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研究综述

2011-12-09 00:33卓海波
关键词:共和辛亥革命民族主义

卓海波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 北京 100800)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本文拟就近年来的辛亥革命期间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研究做一简略回顾和总结。

一、关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民族主义研究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学者讨论得较为热闹的话题之一,而且观点分歧也较大。

一种观点对其持否定态度,认为当时革命派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排满”,充满了大汉族主义色彩,忽略了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如,张磊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大缺陷是一定程度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和相当程度的种族革命色彩。[1]边兆聚认为,民族主义对于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和失败都具有重大影响。反清排满是当时民族主义的唯一内容,一方面带有强烈的反满色彩,另一方面,又膨胀着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散发着大汉族主义的气息。革命派对于民族主义的不全面理解,以带有强烈的“反清排满”色彩的民族主义指导辛亥革命,就决定了它失败的结局。[2]张海林认为,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提倡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十分偏狭的种族主义,其认识水平没有超过朱元璋和洪秀全农民起义军的认识高度。它把革命的矛头指向了国内的另一民族,却忽视了中华民族与东西方侵略者的矛盾。因此,它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对中国社会的进步都是有害的。[3]也有人对辛亥革命革命派民主主义给予了否定,认为辛亥革命的民族主义是认同血缘的种族主义,不是一致对外的民族独立建国,而是排斥国内已经融合的少数民族。清朝的满汉矛盾经过二百多年的融合,在文化上已经成为一体,“满洲人”只是作为一个特权阶层的存在,革命党人把“驱逐鞑虏”作为政治纲领,把政治革命变成种族革命,实际上是一种倒退。[4]郭铁桩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有浓厚民族革命色彩的革命,孙中山等革命派领袖有浓厚的大汉族主义倾向,而且自始自终民族观念都十分顽固,他们所提出的民族平等,只是在恢复汉族统治基础上的民族平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他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革命色彩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5]

另一种观点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基本肯定,认为“排满”是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如,《再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一文认为,“排满”民族主义是对封建专制的必要措施,反对民族压迫和整合国民力量的必然途径,是解决八旗积弊的必要手段和对改良路线的超越,是顺乎民意和历史潮流的。[6]章开沅认为,“排满”是反对清政府,是扫除民族资本主义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是为了建立民族国家,他不同意有些观点指责“排满”模糊了反帝目标和阶级界限,主张对其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7]胡绳强调,“反满”已经成为帝国主义魔爪下救亡的口号。[8]郭太风认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对于民族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把民族主义直接指向外来侵略,而革命党人是“革命排满”。他认为,辛亥革命后,“排满”从民族主义思潮中自然消失,“五族共和”就是例证,民族主义又回归反对帝国主义的主题;排满所追求的民族主义目标是和反帝反侵略的革命任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作者反对全盘否定辛亥革命民族主义的观点。[9]

还有一种观点不赞成辛亥革命期间的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同时也肯定它的进步性,主张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应进行分阶段地看待。林家有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用民族主义来制造革命舆论,主要用的是“反满”口号,因而有的革命者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之间的关系,带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在反帝的同时,对帝国主义存在一定幻想,又不敢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因此,不可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这也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能否认它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反封建反帝斗争中所起到的进步作用。[10]金冲及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最早是由梁启超提出的,但在当时不少的革命派知识分子中间却充满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民族和民主、民生联系起来,强调民族平等观念。[11]有人认为革命派的民族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在初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表现出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色彩是不可避免的,但1905年以后,在与改良派的论战中,越来越多的革命者认识到“种族复仇”式的“排满”是错误的,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越来越少,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随着革命的深入和对革命形势及国情的认识和深化,越来越成熟。到1912年,革命派的民族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已经形成,划清了民族主义和种族复仇主义的界限。[12]王德成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从“反满”到五族共和,到“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最后到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口号, “联合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的三次嬗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进步。[13]

二、关于辛亥革命时期边疆危机研究

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边疆危机有三次,其中第三次边疆危机就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学界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梳理和阐述,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恶行径。

吴福环等人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一文全面考察了辛亥革命时期各地的边疆危机。文章认为,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央和地方关系松弛,中国边疆地区普遍出现了列强煽动叛乱和直接出兵强占的局面,边疆危机进一步深化。主要分为三个地区:在蒙古方面,沙俄大力支持八世哲布尊丹巴搞独立,于1911年11月成立伪“独立政府”。然后唆使八世哲布尊丹巴以蒙古君主的名义煽动呼伦贝尔王公响应库仑“独立”。另外,沙俄还煽动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右前旗扎萨克图郡王乌泰举兵叛乱。这期间,沙俄还趁机霸占了外蒙古西北部的中国领土唐努乌梁海地区约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西北,沙俄公然向伊犁、喀什噶尔和阿尔泰三地派兵;在西藏,武昌起义后,英国护送十三世达赖回西藏,1913年,达赖在拉萨宣布“独立”,英国借口“护商”,侵入西藏,炮制了妄图将西藏分裂出去的《西姆拉条约》,并背着中国制造出了“麦克马洪线”[14]。

其它的文章基本上是围绕西藏地区、蒙古地区和新疆等地的危机分别展开论述的。

西藏地区的边疆危机。辛亥革命前后英国疯狂推行分裂西藏的政策,支持十三世达赖搞西藏独立,致使我国西南边疆出现了严重危机。《辛亥革命后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新政策”》一文指出,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政局混乱,边防空虚,英国制定并推行了一整套控制和分裂中国西藏的所为“新政策”,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妄图“改变西藏的政治地位”,企图把中国的西藏和川青甘滇四省藏区,改为名义上是所谓“中国宗主权”下的自治国,而实为英国的附庸;第二部分是图谋吞并与印度北部接壤的西藏门隅、珞瑜和察隅等广大地区,取得一条印度东北部的所谓“最佳战略边界”。但最后均遭破产。[15]周群华对辛亥革命前后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认为这些侵略活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造成了西藏同内地关系的疏远,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加速了英国对西藏的控制。[16]

英帝国主义除了在政治上大搞分裂西藏的政策,在经济上对西藏也进行渗透和侵略,史学界对这一史实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辛亥革命前西藏对外贸易述略》详述了辛亥革命前西藏与周边地区的传统贸易及东印度公司对西藏的经济渗透和英国对西藏的经济侵略。[17]董志勇重点利用英国的官方档案资料和统计数据及国内中文档案和其它中外文资料,对辛亥革命后英国对西藏的经济侵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并认为这种经济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一是极度削弱并一度断绝了西藏与中国内地的传统经济交往和联系,使西藏的经济生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印藏贸易,影响了中国对西藏主权的维护;二是影响了西藏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和财政收入;三是严重损害了参与汉藏贸易的藏族商人、贵族和寺庙的经济利益;四是英国的经济侵略使西藏的部分上层成为英国的买办和亲英“藏独”分子。[18]

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在辛亥革命政局动荡之际,蒙古地区最严重的边疆危机就是外蒙古搞所谓的民族“独立”。对于这一史实,研究文章较多,对以八世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古封建王公勾结沙俄政府分裂祖国的行径给予了揭露和抨击。李国栋认为清政府的腐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特别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是产生蒙古地区危机的重要原因。作者考察了危机的过程,认为危机主要包括:沙俄勾结八世哲布尊丹巴阴谋策划外蒙古独立;煽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脱离中国;策划乌泰叛乱,妄图侵略内蒙古东部等三件大事。揭露了沙俄阴谋侵占我国蒙古地区和少数蒙古王公、喇嘛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19]尹书强认为蒙古地区之所以出现危机,主要是因为蒙古地区的重要战略位置,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渗透,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社会各类矛盾的交织和激化,特别是由于蒙古“新政”的举措失当更加剧了蒙古对清廷的离心力。[20]另外,《辛亥革命时期我国蒙古地区的抗俄斗争》、[21]《沙俄操纵的外蒙古首次独立》[22]等论文也都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

同时,史学界对和这件重大史实相关联的历史人物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如,《袁世凯在外蒙古自治中的外交政策》一文认为,针对外蒙的危机,袁世凯希望和平解决,在中俄交涉的初期,对俄的领土野心进行了抵制,极力争取外蒙古的主权,但由于俄国的欺诈,袁世凯最终妥协,放弃了对外蒙古的统治权,只获得空头的“宗主权”。但这种妥协是被迫的外交让步,并非单纯的“卖国”[23]。《张作霖与苏俄入侵外蒙》一文指出,张作霖在1921-1922年间对外蒙事变的态度及种种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想要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的,但是,他在整个外蒙问题上,更多的是顾忌自身集团利益,而不是以国家大局为重,致使苏军在蒙势力坐大,令外蒙问题更难解决。[24]《徐树铮与外蒙古撤治及其影响》一文对徐树铮在1919年外蒙古撤治中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正确的策略方针,把握和推动时局,迅速和平地完成了撤治使命给予了高度评价。[25]对于八世哲布尊丹巴这一历史人物,由于史料的缺乏,直接研究的文章较少,一般只是简单考察他在外蒙古“独立”这一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并对其给予批判。

新疆地区的边疆危机。辛亥革命时期侵略新疆的主要有两个国家——英国和俄国,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数量不多。俄国对新疆的侵略主要表现在军事上出兵伊犁、喀什噶尔和阿拉泰地区及经济上对新疆的渗透,一些论文也基本上围绕这些方面来展开的。李琪根据部分俄文档案资料,通过对史实的回顾,认为俄国出兵伊犁和喀什是借口保商护侨,实为入边侵略,闻名中外的“策勒村事件”旨在分裂新疆。[26]冯建勇认为俄国对新疆政策的反复和调整,直至对新疆进行武装侵略,是根据新疆的局势和自身利益的需要来决定的。[27]

英国插手新疆要晚于俄国,在对新疆进行渗透和扩张的同时成为俄国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贾建飞认为1908年英国喀什噶尔领事馆的建立是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在新疆势力扩张的突出表现。至于比俄国的领事馆的建立晚了近30年,作者认为主要是清政府和沙俄的反对及英国本身缺乏对新疆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英国驻喀什噶尔首任领事马继业在新疆的活动,介绍了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它给新疆带来的严重后果,但同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近代中英关系的发展。论文还介绍了俄英两国在新疆的激烈竞争,竞争的重点表现在两国发展各自侨民的政策和行动上。[28]冯建勇认为,综观辛亥革命时期俄英对新疆的政策,俄国改变了辛亥革命前夕的守成战略,趁新疆内乱之际不惜以武力获取在新疆的既得利益;英国基本上延续了辛亥革命前夕的对新疆政策,尽管在手法上未有很大变化,但从力度上有所增强,继续加强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并且两国在此期间围绕侨民政策和扩侨活动展开了激烈竞争。[27]

三、关于民族地区的辛亥革命研究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目前关于民族地区的辛亥革命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内蒙古地区。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发动反清起义,热烈响应革命,在辛亥革命历史上了光辉的一页。蒙、汉等各族人民在这次革命运动中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内蒙古辛亥革命纪略》一文详细论述了同盟会在内蒙古的活动、辛亥归绥新军起义、山西革命军北上与归绥清军之战和丰镇地区民军起义等内容。作者认为这些起义虽同全国各地一样皆归失败,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9]哈萨认为内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表明,辛亥革命在内蒙古得到响应绝不是偶然条件的触发,或仅仅是全国革命的影响和促成,而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内蒙古社会各种矛盾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在内蒙古得到响应准备了条件。其次,内蒙古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与全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吻合的。第三,这个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内蒙古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30]《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一文分析了辛亥革命前蒙古的社会形势,对蒙古人民发起的“独贵龙”运动、“巴林怒火”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考察了内蒙古封建统治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对八世哲布尊丹巴的分裂行为和“满蒙独立运动”等“泛蒙古独立”运动进行了批判。[31]

在内蒙古地区辛亥革命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一些封建王公不可能置身事外,他们与辛亥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界对蒙古著名封建王公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也开始了探索性研究。卢明辉指出,面对辛亥革命的浪潮,蒙古的封建王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于革命的态度不一,有的主张成立“泛蒙古国”,有的主张“君主立宪”,有的主张借助日本的力量成立“满蒙王国”等等。在以蒙古著名王公贡桑诺尔布和阿穆尔灵圭的带领下向清政府提出维护“君主立宪”要求,同时提出恢复蒙古权利的六项要求。贡桑诺尔布等人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准备建立所谓“满蒙独立国”,但最后贡桑诺尔布被袁世凯的高官厚禄所收买,放弃了内蒙独立的企图。[32]白拉都格其对辛亥革命期间贡桑诺尔布在本旗行办的种种“新政”,阻挠清帝退位,企图搞蒙古“独立”和地方自治,及“独立”自治破产后出任蒙藏局总裁的政治活动进行详细了考察。他认为,贡桑诺尔布由一个开明、进步的蒙古封建王公到后来企图搞民族分裂,反映了所处时代政治历史变迁的复杂性,不必过于苛求。[33]《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的政治活动》一文认为,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曾极力反对过共和,也曾和策动“满蒙独立”的日本人有过接触并表示赞成,曾和其他蒙古王公组成“蒙古王公联合会”与袁世凯政府进行交涉,由于史料的缺乏,本文对阿穆尔灵圭是否表示过归顺八世哲布尊丹巴外蒙“独立”政权还存有异议。[34]

新疆地区。新疆地区的辛亥革命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由革命党人直接领导的迪化起义和伊犁起义;二是由革命党人推动、哥老会发起的戕官运动;三是由哈密和吐鲁番农民自发的反抗封建王公的武装起义。这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前后共延续三年多。

冯建勇认为新疆辛亥革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生的时间晚,持续时间长,波及的区域广;二是针对新疆区情提出的民族平等政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三是立宪派的缺席是区别于其它地区的重要特点。作者从“长时段理论”来考量辛亥革命对新疆的影响,认为辛亥革命引发了新疆政治制度的变迁,促使边疆问题意识的产生与主权意识的勃兴和新疆民众社会心态的重构。[35]《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一文把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归纳为三方面:一、有较为鲜明的反帝思想;二、消除民族畛域,同造共和幸福;三、以伊犁为中心,多方联络配合革命。[36]朱培民认为伊犁起义胜利后成立了新伊大都督府,宣告了清朝在伊犁反动统治的结束。但伊犁革命却失败了,伊犁革命的最终结局,并不是由战场上的胜负决定的,而是由全国辛亥革命的结局决定的。辛亥革命后的新疆在杨增新的高压统治之下并未随着历史潮流前进,终杨增新统治之世,中国革命运动对新疆没有什么影响。[37]吕一燃对新疆的辛亥革命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哥老会与新疆辛亥革命》一文论述了哥老会的产生及其进入新疆的情况,并对哥老会在迪化起义、伊犁起义和戕官运动中活动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哥老会的最终失败是由于其阶级成份混乱,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对比悬殊,杨增新的阴谋手段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的。但哥老会的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哥老会的活动激起了全疆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为以后更高的革命浪潮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8]杜娟的《辛亥革命时期新疆的戕官运动》对哥老会戕官的原因及其戕官运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39]《伊犁辛亥革命中的锡伯族》一文对锡伯族的一些知名人士在伊犁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考察。[40]《新伊大都督府的民族政策初探——兼论辛亥革命时期新疆的各民族关系》一文充分肯定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伊犁起义的贡献,对新伊大都督府所采取的民族政策进行了梳理:一是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是反对大汉族主义,三是帮助和支持各族人民发展生产。这些民族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创了新疆各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斗争的新时期,具有重要意义。[41]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辛亥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贵州、湘鄂、四川和云南等地。

《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变化及少数民族的觉醒》一文对辛亥革命前贵州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的落后状态进行了介绍,叙述了辛亥革命前后贵州少数民族群众的反洋教斗争及对贵州军政府和湘西军政府的成立所作出的贡献。认为,辛亥革命前贵州地方的社会变化促使贵州少数民族民众出现新的民族觉醒,而他们投身辛亥革命也是贵州等地辛亥革命迅速发动的重要原因之一。[42]姜钟彝的两篇文章详细叙述了贵州各族少数民族群众对贵州辛亥革命的成功所起到的作用,并充分肯定了贵州少数民族群众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43]《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奴隶制的英勇斗争》一文对辛亥革命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藏、彝、羌等少数民族起义。[44]胡岳详细考察了两湖西部的少数民族的反清起义及光复活动。[45]《李鸿祥与云南辛亥革命》一文论述了李鸿祥在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发展革命力量、领导和指挥武装起义,以及进行的政治改革。[46]《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一文详细论述了孙中山对云南辛亥革命的关注和指导。[47]王丽云、杨永平的《试论留日学生在云南辛亥革命中的贡献》一文认为,云南辛亥革命在当时最为彻底和成功,这与留日学生密不可分,留日学生是云南辛亥革命的主要策划者和发动者及新政权的主要建设者和组织者。[48]

另外还有些论文针对某个民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做了细致考察,其中对回族的研究较多。马寿千的《辛亥革命时期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一文,叙述了回族人民在辛亥革命前参加的抗粮抗捐斗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活动,及辛亥革命期间的武昌起义和各省的反清运动。[49]他的另一篇文章《辛亥革命时期回族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态度》指出,辛亥革命时期回族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对待民族宗教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突破民族宗教圈子,把爱国保国放在首位;二是化出回汉畛域;三是振兴民族必需改良宗教;四是宗教改良从谋求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上着手。[50]答振益认为,辛亥革命时期,回族人民不仅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积极参与了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而且在其内部还出现了设团体、兴实业、办教育,甚至用新的观点去观察思考民族、宗教问题的新事物和新思想。[51]王伏平的《西北回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回顾和研究了西北回族革命志士同汉族及其他各族志士一起,为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英勇斗争。[52]

林家有《满族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认为满族人民对辛亥革命是有贡献的。首先,东北地区满族人民斗争打击了清朝当地的反对势力,加速了清朝的倒台;其次,满族人民的斗争粉碎了满族贵族挑动民族斗争抵制革命的阴谋;再次,东北满族人民的斗争牵制了清军力量,支援了南方革命斗争。同时辛亥革命也使得民主共和思想在满族中广泛传播。[53]

四、关于“五族共和”的研究

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多民族国家的构建、近代中华民族的构建及近代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至今天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因此,史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分歧也较为突出。

“五族共和”最早由谁提出,学界观点不一。潘先林认为“五族共和”思想是1911年武昌起义时湖北各界人士提出并议决的。同年在上海的共和联合会大会议决:“取五族共和的意义”,以五色旗为国旗。1912年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向海内外宣布了“五族共和”思想及其政策主张。“五族共和”思想源自资产阶级改良派和立宪派的“大民族主义”和“五族国民统一”思想。[54]何志明的《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简论》一文也基本同意上述观点。[55]村田雄二郎认为“五族共和”不是孙中山首先提出的,“五族共和”一词最先来源于杨度1907年撰写的《金铁主义说》。[56]周昆云、张越等人却认为“五族共和”思想是孙中山首先提出的。[57]

关于“五族共和”的内涵与实质,史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潘先林认为“五族共和”思想包括共和政体下“国家之统一”、“民族之统一”和民族 (种族)平等三重含义。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对“五族共和”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的表述,来自于此前“共和统一会”对“统一”的解释。由于辛亥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认为国内的种族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问题均已解决,因此,“五族共和”思想表现在民族问题上的实质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同化,通过民族同化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58]彭武麟认为,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的重要阶段,其基本情态就是“五族共和”。它是一个历史建构过程,包括思想文化领域与政治实践领域的双重认同与整合。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五族共和”在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严重的现实困境和诸多问题,中国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仍然面临严重的危机和挑战。[59]何志明认为“五族共和”不仅涵盖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为近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在民主共和国体制下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模式。[55]

关于“五族共和”的影响,史学界的态度较为统一,对其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论“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一文从直接影响、深远影响、消极影响等三个方面对“五族共和”思想进行了系统分析。此文认为,“五族共和”的直接影响是,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华民国;纠正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狭隘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稳定了边疆局势,为最终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的统一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远影响是:从事实上突破了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及狭隘民族建国主义的桎梏;加深了各民族人民对近代“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对近代“中华民族”的建构和整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消极影响是:使立宪派、旧官僚以共和的名义进入民国政府,并控制了实权;不能全面反映我国众多的民族成份,也不能反映或体现我国各民族尤其是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利益;主张将中华民国境内的各民族同化为一个民族,却忽略各民族间存在差异的历史事实;“五族共和”思想实质上主张民族同化论,影响了后来的蒋介石政府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60]何志明认为“五族共和”思想是中国资产阶级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纲领,文章阐述了“五族共和”思想对于推动各民族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反对复辟帝制,拥护共和民国,巩固中华一统局面起到的积极作用。[61]胡岩认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是与“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分不开的。[62]赵莎莎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一开始的以“反满”为主要特征的反满兴汉、反对满洲贵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狭隘民族主义,发展到后来的“五族共和”。这种发展和深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历史进步的。[63]张永认为“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标志着“五族共和”代替了狭隘的汉族立场被确立为国策,使国家转危为安,避免了国家的分裂和大规模民族仇杀的灾难。[64]张越的《从“五族共和”到〈共同纲领〉》一文指出,“五族共和”是近代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重大变革,在民族观念与文化认同上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65]

五、有关专著和学位论文

林家有的《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66]是研究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专著。作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辛亥革命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通过对辛亥革命时期少数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详细论述,论证了辛亥革命的性质及这次革命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常书红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67]主要考察了辛亥革命前后满族历史嬗变轨迹。以满族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和八旗制度的变通、废除作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满族与辛亥革命、满族与清末民族认同、满族在辛亥革命后的平民化历程。

冯建勇的《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变迁研究——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蒙新藏边疆》[68]以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生产与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为主线,选择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将外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考察对象。研讨了晚清民初中央政府对边疆政策、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生态,以及列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与侵略。对辛亥革命在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地位和对边疆地区的影响给予评价。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史学者的辛勤耕耘和积极探索下,关于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此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高的起点。但学术研究是没有穷尽的,高起点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探索,通过发掘新史料、转换新视角、尝试新方法等方面的努力,相信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1]张磊.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1957,(2).

[2]边兆聚.民族主义与辛亥革命[J].菏泽师专学报,1992,(1).

[3]张海林.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人士“民族主义”重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4]沈寂.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J].安徽史学,2005,(3).

[5]郭铁桩.辛亥革命与民族革命关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庞广义,郭艳红.再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J].宜春学院学报,2008,(3).

[7]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A].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8]胡绳.辛亥革命中反帝、民主、工业化问题[J].历史研究,1981,(5).

[9]郭太风.辛亥革命与民族主义锋芒的转向[A].近代中国:第14辑[C].2004.

[10]林家有.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族主义宣传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J].中山大学学报,1981,(3).

[11]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近代史研究,2001,(5).

[12]王东仓,石瑾.辛亥革命前后革命派民族主义的再认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3]王德成.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嬗变轨迹[J].理论界,2007,(2).

[14]吴福环,苗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J].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4).

[15]伍昆明.辛亥革命后英国分裂中国西藏的“新政策”[J].中国藏学,1998,(2).

[16]周群华.辛亥革命时期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分裂活动[J].社会科学研究.1992,(1).

[17]杨作山.辛亥革命前西藏对外贸易述略[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5).

[18]董志勇.辛亥革命后英国对西藏的经济侵略及其严重危害[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4).

[19]李国栋.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J].历史教学问题,2003,(4).

[20]尹书强.辛亥革命时期蒙古地区危机的原因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1]涛海.辛亥革命时期我国蒙古地区的抗俄斗争[J].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

[22]方美玲.沙俄操纵的外蒙古首次独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7,(3).

[23]刘春玲.袁世凯在外蒙古自治中的外交政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4]赵建坤.张作霖与苏俄入侵外蒙[J].邢台学院学报,2005,(3).

[25]刘兰昌.徐树铮与外蒙古撤治及其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4).

[26]李琪.从俄文档案看辛亥革命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3).

[27]冯建勇.辛亥革命时期俄英两国对新疆政策的调整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8]贾建飞.马继业与辛亥革命前后英国势力在新疆的发展[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3).

[29]刘毅政.内蒙古辛亥革命纪略[J].内蒙古师院学报,1981,(3).

[30]哈萨.清末内蒙古社会与辛亥革命[J].内蒙古电大学刊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31]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1981,(4).

[32]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封建王公[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2).

[33]白拉都格其.辛亥革命与贡桑诺尔布[J].清史研究,2002,(3).

[34]乌力吉套格套.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的政治活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4).

[35]冯建勇.新疆辛亥革命刍议[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3).

[36]黄建华.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J].新疆社科论坛,1992,(1).

[37]朱培民.辛亥革命在新疆的胜利和失败[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4).

[38]曹盟、杜娟.哥老会与新疆辛亥革命[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1).

[39]杜娟.辛亥革命时期新疆的戕官运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1).

[40]苏德善.伊犁辛亥革命中的锡伯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8,(2).

[41]苗普生.新伊大都督府的民族政策初探——兼论辛亥革命时期新疆的各民族关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42]程昭星.辛亥革命前贵州社会的变化及少数民族的觉醒[J].贵州社会科学,1997,(5).

[43]姜钟彝.贵州少数民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1982,(4).

[44]周锡银,钱安靖.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奴隶制的英勇斗争[A].中华书局编辑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中)[C].北京:中华书局,1981.

[45]胡岳.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辛亥革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46]黄永金,李光溪.李鸿祥与云南辛亥革命[J].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47]荆德新.孙中山与云南辛亥革命[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1).

[48]王丽云,杨永平.试论留日学生在云南辛亥革命中的贡献[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9]马寿千.辛亥革命时期回族人民的革命斗争[J].民族研究,1981,(5).

[50]马寿千.辛亥革命时期回族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态度 [J].中国穆斯林,1981,(2).

[51]答振益.辛亥革命与回族的振兴和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52]王伏平.西北回族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J].青海民族研究,2002,(1).

[53]林家有.满族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J].中山大学学报,1976,(5).

[54]潘先林.“五族共和”思想的提出、确立与渊源论析[J].思想战线,2006,(3).

[55]何志明.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简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6,(4).

[56][日]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4,(5).

[57]周昆云.20世纪争取中国各民族平等的三次探索:“五族共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J].广西民族研究,1996,(2).

[58]潘先林.“五族共和”思想的内涵与实质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5,(6).

[59]彭武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之建构——以“五族共和”为中心[J].民族研究,2009,(3).

[60]潘先林.论“五族共和”思想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6,(5).

[61]何志明.“五族共和”思想对民族地区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1).

[62]胡岩.“五族共和口号的提出及其意义”[J].西藏研究,1995,(1).

[63]赵莎莎.从“反满”到“五族共和”——试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发展[J].学理论,2010,(14).

[64]张永.从“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从汉族国家到五族共和国家的建国模式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65]张越.从“五族共和”到《共同纲领》[J].河北学刊,2005,(3).

[66]林家有.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67]常书红.辛亥革命前后的满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论文.

[68]冯建勇.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边疆政治变迁研究——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蒙新藏边疆[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猜你喜欢
共和辛亥革命民族主义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共和都市办公室
20世纪90 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研究述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专栏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