敏或不宜使用肝素时,也可单用生理盐水封管。小儿尽量不用肝素液,因为小儿凝血机制不完善,容易引起出血。
2.3 留针时间 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BD公司推荐3~5d,只要注重护理,保持穿刺部位局部清洁、干燥、密闭的固定环境,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d以上是完全可行的。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和小的凝血块进入血管造成堵塞,留置的天数最好不超过7 d。
2.4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5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固定时,有突起面贴于皮肤上,这样使针翼与皮肤有一定空隙,便于皮肤表面通风干燥。(2)穿刺见回血后,退导丝时要适度,正好将导丝针头斜面退入针套软管内,既可避免向血管内进针时穿破血管壁,又不使软管折曲而难以向血管内进针。(3)穿刺完毕向前折换Y型管固定时,不要将前折软管压于穿刺的血管上,以防输液不畅。(4)次日输液时要检查针头有无脱出、折曲,血管有无红肿、发硬,穿刺处有无溢液或脓栓形成。如推注困难,可用1ml皮试针缓慢冲击式抽吸-推注。封管后要经常巡视,若有回血再次正压封管。如有红肿、血管发硬,应更换部位输液,局部用50%酒精或硫酸镁湿敷。
(1)留置针的使用打破了以往输液每次穿刺的常规,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为抢救急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使抢救治疗工作得以有效顺利地进行。(2)留置针充分固定好,患者输液完成后,可以适当活动。针套为软质,不必担心活动时针会刺穿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深得患儿家长的欢迎。(3)应用静脉留置针时,推注生理盐水的速度一定要慢,过快推注会使血液反流入针头内,血液凝固,堵塞针头,造成留置失败。若发现留针后针头内有血液,应及时重新留置,以免影响应用。(4)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使护理人员从繁重的打针输液的治疗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做好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使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得以实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目前静脉留置针应用日益广泛。但同时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较普通静脉穿刺输液技术要求高、无菌观念强,所以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穿刺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预防为主的原则,减少或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